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婚丧·服饰·礼仪

婚丧·服饰·礼仪

时间:2023-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生三大里程碑系诞生、婚姻、死亡。藏族人的婚姻理念带来了双方健康的心理、体魄、家庭结构。藏族人的婚龄年纪也是有底线的,不准随意突破。甘南藏族聚居区的理念与上述认识是一致的,在结婚年龄上认为姑娘长到15岁,一般被认为是达到了成人的年龄。因此,社会普遍认可和实行女15、男18的成年礼仪。东部藏族聚居区不少地方,每年藏历正月初三这天,家庭要为年满15岁的姑娘佩戴头饰,举行成年礼。
婚丧·服饰·礼仪_珠落Ⅰ盘皆乐章:穿越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

人生三大里程碑系诞生、婚姻、死亡。其中最庄重、最关键的记忆又是人类自行设计的婚礼和葬礼。它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节点、亮点。各民族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装扮它,使它她庄重美丽而热烈浓郁、鲜明多姿,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给自己的创造才华留下深深的足印。不管其是否申请登上了国家、省、州级非遗名录,它的客观存在,本身就具有非遗文化的厚实价值,不能不浓墨重彩地记述。

雪域高原的地理,甘南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物产风光,藏传佛教千百年的滋润熏陶,以及历史岁月的积淀铸造,使甘南藏族聚居区形成了多侧面多棱角的婚俗,成了非遗文化中一朵鲜丽、沁香的花朵。

从地理经济来说,甘南有着纯牧业区、纯农业区,还有着半农半牧、半农半林区、城镇、宗教社区;有着藏族聚居区、也有着藏、汉、回等多民族杂居区。各地的婚俗各呈风采,有所区别,但统统列入了省级第二批非遗名录,这是有道理的。

甘南藏族聚居区的婚俗和其他藏族聚居区有着同质性又有着自己的特质性,但共性大于个性,鲜明独特的个性又烘托出共性来。

一切上层建筑都源自经济基础。藏族人的家园是青藏高原。既然是以游牧经济为主体的社会,那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中的爱情观和家庭观,就必然以游牧经济为主体,积淀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游牧经济给藏族人的提示、警示和规范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婚姻爱情,家庭结构、生活情趣、价值取向方面则是:

第一,远离血缘姻亲,以远交、情爱自由为基本前提。

远交是远古藏族人经验教训的积累,是生存方式的筛选、抉择,后来逐渐变成了整个社会对人种前途方向的追求和风尚。结果,藏民族人种就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预防了人种的退化,避免了族群的衰落,有利于氏族、部落、部族的繁衍发达,增强了生存能力和战斗活力。游牧生活提炼的这一真谛,把高原藏族人的婚姻生活从野蛮阶段提升到文明阶段;从兽性的情欲冲动升华到情感世界;从单纯的追求愉悦快感之生理需求,升华到理性选择配偶,达到长期稳定幸福生活的阶段。受上述观念和众生平等佛教理念影响,藏族人的婚姻不排斥民族之间的结合,也反对以政治地位、经济势力、种族、肤色等为择偶条件。

第二,谁也离不开谁,唯有稳健的家庭才有生存发展的前景。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生存第一。要生存就得依赖畜牧业。以游牧经济为主的雪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程序链条,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环环利害相关。任何一个链条脱落,都将关系到整个牲畜的命运。而牲畜既是牧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与牧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牲畜成为牧人的命根子,掌握命根子的除了大自然便是家庭主要成员——婚姻双方。游牧经济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双方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保持生产链条的平稳均匀有序运转。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造就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家庭稳定框架,妇女成了牧业经济必不可少的黏合剂。牧业经济对家庭的依赖性,家庭支撑牧业经济的关键性,促使婚姻的结合、基本情感的结合、利益的结合,都是自愿自主的。而共同的劳动,相互关怀,又进一步增强了感情,使双方融为一体,家庭结构得到了稳定巩固。劳动生产成为爱情的基石,婚姻建立在务实的土壤上。

第三,天人合一观念浇铸和谐家庭的意识。与高原大自然漫长的相处,开导了藏族人先祖这样的统一认识:只有天人合一,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才有希望在这块世界屋脊上生存繁衍;而家庭作为独立的最小的社会单元,只有和睦、和谐、和气,才能在严酷的雪域自然环境下生存发展。这是雪域高原,也是人类在这方自然之下生存的法则和经验总结。它告诉藏族人先民,只有家庭和谐才能抵御这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只有精诚合作才能求得生存,获取财富维持生命;只有心心相印、亲近一致、才能克服高寒寂寥、风天雪地、地广人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灾难危害。总之,唯有“和”、“合”才是雪域人的前途、希望。环境使藏族人增强了内聚力、向心力。藏族人远祖不能不从根本利害出发,努力筑建温馨、和顺、和谐的家庭暖巢,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这也成了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坐标。自由和利益是他们的出发基点,也是婚姻观、家庭观的支撑点。

第四,藏传佛教的传入普及,缓冲了人与人的对立,淡化了阶级冲突,也冲破了等级的樊篱,把高原藏族人的价值取向推入了趋善祛恶,谋求和谐、和平、宽容、宽大、宽恕的境界,人与人的关系在平等互利、亲和、和睦的轨迹上前进运转,进而使人襟怀坦荡、心地善良、眼光远大、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利他利众,摒弃贪瞋痴欲,成为人格较为完善的人。正是这种观念意识的催生,加之上述前三条原因,婚姻自由成为必然趋势,成为组成家庭的主流取向。

受上述四种原因所致,藏族人的择偶方向较自由,一般不受信仰、肤色、民族、门第等偏见和狭隘偏激情绪影响和左右。以情感相投否、双方生活需要否、有无结合后长久相处的可能等为前提,理智抉择。藏族人的婚姻理念带来了双方健康的心理、体魄、家庭结构。

藏族人的婚龄年纪也是有底线的,不准随意突破。

甘南藏族聚居区的理念与上述认识是一致的,在结婚年龄上认为姑娘长到15岁(虚十七岁),一般被认为是达到了成人的年龄。这也是鉴于藏医学科学的论断。藏医学从营养学、体质学、生殖学综合评析,认定女性15岁、男性18岁性器官及功能成熟。因此,社会普遍认可和实行女15、男18的成年礼仪。东部藏族聚居区不少地方,每年藏历正月初三这天,家庭要为年满15岁的姑娘佩戴头饰,举行成年礼。正月初四、初五这两天,在至爱亲朋的邀请下,姑娘去各家做客。穿戴一新的她光艳照人,像一枝含苞待放的花朵、显示青春的娇美。她不仅已被公认脱离了大人的监护,自立成人,是社会的正式成员之一,而且也用这种信号语言向所有的小伙子宣告:她可以谈情说爱了。这也是夏河一带的上头成年礼仪,是姑娘们的重要节日。

严格的血缘禁婚制,使得男女青年难以借外力只能靠自己去寻找心中情投意合者。

男女相识,除了一个村或者近邻在生产交际中认识交往,建立起感情之外,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青藏高原,青年男女相互交流感情的渠道主要是吉庆节日的聚会,歌谣变成了主要的情感流通渠道。

在甘南藏族聚居区,情歌“拉伊”,意即在野外唱的歌,即避开血缘亲属,男女青少年聚会或单独相聚时表达情意的歌。

在牧区,丈人丈母娘考察未来女婿还有一个绝招叫啃羊脖子肉。当姑娘有了男友,倘若彼此真正倾心,小伙子要到姑娘家去拜访,他将受到姑娘家的热情招待。在牧区有一种饶有趣味的习俗:小伙子第一次到女友家做客,姑娘的母亲要请他啃羊脖子。羊脖子不仅仅是好吃的嫩肉,更多的是凹凸不平环环相抱的骨节,说白了,难啃的骨头最多,而且一节套着一节,每一节的三面皆有突出的骨头。要把羊脖子上的肉啃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是姑娘的母亲用羊脖子这种物品为信号,考察未来的女婿是否会吃肉也会剔骨,是否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牧人。在藏族聚居区,尤其是牧区,连羊脖子都啃不干净的小伙,任何人家都不会欢迎他当自己的女婿。当然,没有哪个小伙子会在羊脖子面前败阵,任何一个小伙子都能显示出他食肉的“造诣”来。他会把那环环相扣的颈椎骨不慌不忙地一一卸开,把每块骨头上的肉用小刀刮得一丝不剩。

藏族人的婚姻既然以自由恋爱为主,那么,它的程序也就是相恋、提亲、定婚、结婚。由于地域辽阔,思想控制比较松散,所以相恋、提亲等程序也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没有一定的成规。

在藏族人的观念中,男女异性青年相互追求、相互结合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正常行为,是值得鼓励、值得称赞的好事。谁家娶妻或赘婿,都必须主动上门提亲。

男子18岁左右,便可进行自由恋爱,寻找伴侣;女子过了15(虚龄十七岁),上(梳)了头(辫)之后,也可自由谈情说爱,不会遭到父母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非议。

在大多数地区,男方看准女方,便会告诉父母谁为意中人。父母便会去了解女方的底细。底细是有准则的,首先不是看对方家社会地位的贵贱,经济生活的贫富,而是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其家族有无致命性的遗传病、传染病,特别是麻疯病、狐臭等危害公众的疾病。其次是道德底线,孝敬老人否,品行端正否,待人厚道不,言行一致不等等。再次是劳动态度、勤俭持家等等。若骨头干净(指无遗传性传染病)、门风好,就大致可以。之后便会请媒人去说媒提亲。媒人带上哈达、茶叶、酒等前去姑娘家。好多地方瓶口要用红枣封住,以图吉利;颈瓶要缠哈达,表示心意纯挚。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则会启开红枣,与媒人同饮送来的青稞酒。若反对,则拒不接受礼品,悉数退回。

提亲同意后,媒人按商定的时间,带来酒肉等佳肴,以及要送给女方的衣物首饰,与女方父母及主要亲戚共议娶亲婚事。

聘礼的多寡,视家境面议,一般不过于苛求。虽然商定时女方家会狮子大张口,但经过媒人讲实情,论道理,反复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皆大欢喜。但传统习俗是,姑娘必要的首饰和衣物是必送无疑的。给女方的父亲送乘马一匹,给女方母亲送奶牛一头,也是规定,象征丈人丈母娘辛勤养育姑娘的报酬。彩礼太少,女方家也不会答应的,觉得掉价丢面子,姑娘太不值钱,在村落里抬不起头来。所以彩礼在某个地域某个阶层中,都有习惯的数码,双方不能脱离社会的约定俗成。

婚礼的前一天,媒人陪同新郎,骑马前来娶亲。女方家会设婚宴,请来男女歌手、亲朋好友,通宵达旦唱歌跳舞狂欢。

送亲是神圣隆重的礼仪,也是婚姻的序曲。结婚之日,新娘穿戴一新,由其舅舅和兄弟并约定一至几个品行兼优、能说会唱善变通的婚使(藏语叫“业执”)以及伴娘陪送。途中如果遇见背水、背牛粪的人,则认为吉利,主人会很高兴地送点东西,甚至献哈达致谢。在离家门不远的地方送亲人与迎亲人相会后,举行敬酒仪式,藏语叫“穹却”,娘家人在此送婚礼陪嫁。新娘一般必须在日出前赶到婆家,象征未来生活会如朝阳般蓬勃向上。婆家大门上插柏枝,地上铺白毡,中间有用青稞籽或糌粑绘撒表示吉祥的“雍仲”(雍仲为万福之意,在佛教中表示永恒、坚固、吉利)图案,新娘下马时脚必须踩在“雍仲”上。进门时,要和婆婆一起提回早已在门口准备好的盛满鲜乳的奶桶,或者提一口袋牛粪。送亲者进入院中后,新郎新娘捧吉祥物,绕煨桑台顺转三圈,众人高呼“拉甲啰”,并有专人点桑。刚到家,先吃面食或蕨麻,藏语叫“卓”,之后进入正式婚宴。

甘南藏族婚俗的微观面貌如何?我们可以浏览卓尼县境内半农半牧区卡车乡的婚俗。

卡车乡查鲁沟的婚礼有着一定的甘南婚俗代表性。

选好日子后,婚礼那天,男方迎接“巴撒尔”(新娘)的马队早早出发了,队伍中不仅有新郎,还有家族的男青年十来个,其中有的是最优秀的歌手、最巧言善辩的开哇(雄辩家)。实际上藏族婚礼本身就是一场斗嘴戏谑欢乐的“白刃战”,输了会丢面子,还会传出笑料,因此男方家一定要想方设法请来村落里有名的歌手、辩才,来代表自己的家族。新郎全身一新,骑着剽悍的骏马,脖子上系着随风飘舞着的翠绿色吉祥结,显得洒脱英武。

陪伴新郎的“索兰”(陪客),既是拿聘礼的,还得能歌善舞,是应付女方娘家歌舞挑战的好手。

媒人是今天的主角,他将主持婚礼。走在路上,他稳坐马背,不言不语,实际上心底里正在翻江倒海。他正在搜寻最巧妙、恢谐的对答话语和吉祥的歌词,思虑如何应对意想不到的事儿。

到了新娘家村口,迎亲的马队主动下马。一群少年男女横架一根木杆呐喊着挡住了迎亲的人们,迎亲队伍过三关礼仪中这是第一关。

媒人从怀里抓出一把糖果向孩子们撒去,在孩子们忙着欢抢糖果之时,迎亲者顺利过了第一关。

第二道关是女方的姑、姨、嫂等中年女人之关。这可是一道难关,媒人大把的糖果不为她们所动,直到他拿出一叠崭新的人民币来,才被放行。

最后一道关是女方家年长的婶婆们,其中还有一位年高有声望的阿奶(尼姑)。媒人在这道关中显得温顺,话语客气谦和,糖果和礼钱也给得多(听说过去每道关口都要对歌,对赢了才能前进,但现在简化成撒糖果和送礼钱)。

三道关口总算通过了,女方家端出青稞酒,向迎亲的宾客们敬酒。饮罢迎宾酒,迎亲的队伍才跨到新娘家大门口,但大门紧闭着。要想打开门就得唱歌对歌。于是门里面藏的姑娘们和迎亲的“索兰”展开了一场对唱竞争,你来我往,一首连一首,直唱到大门敞开。这种对歌唱词主要有:

念经要念福德经啊,福德是经卷的卷头,不念福德经不成经。

吃饭先要有桌子啊,桌子是摆食品的家具,没有桌子吃饭难团圆。

唱“善巴”要先唱“夏美”,“夏美”是“善巴”的曲头,不唱“夏美”“善巴”九唱不成。

(“善巴”即创世歌,“夏美”是该歌的歌头——编者注)

新郎和迎亲的宾客进了堂屋后,新郎站在一边,以示礼节和对老人们的尊敬。

女方家请来一位德高望众的高僧或尼姑,为新郎新娘祈祷祝福,愿他们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同甘共苦、白头偕老。

新娘家招待迎亲宾客的宴会上,媒人和娘家人要互致吉祥的祝词,并敬献哈达,对高僧和尼姑也要献哈达并赠送礼品。

宾客们进餐用膳,欢声笑语不断,这时女方家请来的歌手们便开始对唱“泼水歌”。

泼清水,席间泼,我不向席间泼清水,不知道和谁来对情歌,我不知道啊宾客们。

泼清水,席间泼,我不向席间泼清水,不知道谁是迎亲人,我不知道啊亲家母。

泼清水,席间泼,我不向席间泼清水,不知道谁是大媒人,我不知道啊亲家们。

边唱边向席间轻轻泼洒清水。唱完“泼水歌”,她们又跳起稳健独特的“阿加”舞,还请来老成持重的中年人唱起那古老的“善巴”,人们听得出神入迷。

节奏缓慢的“善巴”歌唱起来没完,大姑娘小女孩们可等得不耐烦了。她们拿着一根木头杆子,挤到媒人对面,一面用木杆捶捣着地板,一面吆喝向媒人讨索礼钱。狡黠的媒人,先捧出一条哈达拴在姑娘们的木杆顶端。姑娘们那哪里肯收这崇敬但却无实惠的空头礼?地板捣得更响了,喧嚷鼓噪声此起彼伏,闹得媒人乖乖地给女孩子们献上一份份礼钱,直到满意为止,乐得姑娘们嘻嘻哈哈一阵哄笑才离开。

