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南独有的节日文化

甘南独有的节日文化

时间:2023-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藏族聚居区的节日有四十多个。此外,还有为忌日、军事活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温某个社会转折时期而举行的节日。以藏族为主体的甘南各族人民,不但有着和其他藏族聚居区一样众多的节日,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其代表典范是拉卜楞寺的毛兰木活动,其有不少独自创造的祭祀活动仪式。藏历毛兰木大法会的初衷是庆贺弘法胜利,并借机求得一年的成功圆满。拉卜楞寺是东北部藏族聚居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甘南独有的节日文化_珠落Ⅰ盘皆乐章:穿越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否悠久,是否有特色,与这个民族积淀的民俗现象有着直接关系。民俗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的积淀、创造力的积累,也是这个民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水准的真实写照和记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文化财富的民族,它的民俗文化也必然是厚重的、绚丽的、多色彩的和立体化的。作为民俗文化主要内容的节日更是如此。

雪域藏民族是一个拥有丰富节日资源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藏族聚居区的节日有四十多个。一年12个月中,几乎月月都有节日。有时一个月中有好几个节日,部分节日持续半月以上。

这些节日,既有轻松狂欢,尽情宣泄人类情感的,也有充满神秘威严,折射神灵世界的;既有天人合一,享受大自然乐趣的,也有神圣凝重地拜佛祭神,追念佛祖业绩的;既有季节性的,又有固定不变的;既有憧憬未来幸福,祈求丰衣足食的,又有纯粹竞技表演,展示藏族人征服大自然能力的;既有全民族老少都介入的,又有专门为妇女、儿童创造的节日;既有全雪域性的,又有局部地域性的。此外,还有为忌日、军事活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温某个社会转折时期而举行的节日。总而言之,整个藏民族的节日纷繁多姿,交叉融贯,组成了一条完整系统的社会画廊。

以藏族为主体的甘南各族人民,不但有着和其他藏族聚居区一样众多的节日,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它们缤纷多彩,风格迥异,芳香奇特,显示出个性化的韵味和地域特色,把甘南藏族人开阔的胸襟、乐天的性格、热情豪放和诚实善良的个性表达得淋漓尽致,也烘托出藏族人们美好的理想追求、对大自然及父母的感恩、知足常乐、信仰的虔诚、善待自己等等价值观、世界观和生死观,体现了藏族人的人生坐标和内心世界。

正因为它沉甸甸的文化价值、鲜明的地域烙印和浓郁的民族个性,所以许多节日都列入了省级非遗名录,它们包括:

夏河县香浪节、毛兰木法会、新城花儿会、博峪采花节、正月十九迎婆婆、天干吉祥节、巴寨朝水节,除省级名录之外,还有不少州级名录上的,主要有:

法舞节(玛曲、碌曲)、瞻佛节(玛曲、碌曲、夏河)、弥勒环寺节(玛曲)、酥油灯节(又名燃灯节,玛曲、碌曲)、娘乃节(玛曲、碌曲、夏河)、插箭节(夏河、合作等)、达久滩赛马节(夏河)……

还有一些区域小,影响有限的节日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它们究竟有何与众不同的风彩?独特的韵味是什么?让我们掀开面纱,看看它们的俊美神秘的面孔。

按时间顺序来浏览,首先是正月的毛兰木祈祷法会节。正月毛兰木是藏族僧俗民众在新年伊始举行的一次隆重的祈祷幸福美好生活的大型集体活动。全藏各地,凡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僧俗民众都会就近参加寺院的毛兰木祈祷大法会。甘南藏族聚居区也如此,但甘南的毛兰木又有着自己的特色,且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形式多样,与其他藏族聚居区有些不同。其代表典范是拉卜楞寺的毛兰木活动,其有不少独自创造的祭祀活动仪式。

毛兰木新年祈祷大法会的起源是什么,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毛兰木(又译作“默朗”)是祈愿、向往的意思,是对幸福、和平、健康的渴望。这是僧俗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新一年年初集体心理的集中反映。它表达了僧俗众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反映出雪域藏族人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但毛兰木祈祷大法会的另一层含义,还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摧毁外道、广施佛法的功德。据说,释迦牟尼常在正月初与外道斗法辩经。从正月初一至初八,他有意处于失利地位,待到正月初九至十五日,便大显神通,进行反攻,次第战败对手(外道者),使他们或火焚,或水溺,或堕岩,或皈依佛门。藏历毛兰木大法会的初衷是庆贺弘法胜利,并借机求得一年的成功圆满。随着岁月的推进,它完全变成了雪域藏民族对新生活的祈愿活动。

毛兰木传召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立的。第一次毛兰木传召大法会在拉萨大昭寺举行。自然,全藏族聚居区各地的传召大法会中,最负盛名的要数拉萨的“毛兰木钦波”(大祈祷之意)了。

宗喀巴大师法名叫洛桑扎巴,出生于青海省湟水河畔今塔尔寺所在地,7岁入夏琼寺剃度为僧,16岁进藏,到西藏各大寺庙学习修行,热心向各派著名人物请教,刻苦修习显密二宗,最后在藏传佛教噶当派的基础上,创立了守戒律、重修行的格鲁教派。格鲁的含义就是严守戒律。

宗喀巴大师52岁的时候,也就是1408年,决心仿效佛祖释迦牟尼,在拉萨创立一个大型法会,以扩大格鲁派的影响,并借此法会捐募钱财供养自己教派的寺庙和僧人。传说佛祖曾在印度舍卫城举行过盛大的法会,在会上揭示人间的种种痛苦和不幸,提出修行解脱众生的主张,得到无数信徒的崇敬和拥护,他们毫不吝惜地施舍了大量的金钱财物。宗喀巴也想效仿举办一次法会活动。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在西藏居统治地位的乃东王朝君主扎巴坚赞的支持,扎巴坚赞是一位噶举派(白教)的法王,首府设在山南乃东,但他思想开放,对格鲁教派大力扶持,承担了首届“毛兰木钦波”传召法会总施主的担子。

1409年藏历正月初一,藏传佛教史上最隆重庄严的首届“毛兰木钦波”法会在金色圣殿大昭寺召开。上万名僧人齐声诵经祈祷,更多的信徒香客赶来朝拜,奉献布施,许多高僧大德都在法会上讲经布道,宗喀巴大师每天向僧众讲一段释迦牟尼本生传。

第一次“毛兰木钦波”大法会,初一由宗喀巴师徒做施主,包括法王扎巴坚赞的弟弟、丹萨替寺的住持索朗桑波;初二由法王扎巴坚赞做施主;初八由柳乌宗宗本朗嘎桑波做施主。其余各天分别由较小的寺院住持或贵族头人做施主。15天中,共施供酥油159420斤、青稞和糌粑 509900斤、干牛羊腔2172副、牛羊牲畜折合黄金2072钱,还有大量黄金、白银、绸缎、法器、盔甲等。

格鲁派在全藏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派别之后,各地的大中型寺院根据自己的财力,纷纷仿效拉萨毛兰木钦波祈祷大法会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毛兰木大法会程序。拉卜楞寺是东北部藏族聚居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有教区十万余平方公里,教民几十万,属寺108座,毛兰木新年祈祷大法会雄宏壮观,影响巨大。甘南其他中小型寺院的毛兰木祈祷大法会在规模、形式上较之拉卜楞寺就单一、低调多了。州级名录中的法舞节、瞻佛节、弥勒环(巡)巡视节、观赏酥油塑艺术都在其中,还有未申报的放生节、正月十四的驱魔焚朵玛节等也在其中。

盛会期间,举行多种活动,包括诵经、放生、演藏戏、瞻仰佛像、跳法舞、酥油花展、未来佛“巡”世等等。

诵经是节日的内容之一。15天中,全体僧人每日要在大经堂诵经6次。拂晓时始,日出时止,叫晨晓集会。诵读的经文是《怖畏金刚经》,以驱邪逐魔、去除污垢为宗旨。与会者把各自赶制的“周吉哇” (60个食子)、糌粑丸子,投掷向东南西三方,表示奠祭护方15神和阎罗法王,祈求四大事业(和平、发达、权势、威力)昌盛。吃过早点,又紧锣密鼓地去参加辩法大会。凡有才华、学识的僧人尽可就佛学问题与任何对手广泛争辩。辩论场的气氛热烈而紧张,三人一簇,五人一伙,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直到一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分出胜负才停止。辩经会结束后,紧接着便是午间集会。接着进行的是祈愿大会和晚上的第二次辩论会,其内容都是念经讲道、祈求人畜平安、祛灾禳福,反复诵念有关经文,祝愿佛法常在、佛事兴旺。

放生是毛兰木法会的另一内容,是各种行善活动中的一种。放生的日期是正月初八。当天早晨,图丹颇章(佛殿)院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嘉木样大师率领外务僧官、内务僧官,各持钥匙,打开佛殿大门,展出终年珍藏的寺中古宝、珍玩,供各级僧俗官员观赏,以展示本寺财富,使各级官员凝聚信念为弘扬佛教事业尽心尽力。参观完毕,僧众在寺院里共诵《招宝经》,跳起自编自演的舞蹈助兴,接着将先准备好的马、牛、羊牵出,由主持者庄重地将净水洒在它们身上,脖颈上系了象征放生的五色幡条,再把它们放出大门,以后任其自由生活于山间草野。人们见其不仅不加害,而且无不对其亲近和保护。这一放生仪式,一则显示佛教的慈悲为怀;二则表示佛门广大,众生景仰之情;三则希望有更多的生灵能皈依佛门,为佛所教化。

正月十三日,是拉卜楞寺举行瞻佛的日子,节日的气氛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这一天,怀着虔诚敬仰心情的各地香客从遥远的唐古拉山脚下、青海湖畔、阿坝草原、白龙江边以及内蒙古草原深处,千里迢迢来到拉卜楞寺,瞻仰巨幅佛像。

中午时分,瞻佛仪式正式开始。宽大的瞻佛台上,缀贴得光滑整齐的石板闪着亮光。在作为挂轴的檐墙脊上,卷筒佛像徐徐展开,一队僧人在檐墙顶端紧攥幅边,一队僧人在下面接展,左右两边又是两队僧人,四方齐心合力,小心翼翼的将一副宽10丈、长36丈的佛像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刻,僧俗一片静穆,默念经文,祈求幸福吉祥。瞻仰的佛像每年都不同,释迦牟尼、弥勒、宗喀巴三种佛像交替展示。在这巨大而恩威兼具的佛祖面前,人们的崇仰之情油然而生,自动摘帽下跪,叩头朝拜。

正月十四是跳法舞。

酥油彩塑展是毛兰木法会期间最精彩的一幕,也是藏族佛学造型艺术珍品的一次大展览,时间是正月十五。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预先布置在大经堂四周的那一排排、一簇簇酥油供灯,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形态的酥油彩塑造型,不管是人物造型,还是景物风貌,个个形态逼真,工艺出神入化。尤其是“极乐世界”香巴拉的胜景以及各种莲花的造型,更是栩栩如生,竞芳争艳,媲美斗奇,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正月十五日夜,前来朝佛进香的各地教徒摩肩接踵,涌向拉卜楞寺大经堂前,争先恐后地观赏酥油彩塑,叩头朝拜,直至深夜才离开。

正月十六日是“未来佛”强巴巡视寺院的吉日良辰。请“未来佛”强巴视察全寺,僧俗祈望在新的一年“未来佛”能给拉卜楞地区带来福运和吉祥。

上午10时左右,僧人们抬出弥勒佛(“未来佛”)高高的塑像,从大经堂出发,在寺院乐队的伴奏下,在拿着焚香、珍宝和供品的僧人们的前拥后簇下,浩浩荡荡绕寺院转一圈,表示释迦牟尼佛教法五佛(注:另三佛为拘留孙佛、拘那舍牟尼佛、迦叶佛)治世。由于弥勒佛主管未来,所以前来朝佛者人山人海。大批信徒争相绕寺诵经,抢着触像领灌,以求得一份福分。

拉卜楞寺毛兰木传召大法会的各项主要活动都是开放的,欢迎香客教民自由观看膜拜。各大经堂也敞开大门,允许信徒进去焚香叩头、献供供品、绕佛像或经堂转圈诵经。僧人房宅也不谢客,允许客人歇息过夜。

