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思想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党史、国史和军史缺乏系统和客观的认知,对史学知识的了解和储备不足导致历史视野的局限和理性分析论证的思维意识缺乏,从而容易出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判断呈现“碎片化”“感官化”的特征,加之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新奇和反传统的心理思想特点很容易导致他们对所谓的“解密”“揭秘”“探秘”等鱼龙混杂甚至离经叛道的野史信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网络的发展使得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也为野史的传播提供了便捷,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别有用心的传播和宣传的新颖、独特却歪曲事实的所谓“鲜为人知的历史”或相关历史问题的“解密”“披露”之类的耸人听闻材料时,缺乏思想免疫力和辨别能力,反而觉得“耳目一新”,不由自主地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迷惑的对象,进而使得一些错误的论调能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并形成误导。
因此,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最根本的是通过系统全面的党史、国史学习,客观了解和把握历史的真相。对此,高校必须重视历史知识和认识历史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通过中国革命史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白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把握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规律,明白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革命先烈们进行的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共产党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
正确分析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指导大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国史,在对大学生进行国史教育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做到党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且要联系当前政治体系,加强时事政治教育力度。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集中宣传教育,讲通讲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内容,发挥两门公共课在大学生历史观念和思想政治意识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其他方式如学术报告、讲座、校园公开课等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在正面教育的过程中,罗列历史虚无主义者常用的虚假材料、逐一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的错误观点,拆穿历史虚无主义者瞒天过海的手段和反动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