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研究

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研究

时间:2023-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文化活动,是指依托于互联网,在文化馆网站上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各类文化活动。与线下文化活动相比,网络文化活动具有其显著的优点。另一方面,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对公众的吸引力不足,公众参与热情不高,也是导致公众参与度低的一个因素。
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研究_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与理论探索

王全吉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馆面向公众开展线下文化活动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利用网站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扩大文化活动的受众面,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的公众参与度,使文化活动绩效最大化。

网络文化活动,是指依托于互联网,在文化馆网站上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各类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发布活动信息、征集文艺作品(包括视频、图片、文字作品)、公布评奖结果、公众点击参与等过程,大部分在文化馆网站上进行。网络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线下文化活动的有益补充,与线下文化活动的互动,能在更大程度上扩大文化活动的受众面,扩大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

当前文化馆组织实施的网络文化活动,从类型上划分,可以划分为网络投票活动、文艺作品网络大赛、远程文艺辅导、网上文艺菜单预约服务等,文艺作品网络大赛又可以分为文学作品网络评选活动、书画摄影展览评奖活动、音舞戏剧网络展示评选等。网络文化活动丰富了文化馆的文化活动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网络文化活动的优点

文化馆组织实施的网络文化活动,不能取代线下文化活动,两者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关系。与线下文化活动相比,网络文化活动具有其显著的优点。

(一)较低的成本费

线下文化活动离不开展示的场所。文艺演出需要剧场、舞台,文艺展览离不开展览的展厅。演出的舞美设计制作、音响灯光设计、场馆的租用、演出人员吃住行等,展览的展厅租用、展览布置,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而文化馆网站组织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只需要音频视频文件、Word文本,除了网站日常的维护成本、计算机配置等费用,节约了大量的文艺演出、展览成本。

(二)较长的时效性

线下文化活动因为演出的即时性、展览时间的有限性,在演出、展览的时间方面,具有很大的制约因素。与线下文化活动比较,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具有较长的时效性,即只要网站有足够的空间、文化活动有足够的人文价值,网络文化活动可以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在较长的时间里,进行有序地实施、展示,甚至在网络文化活动结束之后,以文化专题形式,永久性地保留在文化馆的网站上。

(三)便捷的参与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C)2014年初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文化馆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供了应用上的可能。互联网的互动即时性、空间不受限制等特点,使公众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便捷地参加文化馆组织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哪怕是身在海外,只要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参与网络文化活动。

(四)文化的共享性

互联网的共享特点,同样体现在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中。各级文化馆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具有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特点,无论公众身处何地,只要对文化馆的网络文化活动感兴趣,就可以不分时段进入文化馆网络平台,参与网络文化活动,欣赏网络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感受文艺作品带给人们的艺术魅力;或者享受文化馆网络平台的文艺辅导,点击上传自己的文化需求,要求获得文化馆所能提供的文化配送服务等。

(五)提升的点击率

文化馆网络平台点击率普遍不高。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站的作用,就必须提升网站的点击率。如果文化馆干部精心策划网络文化活动,通过有效的现代传播手段,吸引群众文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展示民间的文化创造潜力,丰富公众的业务文化生活,就能有效地提升文化馆网站的点击率,使文化馆网站为更多的公众所熟悉了解,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二、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文化馆普及建立了文化馆网站,安排业务干部进行网站的日常维护与信息更新,在文化馆网站建设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各地文化馆普遍重视线下文化活动,对网络文化活动重视不够,或者说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

(一)网络文化活动数量有限

文化馆的网站应该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与政府机关的网站不同,文化馆网站应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或是“你点我送”这类文化菜单点单服务,或是开展公众乐于参与的网上文化赛事等。然而检索一些文化馆网站,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的数量极为有限,不少文化馆网站组织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屈指可数。

(二)网络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当前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化活动网络投票、网络文艺赛事、文化配送点单服务等,还包括日常性的群众文艺视频网络展播、书画摄影网上展示等。细细检索,发现许多文化馆还停留在网上演播、网上展览阶段,面向公众开展文化活动网络投票、网上文艺赛事等活动的文化馆还不是很多,推出公众文化服务菜单、接受公众网络文化配送要求的文化馆,更是数量有限。

(三)网络文化活动参与度低

文化馆网站点击率低,一方面是缘于文化馆很少与有影响的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的合作,没有积极举措将网络文化活动消息广而告之,导致信息不畅,文化馆开展的网络文化活动知者寥寥,直接影响网络文化活动的公众参与。另一方面,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对公众的吸引力不足,公众参与热情不高,也是导致公众参与度低的一个因素。

(四)网络文化活动影响有限

由于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数量有限,文化馆网站点击率低,同时缺少卓有成效的现代信息传播,公众参与度低,直接导致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极为有限。网络文化活动参与者中,老年群体显然不是主要的服务人群,中青年人对网络文化活动有着自身的诉求,如果策划实施的网络文化活动没有回应中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网络文化活动没有创意和亮点,要想扩大社会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幻想。