各样程序接近尾声,媒人起身恭敬地向高僧请五色彩绫装饰的福禄彩箭。请来的神圣吉祥彩箭插在新郎身上,“索兰”们代替新郎唱起优扬的“颂箭歌”,新郎背着彩箭绕着放在屋中的奶桶顺时针走三圈,感谢女方家把福禄好运带给他们小两口。

背插福禄彩箭的新郎向高僧、岳父及长者们磕头拜别。这时女方家的婶娘及歌舞手们一拥而上,给媒人满头满脸抹上糌粑,又把蔓菁片项链套挂在他的脖子上。这戏谑实际是对媒人的一种褒奖,感谢他让这对有情人如愿以偿终成眷属,也使女方的婚宴更加热闹红火,它也反映了婚姻关系中媒人至关重要的角色位置。

迎亲的人们出门了,娘舅家的人边敬酒相送,边吟咏“引福歌”,祝愿吉祥如意的福气和鸿运永远陪伴这对新人。

在欢呼声中,伴娘和众姐妹搀扶着新娘走出大门,把她扶上高头大马。迎亲的人们簇拥着新娘和新郎,告别娘舅踏上归途。娘舅家十几人骑马送行,新娘回眸落下几滴难舍的泪水,娘舅家人和全村乡亲一直把她送出去很远的地方。

新娘到婆家村口时,婆家人都集中到村口迎接,全村的男女老幼都来了,人头攒动,争相观看新娘的容貌、服饰。婆家人忙着给送亲的阿舅们和迎亲“索兰”拉马、敬酒。为了增加婚礼气氛和提高舅舅的权威。送亲的阿舅们摆出骑着马闯进大门,直到院里还不肯下马的姿态,甚至跃跃欲试直想骑着马进屋内,但这仅仅是一种耍威风的姿态罢了,婆家人会早早拦住马头,用笑脸和美酒让阿舅们不得不下马。

在男方家门口同样也要举行开门仪式。

里面的人们唱道:

大门是天界神门,没有熏香不开。

中门是黑色炭门,没有银钱不开。

小门是欢快歌门,没有妙曲不开。

给足了礼钱,唱够了颂歌,人们在欢声中笑着、跳着、蹦着,跟着新郎新娘走到大门前。一位稳重严肃的“俄巴”(宁玛派高僧),手端着糌粑捏的“施食”(据说过去是个小木人),一手摇起金刚杵铃,高声向接亲、送亲的人们诵起祈福祝贺、保平安吉祥的经文,另一位阿奶(尼姑)还会特意为新娘祝福。

门口的仪式完了,娘舅家和迎亲的宾客才会被邀进正屋内,在长长的条桌两旁席地而坐,新娘则暂时扶进事先准备好的一间新房休息。

按习俗,新娘当天要回家去的,等日后选择一个吉日,再由新郎去把她接回来,才算是最后完婚。所以婚礼就进行得既热闹,又井然有序、紧凑忙碌。

宴会开始前,“俄巴”和阿奶再一次诵经致祝福吉祥辞,男方家给“俄巴”和阿奶献哈达、送礼品。

宴会隆重又丰盛,以显示婆家的慷慨和富有,和对客人的热情。长长的条桌上,摆满了整块的羊肉、牛肉,金黄的酥油、雪白的糌粑和白面花卷。奶茶、酸奶的香气满屋飘溢。

欢乐的宴会上,媒人得主持婚礼,他先是诵念祝词。

祝词是这样的:

啊,今天时光美好,良辰吉日,吉祥如意,

幸福圆满,众生安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佛法弘扬,宾客云集,儿郎锦衣,姑娘盛装。

旭日东升,庆典开始,遵藏家的习俗,

循古老的规矩,让我献上几句祝词。

今日的宾客真高贵,我说话胆颤心又悸,

纷乱的心里竟忘了词,即使心里想好了词,

舌头打结凑不成句;即使舌头不打结,

口齿不利不清晰。

啊,今天吉祥的喜筵上,肥肉奶酪堆成了须弥山,

猛虎善跃也恐难跳过去;香茶美酒汇成了大海,

金鱼善游也恐难着边际;

那首席上的父伯,犹如傲踞雪山的雄狮;

那中席上的同龄人,好似冲出山林的猛虎;

那下席上的妇女,就像开屏的五彩孔雀。

……

祝词时把新娘请了出来,新娘、新郎开始给长辈磕头。“俄巴”为新娘摩顶祝福,并撒青稞表示佛赐予辛福。阿奶也为新娘额头抹酥油祝福。

新郎新娘互拜罢。别开生面的歌舞活动开始了。两个能歌善舞的妇女跳起“阿加”舞,唱起古老的的“善巴”。歌舞期间,媒人和娘舅家的歌手展开激烈而有意义的对歌。

按照婚礼酒席上的程序,唱的歌有以下:

《席位歌》(阿加)

问:上席中席和下席,上席里铺的什么,

中席里铺的什么,下席里铺的什么?

答:上席里铺的虎皮,中席里铺的豹皮,

下席里铺的熊皮。

问:上席虎皮谁来坐,中席豹皮谁去坐,

下席熊皮谁去坐?

答:父伯坐上席虎皮上,甥舅坐中席豹皮上,

母嫂坐下席熊皮上。

《敬饭歌》(撒玛路)

请吧,请吧,请阿爷们吃,请吧,请吧,请媒人你吃,

请吧,请吧,请阿舅们吃,请吧,请吧,请亲戚们吃,

请吧,快给“莫稍”(指宴席上帮厨的妇女)们端上

一抱抱柴是你们砍的。

一担担水是你们挑的,一碗碗面是你们下的,

请“莫稍”们慢慢地吃吧。

《祝福歌》(阿加)

祝福啊祝福,先祝福功德圆满的高僧,

你像晴空的太阳,炽热阳光温暖世间众生;

你像夜空的月亮,万丈光芒照亮众生心房。

祝福啊祝福,祝福年高望重的老人们,

愿你寿岁九十九,子孙满堂福乐无边;

愿儿女像草木茂盛,您老人家是人丁兴旺的根本。

酒酣了、脸热了,按照惯例该赛马了。人们涌到刚收割后的大地上,观赏今天汇聚的马中看哪一匹健壮、哪一匹敏捷、哪一匹跑得最快。当信号发出,百匹骏马各不相让,马儿也好像懂得骑手们的心思,跑起来像射出的箭不落地面。精彩的表演引来围观助威的欢呼高喊声,摇撼得两面的山林也在嗡嗡作响。

这种赛马,不计名次,没有奖励,完全是助兴娱乐,人们只图个高兴、欢快、热闹。

赛完马太阳已西斜,送亲的人要告辞回家了,婆家人再次相劝送亲人多吃多喝。新娘由伴娘陪扶着,按顺时方向绕新郎家堂屋柱子三圈,以示自己已属这家,从今往后就是这家的人了。

在大门口,新娘和新郎要交换信物,他们拿出各自早已准备好的戒指或手镯,放在对方手心。

新娘上马和送亲人离开了男方家。古老的习俗规定她必须回到娘家去,在家中等一个吉祥的日子,新郎将骑马来接她。这时,新奇而热闹的婚礼才算圆满,也才告结束。

在卓尼地区,还有一批从西藏来的移民后裔。一千多年前,他们听从吐蕃赞普的调迁,来这一带作战戍边。随着吐蕃内乱,他们及其后代永远居于洮河畔。虽然很多文化特征已经消失,但妇女们的装束保留至今。因为她们梳着大小三根辫子,邻近的汉族人称她们为“三格茂”(三条辫子)。而他们的婚礼程序分两步骤进行:

女家先一天举行婚礼,由媒人(“巴百”)率领男家派出的迎亲者(“索兰”)参加女家的婚礼。自“索兰”进门起,整个婚礼歌声不断,此起彼伏。女家歌手先唱传统祝福歌《楚路曼》、《舒路曼》,“索兰”以“善巴”等曲目答唱。若答不上,女家则以抬杠子(戏称骑马)、浇凉水来戏谑惩罚“索兰”。接着用“勒年木”(即抒情、美妙曲)互相对唱,闹至天亮。吃过早饭,女家以“丹”(祝福诵词)唱送“索兰”。新娘上马与家人告别时,其母亲、姑婶、姨嫂、姐妹等唱哭调(打巴欧)相送。女家的送亲队伍一经出发,第一步婚礼仪式即告结束。

男家的婚礼仪式以新娘进门开始,直至次日下午送亲者离开为止。婚礼中除有成套的祝词外,双方都在老歌手指导下互相盘歌,第一个内容是“阿加”(吉祥曲),由主持人领唱,并有四个女歌手边舞边唱;接下来双方歌手开始盘歌,盘的第一首即“召子夏美”(即以桌子上供的插有松柏枝的酥油碗等为主题发挥吟唱),继而用“阿加”、“善巴”、“召斯勒”(迎客曲),“勒年木”等曲调依次相盘,直唱到天亮。除中间吃面时是唱“撒玛路”外,其他选词较自由。

天亮后不再盘歌,主持人唱着“贤占”(迎请歌),请送亲者到村里认”沙尼”(即亲戚当家)。每到一家主持者即唱“贤占”。转完后回到男家举行告别仪式(赛马在头一天举行),吟诵祝词送客,整个婚礼也就此暂作结束了。

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甘南藏族聚居区各地域的婚俗都吐着自己的芳香,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如迭部的提亲、定亲就是这样一种风韵。先说提亲,找好媒人后,媒人领男方家的父母或其他直系亲戚,拿上一壶(铜壶为佳)青稞酒,壶柄上系有一条哈达或红线绳,在酒壶的盖沿上抹三点酥油,一行三、五、七或九人前往女方家提亲。女方家事先做好了准备,请来直系亲戚和本村相好的邻居。这天一般不让男方提亲的任何人见到姑娘,提亲的进了女方家后,由媒人给女方父母介绍男方家中的一切情况(父母年龄、家庭状况、经济来源、人口多少以及男方是干什么的、什么属相等),并把拿来的酒放在堂屋神前的柜子上面。

女方家一般只是听男方家的介绍情况,不提任何问题。媒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姑娘已长大成人,到了出嫁的年龄,属相与小伙子相合,并提出何时定亲为好,还要求女方父母和其他亲戚快把壶里的酒喝完。女方家为了慎重起见,一般不马上答应男方提出的任何条件,待3到5天或7天后答复。

女方家若同意后,家人亲友才将此壶酒喝完,酒壶装上青稞,将酒壶里送到男方家,意味着告诉男方家,女方家已同意此门亲事。

定亲,根据男方的具体情况决定定亲的吉日。定亲需事先取得女方家同意,才决定吉日。在男女双方算好的吉日里,男方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经济条件,拿上必需的青稞酒、牛羊猪肉,炸上油饼,蒸上花卷和馒头,带一些新鲜水果、糖类等礼物,前往女方家。女方家一般不做大的准备,吃喝主要均是由男方家送来的。定亲的主要成员是双方直系亲属和关系较好的左邻右舍,人数一般在50~80人之间。男方一行到女方家后,由一位懂仪式的人将酒倒入小龙碗或酒杯里,先敬部落保护神一杯,然后敬女方父母和其他客人,再由男方父母按同样的顺序依次敬酒,然后双方父母和媒人开始商议给姑娘的嫁妆、首饰等。女方尽量多要,并且说一些抬高姑娘身价的理由,例如姑娘长相好、人品好、针线刺绣好、姑娘养大不容易、家庭很困难等。男方则尽量提出一些理由,达到少给一些东西的目的。边商议,边吃边喝,吃饱了、喝足了,意见也基本相吻合,由双方父母开始商议结婚的吉月吉日。上迭部女方家同意姑娘的终身大事后,让其到男方家住几天,然后再商议何时结婚、举办婚礼。

拉卜楞地区的婚俗又有着另番风韵,那就是泼清水。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女家设“女儿席”,招待送亲的亲朋。在临时安下的喜帐里,女眷们精心地为姑娘梳妆打扮,孩子们站在高岗上向远处引颈瞭望,他们等待着新女婿前来迎亲。

迎亲的队伍到来了。新郎由和他年龄相仿的表兄弟们陪同,在媒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快马奔驰到来。男人们前去问候,妇女们则排成两行,夹道欢迎。

媒人昂首阔步地走过去,年轻人陪客人们走过去。按照规矩走在最后的新郎刚刚步入人群,妇女们突然“啊一召,啊一召”地呼叫起来,举起早已备好隐藏着的水桶,朝着新郎泼去。小伙子哪里抵得住这劈头盖脸浇来的水,且又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顿时,失魂落魄,丢掉了威风,忘却了礼仪,抱头跑入姑娘家的帐房。他的窘态,自然惹得围观的亲朋们哄然大笑,欢呼跳跃。当然,一旦玩起来,那气势就不好控制了,媒人、新郎都免不了这场“水灾”的。

清水是由山间的积雪融化而成或者是从泉眼里舀出来的,象征着吉祥如意,纯洁无邪,真情实意。向新女婿泼水的寓意是祝愿新婚夫妇互敬互爱,让他们的爱情像泉水一样深,像泉水一样长,像泉水般清澈纯净,像雪峰一样永远圣洁无暇,这是水崇拜的含义。泼清水是为了冲掉新郎身上存有的各种秽气、晦气、邪气,使其更加健康纯洁、富有活力。泼水习俗是人们对新郎的祝贺,是洗涤他身上的秽气、污邪气,让新婚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当然,也隐含着泼凉水清头脑的意思,警告新郎别狂热到头脑发昏、忘乎所以的地步。

至于其他婚俗,大都大同小异,也就不再述说了。

葬礼是甘南民俗中另一道人文景观,较之婚俗,更神圣更庄穆,有着特殊的魅力,折射了藏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甘南葬俗中有着天葬、火葬、塔葬、水葬等,是藏族丧葬形式较为完整的丧葬大观园。

甘南丧葬中最为普及的是天葬。甘南各村落都有天葬台。天葬台是固定的,世世代代不变化延续下来的场所。实施天葬的天葬师是部落里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身世清白、没有传染恶疾家史,口碑较好的中青年男性,他们是业余的,较为固定,推举他们充当业余天葬师,是因为他们“骨头”干净,前世积有善德,没有任何邪气和阴影,不会干扰亡者灵肉分离,灵魂走向该去的“六道轮回”之地。这是一件善举,是积德。既帮助亡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路,了却其在世间的最后一件心事,又帮助亡者亲属圆满了葬礼,尽一份缅怀心意。一举三得,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所以他们乐意承担这份差事,任劳任怨,热情认真,让亡者坦然无留恋地离开人世。他们是部落里一伙受人尊敬的小团体,被认为是有仁慈之心和公益之德的上流人。

天葬台是有讲究的。天葬有天然的,即传统的天葬场地。也有人工的,由寺院和活佛勘定设计的。

早在本土原始宗教苯教时期,藏族就有关于风水方面的理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前,后人将风水理论整理成书,成为藏传佛教活佛和高僧们普度众生必读的书籍。