二月初五,是寺院创始人第一世嘉木样大师圆寂之日,所以该寺僧俗也称此日为“良辰”会(按照佛教的说法,凡已证得菩提者的日子,即功德正果之日,均是吉日良辰)。这一天,除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午会时全寺僧人均到大经堂接受施主的斋供布施。晚上,僧人们又聚集一堂,为一世嘉木样诵经超度。入夜,各经堂、佛殿顶上,僧众都要沿着平顶房檐点燃酥油灯,以示纪念。整个拉卜楞寺建筑物上依次亮起酥油灯烛,恰似群星落地,光照人间,景观美丽,别有一番景致。

初七是送魔日。为提防寺主遭遇灾难,举行用钱买替身去赎罪消灾的仪式。这一天,寺院用重金雇的人翻穿皮袄,脸上涂成黑白两色,头上插羽毛,右手执白马尾,左手执黑马尾,装扮成魔鬼样出场。先到集市上逢人要钱,后到寺院沿户要钱,再由寺院给赠物。午时他从寺中出来在广场跳跃狂叫,僧众在其后念经驱赶,直到桑曲河边,跟着的是寺主的替身(假像),抬在轿里,然后有两位戴面具的护法神持刀追来,与黑白魔鬼谈判,直到双方满意。之后焚烧三棱朵玛及替身,群呼“打鬼”,“鬼”逃窜到河对岸的丛林中,被僧俗的石块追打得不见踪影为止,仪式完毕。

法会的最后一天,是最热闹隆重的一天。当朝阳刚刚给寺院批上金纱,数百僧人已列队从大经堂里走出,慢慢走到寺院的转经路上。他们一个个衣帽整齐,步履稳健,高高擎着幢幡、宝盖以及各种仪仗,后面的僧人每人捧着一件珍宝,其中有犀牛角、象牙、珊瑚、玛瑙、法器等,没有珍宝的就捧吉祥结、如意树,另外还有清康熙皇帝御赐锡仗,御赐养老牌和百两重的金元宝等,以展示寺院的富有、昌达和神秘。

不管是初五晚上千万盏酥油供灯纪念嘉佛仪式,还是初七的送魔赶魔祭祀,拉卜楞地区的教民都积极主动参与,每家都备了三五盏酥油灯或是一壶炼过的酥油汁,下午就会送到寺院划定的燃灯位置上。他们一边诵经叩头,一边等候夜幕来临。初七的“赶鬼”人们更是蜂拥而至,尤其是年轻人,当“鬼”在夏河对岸的树丛中跳窜时,他们呼喊、抛石子,显得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只要人力财力允许,毛兰木期间,每个寺院都会举行各种瞻佛和法舞活动。

娘乃节,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考证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的日子。全世界的佛教徒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在雪域高原,藏族人是如何纪念的呢?

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二十八宿中的“萨噶”星宿,即氏宿星。这月(藏语称“月”为“达哇”)拉萨人统称为“萨噶达哇”,把祭佛日也简称为“萨噶达哇”节。四月一个月,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专意朝佛供佛,有的还会闭斋修行,或是去转经磕长头。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

“萨噶达哇”节在甘南藏族聚居区称之为娘乃节,即闭斋念佛之意。闭斋是枯燥单调的,不能不说是一种苦行折磨。把纪念佛祖的活动取名为“娘乃”(即闭斋活动),不言而喻是僧俗信徒为了纪念佛祖苦修的精神,体验人间“苦海”的滋味,从而开展的活动。

在东藏重镇拉卜楞地区,人们把枯燥难熬的“娘乃”变成了欢乐多彩的节日。僧俗众生以激昂的热情,以歌声笑声,以绚丽斑斓的娱乐活动,在“娘乃”的日子里表达内心的感激,传递他们今日的幸福和欢乐。

下面记录的是拉卜楞寺教区娘乃节的一段风貌:藏历火虎年(公元1988年)农历四月十四日,桑科德哇·桑科仓行政村(现改为桑科行政村)僧俗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娘乃节活动。

农历四月,正是草原上春意盎人、芳草铺绿、鲜花绽苞的季节。桑科德哇·桑科仓行政村的牧民欢度娘乃节的场址就选在大夏河(桑曲)重要支流达恩河北岸,这儿是他们部落世居的冬春牧场。

清凌凌的河水,像剔透碧莹的宝石项链,把草原烘衬得丰满生辉;又似丝绢软绸,裹得草原妩媚动人,闪金流彩。数不清的雪白帐篷,犹如一树嫣然开放的梨花,一簇簇、一束束地盛开在河畔,与翠绿欲滴的草滩,与远山青松苍柏,与飘曳云絮的蓝天,与银带似拂去的达恩河,相映交辉,构成一幅精美、独特、优雅的雪域山水画。

营地中心,瓦缸粗的白色烟柱伸向天际,黑压压的信男善女们正在煨桑。煨桑台是新砌的,白灰雪亮雪亮。三尺高的台基有两抱粗,桑池烟囱也有两尺高,就像灶台似的,凝重而端庄。

牧民们往炉膛里填着大把大把的香柏枝、大把大把的新鲜糌粑,还有鲜奶、乳酪、水果、糖果等等素食佳肴。然后虔诚地诵经祈祷,高呼保护神的尊名,请求赐予幸福和平安。

海螺鸣鸣,诵声如涛,桑香飘动,营地中心弥漫在庄穆的氛围中。

煨罢桑,男人们集会听佛僧讲经,并与僧俗一起弘扬佛祖的功德。这一重要仪式是在大帐篷里举行。

专门举行佛事的法帐,是一顶华丽雍贵、宽大敞亮的帐篷,空间有排球场大,能容纳几百人。帐檐缀有红黄蓝三色布,风一吹犹如经幡飘动;帐璧是寿字图案和八宝吉祥物剪贴;帐顶中央镶嵌如意宝珠,象征着这座帐篷是佛事活动的场所。

帐内上席佛龛前摆三溜酥油供灯,映照出挂在帐杆上的唐卡佛像。供灯前也有三溜清凌凌的铜碗净水,辉映出“唐卡”的橘红丝绒底色,平添了几分神秘、庄重。

最中央的唐卡是佛祖释迦牟尼。台桌大的这幅唐卡,全用丝绒、织锦缎、软绸缀粘缝连而成,是精美的堆绣唐卡。按色彩、线条、图案分别剪贴。正中的释迦牟尼佛祖盘膝于莲花座上,前庭放光,两颊丰满,慈眉凝目,眼闪睿智,背有金晕,一副大智大福的神态。

这是一组本生图。佛祖肖像的上下四角,是反映他一生经历的故事,用象征主义的手法,缀粘出佛祖苦难的遭遇,事业的坎坷,创立佛学的维艰,以及传经讲学的波折,还有功德圆满的正果。实际上,这幅佛祖唐卡是组画,是故事传记。

佛祖唐卡的两侧,是两幅较小的唐卡。其中一张是藏族历史上弘扬佛法而留芳百世的三大法王——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热巴巾。藏族僧俗世世代代供奉仰拜他们三位,恐怕不仅仅是他们推崇佛教的缘故,更重要的或许是他们为藏族文明的发展、雪域文化的兴旺繁荣所建树的丰功伟绩。

另一幅则是释迦牟尼十六弟子,即罗汉们的群相。这些罗汉们,即使在佛祖面前,也毫不拘束、毫不畏缩,一个个神姿潇洒自如、栩栩如生,显示出一种自由舒畅的氛围、亲密无间的师徒关系。

大帐篷里里外外挤满了人,里面是专意诵经的高僧们,还有老人、男人们。帐外黑压压的都是妇女。帐内帐外,每个人都神色虔诚,双膝跪地,凝听专注。

祈祷气氛庄穆凝重。身着袈裟的僧人们坐在佛像下的两侧,神情庄重地诵念经文。法铃、法鼓不时夹杂其间,发出节奏有序、悦耳清爽的音符。这一切与闪烁摇曳的酥油供灯、粼粼流光的净水铜碗,勾勒成一幅神圣、纯净、奇特的图画,把僧俗众生带进一种神圣的境地。

祈祷仪式时间不长,大约半个多小时就散了。接下来是午餐。

傍河茵坡土坎下,齐溜溜的十个新挖开的牛头粗灶眼。缕缕蓝烟冒处,是三溜三排的30个大锅。有的是乌沉沉的生铁锅,有的是锃锃亮亮的钢精锅,有的是油光光的黄铜锅。

生铁锅里煮的是蕨麻(又名人生果),喷出醉人的香气,红殷殷犹如玛瑙堆砌,一颗颗晶莹剔亮,让人馋涎欲滴。钢精锅里,是沸滚的奶茶,飘着芬芳,沁人心脾。而黄铜锅中,是冒尖的白米饭,一缕缕清香直扑鼻根。

紧挨灶台一顶宽大的黑牛毛帐篷内,南角摊开的牛毛褐毯上,堆着山般的蒸馍。据介绍,每个蒸馍是由二斤二两生粉糅合,顶端切开成瓣,看去像怒开的莲花。帐中心是一排打酥油的木桶,有贴胸高、一抱粗。桶沿上,新酿的酸奶高高涨起,快要溢出,表皮凝结了一层厚厚的晶黄乳油。帐房的西面,则是三四十盆摞成塔形的白花花新磨糌粑。紧挨盆子,又是一溜长条木,其上巴掌大的酥油片切得齐齐整整,一片紧贴一片,油晶晶,黄灿灿。原来,这儿是营地的灶房,备办的食品全是素食或奶制品。

在闭斋纪念佛祖的日子里,在牧民聚会“娘乃”的营地,为什么要备办这么多丰盛的食品呢?而且大都热气腾腾,似要马上受用?原来,安多牧区的娘乃节共两天,头天上午诵经祈祷,中午吃顿饱饭。这一顿饭你可以悠哉悠哉放开肚皮吃,只要屁股不挪离原位置,哪怕吃两三个时辰也不会有人责怪(这自然是指闭斋者而言)。体弱多病、年少未成人、上年纪的老人……总之每个人都可视自己的身体状态、劳作轻重而自愿选择是否闭斋。饭后是自由活动。人们涌向草地开展文体竞赛娱乐,欢度节日。第二天,闭斋者全天缄口不语,不能吃不能喝,或去丛林草坡幽静之处休息;或在家闭门不出;或三三两两去寺院燃香煨桑,转“锅拉”(即转寺院表示内心的供养祈祷)、念“麻乃”(六字真言),一直到第三天晨曦微露,才解除斋戒,可以喝茶进食了。

这么多高蛋白的乳制品,这么多数量的各种素食,究竟是集体凑集的,还是高门大户施舍的?娘乃节的一切费用开支,不是谁施舍的,而是从全村的福利基金中开支,不足部分则村中联户轮流负担。过去,一般是四户负责。这些年生活上升了,市面上东西又多,家家都争着为全村娘乃节贡献钱物,以表虔信之心。同时,也算积善积德普度众生,联户轮流负担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吃罢斋饭,约是午后两点钟了。

穿红着绿的少男少女们来到了滩中央的芳草地上。一年四季,游牧为业,他们难得这样欢聚娱乐,怎会让它随意溜走呢?