三、影响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的原因

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存在?认真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网络服务意识不强影响网络文化活动开展

不少文化馆的网站建设方面,没有自己准确的服务定位。具体体现在网站的内容安排上,仅仅是展示文化馆的工作,展示当地文化工作的动态。文化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重要的是面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深受公众欢迎的文化服务,包括线下的文化服务,也包括网络的文化活动。如果内心深处缺少这样的服务导向,缺少民本意识,就没有动力去策划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不会自觉地运用网络平台,以网络文化活动的形式,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文化服务。

(二)网站建设自恋倾向影响网络文化活动开展

在一些文化馆网站建设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自恋的倾向,具体表现在文化馆网站建设中,把网站作为文化馆自身形象的宣传工具,在栏目安排上,突出文化馆的工作动态、发展历程、获得荣誉等,根本不在乎公众打开网页时的感受。公众进入文化馆网站,首先想到的是能否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文艺资讯,能否有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可以参与。一般来说,没有多少公众对文化馆建设感兴趣,对文化馆工作动态感兴趣。

(三)信息缺少现代传播影响网络文化活动开展

要吸引公众参与到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中来,就必须将文化信息通过有效渠道传播给公众。而不少文化馆由于经费缺少等原因,没有与当地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合作,没有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载体,有效传播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信息,仅仅局限于在文化馆网站、文化馆门口,介绍网络文化活动的信息。这样一来,了解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公众数量有限,原本对网络文化活动感兴趣的人群由于不能及时得到信息而未能参与,直接影响到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数量,制约了网络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

(四)网站点击率的过低影响网络文化活动开展

由于一些文化馆网站缺少服务意识,推广力度不足,导致文化馆网站访问量有限,点击率偏低。如果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仅仅依托文化馆网站进行宣传和推广,其受众面十分有限,很少能有效地将相关文化信息传播出去,广为人知。哪怕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再有创意、有亮点,过低的网站点击率,将直接影响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使之仅在小圈子里进行有限的传播,直接制约了网络文化活动的公众参与。

(五)专业人员自身不足影响网络文化活动开展

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文化馆网络专业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与网络文化活动是否成功开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如果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强,对网络文化活动有深入的研究,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那么就会认真当好馆领导的参谋,精心策划,认真实施网络文化活动。问题是,一部分网站专业人员仅仅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于文化馆网站的日常维护与信息更新,没有主动作为的工作姿态,没有着力策划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将直接影响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成功案例及特点

尽管不少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开展,远远没有达到互联网时代应有的高度,但是国内也有不少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创新,积极推进网络文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国际街头摄影节”

2012年,首届杭州国际摄影节征集到原创摄影作品6万多幅,是浙江省主题类摄影比赛参赛作品数量最多的活动,吸引了全球数千名摄影爱好者参与。

2013年的第二届杭州国际街头摄影节,由杭州市文化馆和钱江晚报社联合主办,它引入“街头摄影”这个国际摄影界和文化界的流行概念,邀请摄友们去追寻一幕幕时尚有趣、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头画面。

2013年4月,第二届杭州国际街头摄影节拉开序幕,来自伦敦、东京、旧金山、北京等全球各大都市的美眉帅哥举牌快闪,更加凸显国际范。本届摄影节自4月份启动以来,已有约2万人次参赛,原创作品投稿逾8万幅,在两大投稿平台——杭州群众文化网(www.hzwhw.com)和好摄之友网(www.phofans.com),点击量高达500万。参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街头,覆盖五大洲,涉及美国、英国、日本、荷兰、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比利时、阿联酋、肯尼亚、越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月8日的年度评审,评审团由专家团和大众评委组成,总计40人左右,评审团从月度及复活赛入围的100多张图片中评出入围作品后,所有评选都在广场上全体观众的监督下进行。专家团和大众评委对照片打分并点评,奖项当场产生。

晚会参照《中国好声音》的评选模式,入围决赛的30幅摄影作品在广场的LED大屏上播放,通过4轮选拔,现场最终评选出了特等奖和金、银、铜奖。作品《祖孙情》凭借拍摄者的专业技巧及作品传递出的真实情感,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另外,晚会中还穿插了桑巴、爵士舞等表演项目,并通过发布微博、摄影知识问答等环节与观众进行了互动。

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国际街头摄影节”的特点,首先体现了网络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即参赛者来自世界各地;其次是点击率高,达到500万访问量;再次,网络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杭州市文化馆与钱江晚报社合作,扩大网络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

(二)“我要上村晚——到丽水乡村过最美春节”网络推介活动

马年春节临近,浙江丽水市有427个村的村民要办属于自己的春晚。400多名农民导演、30多万农村“民星”、80多万村民观众、4万多名外地游客在丽水农村的“草根舞台”上共度春晚。

“乡村春晚”已成为丽水农民迎春闹春、欢度春节的一桌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并渐渐声名远播。丽水“乡村春晚”因此被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列为全省第二批示范创建项目。