天葬台选在什么地方为好?决定权大多在导引亡灵安然超度中阴的活佛和高僧手中。而活佛和高僧们又以祖先传承下来的理论为依据来选择。既然葬仪不过是轮回的中转站,那么一切首先要服从于灵魂的安然有序转移这一目的。而专司俗民百姓禳灾求福的苯教僧人,自然顺应教徒普遍的愿意,他们在风水理论中指出天葬台台址的要求:

地势要平缓宽阔,便于桑烟升空,秃鹫瞭望,亡灵坦然安静。

不能靠悬崖陡壁,免得惊吓亡灵,使亡灵心神不安,坐立不安。

天葬台周围不能有灌木林或是花草丛,没有特别的景色,缺乏吸引力,杜绝亡灵对大自然的依恋和眷念。

天葬台的对面(最近也得约三五十米远),一般有逶迤的山脉遮拦视线,阻挡了亡灵对亲人、故土、财产权势的联想与情结。

向阳,面对东方,阳光照得早落得迟,能整日沐浴在融融暖阳之中,象征阳刚之气无时不笼罩葬台。

避风,天葬台面对的正前方山湾环抱,没有山豁和峡谷,不受阴气冷风的袭扰。

缓坡、平台,便于天葬操作和秃鹫的起飞降落。

偏南位置,一般沟涧之南面。选择南面,或许意味着亡灵走向佛经中所指世界四大洲中的南赡部洲,因为此洲中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选择南面,即象征向菩萨靠拢,求得灵魂的快速解脱。

简朴、坦荡。没有任何装饰和生活生产用品,让亡灵摒弃任何诱惑,抛开一切尘俗眷恋,赤裸裸来赤裸裸去,毫无牵挂惦念,一心一意走向中阴。

有了天葬台,只是解决了平台问题,另一个关键是秃鹫。秃鹫是天葬的主体,是实施天葬的核心力量。

没有到过青藏高原,或者没有亲眼目睹过秃鹫风姿的人是很难想象它的“尊容的”。它就像中国神话故事里传说的大鹏形象——高大、凶悍、强壮,只不过没有一翅万里的本事罢了。

秃鹫是食肉禽类,成年秃鹫体重约有四十公斤,身高六十多厘米,身长近一米。当其展开翅膀时,两翼可达两米以上。秃鹫毛色以棕黑色为主,头部颈部只有微薄的绒毛。嘴大而尖锐,金钩状。它的食物结构以小动物等为主。秃鹫中也有白色,但很稀少,大多是灰青胸膛。在中国其他地区,有人把秃鹫别称为座山雕。

藏民族不选择其他食肉动物,而为何独独“青睐”和“钟情”秃鹫呢?其中有不少缘故:这既有佛教故事中佛祖割肉饲鹰的影响,也有自身对灵肉分割的追求,但秃鹫本身具有的能力却是其中最主要、最根本、最实质的缘故。

在天葬之前,藏族聚居区曾经实行过高山风化、悬梁、穴藏等等,这些虽然有消失骨骸方面的作用,但毕竟留下骸骨和其他痕迹,不尽如人意。人们在观察寻觅中,发现了秃鹫的特殊功能,首先是秃鹫的消化能力。

秃鹫不仅能生吞活剥各类动物的肉体,还能把骨头嚼咽一光。高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没有秃鹫的肠胃,就不去咀嚼金丸银蛋。”可见秃鹫的胃功能有多厉害。另外,选择秃鹫还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凶狠锐猛、钢胃硬肠,它还有一个其他猛禽恶兽无法比拟的长处,即对粪便的处理。

不管吞食了什么食物,秃鹫它都不会留一星半迹残渣在地面上。它屙屎溺尿都在高原的天空,在数千米以上的海拔高度,在翱翔之中。高原强劲的气流把它排泄的杂物风化得无影无踪、干干净净,不让一星渣子撒落地面。即使它自己死亡之时,也要腾空万里,拼命往高空飞去,一直朝着太阳上方飞去,直到阳光和气流把它的躯体燃烧尽,不留一点痕迹在世间。这一现象符合佛家的生死观。

这就是藏族人选择秃鹫的原因。经过佛教教义的演绎,有着朴素唯物意识的藏族人更加崇尚灵魂,看淡肉体了,把肉体喂鹰,彻底寂灭,当作一种功德,看作灵魂转世的铺垫。有的甚至认为天葬台周围的秃鹫是比丘的化身,具有通神魔力。

还有一个原因,即让身体回归自然界四大元素之中的“风”中。让秃鹫来天葬,也象征着回归大自然的用意。

那么秃鹫是怎么知悉天葬台这天有殡葬呢?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感应?或者有什么特殊的联络方式?为什么尸首一到,不出多久秃鹫群就蜂拥而至?

实际是桑烟发出的信号。

秃鹫栖居在高耸的悬崖上,有着较严格的群体意识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它们也按群有各自的地域范围,昼夜都有值勤的鹫儿,它的职责之一就是发现传递天葬信号。

秃鹫天生一双鼓起的圆眼泡,目光锐利,能穿透十几里的高空,加之飞翔高度很高,目光半径在百里左右,所以能把很远很远的东西收进眼中,迅即做出反应,桑烟自然是主要搜索目标之一。

殡葬队伍到了天葬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煨起香柏桑火,让浓浓的烟缕飘升天际,让烧焦的糌粑味弥漫在空间。

不过半小时,一只秃鹫就飞来了。它在天葬场上空盘旋几圈,甚至降临在台地上方,观察片刻后即飞逝远方。

过不了一会儿,大队的秃鹫就次第飞来了。它们一般都降落在尸体靠南一边,绝不扑在已经摆好的尸体上。或相互追逐扑玩,或是静静等候。它们不怕生,也不伤害送葬人。

秃鹫们等待的是秃鹫部族的首席酋长——引导人之灵魂轮回的“喇霞”(根基大鸟)之鸟。通常“喇霞”总是姗姗来迟。当它翩翩而落,人们可见到它的体形比其他的秃鹫更高大雄壮,钩鼻也更尖利,犹如弯镰一般。神色倨傲而桀骜不驯,完全是悍猛威武、居高临下的姿态。

秃鹫撕食尸体也是有程式有纪律的。第一口由秃鹫首领尝食,然后其他秃鹫才扑上去,而排在后面的则是白胸雕。

“喇霞”不动口,其他秃鹫就不动口。因为只有“喇霞”才有能力、有资格完成“引导灵魂”的神圣使命,其他的望尘莫及,仅仅是助手而已。当然,这种说法显得有点牵强附会,宗教色彩浓厚,过于神秘,但顺序却客观存在,是秃鹫部落长期形成的习俗,“强者为王”,一切先得由“王”享受。“喇霞”并不真正地上去贪婪咀嚼,而是顾盼无人地上前,象征性地在尸体头部啄叩几下便离开,然后由秃鹫中的白胸雕叨食。零碎内脏则由黑胸雕收拾,最后收拾天葬场的是“杂牌军”——大乌鸦。

在拉卜楞及东部农业地区,所有送葬去的人都得返回殡丧家中。大门口有妇女接迎。进门前有三道手续须履行:一是门口那堆大火你得跨越,意味着火焰烧去身上带回的秽气,折射出远古藏族人对火的崇拜;二是用白水(清淡的牛奶水)洗手,象征着以白压黑,以正压邪,消毒驱晦;三是奶水洗罢后,再用清水冲一遍,然后才进门用“丧饭”。

丧饭是丰盛的,它象征的是亡人与人间亲朋好友的最后一顿饭,因此家人倾其所能尽最大力量筹办丧饭。丧饭也是三道程序。第一道是奶茶、糌粑、酥油。盛着新鲜糌粑的盆子有序地摆在人们面前,切成片的酥油也搁在盘碟中任你尽情享用,毫不限制。第二道则是肉米粥,即用大米、肉丁、酥油、砂糖等混合熬煮成稠粥。酥油和大米的比例一般要求为0.5公斤大米配0.4公斤酥油,但这不是死规定,完全可以量力而行。第三道是当您吃饱喝足准备离开时,主人家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一定要让你的碗盛满米粥,带回去让你家人分享。另外,还有两张烙饼夹块酥油。送殡的人们也不会推辞谢绝,高高兴兴地拿走,因为这份食物系亡人所馈赠,谁也不能让亡人不高兴,更不愿亡人的这份深情遭到冷淡或亵渎。

丧饭大多在亡人家中的院落、帐前开餐,如果院舍太小不能容纳,也有在“喇呢康巴”(公房)中举行的。

出丧队伍散去之后,家中仍不得闲。他们还得组织人员、运输工具、备办家什,给不在庄中而曾远道来吊唁的亡人好友送去一份够全家人吃一顿的肉米粥,还有饼子夹酥油的份子。送葬时包裹尸体的衣袍,得埋掉或火化或送人,不能拿回屋中。用意仍是防止邪气秽气带回家中作祟,给后人带来危害。而遮盖尸体的衣服可带回家但不能带进屋内,须在院中晾一晚上才可拿进屋内,其用意和上面所述一致。在牧区,盖尸体的氆氇褐衫一般都会赠送前去送葬的人们。他们在完成天葬后即可在野外生火就餐,这也是因地而宜,按当地情况便宜行事。

火葬是甘南另一葬俗。

藏族传统信仰中原就杂有火崇拜信仰。

人类在启蒙阶段,都有过对火的崇拜,为什么藏族的火崇拜情绪经久不衰,并把火崇拜引用到了俗葬上呢?这与藏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直接有关。

藏民族久居的青藏高原是一片高寒天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几乎不存在绝对的无霜期。冬春漫长至八个月左右,气温大多在零下几至二三十度。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人类对火的依赖性之强是可想而知的。

如何使灵肉顺利分离,使灵魂不惦记旧的肉体,能迅捷地转移呢?藏族人的先民选择了神圣的火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整个肉体消失了原来的形态,只剩下一堆无法辨认、没有形象的骨灰,达到了灵肉彻底分离的目的。

这是甘南藏族人实施火葬的认识基础,也是其采取火葬的价值指导。

另外,火葬也是居住环境先天条件决定的。甘南有着丰厚的森林资源,林区、林农区、河谷农业区具备火化需要的大量木柴而得以实行火葬,能够从远古持续到现在,成为当地的一种葬俗。

甘南藏族聚居区实行火葬的地区相对集中于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的林区和河谷农业区。他们是世世代代栖居本地的居民,而且居住分散、人烟稀少、交通闭塞、联系不便。他们的生活来源不单是农业收入,因为河谷林区适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狭小,他们不得不把农牧、农林、农猎作为索取物质财富的主要生产方式延续至今。葬俗习俗不能不为火葬。

林区、河谷地区、山区选择火葬,还因其具备了火葬的基础条件——火化的燃料。这些地区火化用的木柴或植物方便且充足。在农区和林区,有着树木、油料作物成长的良好气候;适度的地温,湿润的雨水,不愁没有烧化尸骨的柴火,也不愁催助火势植物油料匮乏。这样,火葬风俗在这些地区就很自然地生根开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成为当地葬俗的独特风景线。

火葬形式有哪些程序?

一是准备棺龛。当家中老人进入老年,家人便准备好了佛龛式的棺木盒子。佛龛形的棺盒似内地两溜水脊房的楼房,正面有双页镂空窗,窗台下是板壁,窗台和板壁之间有两根柱子与人字梁衔叨,远远看去似是二层楼房的横剖面。它又似一架精工细作的轿子。有人译作龛棺,也有人译为灵轿。龛棺正面一般不雕龙刻狮,没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饰物和彩绘重抹,两侧则可适当地抹些白颜色,但整个基调却必须保持朴素、淡雅、自然,体现人来去赤裸裸、无牵挂的葬俗宗旨。

在木材缺乏的地方,一般都舍去了龛棺。按照天葬的程式,把遗体送到传统的火葬场地,或自家的火葬台上去焚烧。火葬场地,有的是地方集中统一的火葬场,有的则是各家有各家的火葬台,有的则是临时由活佛卜算的火葬台。

火葬台一般是两种:一是卜算过的地方,提前砌好焚尸炉(坛);二是只有架起的柴垛。活佛、高僧、千百户、酋长、头人的尸体火化,大都必有焚尸炉。而一般百姓则根据地方火葬传统来操作,按自己家庭社会地位、财富权势、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子女亲属情感的亲疏来自行决定,没有统一的规定,社会舆论也无统一的标准。

火葬的日期选择,和天葬一样,是活佛或高僧根据死者的属相、年龄、去世时辰、去世原因等综合因素卜算卦定的。起葬的时辰不能超过正午。佛经认为,过了正午,整个宇宙空间的阴阳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变为阴重阳轻,不利于阴魂的转移投胎,甚而有阴魂不散,眷恋尘世,变成游魂的可能。因此,藏族聚居区任何葬俗,都必须在正午前进行,最好是朝阳抹红山头,大地阳气弥漫蓬勃之际。

甘南藏族聚居区,起葬时,先用一条两米长的白布袋把遗体装进,然后从龛棺背面抽开板子,把遗体恭恭敬敬地抬进去,姿态取坐禅合掌样,再把板壁封死。两根长长的木杆作为抬杠绑在两侧,亲友(远亲)和村里年轻人负责抬运到葬地。如果山路难行,也有一人背着龛棺走的。

起葬那天,村里亲朋好友及附近有来往人家都来家中送葬。女人焚香诵经送到大门口或村边上,男人们则几乎倾巢而动簇拥到火葬场。在送葬队伍的前后次序上,通常由一位僧人在前诵经开路,象征着佛门引导亡魂走向正确的归宿,同时意味佛法庇护亡魂不受妖魔的诱惑和欺诈。其后是龛棺,最后才是送葬的人群。到了火葬场,遗体从龛棺中抬出,作为规范姿态的捆绳系数解开,连龛棺一起搁在已架好的柴堆上。尸与棺都得面向西方,表达了佛门信徒对佛的厚望和对西天极乐世界的向往。一切停当后,便在遗体、棺木上浇油汁,随之点燃柴火,火化正式开始。诵经超度的僧人要抬高嗓门放声诵经,送葬的人们也要随自己懂的超度经文高声念诵这一经文(不需要合拍)。一般都是各念各的,绝大多数都念的是六字真言。

在整个火葬过程中如果风顺火旺,一燃到底,尸体燃尽,则视为吉兆;而如果火焰忽明忽略,忽旺忽弱,火化时间拖得很长,便认为不吉,人们将怀疑死者生前业果恶多善少,视作报应反馈。

抬到火葬台的亡人服饰及抬杠,还有其他一应用具,也要当场焚烧尽,免得亡灵牵挂,或是将晦气带回家中,出现新的不安和天灾。火化后的骨灰由小辈或至亲收集,或到高山顺风处抛撒,融进大地林木之中,肥沃一方故土,表达报恩心情;或是至江边、桥头抛洒河中,滋润两岸土地,作为大地养育之恩的回报。

富有的家庭,通常采用的办法是:用松柏木柴架一高高的柴架。上涂融化的酥油,然后将死者的遗体安放其上,身上再涂抹酥油汁,便点燃柴架燃烧焚化。操作者要用长长的铁钩不停地翻动柴,加速烧化。旁边的人要不时将松木柏棒投入火堆,不断浇上酥油汁,保持火焰的旺势。一般情况下,烧化一具尸体需数千斤木柴,耗时两三个小时。

活佛火葬的场面要比普通人壮观肃穆得多。寺院的大小僧侣都出来送殡到火葬台,聚集在焚烧炉周围诵经祈祷,举行隆重祭祀仪式。时辰一到,投尸浇油点火。届时钟鼓齐鸣,长号吹奏。附近老百姓面对寺院,仰望焚尸炉,不断叩头祈祷。尸体烧完后,将骨灰集中起来,装入专制的黄缎口袋,藏于特制的灵塔内,陈列在一定的佛殿,供僧侣信徒礼拜。有的则将活佛或高僧的骨灰与炒面、酥油及各种香料掺合在一起,择定吉日,在众僧的祈祷声中,或团成球状保留,或直接撒入江河。