一时整个草原变成了花的海洋。红的腰带、绿的彩衣、蛋青的长袍,衬出了姑娘们欣长、丰满的身材。而那五色的辫梢、红黄玛瑙项链、铮亮的银牌,又使姑娘们似六月的金莲灿烂艳丽,娇美万分。

小伙子们同样打扮得英俊潇洒、朝气勃勃。银镂的“嘎鸟”(胸前吊坠的佛龛)晃来摆去;嵌有珊瑚柄、刻有银龙纹的藏刀在腰际斜插;咖啡色、紫红色的马裤、呢长袍,漆皮马靴擦得锃亮,束得紧紧的红、黄、紫腰带,衬映了一张张红润透亮的脸庞、一副副强健壮实的体魄。

场地中央是天然的舞台。牧人们按自己的爱好,自行组成了娱乐中心。

一条长长的白毛绳在蓝天绿地间摇曳晃摆,两位妙龄少女在表演耍绳技艺。摆抖绳子的是两位少妇,仿佛要故意考一考两位姑娘的功底似的,她俩忽而把绳条晃得像闪电掠空、惊雷疾走,忽而又把绳条旋得龙舞鹏翔。而两位姑娘呢,泰然自如,如鱼得水般越跳越有兴头。

她俩忽而像穿云透雾的乳燕冲天飞起;忽而又像呢喃瞅鸣的云雀敛翅顾盼;忽而合掌作十,四肢贴地,相互礼拜致好;忽而又侧目相嗔,互支脊背,各走东西;忽而凑首比赛,拣骨牌,看谁拣得多、拣得快、花样巧……繁多缤纷的花样令人眼花缭乱,也博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接着又是自告奋勇的一对,她们的技艺同样精湛迷人,同样名目多样,同样博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助威声、吼叫声,淹没了另一边的笑声。原来这边是小伙子们的世界,是拼搏的世界,是力的世界!精力四溢、强壮蓬勃的小伙们正在进行大象拔河竞技,藏语叫“朗钦察西合”(即大象清扫卫生之意)。这是一种较之其他运动形式更能全面地开拓身体力量的竞技。是一种从脖力到脚力,从臂力到丹田,从身体平衡力到持久力,还有力度和技巧高度结合的竞赛。体魄健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一上场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骨骼强劲、老练沉稳的则以守为攻,步步为营,慢慢消耗对方的气力。势众力敌的对手往往要对峙好长时间,方能见个高低。一轮下来,双方热气蒸腾,浑身水亮,一个个精疲力尽,直喘粗气。

没有奖杯,也不评名次。但人人都绾袖摩掌,自动寻找对手,都想在众目之下,试一试自己的韧劲和气力。

营地西北角,几顶簸箕形的白毡帽在不停地晃动。忽而凑成了八瓣莲花,忽儿又分解成数朵雪片;忽而静谧得像进了关山幽谷;忽而又爆发出激烈的声浪。一些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下藏棋。藏棋历史悠久,形式独特,是棋国中的一株奇葩。有“周久”(六格棋)、“子儿久”(挤棋),还有“加吾久”(争王位)、“纳卓年由浪久”(上天入地)等等,既有普通棋类那变化万端、意趣横生的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斗法和技巧。两人对弈,白子黑子,阵线分明,章法灵活,诱打堵截、排枪连击、群炮轰鸣,双方各施心计、暗设机关,棋局险象丛生、难分难解,方尺之地,展示下棋人的聪慧,令观者咂嘴赞叹,不胜钦佩。

夕阳西下,草地一层淡淡金辉,赛马会拉开了帷幕,滚滚烟尘扬起,在“拉嘉罗”(神会胜利之意)的激昂声中宣告结束。而这时,在拉卜楞寺门前拉卜楞寺原属十三庄的姑娘们正盛装艳服,排着方队,唱着悦耳动听的“六字真言”(麻乃)歌,以自然村为单位,一队一队地从寺院山门前翩翩飘来,飘过大街。而寺背的象山上,一个女高音拖着花腔颤音在唱着“麻乃”咏叹调。这美妙的声音似海螺长鸣,又似鹰笛低咏,把藏族人执着追求幸福的情感抛向天空,抛向大地,散播进夜幕之中。

拉卜楞寺周围十三庄娘乃节的第一天是高潮。第二天,则是神圣的闭斋日子。十五日这一天,闭斋者得全天禁食禁语,一滴水不能进肚,一句语不准出口,唯有念六字真言时才可张嘴出声。大多数闭斋的中青年人,还有腿脚灵便、体魄健壮的老年人,会选择到村外的河边、平滩、绿坡、旷野去散心养神,保养精力,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家寝息。十六日黎明启明星抬头时,闭斋者才可以说话漱口,饮食牛奶稀饭一类的淡食。

甘南藏族聚居区各地农牧民的娘乃节,大致如此。

按时轮顺序,该揭开采花节的面纱了。

采花节不普遍,但主题鲜明集中。采花节不单纯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还有着崇拜自然景观——鲜花——的内涵。更有着历史的纵深感,帮助后人认识人类进化史。

采花节主要是甘南东部舟曲藏族聚居区南部博峪部落的传统节日。博峪是指当地藏族中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八楞五部落联盟,他们在历史上不与外界通婚,自成体系,是典型的森林社区。博峪人的装束、语言等与安多藏族聚居区其他地方有较大的差异。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差异?恐怕只能从这些部落的历史中去找答案。据说博峪一带的藏族是吐蕃时期从西藏林芝的工布、江达、波密等地征发戍边的部落兵团,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担任着亲兵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后来便长期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至今,成为今日的博峪人。他们采花的习俗到底是从故土带来的,还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谁也说不清楚,但不管是何原因,喜爱鲜花、赏花作乐、观花为趣,恐怕与湿热地带森林居民的审美情趣有直接关系,与他们以为花有繁殖后代功能的观念有很大联系。

据博峪藏族人传说,过去博峪有一个名叫莲花的聪明美丽姑娘,是她教会了博峪人开荒种田、纺线织布,改变了过去人们以野菜猎物充饥、树叶兽皮当衣的原始生活。莲花姑娘常常上山采来百花给乡亲们治病。有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她又上山采花,结果遇到狂风暴雨,坠死于石崖下。从此当地人把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纪念莲花姑娘的日子。为了发扬莲花姑娘的无私奉献精神,博峪人学习莲花姑娘的样子,让家中的姑娘们以这一天上山采花这一特别形式来纪念莲花姑娘,渐渐成了当地全民性的节日。

采花节的筹备工作从农历四月十四日起就开始了。当地15岁以上、30岁以下的女子,都要集中参加歌舞训练。五月四日一早,每家至少要派一男一女上山去拜敬神山。该去而不去的适龄妇女会受到重罚,并被社会所蔑视。陪伴每位姑娘的男子必须是至亲,或是兄弟,或是堂叔、母舅等,意蕴关心、监护、支持、保护女性的内涵。男人们背着刀枪干粮,举寨约集山上。爬山时禁止调笑,以免亵渎神灵,惹神大怒。男男女女都神情庄重、缄默不语,表示对神的无限敬仰崇拜。但疲倦寂寞时,姑娘们也用对歌的形式相互盘问,缓解一路的困顿。

上山的人群,每到一处有“神”的石岩、山泉前,便开始祭神娱神。男人们先叩首、焚柏枝、煨桑烟,然后鸣枪给神助威添胆。女子则相聚跳舞、唱歌、诵祷词,以娱悦该地的神灵。

到了神山顶上,他们要隆重祭祀当地最大的两位神祇,一位是牧羊大神,一位既是祖先神,又是战神、猎神的山神。仪式与上山路途上拜各路神时相似,不同之处是要集中唱一首歌颂本部落先祖是如何完成从猴进化到人的历程的歌。歌词大意是:

在十分遥远的远古

人本是猴子中一伙

与其他野兽差不离

但他比其他野兽聪明

会穿树皮,会用石器

会打猎,还有其他本事

猴子才变成了人

猴子变成人后

最早靠杀鹿充饥

那时还没有粮食

起初是用石头打

到后来用木棍打

再后来用了弓箭

……

人吃的粮食从哪来

粮食原本是草籽野果

是母猴采来播种的

后来就变成了粮食

……

敬过神,唱罢这首祭神的创始歌,人们才开始宴饮歌舞,与神共乐。

博峪五部中的插岗、铁坝两部在过采花节时,还要选人扮成猴,披着猴皮,到每家每户窜跳祝福,诵唱吉祥歌。各家各户都以欣喜、幸运的心情恭迎、送行,临别还要慷慨送礼物酬谢。

上山的人们在向神灵献祭之后,有血亲的男女就分开活动了。当晚全体人员宿在山上,亲身体验莲花姑娘的艰辛,感受祖先在成长过程中风餐露宿的滋味,缅怀祖先的功德业绩,以实际行动祭奠祖先。

但年轻人不甘于寂寞,围着熊熊篝火,通宵达旦进行对歌活动。花香中飘荡着甜歌,犹如醇酒整夜弥漫在年轻人周围。

五日一早,人们下山。姑娘们沿途边采花边歌舞,用采来的花装扮自己。远远望去,人成花瓣,人游花海,花中有人,人与花相簇相拥,交相辉映。

返回的路上,姑娘少妇们要唱起怀念的歌儿向莲花姑娘依依惜别。她们深情地反复吟唱:

百种鲜花采齐了

却把莲花姑娘丢下了

明年百花绽瓣放香时

我们再上山来陪伴您

今天啊告别了

碧绿的草坡留给您

鲜艳的花儿会伴您

含着眼泪告别了您

明年今天再看望您

采花归来的队伍进村时,等候在村口的人们会鸣火枪致礼欢呼。父母亲捧着节日的服饰在等待,孩子们提着干粮跑去迎接,采花队伍被前拥后簇边走边唱,由全村人送进一座公用大厅里,人们送来青稞酒为他们洗尘。此情此景下,姑娘们又手挽手肩并肩地再次跳起“婆娑舞”,深深怀念莲花姑娘。

歌舞结束,采花归来的姑娘们开始分头向全村寨的人家馈赠从山上采来的枇杷花。一般先去无儿女之家,祝愿他们如花一般生育儿女。按照习俗,“接花”的人家先闭门,留寨的人与采花姑娘隔门对唱。采花人先要在门外唱道:“千花万花都送到你家中,祝福儿女多如花。”门内的则多方盘问,考察送花人的知识和品德,看是否是一腔诚意,诸如“门上门下有着啥”,“门是怎样制作的”等等,实际是让送花者把吉祥祝福的词儿一串一串抖出抖尽,落个皆大欢喜。门开后,接花人家要用酒食酬谢送花人。

送完花,全寨人携花来到寨中广场,开始女舞男歌,围绕山花对“花歌”,尽情欢舞放歌,很晚才收场。

巴寨朝水节:农历五月五日,在舟曲县与迭部县交界的地方,还有一个独特、隆重、神秘的巴寨朝水节。它是水崇拜的遗风,但更应该说是讲究卫生、注重养生保健的节日。这儿坐落的村寨叫巴寨,所以节日就起名为巴寨朝水节。朝水朝水,朝拜什么水呢?一眼圣水,充满神秘色彩的一眼山泉。

巴寨附近有座山崖,石缝中有几个石洞,平时细流涓涓,五月初五这天,却喷涌出大股大股的泉流,清沏爽人,人们认为这是上苍赐予的新水(曲纱),纷纷前来祭祀、沐浴。据说这股神奇的飞泉是天上司医仙女的化身,饮用了它或者用其沐浴,就能医治百病,治愈凡夫俗子身上的各种疮疾和疑难怪病,净化身心,消灾避难。每逢这天,当地群众盛装艳服,怀着虔诚的心愿,成群结队,沿着岖崎山路,朝拜“曲纱”圣水,尽情沐浴、饮用和梳妆,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激动的人们还鸣枪放炮、煨桑祈祷、诵经祝福,人们载歌载舞,企盼幸福。

插箭节:在东部藏族聚居区,特别是安多地区,各个部落、地域都有着自己的保护神。有的叫战神,有的叫地方神,其中有文神也有武神。这些神保护着这一方土地或某一个部落不受妖魔鬼怪的侵袭危害,还肩负着在部落争斗中帮助自己一方赢得胜利的重任。对于老百姓来说,佛教只管来世轮回,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保护神却能解决眼前的、迫切需要帮忙的大事,他们才是与众生命运息息相关、关系部落生死前途的救世主。因此,各部落对保护神的供奉十分丰厚。在供品中,箭镞便是最重要的一种。这一意识促成了甘青川一带牧区、半农半牧区插箭节的孕育成型。

插箭节在甘南藏族聚居区很普遍、很集中也很隆重,而其他藏族聚居区不普及甚至少见。究其原由,很可能是历史上其为汉藏交界之地常有战争发生,兵戎相见,需求保护神或战神(保护神通常由战神担当)助威参战有关,所以盛行插箭节。

为什么用插箭来表示恭敬、虔诚之意呢?

原因很简单,山神普遍是战神。也唯有战神才能用高超的武艺和超人的神力抵御妖魔鬼怪的侵袭,战胜邪魔外道。作为战神,自有战神的宇宙观、生存观、价值观。他不是财神,不必为金银元宝奔波愁喜;他不是菩萨,不以吃斋念佛为终生修行;他更不是芸芸众生,要为御寒垫肚操劳。他是战神,肩负的是卫土护民的神圣使命!