为了让乡村春晚更加大放异彩,丽水市文化馆联合丽水网举办“我要上村晚——到丽水乡村过最美春节”网络推介活动。

一是网上吆喝村晚。在427个正在筹备春晚的乡村中,精挑细选出12个,公布在丽水网上,让独具特色的乡村春晚、年俗年味展现在更多网友面前。同时,这12个代表村的村干部通过网络向全国吆喝丽水乡村春晚,邀请全国各地网友们到丽水农村感受最美生态、体验最美年俗、参加最美乡村春晚活动。春节期间,12个村旅游火爆,共有4万多名上海、广东、杭州等地游客慕名到丽水感受乡村生态、丰富年俗和土味十足的村晚。其中大田村农家乐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达2.8万人次,产生的“村晚相关红利”达300万元。

二是评选最美村晚。从全市400多台村晚中,挑选了12台代表性强、特色鲜明的村晚,以网民投票、专家评审结合的模式,进行网络“最美村晚”和百名“民星”评选,扩大丽水乡村春晚在全国的知晓率,打响丽水村晚品牌。

三是主动向外宣传。通过丽水网专门定制丽水村晚网络专页,安排乡村春晚有关丰富的宣传内容,打开乡村春晚对外宣传窗口。开展“丽水村晚大家拍”摄影大赛,专门编制丽水乡村春晚演出信息,主动提供给全国各大媒体报道宣传。

通过一系列推动,丽水乡村春晚现象受到全国各大媒体的重点关注,成为丽水乡村最具魅力的文化符号、乡村旅游新亮点、农村经济新模式。

浙江丽水市“我要上村晚——到丽水乡村过最美春节”网络推介活动,主要特点是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乡村春晚的独特魅力,评选最具特色的乡村春晚,让公众感受别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扩大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带动乡村文化、经济发展。

(三)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活动

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是浙江省文化馆近年来推出的网络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采取一年评选、一年展演的方式,从200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次,其中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民间故事、民间曲艺,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分为几个步骤。

网络展示。下发网络评选活动通知,确定活动的网络上传阶段,各市文化馆负责收集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艺代表作品参评,统一筛选,推荐至多5个曲种的传统节目(片段)。登陆浙江艺术网官方网站www.zjart.com首页,进入“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大赛”专栏,点击“我要参加”,按要求和步骤填写资料后点击“确定发布”上传参赛作品,也可查看网络活动的进程。上传作品内容包括演出视频、作品文本以及相关图片。

网络投票。网民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浏览网上展示的民间文艺作品,按规定的办法进行投票。

专家评审。在上传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与群众投票评选结合产生的最后结果在网站进行公布。

评审结果。网络评选活动设最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民间文艺奖、最具网络人气奖、单位优秀组织奖、个人组织奖,由浙江省文化馆颁发奖牌、证书。

线下展演。网络评选部分获奖节目展演活动既是网络评选的延续,也是对评选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将网络文化活动与线下文化展演有机结合,呈献给观众一场多彩多姿的浙江民间艺术盛会。

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活动,旨在通过网络展示和评选,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化活动的人气,扩大民族民间艺术在全社会的影响,推动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

此外比较有影响的网络文化活动,有四川省文化馆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的“智慧家庭i T V电视互动爱唱好声音”活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通过微信平台举办了一次“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等。各地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实践,大大丰富了网络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五、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的对策建议

各地文化馆推进数字文化服务,必须重视策划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丰富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与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绩效。

(一)网络文化活动常态化

各地文化馆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善于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数字化现代传播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丰富传统文化馆文化服务的载体,使网络文化活动常态化。一方面,在文化馆网站建设中,要树立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在网站的栏目设置,内容安排,以及网络文化活动策划组织中,把握公众的文化需求,推出富有感染力、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要研究网络文化活动常态化的规律,积极探索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举措,从过去单纯重视线下文化活动,转变为线下文化活动与网络文化活动一视同仁,推动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常态化。

(二)媒体联动信息共享化

文化馆网站是小众化的网站,要使网络文化活动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就必须借助强势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媒体联动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联系当地颇有影响的大众传媒,联手组织实施网络文化活动。这里说的大众媒体,可以是纸质媒体,如当地晚报类的媒体,或者有线电视,发布网络文化活动相关信息,运用它们的社会影响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提升文化馆网络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二是运用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发布网络文化活动的信息,吸引公众参与网络文化活动;同时善于借助当地有影响的微信、微博平台,在更有效地现代信息平台,传播文化馆的网络文化活动信息,成几何级数地扩大网络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网络线下活动互动化

线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是各地文化馆的服务强项,相对而言,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对于很多文化馆来说是弱项。如何提升网络文化活动的人气,扩大公众的文化参与,应该有意识地将网络文化活动与线下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互动,把网络的资源与线下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全方位的传播效应,扩大文化活动的受益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线下文化活动中,通过设置网络评选等环节,鼓励公众在线下文化活动结束后,参与到网络评选中来,提升网络文化活动的关注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