在相当一部分火葬地区,骨灰的处置大多采用掺泥制作佛像“察察”的方式。即将骨灰拿回去保存起来,在春秋两季,家人到有红泥的地方,把骨灰揉进红泥之中,用袖珍铜版印成各种泥佛。藏语俗称“察察”。“察察”泥佛一般以成千上万来计数。数万“察察”佛,堆砌成房盖脊搭檐叫“地炳”(十万泥佛)。或堆在路口、山坡供人叩头朝拜,或在寺院半坡砌房堆砌,或在自家厨房中修起“地炳”房。它既表达了亲属的尊重和怀念,也寄托了祈求佛祖早日让亡灵超度转世的愿望,是一种高尚、纯净、简便的祭祀方式。

塔葬是甘南各藏传佛教地位较高,或声望远大的活佛崇尚、追求的葬俗。凡是名气很大、盛誉在外且财大气粗的活佛,甚至高僧,一般都会选择塔葬。或者本人没有遗嘱,但教区内的僧俗教民集体议定为其修建灵塔,以进行供养,让后人瞻仰纪念。仅拉卜楞寺佛殿内供奉的舍利塔(肉身塔和骨灰塔)就有26座。包括历世嘉木样、寺院根本施主河南亲王夫妇、第五世嘉木样的父母和各大活佛,其中以第五世嘉木样大师和第四世阿莽仓活佛的灵塔建造最为豪华。

按常规,藏传佛教的寺主和高僧大德才有资格修建灵塔,俗人是不能享用此荣誉的。但因河南蒙古亲王察罕丹津夫妇创建及扩建拉卜楞寺有着特大的功德,故破例修建灵塔予以供奉纪念。

灵塔分为两类——肉身塔、骨灰塔。一般都装饰得华丽堂皇,珍宝堆砌。不单镂刻有各种花纹图案,而且大都镶嵌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等。

什么是舍利呢?在佛教词汇中,是指尸体或身骨,实际是火化后的结晶物。

一般说来,让僧俗信徒供奉朝拜的骨灰塔,大多是某一寺院的创建者,或某一教派中心寺院的大活佛,或者在经学方面有特殊的建树者。但塔葬供奉的活佛各寺不一,如有的寺院只塔葬第一世活佛;有的寺院则历世活佛皆实行塔葬;有的寺院若有三个活佛系统,则只藏一个系统的历世活佛。其中缘由错综复杂,有历史的,也有势力背景的,难能一概而论。塔葬的内容也比较多样,除塔葬本寺历世活佛的法体肉身和骨灰外,有的灵塔内还供奉衣帽;有的则供奉胸围骨饰和头饰;也有供奉死者生前所用的各种法器的。但肉身塔则是塔葬终中最尊崇、最高级的规格。

肉身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精巧的工程,要做肉身塔得先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特殊的、独到的防腐处理。

对防腐术的研究,藏族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世纪就初步掌握了处理肉身的科技知识。藏传佛教寺院处理和保存遗体的方法很多,普遍用藏红花、麝香、檀香等名贵香料和盐巴浸泡的香水,对遗体内外反复擦洗,然后缠裹上绸缎,定期进行更换,以迅速有效地吸出体内水分。也可以取出内脏,然后按其“坐化”姿势安放于一精致的木箱内,再在腹腔及其遗体周围填满炒熟的盐巴和各种香料,一直填埋到头顶。这样做只为一个目的,即吸出体内水分,同时也用于防腐。

还有一种是用盐水、香料和黄土和成的泥巴,将遗体内外糊上一层,如此反复进行更换,甚至体内水分被泥巴吸收,盐分大部分浸入体内为止。

灵塔的制作有严格的制式。

灵塔首先要反映佛教理论中关于生命学说的“五大”基因,即“火、风、水、土、空”,尤其是四种元素——风、火、水、土,灵塔构成正是象征地集中了这四种元素。《时轮金刚》指出,佛塔的塔座、塔瓶、塔颈,以及十三法轮、佛幢等正是风、火、水、土四元素的象征。佛学学者解释说:灵塔的塔座表示坚固的“地基”,其上的塔瓶表示“水球”,再上的十三法轮表示“火锥”,最上的塔顶表示“气托”和波动的精神,或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每一元素皆有“趣悟阶路”而登达。

佛教将“四界”土、水、火、风集于灵塔一身,使这四种元素的属性不仅能从功能上感受它们的存在,而且使其表现为有形有质,让人们通过物质实体看得到、摸得着。

灵塔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塔座、塔瓶、塔刹及塔顶。

各大部分又分解为不少细部。

灵塔的组成是上述四大部分,而灵塔的结构、比例又有着严格的、科学的规范。

在比例上,如果塔座高1米,长宽则各应7米;座阶有三层,每层高0.3米,长宽则分别为5.7米、5.3米和5米;塔面或狮子座高2米,则长宽应为4.3米;境端、墙檐高各为0.3米,境端长和宽为4.7米,墙檐长和宽为5米;塔宫则高1米、长和宽分为5.3米;十美高0.3米,长宽则各为4米、7米。

塔瓶、塔刹、塔尖也有相应的尺度比例。

灵塔是一种珍奇建筑载体,除了肉身或骨灰,内中还要装藏很多“宝物”和“珍奇”,这样才名副其实地成为供众信徒膜拜敬仰的灵塔,才能成为价值连城的佛教文物。

水葬也是甘南藏族聚居区流行的葬俗之一。

由于高原牧业经济排出的生活污水与生产污物很少,对环境几乎无污染。相反,排入江河中,还能有助于人类净化生存,这样,靠近大江大河牧区或谷地的藏族人便创造了水葬,成为一种特殊的葬俗,这是水葬得以产生的物质因素,也是观念形态下的群众基础。实行水葬,还与藏族人对世界四大元素的认识有关。水为四元素之一,水葬,即回归自然,也是肉体消失的好方式。

藏族人的唯物意识,也是水葬的思想基础。黄河首曲的玛曲草原,普遍实施水葬,不分男女老幼。而在甘南其他藏族聚居区,大多数人认为水葬者多系穷苦潦倒,死后难以喂秃鹫来涤罪者,只有去河中喂鱼,算是供施,还了一生行善之愿。还有一种观点是死于武器之的只能水葬。儿童死后一律水葬,不少地方把水葬作为一种好葬俗看待,认为是利他施舍、灵肉分离、获得新生的好方式。但甘南各地,普遍施行严禁传染病人实行水葬,认为会传染水质,贻害众生。这可能与藏族聚居区东北部与西部相比,人烟稠密、农业发达、病源较多有直接关系。

玛曲及甘南其他地区的水葬大致如下:水葬由部落里业余水葬师负责,用驮牛把尸体驮到河湾之处进行水葬。

水葬时将尸体坠以石块,投入流水,或是将尸体节节肢解,投入江河。这些地方的水葬场地比较固定,多在水势呈螺旋状的河段进行,其中既含有右旋海螺的吉祥象征,又有使用价值(这种河段水深流急,很快吞没尸体于底层)。水葬完结后,肢体用的砍刀连同带来的物品、捆尸体的腰带,都得一并抛入水葬场的河中,不允许带回家,也不能馈赠给别人。水葬时除了婴儿不再人为地使“坐化”,死后即葬外,其他幼儿死后,尸体要像大人一样,捆绑固定成“坐化”姿态。停尸时间也按僧人卜算而定。同时,家人还要在孩子的眉心、手掌和脚掌,用红色颜料画出三个红点、圆圈、日月图案或“万福”形图案。尤其对不满周岁的孩子,普遍要举行这种仪式。之所以要用这种仪式,按古老的说法,红色代表火焰,表示威严和凶悍,可起到禳灾避邪的作用,也有利于庇护亡魂不受干扰地走向中阴,早日投胎转世。

出葬这天,在河边浅水处清理出一片地方,经僧人诵经超度后,去掉裹尸布,把尸体放进水里,然后选取洁净的小石块,将尸体严严实实地垒砌起来。尸体垒砌好了后,由僧人或死者亲戚中的一位长辈,在一根反搓的白羊毛绳两端,各绑一白色石块,一端固定在死者的头顶部位,然后拉起另一端,缓缓地逆流而上。这条白羊毛绳,通常有十多米长。拉绳的人一边往上游拉,一边将绳子逐渐淹没于水中,淹到绳子末端,人即弃绳出水。水葬仪式也就到此结束了。

为了表示悼念,也为了作标记,还可在水葬地对准的一河两岸,各竖一木杆,将一条白羊毛绳固定在上,使其高悬在河面。

为孩儿举行水葬的全过程中,孩子的家人都得自行回避,在附近隐蔽躲起来,或在远处煨桑点火,默默诵经祈祷。

为什么对夭折的儿童大多实行水葬呢?按民间传统的说法,孩子们生性脆弱胆小,害怕火焰和猛禽恶兽,喜欢绵柔光滑的流水,平时喜欢玩水。通过水路可使其不受惊恐地走进轮回之路。而用白毛绳逆水拽拉,是为了探索顺畅的水路,不致使孩童因玩水而迷失方向,故用白毛绳牵引水路方向。

对那些没有亲人的鳏寡孤独或流浪漂泊者,如乞丐、打短工者、江湖艺人等,水葬仪式则简单得多,仅仅是作为一种善业而已。对这些人,村落里的人通常只将死者的衣服脱光,抛入固定水葬的河中便算了事。当然也有好心肠且勤于善业的农牧民,如果由他们操作,则将死者固定成“坐化”姿势,举行一番祭奠超度,然后抬到河水交汇的三岔口一带,选个高耸峭立的河岸悬崖,给死者身上绑一块重三四十斤的石头,从悬崖上抛入河中。经观察未见尸体浮上河面,便可以离开。一些心地善良的老妇,在男人们离开现场后,还会来到水葬河岸,手摇嘛呢经轮,口诵超度经文,为死者祈祷半天,表达自己的心意。

为死者绑上石头,并不是一种惩罚行为,更不是贬低,而是不让尸体漂浮上岸,为野兽所食,也不致污染整个河流。藏族人的仁慈怜悯和利他意识在水葬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水葬场地的选择是严格的,也是基本趋于一致的。藏族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很强烈,体现出利他舍己的博大胸怀和慈悲终生的思想观念。场地一定要请活佛和高僧卜算卦定。而活佛和高僧根据有关原理,实地勘探后才会卜定。一般原则是远离居民饮水水源,远离生活用水区域,远离居民村落和视野,在水流湍急、两河交汇、水深拐弯、鱼类众多之处。

在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人们逐水草而居,以泉水为饮用水源,特殊的生存环境孕育了特殊的水葬习俗。水葬体现了藏民族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文明和道德意识,客观上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上面我们谈到的只是葬俗的核心部分,即实施进程,全藏族葬俗有着完整的体系化,是一次灵肉都包含的系统过程,有很多层面展示了其立体性、综合性、全面性,甘南藏族聚居区各地的丧葬仪轨也如此。

藏族人对生命的理解不仅仅是血肉之躯,而是把生命看作包含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东西。精神方面有灵魂(佛教叫意蕴、识蕴)、精气(“元气”)、胆魄热量等;物质则包括气息、鲜血、肉体。肉体是除观察呼吸是否完全终止,心脏是否还在跳动,瞳孔放大了没有等外在的死亡象征外,还认为是灵魂的托载物体,是生命的中转战,是一个新的生命形态未形成前魂魄的寄宿所。但又坚定地认为:肉体不死,灵魂就难转移。死亡是灵魂转移的先决条件。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除了暴病暴亡等非正常死亡,藏族人对死亡的态度是较坦然的,尤其是病人膏育、久治不愈者和衰老不堪者,都把肉体当作即将消失的物质看待,看作灵魂转移的前兆看待。当发现自己离死亡不远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灵魂迅即脱离肉体,进入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躯体,让生命在另一种载体内重新开始。他们对财产、子女、丧事等方面均提早有所交代,而不使后人在自己停止呼吸后举足无措,产生为难和矛盾。最理想的是投胎到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之中恳望不要转世在穷人、残疾人、恶性传染病人家。

人们最大的担忧是灵魂进入三恶道之中,成为受尽煎熬的饿鬼,或供人奴役的畜生,或被打进地狱,经历最恐惧的灵肉之苦。而为了解脱这种结局,唯有向佛陀表明自己的心迹,即通过供养诵经,驱除不净污垢和鬼怪妖魔的缠扰,积累善业,取得功德,顺利渡过苦海,到达彼岸。

家境较好的,自己或亲属去附近寺中祈请活佛、高僧卜算,看需要念诵什么经文来摆脱烦恼、洗涤罪恶。他们还去佛祖塑像前,主动许愿立誓,把要念的经文当堂说明,让佛祖和众菩萨监督落实。

贫穷而离寺遥远的人家,只能酌情而行。体质能支撑的,早晚在自家经堂向佛像叩等身头,换净水碗,献供果。其他时间则口不离六字真言,以及其他日常念诵的经文,手则不停地摇动经轮(亦相当于口诵读经文)。

财力雄厚、德高望重而又系家中举足轻重成员者,临亡前大多举行在世超度佛事活动,向寺院供饭布施,由寺院僧众集会念“超度经”。藏族人称这种超度为“活超度”,唯有财大气粗而掌家庭经济命脉的人才进行“活超度”。平常人家或社会成员望尘莫及。

通常念诵的经卷是“卓玛”,即救度灵魂之度母(观音菩萨之另一化身)经。《解脱经》自然是不能疏漏的,是重要的必念经文。《解脱经》全名为《佛说大方广解脱忏悔梵行净罪成佛庄严经》,共有三卷八十二颂。

如果财力承担得起,还可修念其他经卷,但其中心皆要围绕止灾息难去祸、解脱救度灵魂来运行。

能举行在世超度佛事,是临亡者最大的心愿,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抚慰,认为是灵魂转移前与佛沟通、表白心迹、洗涤烦恼的最好良机。

家境不殷实的人家,也会尽心尽力为临近死亡的亲人创造祈祷超度条件,以了却临亡亲人离开人世前的最大心愿。他们或请寺中(或居家)僧人三五名来家专意修念上述经,给予力所能尽的供养;或者在自家经堂(帐中佛龛前)早晚给佛像叩头,白天换净水,供鲜花、佳肴,夜里点长明酥油灯,祈请佛保佑,让亲人灵魂顺利转世。

在长期的观察中,藏族人总结出了人死亡前的三大征候: (1)全身有一种压迫之感; (2)全身有一种湿冷感; (3)全身发生一种被烈风所吹的感觉,犹如微尘一般。血肉外在变化剧烈,如面部肌肉失去控制,听力与视力的丧失,神智丧失之前的喘息等。人们通过这些征候观察死亡的来临。对呼吸停止的判断藏族人分外气与内气,外气停止是指呼吸的中止,没有丝毫的气息。内气中断则指连微弱的吸气都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肉体还有温热,但手脚开始发凉,便可以判断为生命运转已经完全终止。

有条件或者方便的人家,在已经观察出亲人处于垂死之际,便去请来垂死者的枕前指导上师(活佛)。如果没有上师可请,则请上师的同一门师兄来指导。如果同门师兄亦不可得,则请饱学有学位的高僧。不得已时也可邀请一诵读正确、语调清晰之僧人前来指导临亡者意念的集中、舒展。通过意念,调节脊柱上面的其他附属中心脉轮,经由中脉撤回生命之流,使人体的下部失去活力而使大脑中心的功能显得旺盛。