这一使命全靠利镞锐箭来体现,战神喜欢翎箭自然是意料之中了。因此,信徒们采取了插箭这一独特方式来讨山神的欢喜。

安多重镇拉卜楞寺直属“神部”——十三庄的插箭祭祀活动甚为隆重。十三庄中,又首推人多势众的上塔哇。上塔哇的插箭日是农历六月十七日。插箭地点在庄子背面深长的彦克沟沟垴华鲁山口。

为什么选择上塔哇村的插箭活动为插箭节之代表?一是上塔哇是大庄,有五百多户人家,在雪域藏族聚居区算得上是大村落,人多势众,插箭节气势壮观,煞是好看;二是上塔哇属于城镇居民区,人员来源多样,有牧民、农民、山区林民、商贸手工业者,他们带来了各地插箭的风俗,为插箭节增添了丰富多姿的内容;三是上塔哇靠近拉卜楞寺,宗教气氛浓郁,虔诚热烈,我们可以从整个节日的过程窥观其风彩。

当晨鸟叼走了黎明的黑纱,东方露出灰白曙光时,山包上高耸的插箭垛露出了似利剑的轮廓,直刺蓝天。箭垛四周,已经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在山腰的蜿蜒小道上,还有人扛着“翎箭”鱼贯而来。山上山下,气势壮观。

来插箭的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其中不乏身架单薄、满脸稚气的少年郎。只有为数很少的妇女来插箭,她们属于家中没有男性的人家。据说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非家中绝了男丁,不然不允许女人来祭神,即使儿子只有十一二岁大,也只能由他们参加祭神。这是为什么?是战神喜欢健男壮丁,还是世俗偏见曲解了战神的意志,谁也解释不清。不过,旧时人们认为女人身上有秽气,会亵渎或冲撞神灵的荒谬意识,恐怕是这一规矩的潜在指导思想。插箭的翎箭是不是真正的翎箭呢?不是。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祭祀,即先挑出一根短则一丈余,长则十丈多,削去树皮、树身笔直、没有树权弯扭的光滑树干,在杆梢捆上柏树枝和白羊毛,脖颈处三面绑上三角形对峙的云纹彩板(一般涂成虎黄、黑白云纹吉祥图案),远看去犹如一根翎箭。祭祀的人得把这根翎箭插在山神驻锡山口垭豁的固定箭垛里,就算是插箭了。每一个部落的“箭”都是集中插在一起的。经过开光伏藏的四方垛栏为集中地,它便是箭垛,藏语叫“拉卜则”。

与任何文化现象一样,从祭神插箭的人潮中,我们也能看到文化的阶级特征。按理说,山神对谁都是公平的,绝不分尊卑贵贱,讲贫富权势,但那些权势炙人、名声显赫、腰缠万贯的高门富户们,却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对神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自我感觉要好得多,因此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也更迫切。他们相信钱能通神。为博得神的宠爱,便用重金制作“翎箭”,一来讨神喜欢,二来以势压人,三来炫耀钱财。他们在天破晓后来到山脚,自己骑着高头大马摇摇晃晃上山,让雇来的三五健汉抬着涂金抹银的翎箭,徒步爬山。那箭杆足有小缸粗、十丈余长,光花翎就七八尺长、一尺宽,箭梢的柏枝一人抱不拢。这些雇工一个个气喘吁吁,蹄跚行走。也难怪他们,抬着重且长的翎箭爬几乎直立的陡坡,确实很辛苦。

当旭日跃出东山尖,金辉抹在华鲁山垭口时,插箭仪式在村长“拉甲罗”(神战无不胜之意)的欢呼声中开始。第一道程序是煨桑,桑烟是与神沟通的信号。

山包上的桑台有三尺高、二尺宽。台面上堆得高高的是香柏翠枝,上面撒满了糌粑、干果。当村长从底部点燃柏枝,浓烟便袅袅上升,桑火噼里啪啦暴燃起来。顿时无数金星迸溅,乳白的的烟柱腾向天际弥漫开来,在垭豁山间把晨露水岚融成纱缦,展开一条横贯中天的巨幅哈达。

几百人围着煨桑台攒动,人们此起彼落,呼喊战神的名字,争先恐后的往桑火上添加自家的柏枝和糌粑。糌粑、柏枝交替叠压,形成一层柏枝一层糌粑的塔楼。焦糊的糌粑味掺和着涩香的柏枝味在空中飘散,把众生的诚心、把信徒的祈祷捎向山神。

第二道仪式是向长空扬撒“朗尔达”符纸。“朗尔达”也叫“风马”。煨罢桑、诵罢祷词的,人们会赶紧挤出人群,到箭垛的前面,呼喊着“拉加罗——”的祝福,把印有“风马”的红、绿、白色纸片大把大把地扬向空中。顿时,蓝天里雪花翻滚,柳絮飘扬。它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战神的崇仰,全传达开去,扬播开去。对撒扬“天马”的人来说,如果自己的“朗尔达”飘得高飘得远,则意味着一年中将福运高照,事事如意,如“风马”般步步高升。

煨完桑,撒完“朗尔达”,插箭仪式算揭开帷幕。气氛庄严、神圣、肃穆,人们像出征的队伍,显得庄重、冷峻。每个人双手高擎自己的翎箭,按顺时针方向,缓缓绕煨桑台一圈,然后绕插箭垛三转,才开始争先恐后地把箭插进垛围中。

插箭垛上空成了箭的密林、镞的阵列,遮住了阳光和苍穹。翎毛在相互撞击,发出闷沌的响声;梢顶的吉祥结在挤压磨蹭,有的毛絮绞扭成一团;柏枝在顶梢吱吱摆晃。插箭垛前,健汉少年们蜂拥而上,里外九层,趴在栏木上,井然有序,毫无吵闹地默默把自己的翎箭递给站立在栏木上的那几位大汉。这时很关键,是山神正圆眸监视的时辰,所以人们都不张狂、怠慢,个个都谨慎小心、毕恭毕敬。

负责插箭秩序的这些大汉是村长指定的。他们觉得这是神圣而荣耀的使命,因此,早在人们煨桑撒“风马”时,他们就已经忙碌开了。他们要把那些年代久远、因风蚀雨淋而朽烂不堪的翎箭剔除干净,把剩下的用粗毛绳捆紧,腾出空间给新的翎箭。

很快,一束束新箭插进了旧箭丛中。新箭拥着旧箭昂然冲天,给旧箭平添了许多光彩和威风,插箭垛瞬时旧貌换新颜,显得比过去更加神采奕奕。

这时,朝阳已把金辉撒满了山包,在云岚氤氲之中,人们再一次狂热地吼着战神的英名,欢叫“拉加罗”,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插箭垛转圈。有人则骑着马绕插箭垛狂驰,给山神助威添胆;有人举枪向空中鸣放,表示自己的敬仰和虔诚。祭神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插箭完毕,多数人下了山,一些人留在箭垛前。他们中有的给战神栓缠五彩吉祥彩幡,或者扯换用牛毛绳捻的通天绳,求山神帮助自己终结后能搭天绳去“天国”,并乞求神灵感知他们内心的苦衷,多多给予照顾;有的则在箭垛根深埋五金和五谷(金银等珍贵金属和麦子、青稞、豌豆等),然后叩头,祷告战神保佑自己的财富源源不断,日子更加兴旺。在有些地区,插箭的人们还在山脚下举行赛马会、射箭比赛,直到傍晚才骑马回部落。

香浪节:甘南不少地方插箭节与香浪节连在一起,插箭节过后,香浪节也就开了头。虽然各地香浪节名称不一,也并一定和插箭节一起过,但娱乐活动大致相同。

香浪节完全是享受人生的节日,没有一丝一毫的宗教气息,节日内容与佛教教义无关,完完全全是人类与自然的沟通,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和愉悦的节日。同时佛僧也过香浪节。他们的香浪节内容也是享受大自然,与宗教礼仪完全脱节。据考证,“香浪节”是拉卜楞寺的僧人们创造的。

香浪节的“香浪”二字,是“采薪”之意。一项极普通的日常生活事务,却演变成了多彩的节日。藏传佛教的僧侣们虽身居庙殿,与世隔绝,青灯相伴,张口佛法僧三宝,闭目色欲空三界,但他们毕竟不是生于度母裙下,哺于释佛胸口,学步殿堂庙宇,一个个都是活生生伴着母亲的呻吟,伴着丝丝血胎,落在农舍牧帐的,是由这片土地养育长大的。不管佛殿如何神圣,不管经典如何奥妙,他们都是从帐篷、农舍走来的,踩着露珠、踩着芳草,脚上也沾了那么一两星牛羊粪。

天天泥塑木雕般修持在佛像前,年轻的持戒者们,怎么不盼望着六月的莅临?农历六月,大寺要派出精壮年轻的僧人去山野采集烧用一年的煨桑柏枝、白艾花,砍伐大量燃炉熬茶的柴薪,那时,他们就有机会在旷野、在山川尽情地狂欢一场。

终于盼来了六月,年轻的僧侣脸上泛着青春的喜悦,背夹里装满羊胸岔、牛腿肉,干粮袋“撒褡”里填满新酥油、新炒面、新奶酪、新炸的油饼……一队队采薪队伍出发了。瞬间在拉卜楞寺所辖教区的山坡上、河湾里、绿洲间、密林中,扎起了白云似的帐穹,犹如雪莲一般……采够了一天的定额薪堆,年轻的僧人们便尽情尽兴地玩!清晨、黄昏,花馨伴着奶香、肉香,鸟鸣和着琴声、歌声。用羊皮自缝的银球,流星般闪来划去;光着脚片赛跑,震得花草眨眼皮;石饼掷靶更让人心悬喉口。还有下棋、猜谜、围猎、唱曲……古老的娱乐形式、新创的比赛项目,交替展开。大家豁出了劲,绞尽了脑汁,举行各种比赛,玩个痛快,耍个高兴!

采薪期间的文体娱乐活动,渐渐演化为拉卜楞寺及周围各寺佛僧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规范化寺院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成为有了固定日期、以学院、昂欠(佛邸)为单位的集体活动,还创造出富有僧人生活气息的竞技项目,“上天(堂)入地(狱)棋”便是其中一个。

受戒着袈裟的僧生们,无法像俗民百姓那样,由着自己的情趣爱好狩猎骑射、唱歌跳舞,但通过佛门教义宣扬的“天堂”、“地狱”,以诵念佛经的名义,他们同样也获得了欢乐和情趣。

在绿草如茵的河滩上,“上天入地棋”正下得激烈。它以六字真言为棋子,通过变化多端、扑朔迷离的道路去对弈,对弈双方或走进“天堂”或误入“地狱”。棋图大小一般约一张茶几,画在布上,上首画有象征极乐世界的“天堂”,下首为阴森可怖的“地狱”;通往天堂的道路崎岖弯曲,十分艰难,坠入地狱的曲径也曲里拐弯。两军对弈,助威者的人头黑压压挤得紧紧的。人们忽而欢呼,忽而叹气,忽而屏声凝气,忽而欣喜雀跃。有的眼看一步就要走进天堂却不慎坠入地狱,只得重念六字真言,重新积善积德,又一步一步跨行在通往“天堂”的漫漫长路上。而那些几经艰难终于攀上仙界天国的奕手,则欢喜得手舞足蹈。

叠“麻乃”经轮是僧人创造的另一游戏形式:十几个体格健壮的年轻僧人,臂搭臂、袈裟连袈裟组成连环圆圈,似一面涂红抹彩的“麻乃”经轮。他们是经轮的根基,他们肩头上还要搭起人梯,二层,三层……一轮雄宏壮阔、高一丈五六的“麻乃”经轮很快搭起来了。他们整齐合一地唱着六字真言歌,按顺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看能旋转多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有一人缺乏毅力,整个经轮就马上土崩瓦解。越往上越是童僧的天下,选的都是身段苗条细瘦的学童。随着最顶头一位小僧摇摇晃晃地掉在草地上,整个经轮也顷刻“全线溃崩”。有的跌倒,有的跳下,有的笑得前仰后翻,也有的摔得哇哇乱叫。

