首页 百科知识 激进民族主义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激进民族主义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时间:2023-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近年来的调研来看,民族主义思潮一直属于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之一,而且几乎是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激进的非理性民族主义言论会毒化青年学生的心理,影响青年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把青春期骚动发酵为集体人格愤懑,并诉诸暴力。在一定条件下,深受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大学生会被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所蛊惑和利用。
激进民族主义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_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民族主义(Nationalism),也叫国民主义、国族主义或泛爱国主义等,是对近代世界有巨大影响的意识形态。一般认为民族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是资本主义在打破神权和封建主义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民族认同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是民族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理论界把民族主义定义为近代以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基于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与意识之上的,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近代民族主义在西欧的形成过程也是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民族主义的形成又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以及它在西欧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成功,对其他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1]由此,民族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

在我国,民族主义最初与反西方思潮联系在一起,学界比较普遍的共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有三波反西方主义思潮:第一波是20世纪90年代初自称新国家主义者的何新提出种种反西方言论,但在社会上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相对有限;第二波是1994年以来在知识界出现的反西化思想与言论,如盛洪的文明比较论,甘阳、崔之元的制度创新说,以及海外新左派张颐武、陈晓明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第三波以王晓东、宋强、刘仰等为代表,《中国可以说不》一书是标志性成果。这些反西方理论或学说都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尤其是1994年以来的反西化学说,无论在知识分子中还是在普通民众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宋强等人的《中国可以说不》是民族主义真正谋求独立的话语权力并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它的力量的一个象征性标志。[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是民族主义显示激进化趋势的阶段。“南斯拉夫炸馆事件”“撞机事件”以及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事件,均激发起中国民众为维护民族利益而与西方的对峙情绪。1999年,美国飞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是激进民族主义的起点,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刚愤的激进民族主义思潮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中迅速抬头。

在《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调研中,2010年度民族主义思潮位列第二,2011年度位列第八,2012年上升到第一位,2013年度位列活跃度、关注度和影响力综合第一,2014年度位列第二,2015年度位列第一。综合近年来的调研来看,民族主义思潮一直属于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之一,而且几乎是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民族主义一方面与其长期以来持续的影响力密切相关,但更多与发生的涉及我国国家利益和领土争端的国际事件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我国的民族主义很多时候以激进的形式出现。

对于民族主义的影响,学界的基本共识是“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和国民既有正面的影响,也可能给其带来消极的影响,对年轻人的影响尤为如此。对大学生而言,处在思想观念的形成期,思想活跃、关心时事等特点决定他们更易受民族主义的影响。一方面,它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奋进心与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孤立主义情绪和对抗意识。[3]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在近代以来积累的长达百年的受辱记忆和现代复兴过程中受到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压力背景下的“应激型”民族主义,因此中国的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英国学者以赛亚·伯林说,民族主义是民族意识的一种“发炎红肿”状态,导致民族主义发生的通常是创伤感和耻辱感,民族主义常常是一种受自卑感折磨的人的过度反应,类似压弯树枝的反弹。激进的非理性民族主义言论会毒化青年学生的心理,影响青年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把青春期骚动发酵为集体人格愤懑,并诉诸暴力。在一定条件下,深受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大学生会被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所蛊惑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