当垂亡者已进入昏迷之际,家人一般忌讳生人进入,担心带来邪气、晦气,对亲人的灵魂造成扰乱和冲击,无法拧成一个意念,影响和破坏灵魂的顺利转移,从而使垂亡者无法安息。

避讳生客进屋的方法:农区在大门门环里插上香柏一束,表示家中有病人,须去邪逐秽,恕不待客;而牧区则在帐房门前煨起一堆牛粪,昼夜不息。只要是藏族人,见到这一标志便会回避不上门,即便是亲戚也如此。有事来找也把人叫出来,在旷野中商谈,绝对不闯进去。

对于临死前的昏迷现象,藏族人把其视为经验意识的即行消失。这时,枕前指导上师设法使其意念迁移,即实施迁识法。他贴近垂亡者的耳根(不能触及身体),清晰正确又满怀感情地说道:

尊贵的某某(直呼其名),现在,你求道的时候到了,你的气息就要停止。你的上师已经助你入观明光了,你就要在中阴境界中体验观察存在在实相之中的境相了;其中一切万物皆如无云的晴空,而无遮无瑕的智性,则如一种没有周边或中心的透明真空。当此之时,你应当赶快了知你自己,并安住在这一境界之中。我此时也在助你证入其中。

反复诵读这节诵文,直道弥留者呼吸停止。

也有这样的情况,弥留者因为牵念其亲人或某件事情而无法咽气,当事亲人便亲临他的枕边安慰允诺,让其安心离开人世,使其灵魂得以收拢集中。这时,对弥留者的身体也要做适当的调整,让其安然自在地离世。

雪域藏族人长期观察的结果是,当垂亡者进入昏迷状态时,弥留之际大致不会超过四天,后世可着手筹办。要办的第一件事是把垂亡者的位置“摆正”——头向西,脚朝东。如果是妇女,则将头发剪掉,便于天葬。第二件事则是收拾睡炕,清除秽物。第三件事则是酥油供灯,至少得两盏。

亡人气息停止,守候在枕前的村中老人或者直属男性亲属,马上动手用干净的棉花或者羊毛,蘸上泡有麝香、香柏等驱腥秽的药水,堵住渗出淡黄色液体的身体各孔窍,制止不净之液继续流出。

尸体的清洗是一道重要的轨仪。通常人家会用泡有藏红花、麝香、冰片等药剂的温水洗涤遗体,并拿干净无污的布缎揩净。目的是保持尸体的干净清新,除去陈腐之味,让灵魂快快当当地离开肉体。

在这之前,也就是气息未断之前的数天,家人要把垂危者身上的佩饰,即使是贴身的“嘎乌”(保存有活佛衣物碎片和开光过的经文佛图的银质精巧佛龛,象征佛的保佑)、“尚尔科”(包裹着保护符图法轮的小布包)也一律摘下来,摘下戒指、耳环、头饰等所有。身外之物,一律取走,好使灵魂无牵无挂,没有眷恋,早日进入中阴境界。

弥留之际,家人要给临终者嘴中搁一药丸,叫“津丹”(也可以用其他珍贵藏药丸代替)。这种药丸是专意为垂危者准备的。经过活佛加持,事先得乞请活佛赐与。为什么要含这种药丸呢?按藏医学的观点,人有内气和外气之分,内气已断而外气仍在延续,表明弥留者仍在眷恋尘世,灵魂难以离去。通过“津丹”的药力能使濒死者意念集中,情绪安然地死去。这一程序,虽有宗教的人为行为,但实质上是医学科学在人安乐死亡中的运用,其价值是独特明显的。

净身之后,便迅即地将死者未僵硬的尸体予以处理,要求规范成藏传佛教倡导的“坐化”或者“外胎”姿势,也就是“跏趺而成”。跏趺是结跏趺坐的缩称,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坐法,讲究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而坐。以这种坐法去世便是佛教徒理想的“化去俗身”的解脱姿态。“坐化”是亡者和亲眷的理想与希冀。因此,在亡人断气不久,远亲至友便和诵念经文的僧人一道,把亡人原穿的衣服全部脱尽,用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各地不一,也有用腰带和其他绳子的,但色彩不允许鲜艳华丽),把亡者的头颈弯曲到膝部,双足按“结跏趺坐”样式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双手摆弄成合十状于胸部,然后用早已预备好的布衫或者印有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的白布紧紧包裹起来,再用白羊毛绳和腰带绑结实,固定好型态。若安置在睡炕上,则铺上白毡或者卡垫,用布幔隔开;若是在帐房中,则将白毡或卡垫铺在帐内前方帐角,端端正正“跏趺而坐”,供亲朋祭奠。通常,女尸放右边,男尸放左边。

摆放好了以后,便点燃酥油供灯。有的在佛像前,有的则在死者头顶的案几上。还有《菩提道次第》(引导亡灵次第进入佛境)经文被翻开,象征者亡灵在清明光亮之时,由经文指引要去的道路,不致盲目飘荡。

捆扎尸体的绳子,一般要求是麻绳。这是基于麻绳背尸方便、容易解开、烧而无焦味,不冲撞山神等。停灵之地不让猫、狗走进,防止接触死人尸体站立,灵魂分神、亲人受罪。

安顿好亡尸,亲属和相邻们分头去办有关事项。

路由直系亲属中的男性长者拿上供金,直奔自己教区中与自己有直接联系的寺院,晋见主持活佛或者法台及其他德高望重的高僧,请他们算卦卜定出殡的吉日。卜卦时,须报上亡者的名字、属相、生辰及亡的时辰,还有家庭配偶、子女的名字、属相、出生年月日。家庭经济有困难,或短期出殡有困难的(如远方嫡亲难以两三天内到达),也可在禀报死者情况时一并报告,使活佛或高僧卜算时作为背景材料参照。

根据藏族生命学说的认定,认为人死之后,他的灵魂三天之后才能获得解脱,三天之中还处于一种睡眠或出神的状态,不知觉已经脱离了人间的血肉之驱。解脱之时到来时,身上便会有气味散发,鼻孔内有白赤精血溢出,尸体脖颈扭曲。因此藏族聚居区部分地区,还有请占卜师或星相家观尸体的习俗,由他们决定出殡吉日。

占算有两大内容:一是出殡吉日;二是看亡灵清净程度,有无禳灾驱邪的必要。

为什么要嫡系亲人的属相及生辰八字呢?这是为了处理好亡灵与在世亲人的关系。佛家认定一家人是“缘法”,相互息息相关,相依为命。算好出殡日,使出殡的日子以不对亲属及子女造成潜在危害为目的,并有所辅助护佑,相安为上。

活佛和高僧依据亡人的生辰、属相、死亡时的情景和时辰、年龄、家庭状态、社会地位、亲属的要求,会精心卜算(藏文书籍中有卜算方面的专著,是活佛和高僧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卜算结果,多数在家停尸三天,个别特殊的,也有四至七天的,但很少有超过七天的。适于出殡的日子在藏历中一般是初二、初七、十二、廿三、廿七等善日,除了喜日初一、初六、十一、廿一、廿六,其余日子均可出葬。

咏唱“嘛呢”六字经的调子各地不一,丰富多样,可以随时变换。不过,音调声调基本上约定俗成,成为传统、固定的格式。这当然是历史进程把丧葬仪轨程式化了的缘故。咏调虽然多样且可以变化,但基调是有标准的,是沉重不悲哀,苍凉不绝望,凄婉不揪心,缠绵不死气沉沉,虚空不分散游荡,高亢不轻松漂浮的。它表达出活着的人的怀念、情义,又反映出人们诚心祝愿亡灵进入新的世界,获得新的生命,在轮回中有所升华。它的目的性也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引导亡灵在六字真言的指引下,聚精会神地脱离肉体,进入中阴。

为亡灵诵唱六字真言,也是告诉亡灵沿佛指引的道路行走,启示亡灵不要忘了六字真言的功能,更是为了吸引亡灵,让亡灵时时刻刻浸沉在六字真言的氛围之中。

诵唱“嘛呢”的妇女一般聚集在院落的僻静一角,牧区则聚集在帐外门的一侧。她们的人数和规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人数可多可少、规模可大可小。家中有事或临时有活需干的则可离开,但事完后便会迅速归队。离开的人在时间上一般要错开,诵经的规模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准上,很少剩下两三人的。

诵经的时辰也有规定,一般是太阳升天时开始,夕阳落下时停止。

在奔丧吊唁期间,亡人房帐中很少有号哭、泣声传出。不管是老一辈还是小字辈,不管是远亲还是近邻,也不管是妇孺还是子女,一般都不允许放声恸哭,人们只是脸神阴郁悲伤,说话声调低沉缓慢,而极少有人流泪号啕。如果谁不能自控,则会有老年人出面制止,指出死是亡人的福分到了、寿数尽了,不应该悲伤,也不能向上苍有所非分要求。同时告诉说,哭声会搅扰亡灵的安宁,使亡灵依恋人世,难以转世,还会引来不洁秽气,给家中带来新的灾难,最终雪上加霜,给亡人和丧家帮了倒忙。这样一劝,人们都会控制悲哀,以亡灵为重,以大局为重,停止号哭。

停灵期间,亡人亲属是不会感到孤独寂寞的。每天晚上,村落里都有七八个中青年男人在家彻夜守灵,不让亡灵在夜半三更有什么惊悸和干扰,也使亡人亲眷能安心地睡眠休息。有的人家请来僧人整夜诵念涤罪超脱的经文,守更的男人也不时诵唱六字真言。

守夜人的职责很简单:一是不要让“察四”断了烟火,及时添加以糌粑为主的面食;二是注意停灵房中酥油长明灯的燃烧情况,在未燃尽前续上新的酥油,保证长明灯彻夜不息。

“察四”是一种古老的祭祀鬼神的方式,通过焚烟的味道、气息来供施神与鬼,让神得了供施保护亡灵平安,让鬼食了供施赶紧离开。总的目的是使亡人的灵魂得到安宁、受到保佑,不致受到伤害。“察四”主要是在牛粪火堆上浇新糌粑。糌粑中掺有“三白”,即酥油、奶酪、牛奶,另外,还要有“三甜”,即糖果、水果、砂糖等。

除了上述两件任务,守灵的人便没有什么可干的,为了排遣长夜的寂寞困倦,也为了使房(帐)中有些生气,守灵的人们可以大声喧哗说笑,唯一的禁忌就是唱歌跳舞,除此之外,社会舆论不会有啥非议。

出殡前夜,村中年轻人大都会来守夜帮办有关事项。一夜喧闹、熙熙攘攘,一扫办丧事的沉闷压抑气氛。

亲人死亡的当天,家中男女老少都要换掉华丽新颖的服装,换上旧衣裳,并去掉身上的一切装饰物。长辈去世,小辈一律得守孝;丈夫去世,妻子要守孝;而妻子去世,丈夫不一定有守孝的标志。小辈去世长辈则不用戴孝,也不用大张旗鼓地去办丧事。至于急病或暴卒、意外祸端死去的,丧事则会草草举办,早日出殡完事。普遍认为,他们意外出事,是邪气所致,他们身上有秽气邪气,会带来祸凶,只能让亡灵赶紧离开家门。但正常死亡都要郑重其事地服丧守孝。男人和妇女要把腰带结转移到身前,标志服孝。在牧区,妇女发辫中要夹续白羊毛或白牦牛尾丝。而不留辫子的男子则多将帽子翻戴头上,有的还箍一圈白布。守孝标志在死者周年过后才会取掉。

家中服丧守孝的那几天,守孝者不能骑马、佩刀、洗脸修面,禁止戴首饰、穿新衣,更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梳妆打扮。唱歌、跳舞、串门、外游以及参加任何形式的聚会。

服丧人家对全村布施是一项主要开支。死者的一般服装都要布施给村中的孤寡老人和穷人,贵重的物品则供养给枕前指导活佛。供养给活佛的给要一套三件,而且要成色新、质地好。若送羔裘皮袍,则要配套冬帽棉鞋;若是氆氇长衫,则要配衬衣、腰带等等。

在亡人遗产的处理上,藏族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气度、一种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家人全心全意为亡人的“未来”考虑,为转世铺垫,而很少为自己的需要、家庭财产的积累、发展去考虑。他们把亡人的衣物供献给活佛,布施给穷人,为亡人积累功德,认为这有利于亡灵早日解脱,进入理想境界,也是为了防止亡人的灵魂牵挂世上财物,难以早日脱胎转世。因此,为了杜绝亡魂的牵挂,其一应衣物均要处理,不能送人的陈旧衣物,则在出殡后即刻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焚烧干净。

在藏族聚居区,即便鳏寡老人,也不用发愁膝下无儿女、附近无亲友而无人出殡的。部落社会结构的农村牧区,对其成员出殡送葬已成其社会组成应负责的有机部分,老人孤苦伶仃、疾病缠身、没有后人,去世后,村里的头人或“议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者和精明能干的中年人组成)就会出面料理丧事。遇到类似情况,村里有关人员先来到亡人家,处置好尸体,商议出葬、佛事祭奠等事项,然后便集体清点亡人的财务、遗产,予以折价变卖,所得钱款用作丧事经费。倘若入不敷出,则由村里垫付,或每户人家资助摊派一定数目。

送殡的那天,全村成年男人按传统规定来出殡,不得怠慢或回避,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对此事怠慢或回避了的成年男人们被人们认为品行低下,将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受到排斥和冷落。

送殡时辰多在是黎明时进行。这是人们对天葬时刻的功利选择,认为一天中最好的时辰是朝阳抹黄天葬台背倚山尖时辰,最迟也不能超过正午12点。各地送葬队伍根据自己离天葬台的远近距离决定何时起程。原则上是过了半夜才起程,其中道理还是前述的阳阴之气。

送葬的日期一旦确定下来,则风雨无阻,不得变更。

拉卜楞寺附近的藏族聚居区,天将拂晓时分,念超度经的僧人念完了送行的经文,便宣布可以出殡。送行的妇孺们站在大门两侧,手持藏香,诵念“嘛呢”,等待为亡人送殡。而男人们庄严肃穆地起葬。进灵室把亡人装入筐架的,是其小辈侄甥男性青年,亲生儿女均被劝挡节哀不让靠近,以免亡灵被亲人之情勾住。送行队伍出了大门则可将尸体端正平放在木板上。死者若为男性,则使其脸部略偏右朝下,女性则相反。

送殡的序列是这样规定的:亲属中,只要是直系不管是长辈还是小辈,均不去天葬场送葬,防止因伤心过度而引起意外。同时也避免亲人的号啕恸哭影响灵魂的安然离去。亲人们也同样担心亡灵一旦留恋家人和热土,会迷失方向,变成游鬼以后会贻害一方。因此,也不执意要亲自送到天葬场去,这样,他们出殡告别遗体的地点便以大门外为止。

妇女们不许去天葬场。这或许是怕阴阳之气冲撞,阴气上升的缘故。因为人们认定亲人一旦断气死亡,亡灵便是阴性了,阴气一旦形成规模,便会压制住阳气,使阳气没有足够的力量托载亡灵走向中阴。另外,或许是考虑到女性感情色彩重,看到天葬场的场景,会悲伤大哭,会揪心痛苦,给亡者和生者都带来新的不幸,故此,妇女们不准许加入送殡队伍。不是亡人生前亲朋好友和同村邻里的人也不许去送葬。这也是担忧秽气、晦气冲了亡灵,影响亡灵安然离去。

在送葬场队伍的最后,有一两个中老年人提着糖袋,遇到行人会送上一两颗。这象征着亡人对众生同胞的宽厚,也是亲人希望所有人都能祈祷亡人顺利超度的希冀。

在天葬场地,专司发糖果的人员还会对所有送葬人员馈赠一枚穿好红线的银针,伴之有糖果,这也算作一种布施,表示施舍不分大小轻重,只要施舍,就是积善积德。这也是代表亡人最后一次表达善意,其中的红线银针则表示着亡人的骨血。