手球是香浪节期间年轻僧人最爱玩的体育项目。电视屏幕上美国人赛橄榄球时那人潮人海、举国如狂的情景,在僧侣们扎帐之处处处可见。早在吐蕃时期,藏族聚居区就有球赛传统。吐蕃的马球曾在唐都长安风靡一时。类似手球这种大型球类的竞争,是勇力的拼比,速度的比赛,与藏族剽悍勇武的性格相投!这种手球是羊皮缝制,里装毛线疙瘩。它如流星般飞弹,在一顶顶剃光的头上晃来飞去,在芳草如茵的绿草滩里滚动蹦跳。一群群脱去袈裟、赤膊光足的年轻僧侣们,忽而涌向东去似红霞铺阵,忽而飘向西去似夕阳金辉。得球的则三十六计走为上,拼命逃跑,企图摆脱追击;抢球的一方则穷追不舍,笑声、喊声、喘气声,飘飞在草原上。

年轻僧侣的游夏避暑活动感染了附近的俗民们,给予他们启发和鼓励,他们也在丽夏时节,携全家、举族去香浪,香浪在全教区,特别是大夏河流域如花绽放,如风飘荡,形成了香浪节。

由于拉卜楞地区上塔哇庄的香浪节活动丰富多样、新颖有趣,故我们作为俗民香浪节的典型来介绍。

早在插箭节前几天,家底殷实的人家便炸油果,宰羊杀牛,备办一应物品,来到插箭垛下的山湾、草滩,扯起雪白而缀有图案的帐篷,等待这一天的来临。

不单是上塔哇,在甘青各地,农历六月中旬,高原坦荡的胸膛上,便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雪白帐篷。在那鲜花如锦的草滩上,在那深沟陡谷里的草坪上,还有黛青苍绿的森林边缘,或者是空旷的塬上……都是一簇簇、一丛丛如花的帐篷。有的帐篷呈马鞍状,有的是莲花形,有的则是四围缀织有各种吉祥纹样的华丽帐篷,还有的围栏曲径,帐中有帐,一座座似大鹏展开翅膀,又像彩蝶振翼翩飞,汇成烂漫的花海……

在上塔哇欢度香浪节的草坡上,狩鹿表演是第一项娱乐节目。把狩鹿作为开场序曲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它记录了藏民族发展史上一段漫长的岁月。历史学家推定,农业源于畜牧业,而畜牧业又源于狩猎,人类已发现的各类古迹遗址已证明这点。藏族也不例外。历代帝王酋长都以狩猎为乐趣,一有空闲,农牧民也爱上山钻林。不仅有职业猎手,就连那些拿工薪、干公事的官吏,一到休假日也携枪跨马,一早进了山。

狩猎也印进了藏族的文化传统。不少小说、传说、藏剧、民间故事、舞蹈、说唱里都有狩猎内容。鹿或许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它的轻捷,它的毅力,它的价值,它的应变能力,都能显示狩猎的艰辛和技艺。“狩猎”大概就是这样走进了藏族人的节日中。

草丛中的露珠还未完全消失,晨风还伴着奶香在山坡上飘曳,随着几声火铳响,“狩鹿”拉开了序幕。帐门前、沟边、草坡上,挤满了欣赏、观战的人们。喊声、口哨声不时飞向彼岸。

善良的“四叉公鹿”悠闲地叼咬带露的芳草,机灵的眼睛不时扫扫平静的世界,偶尔还甜甜地叫唤两声,仿佛给远方的雌鹿打招呼,告诉它这儿平安无事。诡秘的猎手左右夹击,分头并进,时而跳跃,时而趴地,时而快步,时而匍伏。间距越来越近,人们的呼吸渐渐短促、凝重!猎人躲藏在山崖下隐蔽,抬枪准备扣扳机。“四叉公鹿”仿佛嗅出了什么,漂亮的大眼睛一瞪,使劲摆摆头迅速跑向另一草丛。猎人扑空了。猎人不甘心,又包抄上来,一个站在下风口,一个占领上风口,步步逼近,虎视眈眈。风儿吹来,人的汗味袭鼻,“四叉公鹿”满山乱窜,急于逃命,忽而箭般射向左侧,忽而侧耳凝眸,忽而径直冲过来,想撕开包围圈,忽而又昂首冲天,悲哀地嗷叫几声。包围圈在缩小,猎人越来越逼近目标。

“嗵嗵”,火铳在目标周围频频钝响,铁屑纷飞,火花迸溅,“四叉公鹿”倒下去了,但又摇摇晃晃而起,舔舔伤口,摆动鹿角,惊慌万状地急速晙视,企图死里夺生,但猎手怎会轻易放走它!

人们远远地呼喊、尖叫,有人告诫“四叉公鹿”要小心,有人却鼓励猎手加把劲。在火铳的连续轰击下,鹿终于倒下,再也未能起来,临死前还忘不了看一眼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猎手扛着鹿欢欢喜喜下了山。山谷里一片欢呼,一阵雀跃,凯旋归来的猎人受到青睐,公鹿的机警、灵敏同样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上塔哇的“狩鹿”表演,曾明三先生在1939年十至十八期合刊的《蒙藏旬刊》上也有简单的介绍,虽然写的概括,但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狩鹿”情景:

再次,为演打鹿故事,由番民二人,扮鹿一。扮时,用氆氇合衫一件,各以一手,分穿一袖,前者表示为角,后者为尾,踯躅山头,望之俨然。是时有番民二十余人,各携枪械,分为二队,向鹿抄击,枪声人声,一时鼎沸。约半钟久,将鹿捕获,猎者争以货金。适有巨商来购,商为番民化装者,于是群相怂恿,意在必成。有率典者,有装烟者,有取火者,恭维尽致,而商以道途多险,摆金前往,怕不测;居间者则坚白不妨,且以所携武器出示,倘匪来,在此御之,又奚惧为。商乃首肯,比之中途果为匪劫,商深怪居间者,乃承认为之追张,结果获匪一人,而金则杳焉。一场戏剧,意以告终。

“狩鹿”结束后,接着是赛马。凡是有马的人家,都得参加一项,特别是集体赛,必须参与。刚刚鹿死谁手还没有裁定,阳坡上的骑手们已按捺不住,在马背上执缰叩镫,跃跃欲试。他们脚蹬鲜亮马靴,腰束红绸腰带,身着府绸衬衣,头扎橘黄英雄结。起跑点上,五六十匹骏马在奋蹄扬鬃,马镫反射出银光。

首先是集体赛。信号枪刚响,马群就云团般翻卷而去。马踏硬土的咚咚声,人们尖嗓高吼的助威声,在山腰掀起一股烧沸热血的狂风。马上马下,情融一体,笑声吼声此起彼伏。

赛程虽然只有三五里,但大自然巧妙地设置了种种障碍,地势不平又不坚实:有骑手忌讳的下坡,也有骏马畏惧的山道,还有“苏鲁”丛枝突起的座座小土丘,旱獭和老鼠掘的坑也处处闪着鬼脸,考验骑手的技艺和眼力,也严格考察着马的脚功和反应。

观赏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笑那些平时无驯教,这阵跑出赛道、乱窜乱跑的驽马;笑那些压不住鞍头,扣不住嚼环的拙劣骑手;更笑那些未跑完半程就跌地滚爬的年轻骑手。有的人只管尽情尽兴地笑,甚至忘了瞭望哪匹马夺了头彩,直到对面山包响起报捷的枪声,周围涌起雷鸣般的欢声呼声,才伸长脖颈探寻打问。

其次是马技比赛。先是飞马打靶。一匹又一匹快马,似离弦的箭、穿云的电,接踵驰来。背上的长枪颤悠悠,鞍上的骑手神采飞扬。飞马打靶对正规骑兵算不了什么,可对普通老百姓却是一道难题。但毕竟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飞快地摘下肩上的长枪,拉开了枪栓,“啪啪”,弹丸飞向靶心。当作靶片的草垛、布片的前后左右泥土飞溅、石屑纷飞。

欢呼声、惋惜声、赞叹声、鼓劲声像烟团一簇簇往外冒,人们心头涌满了豪情。

射技是检验骑手驾驭武器的能力,而拣哈达则是对马术的一次严格考验。

英俊的骑手们扣动铰口,马儿狂飙般奔向目标。骑手们忽而鹰般疾掠,忽而弹丸般飞出,双足却紧夹住马肚,身子仿佛焊在了马背上。只见猿臂轻轻一展,那挂在草丛、扔在坑洼、摆在跑道上的条条哈达,魔术般搭在了他们脖颈上,而骏马仍狂飙走雷般驰向前方,丝毫没有降速的意思。“啧啧”的咂嘴赞叹、狂热的欢呼雀跃此起彼伏,人们陶醉于这精湛的马术中。

马背拔河是唯有在香浪节上才能一饱眼福的有趣节目。骑手们分散成团,组合成伙,或被人推搡结对。围观的人也分成团,结成伙,各自为亲朋好友助阵。

这不仅仅是臂力竞赛,还包含着马的耐力、爆发力的对抗,也是对人马协调行动的检验。鞍桥上,赛手面红耳赤,鬓角额庭细汗淋漓,双眼圆睁;鞍桥下,马儿双耳竖立,双眼瞪圆,瞳仁泛红,胸颈淌汗,鼻孔喷雾。

拉过去了!一点一点地拉过去了,马儿身子也倾斜、倾斜,眼看要被拽倒。赛手咬牙一叩马肚,马儿忽地一个深呼吸,又立稳了!又站定了!几个、十几个回合……拼尽力气的那方,终于“咕咚”一声,连人带马跌倒在地,而胜者呢?也气喘嘘嘘,汗流满面,顾不上欢呼自己的胜利了。

在骑技表演中,还有单骑舞枪舞剑的表演。技艺娴熟的骑手,在马背上如履平地,枪儿似闪电般曳流闪光,剑儿如旋风滴水不进。

香浪节期间,上塔哇人还举行种种饶有情趣的其他竞技比赛,使节日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迷人的魅力。

当日头斜走,灼热的暑气被微风吹凉,阳光柔和时,新的竞赛又在帐群中心拉开帷幕。

老少皆乐是香浪节的宗旨。草滩上,老中少分组赛跑在观众的笑声中结束。夺得一、二、三名的选手,虽然得的奖品不过是一把水果糖、两坨锅盔馍馍,可心里的喜悦,却比河水还要高。尤其是老人们,人前露脸且不说,看到自己体内蓬勃的活力、潜在的生机,更是合不住嘴地乐。

大象拔河是独具藏族风采的体育项目。两位膀圆腰粗、体格魁梧的大汉,走进圈中,各占一头,拎起地上打成活结的绳圈钻进去,让绳子从胯下穿过,然后四肢着地,背对着背开始拉。就像两匹马在对抗,又像两头雄狮在较劲。

拉过去又拽回来……脚下的草蹬得乱溅,黑土露出了皮肉;两旁的花扒得四散;指粗的毛绳嵌进颈项,额角凸起一根根青筋,眼红腿胀!这不仅仅是场玩耍,而是力量的对抗、耐力的交锋,也是心计的较量。那些胸有成竹的老手,往往不露锋芒,也不先发制人,他们软磨硬泡,然后慢慢地把对方的底气消耗掉,锐气磨钝,再一鼓作气,猛然反攻,赢得胜利!

比赛除了背靠背,还有面对面,那才更精彩!面对面——绳结套在后脖颈,两手叉腰站立后倾,全靠腰力和颈上的功夫拽拉。一对暴胀的眼泡盯着另一对暴胀的眼泡。虎视眈眈,目不斜视,谁也不让寸步。

“抛尕”甩石是唯独在藏族聚居区才能见到一种抛掷技艺竞赛。两条拇指粗的毛绳,当间缀片巴掌大的毡片,一端有环扣于中指间,另一端在抛石子时撒开。毛绳在头顶旋啊旋,旋上好一阵子,才甩出去。那速度与利箭不相上下,高超者能在二三百米外击倒牛犊。

这些都属于男人们的竞技,而那些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更想在人前露一手。常年牧马放牛,甩不好“抛尕”怎么驾驶桀骜的烈马,怎么收拢撒得满天星似的羊只?真本领犹如猎人手中的枪、骑土胯下的马,给少年郎带来荣誉和信心。

他们一个个轻装束身,几天前就悉心拣来石块,整齐有序地堆在脚下,抛绳当中的毡片,已抚得平展,两头的绳条也抖得柔韧,随心应手。

百米外立为靶子的石片、土疙瘩,是射手们的目标。

抛绳呼呼旋飞,圆石拖着尖厉尾哨飞出!对面,一摞石片顿时塌下大半,土疙瘩也瞬间化为雾沫。人们欢呼,父母投去慈爱的目光,伙伴们发出由衷的欢笑,而姑娘们则眨闪黑宝石般的亮眸,抛去钦佩和赞许的神情。

跳绳是姑娘们的拿手好戏!现在,终于轮到她们施展聪颖、灵性了。轻盈的步态,婷婷的身段,在细毛绳环圈当中,她们一会似乳燕掠空,一会又如金鱼翻滚,一会又像云雀在晚归。腰肢柔软胜过细柳,脚步轻捷犹似快鹿,身段就像闪电在游。不单单看谁跳得好、跳得快,还要看谁跳得妙,跳出新花样。瞧,在急速摆动的绳环下,她双手合掌,忽而盘膝,忽而叩拜,一副惟妙惟肖的叩佛相。而那一位呢?忽而四肢趴地,顽猴般拣起糖果吃进嘴,忽而又似经幡左右飘摇,不时拾几颗地上的石子……

到下午,斜阳把公用大帐篷染成橘色,正是全村人团聚歌舞的时辰。

沿着帐壁摆列成门字形的长条藏式炕桌两则,是一张张笑颜盛开的面孔,有长髯拂面的老翁,霜丝染鬓的老妪,豹眼棱鼻的小伙,娥眉粉颊的姑娘,还有稚嫩淘气的少男少女。清冽醇香的青稞酒、馨芳馥郁的鲜奶茶、鲜美的手抓羊肉、刚出锅的油炸干果、雪花般铺地的糖果瓜子,把藏家的豪爽、粗犷一一呈现出来。大伙一边吃着佳肴,一边饮着青稞酒,一边拉开欢歌喜舞的序曲。按藏族的传统,第一首歌得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开嗓。

颈缠哈达的酒瓶在老人手中轻轻颤动,富有韵味的颂歌飞出老人唇边:

辽远的长空/请掀开你蓝色的帷幕,

我矫健的玉龙要翩舞了;丰美的大地啊,

请袒展你金色的怀抱/我神奇的骏马要奔驰了;

宽广的舞场啊/请敞开你欢乐的大门,

我年老的歌手要亮嗓了!

随着震天喝彩声,酒瓶已经传递到了一位丝染霜雪却神采奕奕的老妇手中。她毫不忸怩,也不推辞,甜脆的嗓音犹如云雀在深谷中鸣转,优美的旋律就似山泉在石涧跌宕叮咚,轻敏的舞步胜过獐子在林间跳闪欢腾:

我手中的酒碗啊

外面是吉祥的八幅轮

里面是喷香的甘霖汁

我献给在场的乡亲们

我手中的茶壶哟

外面是珍贵的八宝图

里面是清香的鲜奶茶

我献给欢乐的歌舞场

我手中的哈达哟

外面是美丽的八瓣莲

里面是伟人的肖像画

我献给吉祥的新生活

又是发自内心的欢呼声、赞叹声。春潮在涌动,人们的心潮逐浪高高涨。随着酒瓶传递,歌声飘飞,整个草原沉浸在歌与笑的海洋中。

打开了心的闸门,人们不满足于泛泛的赞歌、祝福歌,而把自己的聪明才华全展示于“问歌”中:

说高要数蓝天高

彩云托天天更高

说快要数骏马快

风扬鬃毛马更快

说曲要数酒曲好

唱起对歌曲更好

问歌,不仅仅是歌嗓的较量,也是智慧、才能、反应力、渊博知识的流泻和较量。我们不妨再摘一段男女问歌品味:

问:

那腾跃禽鸟中/下蛋鸟儿只三类

下蛋鸟儿那三类/那利爪禽鸟中

吃草鸟儿只三类/吃草鸟儿哪三类

答:

会腾跃的禽鸟中/下蛋鸟儿这三类

玉龙蛋儿抱云中/大蟒蛋儿藏草间

大鹏蛋儿立山尖

有利爪的禽鸟中/吃草鸟儿这三种

孔雀爱吃有毒草/白雕爱吃岩缝草

黄鸭爱吃沼泽草

问:

我把歌手来请教/金帽憎人有何想

虎豹男汉有何想/秀发姑娘有何思

答:

金帽僧人有三愿/披的袈裟要光鲜

念的经卷要简单/遇的师父要宽厚

虎豹男汉有三想/骑的骏马要善驰

背的长枪要镶银/碰的敌手要懦弱

秀发姑娘有三思/夫方婆婆心地善

娘家方面人强悍/去嫁地方富又美

啧啧的赞美、呵呵的爽笑、嘻嘻的嘲讽,俨然把男人和女人划成了两大对峙的集团,人人对红了眼、对胀了头,要不是老者们从中劝导,对歌再持续三天三夜怕也难见分晓。

每当歌手们陷于难分难解之际,或者一方已词穷力竭、尴尬窘迫时,那些步履矫健、身材苗条的红男绿女就闪现在舞场中。

先是小伙子们的舞队,他们像一朵轻盈的白云飘来,又似一群膘壮的骏马撒欢,雄浑豪爽的男中音,翩翩欲飘的嘎尔舞,把狂欢的波浪推向更高的波峰。

那高高的云空/是大鹏翱翔的天地

我飞呀飞,飞云空/伴着大鹏跳起嘎尔舞

那宽广的草坪/是青年狂欢的天地

我跳呀跳,逛草坪/伴着朋友跳起嘎尔舞

姑娘们怎会示弱,小伙子们的双脚还未离开舞场中心,一道彩虹飞空架起,一片鲜花遮天铺地飞来,五色缤纷的衣饰冲得小伙子们只好赶紧让出空间。红的腰带、绿的长袍、黄的琥珀、金的耳环、银的腰牌,宛如九天仙女下凡、亭亭玉立。

秀丽的金山下凝汪金湖/金湖畔长就金色的金树

金树梢栖着金色的云雀/金雀穿空空中瑞光万道

金雀落地草原彩霞铺阵/愿金雀永远伴我们歌舞

……

有人捧腮要唱了,有人先声夺人已经亮开嗓喉,可小伙们怎甘一曲就销声匿迹。好强的汉子们又狂飚般扬起雄浑强劲的混合高声,表演开新颖的活报剧滑稽舞了:

咱弟兄几个撞肩玩/肩碰肩看谁力气大

咱弟兄几个换帽玩/帽换帽看谁福分大

咱弟兄几个摔跤玩/摔归摔看谁力气大

姑娘们窃窃的笑声、顾盼自如的眼神,告诉小伙们她们已踌躇满怀,愿意奉陪到底。

直到姑娘们跳酸了腰肢,才又轮上歌手们对唱。笑声、歌声交响在美丽的夜晚,酒香、肉香飘荡在帐篷上空。

当月亮悄悄升起,星星眨着眼睛时,老人们已酣醉,中年男女对歌难分难解,年轻人们却彼此挤眉弄眼,溜出帐去,不约而同地来到背山处。那儿已经点起熊熊燃烧的火堆,殷红的火焰映着一张张红彤彤的少男少女的面孔,一曲曲饱含柔情的情歌从姑娘小伙嘴中飞向天空,从春意萌发到相互搭讪,从互吐衷情到种种考验,从矛盾到和好,从离别相思到怀念盼望,一字字一句句,缠绵婉转,撩人心弦。

小伙们天生勇敢,打头炮自然是他们的风格。他们不怯懦不等待,迫不及待地站起唱道:

我骑马挎枪游群山,是为了射猎红狐皮;

我穿庄走户游四方,是为了结识意中人!

一阵推诿,一阵羞涩,姑娘们中飞出动人的心声:

千重岭中寻宝藏,有眼遍地金和银,

无心只见烁石片。

小伙们当然心领神会,相互传递眼神,一曲更富内涵的情歌又金雀般飞起:

自幼就想买乘马,仅是马儿怎能成;

凝立要像九翅鹏,驰骋要像龙卷风;

待人要像蜂恋花,谁要具备这三条;

千两银子我舍得,金鞍玉钗我来买。

歌儿像跌宕的山泉淙淙流淌,曲儿像五彩的丝绳撩得双方心儿砰砰狂跳。相互的盘问变成了相互诉说衷肠,爱情的蜜汁流满了年轻的心房。直唱得夜幕悄悄退去,星星闭了醉眼,晨曦笑呵呵跳出……

香浪节是甘南藏族人独创的节日,有着自己独特风韵的节日,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拓展和探索,也是创造美好日子的智慧结晶,是世界节日文化中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

藏族人自古生活在气候条件恶劣、地理形势险峻、高海拔、夏短冬长的雪域高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但他们却开动脑筋,利用高原高天阔土的资源,开拓美好天地,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把自己的幸福值扩展到最极限,香浪节就是在这样的心智下诞生的。甘南藏族人不失时机地抓住雪域最美好的季节,借蓝天白云丽鸟、气候凉爽惬意之际,投入绿草鲜花山泉之怀,尽情释放情怀,愉悦身心,让人生更快乐、更有意义,浓缩了生命的价值,发展了生存的空间,给自己增添了无比的生活乐趣,也弥补了自然环境的不足。他们因势利导,取利去弊,开掘大自然的优势资源,这说明了他们辩证思维引导下的聪敏机灵、创造活力以及一种创造幸福、快乐生活的能力。

甘南各地的香浪节活动,基本大同小异,时间都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选择的场地都是风景优美处,或高坡草地爽怡之地,或河滩林荫之中,但必须是自家村落的牧场或闲散地。扎帐度夏的日子也没有统一定规,全凭自家的兴趣、空闲,以及置办必需品的能力,先后次序没有传统定制,可自由抉择,但地点是统一的。贫富贵贱都是平等自由的,各过各的日子,搭自己的灶,一幅悠然自在、尽享欢乐的心态。香浪节期间,没有压抑、专制、束缚。在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之下,每个人都如自由的鸟雀,尽情寻找快乐,享受快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天地怀抱中的宠儿。

七月劝法会虽然没有进入省、州非遗文化名录,但它却是甘南一项有价值、独特、影响力较突出的非遗文化活动,是甘南独有的,不能不写上一笔。虽然在前面有的章节中粗略介绍过,但作为具有特殊风采、独具一格的非遗艺术类型,我们有必要较详尽地领略其姿容。

拉卜楞寺,在夏天有一个辩经晋级大法会(“柔扎”),远近的教民都蜂拥而来,除了听辩经弘法,还可欣赏劝法法舞。

七月劝法会是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弟子加洋却杰首创的,目的是纪念护法神和法王。

“柔扎”节的时间是从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开始,七月十五日结束,共17天。其实“柔扎”的正式日期是从农历七月八日算起。

讲法辩经是“柔扎”的序曲,集中在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六月二十八日两天进行。由大法台讲述闻思学院大业,并与各学院的法台(每年只允许一个学院的法台参加)进行辩论。辩论时,该学院“格西”(博士)跟随法台一同参加。头天大法台讲述罢,便由学院法台提问,大法台对答;第二天调换位置,由大法台提问,学院法台对答。“柔扎”的序曲带着浓郁的表演、示范色彩,即向僧众们昭示说:要想当法台,就必须有高深的学问,必须有吃苦钻研的求学精神。

正式的辩经讲法,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每天从早至午进行。参加辩论的是六至十二年级学业优胜者、各班级中有地位的活佛,还有本年度“然江巴”学位的获得者。每位参辩者知道了自己辩经的日期后,就在前一天前往各个经堂、佛殿,在各大佛像前献花,祈求佛祖保佑,祝愿自己取得好成绩,祝福辩经讲法顺利、成功!

农历七月初八,“柔扎”节进入了高潮,米拉日巴劝法表演剧把法会推向顶峰。这天,前来拜佛、观赏的香客和教民人山人海。

在展示法舞的章节中,我们围绕“哈钦木”、“桑钦木”舞蹈中做了大致的介绍,这儿重点再展示米拉日巴劝法的基本过程。

午刻时分,嘉木样大师和四大“赛池”、八大“堪布”以及各“囊欠”(佛邸)活佛全部登上大经堂前殿二楼的前廊。广场中央有两把座椅,场之右侧有执锣、鼓者各一人,执钹者二人,吹长筒号者一人。在乐队简单的过门中,米拉剧劝法日巴开始了!