离天葬场距离较近的牧区村寨,不可能全体男性都离开生产岗位去送葬,他们约定推选出几名熟悉天葬仪轨的中青年去送葬。送葬人员必须是单数,如三、五、七、九、均可,在亡人尸体未葬化前,仍算一人,这样,包括亡人,则是双数。而双数又是圆满之数,是吉利、和顺、圆满的象征。亡人驮在马上或者牛背上,驮背一侧是尸体,另一侧是装了沙石的毛袋,两侧一样重,驮子平衡均匀,并且要用毛绳或皮绳捆结实。万一坠散或掉落都是不吉利的,会视为恶兆。

藏族服饰是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瑰丽的宝石,引入注目,其别致、独特的风姿使它成为省级第二批名录中的佼佼者。甘南藏族服饰不仅仅拥有与其他藏族聚居区相同相近的服饰,还有着地域性强烈、色彩鲜明别致、个性与众不同、独自成画的特点。正因为它独领风骚,芳香奇特,才被甘肃第二批非遗文化名录所吸纳。

卓尼的“三格毛儿”、舟曲的五种温热带藏裙、迭部多儿的女袍、玛曲欧拉一带的头饰,都缤纷多姿,各有格调,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首先观赏卓尼“三根毛儿”的风姿。

卓尼藏族妇女的头发都梳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当地汉语方言中将辫子称为“格毛儿”,故称其为“三格毛儿”。少女跟已婚妇女在辫子上有所不同,少女们的三根辫子都辫起来,用紅头绳扎结,已婚妇女只辫中间一根,且用黑头绳系扎,左右的两根辫子上端蓬松,至腰下才梳成辫子。中间辫子上佩挂一串银制牌子或在辫子中间缀以碗口大的银线和葫芦形银饰,上嵌宝石(“阿珑银线”)。辫子两侧又吊两条蓝布或花布条飘带,与布袍长短不相上下。布条上缀有海贝数枚为饰物,藏语叫“龙达”。耳环尤其奇特,半圆形银柄坠一颗宝石,有些耳环呈塔形,多层宝石叠垒,制作极为精巧。头戴石榴形帽子,帽子后部有一个石榴形的“尾巴”,这种帽子叫“赛如帽子”。还有一种造型像铜筒的帽子,帽檐分两瓣,即能挡风雨,又可遮太阳。有的戴用织锦链装饰的精美的金丝毡帽,这种帽子有四个圆形帽檐,两大两小非常美观。老年妇女还戴一种叫“夏沧德”(拳头状帽子)的类似瓜皮形的帽子。还多喜在袍子外穿一件马甲,当地藏语叫“库乡”。姑娘们的穿着多为长袍红马甲,红色长裤,腰束长带,足蹬长靿布(缎)靴,色泽鲜艳。妇女在头饰方面,多戴红珊瑚、黄腊玉(即琥珀,以暗黄色为贵)、绿松石等。

“三根毛儿”的服装选料一般都用蓝、红、桃红、绿色。量体裁剪,要求所用线与衣料颜色相同。衣服做出后就要缝纽扣,衣服纽扣是布做的,马甲的纽扣就必须是铜纽扣。

再次就是做“连把腰子”鞋。也是纯手工制作。用面浆将布料一层层粘起来,粘五六层即可,压平、晾干后按照脚的大小剪成鞋样子,粘好鞋面,粘上花样子进行刺绣。鞋底一般为三层。束腰的腰带是用羊毛线编织而成,然后进行染色。

“三根毛儿”服饰不仅在我国国内有名,在世界服饰中也较稀奇。

舟曲的服饰也绝妙奇异、独具特色。

舟曲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无论男女衣着单薄而宽大,多穿黑长袍,上罩一件短大衣,腰系一黑色或蓝色宽幅长腰带。有些妇女则系一条两寸宽的青白花腰带,长袍下摆挽在腰带里,裤子很宽,裤口常束起,或扎裹脚布,头缠很长的头帕。大部分将头帕折叠成二寸的长条后外缠。妇女在胸前束整枝珊瑚,或带一个很大的银盘子,盘上刻有精美别致的图案。男人戴大耳环,胸佩护身佛龛,腰佩长刀。

舟曲一带的服饰既带有远古西羌(藏族人祖先的汉称)人的遗风,又有着温热带地域特色。其东南部藏族女子一般都裹黑色头帕,梳三十根左右小辫,着红蓝白对襟、短袖、长度至膝的无扣上衣;戴黑底、红黄相间的横条纹并绣有各色图案的兜胸,外套蓝色布料或毛料背心;系黑红两色自织羊毛腰带;穿长裤(裤管宽大),着“罗体”(一种自制牛皮鞋)或麻线鞋等。其佩饰物主要有直径八寸、中心镶有珊瑚的银盘和银手镯等。西北部成年女子梳两条又粗又长的发辫,发短者续接黑红丝(毛)线,辫梢饰以玛瑙、珊瑚等,别于后腰;头勒黑色方布,上衣领扣以银或铜制成,有多种式样;裤子宽大,下端紧束于脚踝;戴银或铜质大耳坠,脚穿尿子鞋(一种布鞋),腰间系红色或黑色的宽羊毛带。

舟曲男性成年人的衣服有披肩,据说原先是为防刀剑砍伤肩头。最早是用藤条编织的披肩,刀剑砍下去会反弹回去。后来渐渐演变为男人服饰的一部分。还有,舟曲妇女胸前的雕镂大圆盘是男性武士格斗时的防护铜镜,后转变为女性装饰品。舟曲藏服的白衣白裤,这是吐蕃远征军白色方面军的装束,实际上,它和其他藏族聚居区普通民众的着装色彩是一致的,是用白色羊毛捻线而织的褐衫。舟曲藏服的差异基本是指女性。

如果按舟曲区域细分,则上河区,即舟曲县城以西的曲瓦、巴藏、黑峪、立节、憨班、丰迭等地,服饰特征是:头裹黑颜色的方帕,发辫绕头顶一圈,背后长辫上系银坠或方孔大铜币,上身外套大襟袄,领口镶一对饰花纹的银质纽扣,腰系毛织宽带,裤为黑色,裤口紧束,状如“灯笼”,足蹬连袜尖头绣花鞋。

山前区主要指江盘、坪定、南峪、大川、果耶、巴楞等地,这里的服饰特征是:头缠六尺黑布,身着开襟长衣,腰系毛织宽腿带,胸饰红黄相间的裹袋,裤穿直筒宽腿裤,脚穿麻布长筒牛皮底“罗踢鞋”。

山后区主要指大年、插岗、武坪、博峪、拱坝、铁坝等地,这里的服饰特征是:妇女梳小辫,头缠布头帕,胸饰绣花几何图案,并佩三十行左右的红珊瑚珠点缀,胸前戴银盘,身穿无领对襟短袖过膝长袍,外套的坎肩拼镶花条绸,裤子直筒肥宽,足蹬绣花尖头靴。

迭部下迭地区,因气侯暖和,与舟曲有相邻之处。妇女一般着黑或蓝色长袍,上穿短袍,腰束大红或枣红色宽幅腰带。裤子很宽,裤口束起,颇似“灯笼”状;头缠一条四方(两市尺)的黑头帕,足蹬红靿满帮绣花的多层底布鞋;上衣领口有一银质纽扣,胸前及腰部饰以串编的整块珊瑚,胸前戴一个圆形大银盘,正中镶嵌一大块珊瑚或琥珀、松耳石。已婚女子梳编三根辫子,饰以银质的连环圆圈装饰品。

在首曲黄河的尼玛、欧拉、乔科三部落,妇女的头饰和其他牧区有明显区别:她们用细碎红珊瑚缀成巴掌宽的珊瑚带子套头顶一圈,上面再坠吊玛瑙、琥珀等珍贵宝石,两耳处还有细小珊瑚链吊下,咋看去和蒙古族中土默特旗蒙古妇女的头饰相近,颇有蒙古服饰文化风韵。这是为什么?追溯玛曲历史,从公元16世纪后到18世纪,蒙古土默旗部占据玛曲二百来年,后迁徒到果洛。可想而知,二百来年之间,蒙藏文化的双向交流是频繁的,相互影响是深远的,妇女作为最爱美的人群,接受模仿其头饰是顺理成章之事。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夏河、合作市、碌曲、卓尼、迭部及毗邻地区的男女穿着基本相似,为上下连属式样藏袍。只是在女服束腰后下摆与脚踝齐不齐,男服下摆提高到膝部的位置高低上区分。藏袍在藏语中有“然拉”(布衫)、“嚓日”(羔裘袍)、“仔花”(羊皮袄)之分。“然拉”用布料和绸缎做成。“仔花”用羊皮经手工揉搓熟化缝制而成,过去不挂里外面料,即内有长毛外为光板的皮袄。“嚓日”用羊羔皮做里,外罩毛料或布料而制成。

甘南藏族男子的服饰威武雄壮,头戴狐皮帽、毡帽、烟筒帽、花帽、圆锥形羊羔皮帽,冬天身着“仔花”;领口、袖口、襟边、下摆用豹皮、水獭皮、氆氇及黄丝带包边。“仔花”内穿高领斜襟衬衫,面料多为绸缎,喜用蓝、白、灰等颜色,穿“仔花”时袒露右臂,胸前结起的袍结,酷似一个袋子,外出时可以装物品。夏天穿“然拉”,面料颜色偏深;春秋穿“嚓日”,其领缘、袖口、下摆、襟边分均用氆氇或水獭、豹皮及织锦锻镶边。下身穿黑色或深蓝色裤子,足蹬黑色或棕色长筒牛皮靴子;腰挂藏刀,戴珊瑚项链和象牙项链以示美观、庄重。

甘南藏族女式藏服均为大襟右侧开口。冬天穿“仔花”,装饰华丽、色彩鲜艳。领面镶豹皮或水獭皮外,还在领脚饰以红、黄、蓝、绿各色布条或缎子,富裕的甚至以织锦缎为料;下摆、襟边处用三种纹样氆氇点缀,有的在氆氇之上镶较宽红、绿、黄布条;袖口同样缝缀貂皮或水獭皮及各色布条、氆氇和锦缎;腰带的侧旁佩挂银制饰钩,上嵌红珊瑚珠、绿松石,藏语称“姚桑“(由挤奶的奶钩演化为装饰品);还佩挂一种叫“龙高”(系栓擦拭毛巾的腰牌)的银制饰物。

女式帽子有狐皮帽、礼帽、羊羔皮帽等。项链多用珍珠、玛瑙、琥珀等制成。耳环多用金银珊瑚配合制作,其式样、大小均有别。“热瓦”为妇女发套。妇女常把头发梳成小辫,再将发套套在发辫上,一为护发,二为美观。发套用红布包裹毡片缝制,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宽三寸,长二尺,呈竖条形,上面有十四五个银制碗形饰物,藏语叫“欧当”。下部分宽一尺许、长三尺许,呈长方形,上面缀银元五十块来块,最下端还缀有红缨络。耳环大都是金银制作,运用浮雕、掐丝、镂空、镶嵌等工艺。耳环上挂耳坠,耳坠层层叠叠,长达六七十厘米,垂及前胸,造型多种多样。妇女除耳坠等首饰之外,还有银盘、项链等胸饰。一些妇女的颈部上佩戴由20~40颗珊瑚、玛瑙等串起,少则两三串,多则十几串的项链。

牧区藏族妇女喜欢在腰带上系一皮带,名“恰玛”,上扣一节一节银制圆形泡钉或长方形的饰物,镂刻精致花纹,正前方嵌红、黄珊瑚等。

和以上穿着不一样的还有迭部多儿的“奇装异服”。迭部多儿妇女身着半高领右衽大襟长袍,酷似蒙古服,黑色居多、唯领、襟用花布,氆氇镶缀。穿紫红裤子,蹬高靿厚底尖头布鞋。

甘南藏族服饰其特色主要集中于帽子和靴子上。帽子是其服饰的重要组成,凝聚着集体智慧和区域性、经济性、民族性。牧区的帽子离不开畜牧业,离不开裘皮与高原游牧,与狩猎丝丝相扣。冬为狐皮帽、羔皮帽,夏为毡帽、遮阳帽、礼帽。各地样式繁多奇巧,各有风采。

众多帽子式样中,狐皮帽是最漂亮,也是冬春戴得最多的一种。常见的狐皮帽,分圆顶筒形和尖顶袋形两种。筒高约三十厘米,用软缎、织锦缎等缎料缝制而成。圆顶帽筒的圆顶,多用数片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绸缎叠压而成,看去像一朵绽放的鲜花,异常美观。狐皮帽檐高约二十厘米,门面多镶棕红色轻软、蓬松的藏狐皮。多以一张火红狐皮帽精致一顶帽子,用火红狐脊梁最赤红、最长毫部分做门面。也有一张狐皮制两顶狐皮帽子的。牧人戴狐皮帽有讲究,既实用又美观。蓬松的狐毛要前遮双眉,后盖颈根,两边掩盖双耳,不但暖和,而且十分威武。平时,牧人常把高高的帽筒垂于脑后,若遇天热,则将帽檐卷高,多余的帽筒尽可戴在头上。如遇寒天,则把帽檐的耳后部分往下一拉,耳、颈、肩全都没于皮毛之中,甚至将大半个脸也遮盖起来。由于各地审美角度不一样,创新的样式也不一样,流行风格因而迥异,呈现多彩多姿的风韵。

羔皮帽檐皆镶白羔皮。帽筒较低,帽檐稍窄,且帽筒用料也不如狐皮帽讲究。羔皮帽的保暖性虽不如狐皮帽,但造价便宜,取材便利,四季均可戴。

在黄河首曲的玛曲一带,到了冬天,男女都戴袖筒式的套帽,内缝狐皮或羊羔皮。样式的区别为女帽张开口。

夏季,男性大多戴毡帐式帽子,叫嘎尔夏。嘎尔夏是把一条条竹签用羊毛缝在一起,用白布蒙起来,帽子的颈部较长,用彩线绣上花卉,并在顶部缀有红缨,垂于周围。另外,还有簸箕式的毡帽。

牧民夏季普遍戴“遮阳帽”,男女式样不同。男帽藏语“项夏”,系毡帽。高筒、宽檐,帽体用自擀白毡制成,外罩一层白布,帽檐则以黑布压边。“项夏”的独特之处在于高高的帽筒。高约二十厘米,越往上越细,看去就像一个倒扣着的长嘴喇叭。“项夏”有宽大的帽檐,既可遮阳,又能挡雨,即使冰雹打下来,也不用害怕。炎阳下面,外面的一层白布可以起到反光作用,若遇阴雨天气,里面的毛毡既可防雨,又能保暖。

妇女戴的“遮阳帽”藏语叫“斯热”,其形如船。“斯热”为用数根竹条或树枝扎一船形框架,然后在上面绷一层纱布即可。“斯热”多为黑色,长30~40厘米。牧人通常戴这两种“遮阳帽”,它能防止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

在草原流浪艺人中,讲述格萨尔王传的艺人,他们有着一顶标志型的帽子,是说唱格萨尔王传时戴的,人们称之为“仲夏”,又尊称为“艺人帽”。

“艺人帽”有多种戴法,并且说法不一,意义广泛。藏族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霍岭大战》下部中有大段关于人物帽饰的唱段,不仅词句优美,而且唱出了“仲夏”,的奇特及其用料、制作过程、戴法、意义等。故此,“艺人帽”是一种不同于藏戏或宗教舞蹈等内容需要而创制的,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专业性、特殊性的帽子,为藏式冠中之花。它是五佛冠,又为似莲花绽放的一种艺术色彩极强、富有象征意义的专业化帽子。