首先进入场地的是“阿杂然”。“阿杂然”在印度语中意为游方僧,是米拉日巴虔诚的信徒,也是忠诚的侍从。“阿杂然”年轻潇洒、干练精明,他身着印度瑜伽咒师式的服饰,头戴螺纹帽,鬼面,有彩色胡须,右臂系红色彩带,手执黑白相间的六尺花捧,进场挥舞一阵,算是探路扫场。随即另一位与他打扮相同的“阿杂然”引领两头白身绿鬃狮子出场。他手执绣球和彩带,逗着两头狮子翩翩起舞,向贤士圣哲献花致意。

“阿杂然”和狮子舞罢,鼓钹齐鸣,两名“德合召端”(土地神)出场。土地神头戴黄色遮帽,白项白胡须,手持旗帜,腰缠绳圈,绳圈上吊着三十来条黑白扭缠的短绳。他俩急速旋转出场,腰上的绳条如花伞撑开。旋转数圈后,绕场撒青稞,象征着未进食前先敬神表白诚心。

这些都属于打场程式。打场完毕,身背经匣的两僧人出场为米拉日巴诵经祝福。祝福完,又有两名“阿杂然”出场,在场心掷果子和鲜花,表示善果,以普度众生。很多观众此时不顾维持秩序者细柳条的抽打,争相进场抢拾,以此为祥物,带回去珍藏供拜。两名土地神在“阿杂然”退场后,引着米拉日巴出场。米拉日巴身背经卷,手持锡仗,绕场一周,然后坐在早已备好的椅子上。

这时,两名童子出场舞蹈,表演各种作贱幼虫生灵的动作。米拉日巴施法传教,两童子被调伏归正。接着,翻穿皮衣、项挂念珠、腰别宝剑的猎夫贡保多吉出场(两人,一象征真身,一表示魂灵)。贡保多吉追杀小鹿,追到了米拉日巴跟前。经过两人激烈的辩论和米拉日巴苦心孤诣的教化,猎夫贡保多吉终于醒悟,知道自己罪恶深重,只有皈依佛门,才能解脱,他跪服在米拉日巴膝前,从此结束了猎人生涯。法会表演到此结束。

七月劝法法舞中最吸引教民的情节,就是猎人贡保多吉与米拉日巴之间的精彩辩论。

贡保多吉的杀手锏是用搜集到手的拉卜楞寺中僧侣违背戒律、贪财撒谎、打架斗殴、嫉妒猜疑的种种恶行来反驳米拉日巴的论点,而米拉日巴则从佛教根本宗旨、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等方面辩证分析,使贡保多吉无话可说,只能折服。

场上,贡保多吉有随意揭露寺中丑恶现象的权利,这不啻是一种鞭挞、一种警示,具有强烈的震慑力,使一些违法乱纪的僧人在社会舆论面前曝光,受到羞辱教训,整肃寺风。

七月劝法会不单单是一出情节单一、冲突并不激烈尖锐的活报剧式的艺术作品,它的主题是深远的:一是形象地诠释、解析了抽象、理性的佛教思想,通过杀生累累的猎夫贡保多吉,还有猎犬皈依佛教,展示了佛法无边,战无不胜,真理必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征服野蛮的信念。而这种理念不是通过教条灌输教民,而是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及具体的人物对话、情节冲突来活灵活现地阐释,感化熏染教民,从而感染力、穿透力更强了。这彰显了佛教的自信、严格的自律。无私才无畏,它敢于通过贡保多吉的嘴,揭疮疤,挤脓汁,公开反腐倡廉,接受监督,勇于改正,博得了僧俗信众的尊重、信仰,坚定了根基。这种通过公众场合公开进行察错纠错、完善自己的做法,在全世界各宗教团体中甚为罕见,这也是法会广受欢迎、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因。

达久滩赛马节是个很古老的节日,据今少说也在200年以上,它的历史渊源也十分古老。达久滩传说是格萨尔大王赛马称王的地方,“达久”就是赛马之意,而达久滩又是桑曲河的源头,桑曲之名来自格萨尔煨桑祭神之桑台。从地名可以看出,达久滩赛马节与纪念格萨尔重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藏族聚居区各个赛马节中文化价值较突出的重要节日,日期在农历七月十三日。

虽然只有一天,但达久滩赛马节却内容丰富多彩,有多种多样的跑法。当地桑科乡每家每户都得备马,有骑手参加,从农历六月初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

藏族人为什么如此酷爱赛马活动?高原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藏族人只能选择牧业方式,这就使藏民族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牧业生产的分散性、地域的广袤化,使藏民族只能借助马来充当交通工具,增强民族内部的联系,改善畜牧生产条件。马自然而然成了藏族人生产生活的有力臂膀,成了他们难以分割的亲密伙伴,对牧民更是如此。牧人喜欢马,注重马的驯养,崇尚骑手的技能。赛马会也就成了藏族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了炫耀马的力量速度、骑手风采的最好机会。人类的自信,强烈的展现能力之欲望使赛马会广泛普及,赛马会成为雪域高原常见的人文景观,也是各地最受欢迎的竞技项目。

赛马的骑手和赛马往往是在各小部落小型赛马会上选出的优秀骑手和马匹。赛马前十天半月,牧民们就开始驯马。驯马的方法是每天给马披裹毡子跑两次,早、午、晚要把马牵到河中洗澡。一般要把马泡水或泼水,泡到肌肉发抖再牵上岸慢慢遛。这样训练过的马耐力好,跑起来不喘气。赛马可由马主骑乘参赛,也可由别的骑手骑乘。参赛的马打扮得漂漂亮亮,配上美丽的鞍具,马头马尾还要扎上红红绿绿的五色布条。

赛马会是桑科牧区极为隆重的节日。赛马开始前要举行宗教仪式,请僧人念经。牧民们则要煨桑,向神山献旗,在山上垒嘛呢堆,挂上新的经幡,将奶渣、酥油等供品放在神山之上,祈祷神灵保佑吉祥平安、人畜兴旺、竞赛获胜。

比赛即将开始时,近百名小骑手身着薄薄的黄色缎子藏装,头戴饰以雁翎、外镶红黄布面缎、太阳或月亮造型的毡帽,脚穿毛线袜上场。他们分别由父亲或男性长辈牵马进入赛场,绕场一周后,再牵到指定地点。到达起点,小骑手们便上马,整装待命。发令声一响,他们扬鞭抽马,疾驰狂奔,冲向终点。

达久滩赛马会有长跑、短跑,“走马”赛,还有马背骑射表演赛,最长的跑程有近十公里,只有一小部分赛马能坚持下来,而上千米的短跑却参与者很多,上百匹跃跃欲试。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骑手们抖动缰绳,两腿猛夹马肚,一匹匹马像离弦之箭,你追我赶,奋勇驰骋。当速度达到极点时,只见长鬃飘动,彩尾抖起,四蹄腾空,汗珠飞溅,鞍上金光银光交辉,地上草屑尘土四散,整个草原似乎都在颤动。两边观众的助威声、掌声、口哨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异常热烈,扣人心弦。

赛马会诸项目中,“走马赛”是较平和的一个项目。主要看参赛马走法、技能如何,类似田径中的竞走。马的快步(也叫小跑)有大走、小走、绵羊走、骆驼走、流火走等种种步法,不会“走”的马,牧人们不算其为好骏马。是不是好骏马,观者从马的走步就分辨得一清二楚。有的马同一侧的两条脚同起同落,步子走得快,骑手做得稳;有的马两肢呈对角线同时走动,步子虽快,骑手颇受颠簸之苦;还有的马虽其貌威武,但走起来却像绵羊一样。“走马赛”的赛程多为二三里。在这短短的千米左右,所有参赛的马儿,被众人品评得淋漓尽致。二三里赛程,好马十分钟左右即可走完。

赛马中最精彩的项目,要算马上竞技。常见的有捡哈达,即在500米赛程跑道一侧,每隔二三十米放一条哈达,一直放到终点,最先到达终点而又拾捡多者为胜,这是藏家传统的比赛项目。据说,过去部落头人组织牧人比赛时,有的在跑道一侧放许多银元,谁捡到归谁所有,但比赛项目还叫“拣哈达”。在疾驰的马背上,赛手一手控缰,一手着地,整个身子都要倾斜到马背一侧。如上边的一条腿扣不紧马鞍,或下边的一条腿踩不稳马镫,随时都有跌落马背的危险。整个赛程中,赛手身体始终要呈倾斜状,动作稍有迟缓,便会从哈达旁边一闪而过徒劳无功。如无马背上的硬功夫,实难胜任。哈达乃吉祥之物,捡得多不仅证明自己马上功夫超群,也预兆着今后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因此,在这项比赛中,赛手们都要拿出看家本领,力争多捡几条哈达,最好一条不剩地捡到手里。

乘马射击是快速运动中进行的一种射击。通常在跑道一侧或两侧设若干个纸靶,让赛手射击。在马背上打靶,既受马跑动时颠簸的影响,又要受时间的限制;既不能撒僵,又要准确瞄准目标。当马蹄腾空的一刹那,才是马背射手坐得最稳、扣动扳机的最佳时机。射手们一开头便驱马疾驰,两腿夹紧马肚,上体略向前倾,胸部抬起,头不歪,肘不动,两眼直视目标,枪响靶落,弹无虚发,令人叹为观止。比赛中,令观众惊叹的还有马上杂技表演。如“镫里藏身”、“马上倒立”、“马上直立”以及上马下马等。这些表演都是在疾速奔驰中进行的,比马戏团的马术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为精彩。

每一项比赛结束后,热心的观众常把洁白的哈达献给取得优异成绩的骑手。那些取胜的良驹,往往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把哈达系于马脖上,有的在马背上抚来抚去,从头评到足,赞不绝口。在当地藏家牧人中,谁若在赛马中夺魁,那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不但赛手从此会受人尊敬,而且也常常受到姑娘们的青睐。

牧人们对赛马名次看得如此认真,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单纯把赛马看作是娱乐,而是把其神圣化,视为部落好运气的兆头。夺得第一的马匹从此享受特殊待遇,不准出售,不准鞭打,不准转让,也不准随意骑乘,一般要闲养起来,成为部落的象征。这种观念可能形成于部落征战的野蛮阶段。远古时期,部落的胜利依赖于乘马的健壮快速,胜利的功劳一半归于马的奋斗努力,因此,理所当然地要给乘马高规格奖励。

达久滩赛马节评名次,由组织者给予丰厚的奖励。

不仅仅是达久滩赛马节,甘南藏族聚居区各地都有赛马竞技的风俗,只不过规模、定制、赛马形式不如达久滩赛马节罢了。

赛马活动很普及、很隆重,几乎每个吉庆节日都要赛马,这恐怕与藏族的传统主体文化——游牧文化特质,有直接关系,即使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也难例外。因为藏民族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马与他们的生活形影不离,融为一体,对马的感情已经升华为神圣的、崇高的情感,马成为一种象征,与命运紧紧相连,同时,对马的敬仰崇拜也反映出游牧文化的鲜明特征。

其他有地域特色、在中国其他地方鲜见的是甘南藏族聚居区各藏传佛教大中型寺院盛行的“十月燃灯节”。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圆寂的日子。僧俗教民通过点燃不息的酥油供灯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并以此弘扬佛法,颂扬其如光明火炬、永远驱散黑暗愚昧的功德。

在西藏,燃灯节创立较早,叫“浪麦”,意思是全世界都有佛法的火焰在照耀。届时僧俗或在寺中,或在自家佛龛前点燃酥油供灯予以纪念。这项节日是全民性的,几乎所有僧俗都会参与,尽其力量供献。由于宗喀巴的两名大弟子分别于藏历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圆寂,而第二世嘉木样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圆寂的,所以,拉卜楞寺的“燃灯节”虽同样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但延续三天,表示对三位圣者的纪念。

十月二十五日一早,寺内各经堂、佛殿全都敞开大门,允许教民自由进出,膜拜瞻仰。各佛像前也换置了新的供物。僧侣、群众手提酥油壶,拎着糌粑盒、柏枝和藏香,络绎不绝地走堂串殿,煨桑焚香,添油叩首,顶礼朝拜,并绕寺转经轮。晚上,全寺数百座经堂、佛殿、佛邸等高大建筑物的平顶四周,全是一排排竖成行、横成线的酥油供灯,似银河落地星辰万点,辉煌灿烂,颇为壮观好看。僧众们在夜色中诵赞宗喀巴大师的声涛和有规律的长号鸣奏声,使人仿佛到了另一种神秘的境地之中。