靴子也是藏族服饰的组成部分。

靴子的用料也就地取材。大多靴子选择用坚硬耐磨、皮质较好的牛皮来制作。

藏族人普遍喜欢牛皮藏靴,但靴的样式各有所异,各地的追求、风尚不一致。色彩上,多用红色与黑色,或红色与白色、深红与浅红色交织搭配。人们常见的“牛鼻子藏靴”,靴筒多以自织的羊毛褐子和大红呢子饰面,而且用深红、浅红、黑色三种面料交叉彩饰,拼凑出各种几何形图案,加上靴头和靴脸的彩饰,一双靴子看起来十分漂亮。

“牛鼻子藏靴”,凡以羊毛褐子饰面者,则称为“楚郎”,意即“用羊毛褐子饰面的靴子”。而用大红呢子饰面的靴子,又称“果尔巷”。

“楚郎”制作工艺比较简单。选用两块较厚的牛皮,用楦头将其压制成船形。为了使其成形,楦头压制后,有的还往里面填沙子或羊毛。待“船形”制成后,将周围翻卷上去的部分加工修饰,与羊毛褐子靴筒缝制在一起。“楚郎”原料来源容易,造价便宜,穿起来也轻便。靴底磨烂后,可另换新底。一双靴筒可换两三次靴底,省事多了。

“果尔巷”制作工艺较复杂。靴底薄的三至四层,厚的五至七层,皆用自鞣牛皮制成。靴底以上至踝骨以下部位,多选用黑牛油皮镶饰。靴头翘勾至靴脸部位,通常用上等黑牛油皮或结实耐磨的驴股子皮夹三道夹缝,缝隙深0.5厘米,并以彩缎镶饰。端端正正的三道梁股子,及其华丽的彩缎是“果尔巷”的门面。一双做工精细的“果尔巷”,需要数十道工序。

“牛鼻子藏靴”一般不分左右脚。而且靴筒较高,一直套到膝盖处,即使不穿裤子,也能起半条裤子的作用。同时,每只靴筒后面,都有一道20厘米长短的开口,不但穿起来方便,天热时亦可将靴筒挽下。它有单靴和棉靴之分。单靴多加一层布里。棉靴则多用羊毛毡做里,穿起来既暖和又舒适。

“牛鼻子藏靴”的彩带,每条宽约五厘米,长约一米左右。除黄色和白色属活佛、僧人的专用色,俗民百姓用色再无任何忌讳,可以杂各种色彩。

还有一种藏靴在甘南牧区盛行,它用红牛皮做靴靿,黑牛皮做靴面,靴背用红牛皮里填毡,缝成硬“鼻梁”,靴尖翘起,靴筒用紫红色氆氇或石羊皮制成,薄毡衬里,用生鞣的牛皮做成底子,厚实柔软,沉稳美观,是农牧区男人参加重大活动中喜好蹬的靴子。

宝石、珍珠、珊瑚、金、银、海螺等镶嵌的饰器是藏族人的生活调味品。

自然环境的严酷,五彩景观的短暂,激励着雪域牧人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活,尽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财力和物力来设计生活,使生活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各种饰器便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另外,游牧生活的漂移,又促使牧人把生活小用具随身携带着,以用时便捷。另外,游牧生活交通运输条件的局限性,也迫使牧人们节制固定资产的购买,而把剩余的资金用在购置妇女和男人的首饰上,引导到装饰生活用具上,变相地把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化成首饰随时带在身上,不致丢失遗弃且届时还可以交换出售。在此先不介绍金戒指、金耳坠、珊瑚项链、龙眼珠项链等名贵首饰,而是先介绍容易被人忽视的小件衣饰。

腰饰在雪域高原,除漂亮的彩带外,主要指腰前、腰侧附着的一排生活所用小物件及其若干装饰物。

长约七十五厘米的护身腰刀是男子的专用品。柄鞘饰有白银、镏金或宝鲨皮等,一般出远门或喜庆佳节时从右至左斜插于腰带下。而作为生活用具的小刀,男女均带,挂于腰带右侧胯骨前。柄鞘精巧美观,刀柄常用牛角、银、铜、铁等相间打制或镶以鲨鱼皮,既美观又不易滑脱。有的还用镂刻花卉、狮虎图案等的铜、银制成,上面嵌宝珠。刀鞘则以木料做里,外箍铜或铁皮,上面浮雕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等块面点缀的二方连续或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宝瓶、法轮双鱼、莲花等,并镶上玛瑙、珊瑚等名贵珠宝,显得华丽富有。后鞘口处做有套环,可套入腰带,还栓有一细牛皮绳,可穿入刀柄上的细孔打结,以防丢失。

男女腰带分绸带、皮带、铜带三种。绸带男女通用,皮带和铜带则属妇女专用。

很多地区,年轻人的带梢垂得长、流苏多,而上年纪的则较短,没有多少流苏。装束上的差别,体现了雪域服饰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反映出生命的色彩和对生活的热爱。

皮带,藏语叫“卡玛”,用自鞣牛皮制成,常见的“卡玛”,外形分为三部分,前后两段各长约三十厘米,窄而呈尖刀状,中部长约七十厘米,宽约十厘米。“卡玛”正面多以大红颜料或大红织锦缎饰底,以绿牛皮镶嵌图案,除前后两段中部各镶饰一与带体相同的图案外,中部带面多分段镶饰云纹、花纹、寿字纹、吉祥结等图案。图案设计大方,疏密有致。整个带面虽只有红、绿两种颜色,但看起来色彩协调,庄重典雅,立体感极强。

铜带,藏语叫“卡扎”。常见的“卡扎”分各自独立的三节,节间以铜鼻和铜质云纹图案相连。每节皆为皮底缎面。其带面镶饰与“卡玛”大同小异。各种镶饰物皆为铜质。而且,大多镶嵌有珊瑚珠、玛瑙珠、松耳石等。“卡扎”与“卡玛”等长,但面宽仅六七厘米。“卡扎”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新颖大方,是腰带中的上品。在首曲黄河,“卡玛”中间约一掌宽,两头有两指宽,带尾用银子打成,将它系在绸腰带上,既是装饰品,又能在劳动时起勒紧皮袄防止下滑的作用。

男女随时要用的小物件,大都系于腰带上,少者三五件,多的达十余件。妇女腰间还系有专用装饰物,依次排列,形色各异,十分漂亮。

妇女腰带上常见的有如下数种:

腰刀,多系于前腰中间部位。刀鞘一般用犏牛角制作,尤其喜欢白犏牛角,用铁片磨光,发出美丽的纹泽。

针线包,分皮质和金属制品两种。皮质针线包长约十厘米,扁圆形,下端为尖角形,内用牛皮做套,外镶绸缎或黑色布料,有的还用彩色丝线绣上各种花纹。金属针线包,分银质、铜质、铝质数种,有的长达15~20厘米,通常上端呈斧牙形,下端有三个圆角。除通体镂刻花纹图案、并镶嵌各种名贵珠宝外,下端的三个圆角上,以三条金属线链连续系两层金属吉祥结图案,或一层吉祥结一层流线形圆坠。层层下垂,有的长达30厘米,一直垂到膝盖处。如果说皮质针线包半是实用半是装饰,金属针线包则完全为一种装饰物。

火镰,内为皮质,外以金属镶面。扇形盖子,不仅宽大,而且镶有各种金属花纹图案,有的还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火镰内,常装状似蒲绒的引燃物,以代替火纸使用。这种火镰有时做引火工具,同时它也成了一种装饰物。

袍扣,一种圆形铜片,中凸有光泽,大小如银元。因妇女长袍齐脚,劳动及走长途极为不方便,故多在前摆右下角缀一鼻扣,到时将前摆右角撩起,鼻圈套于袍扣上。平时亦作为装饰物。

“珞热”,铜质、圆形,大小似银元,正面阴刻十二属相图,系一种吉祥饰物。

妇女腰间的饰物,除袍扣、奶桶钩和“珞珑”外,其他各件男子腰饰中也均可看到。此外,有些地域的男子另有特殊的男性腰饰物:

镊子,供随时拔胡子和拔鼻毛用。

解针,系半截黄羊角。人取其角尖部位,用于解绳结等。

藏家男女腰带上的系物,除部分纯属装饰品外,大多是生活及生产用品。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理情况下,这些小物件是生活中经常离不开的。

在玛曲一带及其他牧区,有着至今仍可一见的古老传统佩饰。

河谷农耕地区,农林牧经济为一体,其穿着、衣料和牧区不大一样,但还是离不开裘皮和毛制品,以粗织毛料氆氇为主,辅之布料、绸缎。

氆氇即中外衣料中最早的毛料、呢绒、细呢。藏族人选择氆氇为大众衣料,是因为雪域高原不产棉、麻、绸缎,即使能购到手,也难以挡风寒、保体温,只能选择暖性好的兽皮、畜毛做衣裳。而高原又生产绵柔清爽的羊毛,智慧的藏族人创造了氆氇衣料。它高贵光滑轻柔,是藏族男女成年人的礼服,又实用耐磨,雨天有挡湿的功能,夏秋野外露营当铺盖,平时披着又当披风,是多功能的上乘衣料。还能剪裁成衬衣、裤子、靴帮、提包等种种生活用具。氆氇是甘南老少、男女皆宜的中等衣料,也是体面的礼服面料。

甘南藏族聚居区还有着一个庞大的族群——僧侣集团。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

僧人的服饰是有严格规定的,在最早的佛教发祥地——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次大陆,法服的性质有三种,总称“三衣”:

(1)“安陀会”,又称“下衣”或“内衣”、“中著衣”,由五条布缝成,故又称“五条衣”。

(2)“郁多罗僧”,又称“上衣”,由七条布缝成,故称“七条衣”,着于五条衣以上。

(3)僧伽胝,又称大衣,俗称“祖衣”,由九条到廿五条布缝成,俗称“九条衣”,此为僧人的大礼服。

三衣总称“袈裟”,总体以赤黄二色为准。

按照佛教最初的规定,僧人只穿“粪扫衣”,即从垃圾堆、坟场拣来的破旧衣服,这样可以远离贪婪,有益于道心增长。

除“三衣”外,印度僧人通常还有两种衣服,一是“僧衹衣”,即为覆膊衣或掩腋衣,系长方形布片,袒右肩覆左肩掩两腋;另一种为“涅槃僧”,是系于腰部的腰衣,俗称其为禅裙。

按照戒律,佛教僧尼允许有十三种衣服和布类,它们分别是(1)僧伽胝,即大衣。(2)郁多罗僧,即上衣。(3)安陀会,即内衣。(4)尼师坛,即坐具,敷具。(5)裙,又称里衣。(6)副裙。(7)僧衹衣,即覆腋衣、掩腋衣。(8)副僧衹衣。(9)拭身巾。(10)拭面巾。(11)剃发衣,剃发时穿的衣服。(12)盖疮巾,即覆盖疮疥之巾。(13)药资具衣,指有病时穿的衣布。

僧人允许戴僧帽,但样式得庄重,具有象征意义,颜色不得逾越衣色。

僧服的材料质地也有严格规定。大体有二种、六种、七种和十二种。按《四分律》卷39载,衣体的十种规定是二绢、绵、羊毛、不同两种麻、不同质地三种树皮、鸟毛、草。

佛教最早倡导的是:僧服须是道路弃衣,粪扫衣,河边弃衣,蚁穿洞衣、破碎衣、火烧衣、水溃衣、鼠咬衣、牛嚼衣、产妇衣等。《释氏咬览》经卷中认为此类衣有十大不便:在粗衣数、少所求索、随意可坐、随意可卧、浣濯易……这些要求,应该说更加符合佛教苦心修持的原则和精神。

袈裟的制作也有讲究,体现出佛教的内在精神。大体上先将布料割成小布片,然后再缝缀、目的是能使僧尼舍弃欲心,静心修持;另一方面防止袈裟被盗卖贩用。

藏传佛教各流派的僧服,大抵都沿袭了印度僧衣的样式、材料、制作,不同的是颜色普遍采用了绛紫色、暗红色,有的镶大红边或白边,以作为教派标志。为御寒可用皮筒上衣,皮禅裙,但须挂面子,颜色也要以上面所述为准。但藏传佛教僧服又有着自己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对原始佛教规定的僧服也是“为我所用”,有所舍弃增删。

普通僧侣的衣衫主要是:

背心叫“段苟候”。不论布绸皮类均可,没有严格的规定。

内裙叫迈月和,即遮盖下身的衣裤之意。采用何种材料没有限制,但颜色得保持绛紫色。

外裙叫“谢木特”。只限于棉布类,而且褶皱、纹路都有所讲究。

袈裟是最主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袈裟很讲究,并已经程式化,而衣料却没有大的限制。因学位、僧职、佛位不同,客观上有着区别。

僧帽叫“夏孟”,它的材料也可以自由选择。

靴子是藏式毡垫高靿靴子,至于用什么材料去制作,全凭自己的财力,寺院只要求具备这种鞋子就行了,别无他问。

“豆候干”系连裙长背心,普通僧人只限于用氆氇,法台才能用绸缎。

藏传佛教僧服的颜色是严格规定的,普通僧人只允许用紫色、红色、绛紫色,活佛可以穿黄色。无论是普通僧侣,还是住持活佛,在读经、讲经和辩经场合,在室外必须身着背心,内外裙、袈裟、连裙长背心,要戴僧帽,着僧靴,全套着装,显得整齐利落。而一般出外则不戴帽不着靴也行,但其他衣着不能马虎,必须整洁端庄。

在室内,得脱帽解靴,这样才属正常举止。

由于地域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甘南各地的服饰有着不同的差异,但大的模式基本是上述这些内容。

礼仪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疏忽的内容。虽然它还没有进入各级非遗名录之中,但不能否认它不是非遗文化,更不能忽视其文化价值。正是民俗文化,积淀起了非遗文化厚实的根基,成为非遗文化大厦的奠基石。它也是文明的标准、道德水准的“亮相”。

我们先说成年礼。甘南藏族聚居区姑娘的成年礼是以重新梳发为象征,当地叫“上头”仪式。

在拉卜楞原十三神庄,举行日期通常是春节的正月初三,姑娘年龄约为十七八岁,但也有提前推后的。如果家中服孝或亲戚中有丧事,得推后一至两年进行。提前的大半为家里老人病重,赶殁亡前举行好让老人安心,因为“上头”是喜庆之事。上头这天,亲朋都来送礼,本人更是换上新衣,戴上手饰、头饰、衣饰,由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女伴陪着到亲朋家,各家则送礼钱,表示祝贺。从此以后,她便可以与男子接近,不管出嫁或未出嫁,生孩子或未生孩子,她与异性的交往在社会上不受到歧视。从这天起,成年姑娘的梳法,顶上的圆块照旧,只是额发再不分开,将周围的头发都往下梳,从靠近脸的地方结小辫。越是有钱阶层,结的小辫越细致,每十几根头发便结成一根小辫。围着头一圈结完之后,在小辫的根处,用针线穿上两道线,然后从脸的正中分开,系在背后一块长约二尺、宽约九寸许的红呢毡镶黄边的软胎板子上。从这一天起,辫梢上不能再绕白羊毛绳,而要改续黑丝绳子。有的也在板的上半中间钉一支海贝壳,再钉上四十块黄铜片。这都看家境,不管是银是铜,夹板上得钉满。按习惯,平时常戴后一类,过节时才把银的戴出来。

在甘南相当一些地方,少年也有成年礼。当少年郎达到15岁时候,可以申请加入青年伙。在部落集会的日子里,会让其骑脾性桀骜的生马,看其在背上的技艺如何。如果下坡、冲刺摔不下来,算过了第一关。第二关是剑术对抗赛。第三道关主要看剑法如何。若在与对手互劈中既能划破对方的表皮,又不伤及性命者,则认定剑法高超,受到大家的肯定。而胆小发抖,剑法无章程者则视为懦夫,将来还得二次考核,过关才有望加入部落小伙子行列中。