不管是山林中的静修寺或禅房,还是农区僻远的小中型寺院,或是纯牧区的帐房寺院,全甘南僧侣们都不约而同地在寺院经堂、佛殿、自己的僧宅佛龛、平顶屋檐上点起酥油灯表示纪念缅怀先贤哲人。

正月十九迎“婆婆”,该节日列为省级名录,是因为它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大众性的特色,是白龙江流域舟曲县城流传较久、群众影响较大的节日。“婆婆”指舟曲县城四街两关及附近汉族村寨庙中供奉的十六位“九天圣母子孙娘娘”。传说正月十九这天,子孙娘娘要出门巡视,赐福洒吉祥。迎“婆婆”即是迎接上苍的赐福。每位“婆婆”都有自己的庙,庙中供奉着“婆婆”的坐像和行像各一座,坐像为泥塑,行像为木刻,轻便易动,并配有专制木轿,方便出游。

十九日上午,经过精心打扮,雍容华贵的“婆婆”们按顺序出游。每轿跟随200人左右,城内各街各家门前设置香案,备有香蜡、佳肴等,鞭炮齐鸣。彩旗开路,锣鼓相随,唢呐吹奏,每至人家门口,略停片刻,接受叩拜。小孩少女争钻轿底,求福求吉,从北街桥头一直巡游到西街口,直到次日,即正月二十日凌晨到达坝里,活动才算结束。迎“婆婆”实质是一种多神崇拜的道教活动。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各大学院大多还有自己的法会节日,它们是:

居迈巴札仓——续部下院的法会: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为“大自在自入法会”;六月初四至初六日为“开光仪轨”;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为“集密自入法会”;九月二十八日始为为期五天的“怖畏九首金刚自入法会”。

丁科尔札仓——时轮院法会:农历三月六日为奠基法舞;三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为“时轮自入法会”。

曼巴札仓——医学院法会:农历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为“药师佛的自入坛城的烧坛法会”;八月九日至十五及二十九日为“马明王金刚自入坛城和烧坛法会”;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为“阿立佛自入坛城和烧坛法会”。

吉多尔札仓——喜金刚学院法会:农历三月份举行虚空瑜伽佛自入法会;夏至日之“大施食”,由该院法台亲自主持,送四手吉祥主护法大施食,用以镇魔伏怪;八月份举行“金刚手自入法会”;九月份举行“喜金刚自入法会”;九月二十九日禳灾法会,在佛邸图旦颇章院内跳法舞。

居多巴札仓——续部上院法会:农历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的“集密自入法会”;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的“满足护法心愿法会”;六月三日至五日的“开光仪轨”;八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的“大自在自入法会”;九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的“怖畏九首金刚自入法会”;十月十七日到十九日的“六臂护法的大施食法会”;十月十三日至十九日的“大铁城施食镇魔法会”。

非遗文化中的节日,在甘南不仅仅是上述这些,还有不少风姿妖娆的节日,我们不妨再去观赏她们独特的风韵是如何沁醉人心的。

墨都(军阵)节:“墨都”,白龙江流域舟曲的藏族方言,意为“军阵”、“出征”、“军列”等,实际是跳出征舞。

跳墨都是当地藏族群众祭祀祖先或部落神的一种宗教仪式,流行于甘南南部舟曲等地的藏族群众中。每年正月初三,全体村民上山杀鸡宰羊祭神灵,由祭师煨桑、诵经,然后在山上某一固定地点举行祭祀活动。这个节日的参加者仅限于特定的氏族。祭祀所用的青稞、牛在氏族成员中轮流摊派,每年杀祭牛一头。无牛者,必须花钱买一头。现在已经改牛为羊。宰羊的同时,还需杀鸡。杀鸡多少则出于自愿,用蛋也可以。祭祀所用的锅等器具要先装上水,水由本氏族妇女背到祭祀地点。一切准备就绪后,在巫师的诵经声中,将牛或羊当场杀掉,每个氏族成员分一份。仪式举行完后即下山。村口有妇女端酒等待,向祭山神的男人们敬酒慰劳。祭师将预备好的在山上烧过的灰烬撒在妇女头上,表示为她们驱魔、祈福。接着在村口由祭师诵经,本氏族的男人们不分长幼地开始跳墨都,其他氏族的成员相随伴跳,边跳边向村里移动,渐渐集中到平坦的公共场地上,由苯教祭师领头开始正式表演。阵式呈螺旋形,舞曲则是述说本氏族本部落的迁徙历史及战斗功绩等等。男人们跳墨都舞的同时,妇女们则跳起卓尔舞。男女两阵跳到高潮时,墨都舞队将女人们的卓尔舞队冲散,意味着男人们终于打破了妇女们情意绵绵的阻拦,下定决心,视死如归,英勇去杀敌,卓尔舞即告结束。这时墨都舞队则从公共场地转移到有灾有难的家庭,重新摆阵镇邪驱魔,围绕该家火塘转几圈,主人要以酒相待。随后将墨都的阵式摆到村子的另一头,表示把邪崇逐出了村。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是舟曲南部博峪藏族的调牛节。节日前一天,先由“嘎巴”(博峪藏族对巫师的称呼)喊山。他由阳山呼唤而上,再由阴山呼唤而下,一路叫着本部落山神的尊号,乞请保佑全寨人畜庄稼兴旺平安。第二天早晨,全寨的牛都被赶到地中,架好犁耙,选技术好的人调教初次架犁的牛耕地。然后嘎巴念经,以牛角所朝的方向卜问全寨吉凶。调牛耕地时,要撒一点青稞面入土乞福。祭毕,大家唱着颂赞山神、土地神的歌,跳舞娱神,预祝当年丰收。

调牛节期间,还有点燃燕麦的习俗。在燕麦点燃后,全寨的儿童上山点起火把,每人两枝,他们由山上唱跳而下,称为摇灯。这是对火神与山神的祭祀。

尕巴节:农历十月,迭部县旺藏、尼傲一带的藏族山寨,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耍尕巴活动。尕巴是一种舞蹈形式,含有“欢乐者”或“欢乐的人们”的意思。尕巴活动最早可能与酬神祭祀有关。经过了大半年的辛勤劳作,庄稼上了场,丰收在望,乘着闲暇,邻里乡亲们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沟通情感,庆贺丰收,互祝吉祥幸福。大家以歌舞玩耍为乐趣,产生了过尕巴节的愿望。

耍尕巴以男性为主,凡村内15岁以上40岁以下的男子都得参加。

节日将临,有一主事者预先通知全体村民做好准备,一向冷清寂静的山寨顿时热闹起来。男人们聚集在场坝或院内,在老年人的指导下,敲锣打鼓练唱尕巴曲、排演尕巴舞;女人们洒扫庭除,煮酒蒸馍,准备上好的饮食,忙得不亦乐乎。排演期间,耍尕巴的一班人马轮流到各家各户用饭,边吃喝边跳唱,一般每家只呆一刻钟时间,喝酒不超过两斤,如此三天之后便暂作休息。

三天后,耍尕巴正式开始了。男人们打扮一新,头缠白毛巾,身着藏袍,腰系彩绸带,颜面用墨汁胡涂乱抹,样子怪异,让观众认不出,且有威慑力,一个个犹如凶神恶煞。他们手持藏刀、长矛、木棍甚至猎枪等,俨然英雄出征的态势。人们在场坝排成一字长蛇阵。只听主事人令下,前头一人双手擎大旗引路,有一长者扮成主帅模样,一手执木棒,一手提皮鞭,率领队伍挨家挨户祈福道喜、跳尕巴舞。一路上“主帅”领众人高声呼喊,内容多是驱邪除恶、保卫山寨之类,众人唱和的末尾都带“玛哈哈”的语气衬词。伴随衬词节奏,将所持棍棒一头用力朝地面敲打,铿铿锵锵声震山谷。每当呼喊一段后便鸣枪放炮,挥舞棍棒,雄风浩荡气势汹汹一路行进。

当队伍应邀来到某户人家时,主人早已备好烟酒茶饭,点燃香柏松枝,在滚滚桑烟上撒些糌粑、酥油、青稞之类,意为请保护神保佑将家中积淤的晦气和凶兆化解为灰烟。众人围坐在火塘周边,一边喝茶吃饭,一边表演尕巴。节目依次为:夏伽琼谦(大鹏金翅鸟舞)、额班恰(法师舞)、恩白召(猎人舞)、勋白召(青年舞)、敦吉相茂哇(熊耕地)等。间或相互嬉戏调侃,插科打诨,有的脸面被抹上锅墨,有的身上胡乱搭挂些破烂不堪的东西,老少之间尽情放怀玩耍,忘了辈分,进入狂欢状态,惹得众人哄笑开心,欢呼雀跃。最有趣的莫过于爬柱子。几丈高的木柱光滑圆溜兀然矗立,看谁能爬上柱顶,谁算英雄。年轻人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爬上柱顶后,便将屋梁上的陈灰旧土恣意抛撒到地面、人头,尘土飞扬且鼓声咚咚,杂以人声鼎沸,一派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尕巴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击节式的纯舞蹈形式、歌伴舞形式、众口说唱形式、表演唱形式等,还有含戏剧色彩的喜剧、滑稽剧、杂技及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综合艺术形式。尕巴舞的表演一般从敬山神舞开始,依次跳杂巴舞曲、狗熊爬树、官兵出征演练等内容。尕巴舞的曲调原以祭祀为主,但如今其功能有所拓展。如“尕姆”调只有跳尕巴舞期间可以在村庄里演唱,其余节庆场合禁唱。尕巴调、酒曲类、山歌类、出征歌等多种场合都可以出现,禁忌较少。总体上看,尕巴的曲调比较短小,主要以鼓、钹等打击乐伴奏,串铃摇甩,边舞边歌。

当尕巴队为全村全户祝福道喜完毕,人们又齐聚村外某田头场坝。年轻人尽显其能,或摔跤弄棒,或射击赛跑,直至夜幕降临人们精疲力竭时,才将所持木棒丢弃于火堆焚烧,大家围火席地而坐,饮酒取乐。站在一旁观看凑热闹的年轻妇女们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年轻小伙亦不甘示弱轮番对唱,彼此直抒胸臆,如醉如痴,欢声笑语,至到夜深才恋恋不舍地各自返回家门。

舟曲藏族中还流传着一年一度的秋千节。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开始,二月二日结束。节日即将来临之际,全村男女老少互相约定,结伴到山中砍“秋千杆儿”。青年男女便借此机会物色意中人,在山林里,他们成双成对,边砍“秋千杆儿”,边窃窃私语,相互倾诉爱慕之情。待秋千杆砍好后,他们便抬回村里,并在当天挖好坑,所有准备工作均需在腊月三十日前完成。腊月三十日,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点燃篝火,并邀请本村年龄最长者先荡秋千,以此为荡秋千活动正式开始。荡秋千者荡得越高,人们的掌声、喝彩声越热烈;如果摆得不高,人们则认为胆小、无勇气。参加这种活动者每日络绎不绝,秋千场上,一片欢声笑语,直到农历二月二日秋千撤出后,秋千节方告结束。这期间人们每天前往秋千场,有情有意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私订终身。

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是舟曲县博峪藏族地区的祭山节。这天,博峪各寨杀牛祭山神。各家各户聚粮钱酒食,嘎巴(法师)用面做一个高两尺、有长牛角的神“斜角朵玛”(祭鬼神的糌粑堆)。此神穿纸衣,其四角供有众多纸剪的鸡羊。然后,嘎巴颂咒于前,众人助吼于后,将“斜角朵玛”恭送到神山中。在神山前,杀牛献祭毕,全寨分食牛肉祈福。用牛羊等动物进行献祭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典型特征,以前这在舟曲其他地方也较为盛行,但是随着佛教在舟曲一带不断传播发展,血祭仪式逐渐转化为佛教化的禁止杀生的宗教仪式。

临潭新城花儿会虽列为省级非遗项目,但在论述民歌(音乐)中已进行过论述,故不重复了。

一个酷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民族,自然会创造很多节日去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审美情趣、娱乐形式,释放自己的情怀,记忆祖先走过的道路,纪念重大的事件,缀联出一个古老民族的气质、胸襟、奋进精神,堆砌起一座雄浑、高大的非遗文化的里程碑,让后人敬仰,从中吸吮养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