敬献哈达的礼仪:哈达是藏族人民用以致礼的巾条式丝线织品,相似于汉族的礼帛,在甘南藏族聚居区很普遍,也是甘南藏族人交际的主流形式。哈达以白色为主。藏族历来崇尚白色,视白色为真善美的象征,以其纯洁无暇,代表诚挚无伪的心灵。用双手托哈达献给宾客表示致迎、致敬、致贺、致福、致谢。哈达分特等内库(为皇帝、达赖喇嘛和高层政府机构特织的哈达)哈达、二等素喜哈达、三等素达哈达等。有丝织和白麻织的两种,主要有红、白、黄、绿、蓝五色。长度一般为两三米不等。在精织的丝绸哈达上,会织有八宝吉祥图、莲花云座图、吉祥如意字等,普遍通用白色的麻织品哈达。由于献受哈达的双方身份、地位不同,所献哈达等次及其含义也有异。敬献给宗教上层人士,尤其是献给活佛的大都是华贵的橘黄色、蓝色哈达。佛像或神前供的有黄、蓝、白色,献给普通宾客的主要是白色哈达。

致献姿势也有讲究,向师长敬献时,应该哈达呈其手中或坐台上,或请转呈,呈献时须俯首躬身,不正视师长面目,不能用“惠赐”式;师长献哈达以“惠赐”式将哈达赐搭在受献者颈上;平级或非师徒关系的,将哈达互呈对方双手之中。以“折福展现”式呈献时,将哈达的叠缘口面朝前;以“折福卷叠“式向师长敬呈时,宜将展开之一端朝前呈放在师长座前。不同致献方式所表达的情义不同。平级(同辈)互呈哈达表友谊之情;弟子(晚辈)对师长(长辈)敬献时表达敬重和威服之意。所以献哈达既是礼仪,又有一定的规则。抛开哈达的象征意义,哈达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呢?从藏文字解释“哈达”中的“哈”,是布绢绸丝口面为一方之意,“达”是轻绵绸绢。结合起来是一方面积的绸绢丝缎。一方大小的绸绢是如何演变为交际工具的呢?元世祖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是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领袖。他奉旨回去管理西藏十三万户和主持萨迦寺的重修。他到西藏后,对故交亲友,见面都馈赠一方从内地带来的帛绸,作为见面礼。人们视其为尊贵,感觉自豪,纷纷仿效,渐成风气。究其原由,藏族聚居区不产棉麻与丝绸,对布绢绸缎看得十分稀罕珍贵,交际之中,以绢绸一方为礼品,足以显示出对己的尊重、诚意。正是这种心理可能促使“哈达”成为经久不衰、高雅的社交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这神圣的礼仪,广泛深入于民间,成为全民性的礼仪,如拜访师长、探亲访友、婚嫁喜事、迎宾接客、平息纠纷等。它不仅是文明礼节与交往的纽带,也是礼仪文化的发展创造。

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的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活佛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敬献者表示赐福致祥,这时上身要向前倾,并微微低头,使回赠的哈达对方能用双手举过,挂在你的脖子上,也是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会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净的地方。

待客礼仪:有客人来访,全家大小下楼或出院门、帐篷热情相迎。如果门前或帐篷前有狗,要先把狗拴好。迎徒步的客人时,由主人家年轻的男女,先接过客人身上的大小包袱;如果是乘骑的客人,要接过马的缰绳。迎进屋后,由主人家的长辈陪客,其余家人先要料理客人的坐骑,如给马饮水、备料、取鞍等。不住宿的客人,一般不取马鞍,但要松肚带,而后喂料、饮水等。

对客人迎来送往:迎请和送往也有约定俗成习惯,注重远迎近送。迎请重要尊贵人物,先是提前一年或若干年遣人首请,再隔数月或一年前往复请。当临近正式迎接时再去迎请。迎接宾客必当远行至边界处等候,送别时则不宜行之较远,以免干扰贵宾返程的规划。路遇僧人特别是活佛、僧官时,须下马,行人得脱帽挟袖躬立一旁俯首让道,叩拜只能在身前而不宜向身后。客人临门和客人告别时,切忌扫地。待人言语须礼貌。路人相遇,无论是否相识,应互道“您好”,“您可安好?”等客人进房或进帐篷时,由主人家的家长陪客人走在前,切不可与客人抢道。进了帐篷或屋内,客人一般要坐在进门右上方的座位上。左边系主妇及妇女座位,不能乱坐。不能在客人面前走动。客人在,家里人不得争吵或有口角现象。妇女洗涤、移动屋内器具,不能有响声;客人谈话时,不得插嘴打扰;客人坐定,主妇把糌粑茶递给男主人,再由男主人双手端到客人面前恭敬地请吃请喝;递送切割手抓肉的小刀时,刀尖不能向着客人,要双手横平递上或递过刀柄;在客人面前,父母长者训斥下辈,晚辈不得顶嘴;客人吃饭时,主妇不得扫地或洗碗;入睡前,除主人家年老长辈外,任何人不得睡于客人之前;早上起床,每个家庭成员要向客人问安,“昨晚睡得安稳不?”;客人要离开,要将马鞍备好送至院外或村外;客人上马后,不可马上回屋,要目送客人走一段路才返转。如在客人前有失礼的行为,就会成为笑柄,受到这一方人的谴责。作为客人也有文明标准:客人有枪,进房或帐篷时,枪口要向后,脱帽进屋。在座位上要盘腿而坐,不能把脚伸开,更不能东倒西歪而卧,若那样,是对主人家的怠慢轻蔑,主人会反感的。到了他人家,即使刚吃过饭也要喝碗茶,不然有失礼貌,主人家会不高兴的。在屋内不能吐痰、放屁。取水必须用水瓢;舀茶不能把碗伸入锅中;锅台上不能坐,更不能踏。不管与熟人或生人相遇,都要问好问安。对陌生人来访也要热情接待,并主动介绍家庭成员。对朋友、客人要重情义,不说假话,不做违背诺言之事。

尊老爱幼之礼仪:在家庭中,最尊者是老人,但传统上老人活到60岁,不理钱财不务家政不掌实权,要把家权交给儿子或女婿或女儿,总之是下一代年轻人。这是久远的习俗,不需要举行仪式,顺理成章,按程序口头交代就行了。

藏族社会认为,一个花甲(藏语叫饶向)便是人的标准寿命。过了60,人生寿数便到了顶端,再无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了,应该颐养天年,卸下担子,不要把住家权不放。不然社会就会谴责其癫狂、糊涂,老年人群也会嘲讽他,使他无地自容,自惭形秽。

最香甜好吃的要让老人先尝,最绵软暖和的给老人先穿。而累活、脏活、重活再不能让老人干,老人只干点照顾孙子、撕羊毛纺线类轻活。晚辈骑马见老人要下马;就座,讲究先长辈后晚辈;吃饭、喝茶、饮酒,先要端给老人;每逢节日,先向老人表示祝贺;老人赠送礼物或接受老人的馈赠,须双手递接,态度恭敬;出远门办事或处理家庭较重大之事,须征求老人意见;对老人的意愿不违背、不强阻;老人上路,家中为老人准备行装,以礼相送;与老人饮酒一般不猜拳;老人教训时的过激言辞,晚辈不计较,不强辩;无论在何处碰到熟悉的老人,均要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安;老人的话即使有偏差,也不能反驳伤面子。

吉庆喜宴、部落集会,不是以官位,财富、势力、辈分排座次,而是按年龄安排座位。最年长者必须让到上席,哪怕他贫穷孤独,也必须这样安排。如果疏忽,或者有意排错,那周边村落会笑话没有伦理,是愚昧野蛮之人,从此会被社会排斥、冷落。过了60,老人大多不再操心过问农牧生产和家庭活计安排,仅仅充当顾问而已,吃饱穿暖以后便更专心诵经摇经轮,转寺院拜佛像,为来世祈祷。而家中的一应佛事活动则基本让老人包揽,使他们心灵有所安慰、有所寄托。这种相敬相让、豁达超脱的态度,使藏族人的家庭充满和睦、温馨,老少之间剔除了很多摩擦和烦恼,相安无事,相得益彰。

尊重老人还体现在长辈寿龄到达80岁(也可虚岁或提前一二岁)时,家中小辈要极其隆重地为老人举行“八十”寿辰活动。要大办酒席,筹备丰盛的佳肴,邀请近邻亲友和村人吃席。届时,晚辈要为老人祝寿,亲朋好友携带哈达、点心或布料等礼品前来祝贺。祝寿礼一般在藏历正月初三举行。祝寿礼前,主人家会准备食品。祝寿礼开始,主人家在佛像前点酥油灯,供献食品。老人衣着一新,面前放着盛满了糖果、糕点之类的盘子。凡来者必向老人说吉祥话,赠送礼品,以示祝贺。老人也高兴地向来者回赠糖果、糕点等,并说:“我的寿给你,祝你也长命百岁……”等吉庆话。

宾主饮酒唱酒曲,常以高山大海为喻,赞颂老人一生的功绩,以老人之乐而乐。小辈人还致贺词跳祝福歌舞,唱祝福吉祥长寿的酒曲。来贺寿的人都给老人带来一份丰厚的礼品,或是一只羊,或是一方丝绸布绢,或是钱币,或新磨的糌粑、新打出的酥油等等,倾其力让老人愉悦,最起码一条哈达是不可少的。不管在身边或者在外的儿孙都得根据自己的条件备送礼物或者专程前来看望老人。

家有80岁的老人,社会和家庭都认为是吉祥欣喜之事,意味家族人气旺盛、有寿数的象征。在雪域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寿数、人丁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家庭、家族、部落都是很大的鼓励,振奋了大家生存奋进的斗志。当然,这里有生态原因,也有心理活动,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物产比较匮乏、卫生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雪域藏族人能活到八十寿辰的十分稀少,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之事,它也是高原藏族人战胜大自然的硕果,是生命拼搏的结晶,更是人类自信心的体现。因此,过八十寿辰便意味着鼓励人们奋勇开拓,振奋精神,建设自己的家乡。

藏族社会为何让老人60岁后,在家庭生活中“换届交权退休”,却又为什么等到80岁才搞贺寿,其中奥秘何在?物以稀为贵,可能是第一因素。因为雪域高原的老人中,活到60岁的不在少数,不算稀奇新鲜,而活到80的却凤毛麟角,是值得庆幸的大事,故把贺寿岁龄定为80岁。第二因素可能是模仿攀比。佛祖释迦牟尼活了80岁,传说中的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也是活到八十高龄后才重返天界的。后代人把“八十”看作是吉祥的、福运的数字,以此表示自己的幸福指数,因而把贺寿的标杆定在了“八十”上。不管如何,子孙们对老人活到80岁,享尽天伦之乐总是感到由衷的高兴,所以贺寿活动也举行得十分隆重丰盛。

爱护儿童也是藏族人的传统礼俗。藏族人非常喜爱小孩,不论男女孩没有贵贱之分,生男生女一视同仁。村庄部落举行任何聚会,即使庄严的祈祷会上,所分的祭品,也绝不能少了小孩的份。各部落、各村寨向保护神送供品,得由寨上的少年男子去送。迎接远方来客,要派少男少女去相迎,敬献哈达;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先要保护年幼孩童的安全。平时,长辈很少训斥,或制定种种戒律限制其自由活动,让他们的心智健康成长。正因为如此,儿童生活空间就显得十分开阔,心态明朗健康,整个童年都沐浴在仁慈厚爱之中,精神及物质生活都处于幸福中。

敬语的广泛使用:敬语的使用也是藏族礼仪的内容之一。藏语分敬语和非敬语,使用敬语特别讲究。敬语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父母长辈、远方来客、以及活佛僧侣等,平常交往中也比较普遍,如平辈平时相逢互称“却得么”(您好)、“哦尕德”(辛苦了)、“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与同辈相别,互道“德么”(平安)、“参波”(顺安);与长辈或师长招呼,要在语名末尾带“啦”字,如像“扎西格根啦”(扎西老师)。这里的“啦”字,含有尊敬、吉祥至上等意。晚辈听见了师长的吩咐或劝告,回“啦嗦”(是、遵命)。与长辈、师长相见,小辈主动先呼“各看德么”(贵体安康?),端上茶,对师长说“甲索”(请用茶),而不直说“甲通”(喝茶)。喜庆佳节、红白喜事上,小辈们主动向长辈们敬酒,并祝父母长辈愉快幸福,也向做客的主人家祝福;长辈们也要回敬小辈表示感谢,并给予年轻人良好的祝愿,但不会起身敬酒敬食。

头人、活佛见了面行碰头礼,牧民见了活佛,在他的马蹬上用头碰一下也算荣幸。长辈见了晚辈(不论男女)行接吻礼。俗人不能坐在僧人的位子,牧民不能坐在头人位置上,妇女不能坐在男子的位置上。过节请客时,必须按各人社会地位高低,分坐在不同的座位上。地位高的大活佛,如果没有和他相等的人可以同席,就要为他在上方另设一席。入席和离席,须依照不同的等级,按秩序先后行动,不能逾越。主人送客时,一般送出畜圈,才分别告别。

藏族的待客礼仪温暖热情,洋溢着平等、尊重人格尊严的气息。如两位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不能跨或踩别人的衣服,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据说男人的保护神在每个汉子的右肩上,灵魂也附在衣服上,拍打它们,就会惹来神灵不高兴,损伤他人的寿命或智力,甚至引起祸端,故不能拍打对方右肩、跨越他人服饰,执意孤行就会引发纠纷。

无论在家庭内还是在村寨集会场所,老辈和年长者受尊重,称呼时同样如此。对非自家人称呼,在其名前冠之以“阿爸”、“阿奶”等敬称,如汉语中“某大爷”、“某大叔”、“某婶娘”等。公众场合,前辈和年长者以及头领坐席首,然后按年岁大小依次入席。

夫妻相敬的礼仪也很细腻、很具体。妻子对丈夫(包括对长辈叔侄)说话要轻声细语,即使不穿不用,也应当料理好丈夫的衣帽、靴、带,以示十分珍重夫君健在;不能当着夫君以及家人乃至外人面袒胸露肩,不在夫君面前梳妆;男子出门由全家人相送,妻子备鞍搭行李,牵缰托镫让夫君上马。妻子敬重公婆姑叔,丈夫敬重岳父母,夫妻双方相敬相爱。

藏族男性都喜欢背枪或挎腰刀,走门串户进帐房时必须把枪、刀放在帐门外(以帐房方位来说是左边),带进帐房是对主人的不尊重,因为刀枪是凶器。对尊贵的客人,主人以羊尾或羊胸肉招待,同时拿出好酒以小龙碗满敬三碗。不能打鹫鸟,不能挖水泉。产羔期间,生人不能进羊群。宰杀过的牲畜切忌用脚踢、用手拍打或从其躯体上跨过。在任何场合不跨越别人东西。不拿糌粑箱等东西垫坐。不能将蒜等五荤强刺激味的食品放在供神台上。席间不从人前走过。他人外出不在其人前背空桶和空背篼。严禁在神山树林中狩猎。尤其不打旱獭、黄鸭、鹫、鹰等。

卫生方面的礼仪多表现在食品、餐具上。

女性和家中其他成员视家中拥有的碗具而具体分配专用碗,对碗的清洁很重视。农区洗碗是水洗,用毛巾,布巾擦涤。如果油腻重,则先用麦草、干草擦拭掉油汁污垢点,再用水冲洗。但在高寒牧区,用上述办法是很难洁净碗具的,故出现了用牛粪碎末来擦拭的现象。

不熟悉高原生活的人往往下意识地认定这样洗碗不卫生,属落后习俗,其实不然。牛羊是食草动物,它的饮食结构就是草和水,绝不吞咽细菌容易滋生繁衍的其他动植物。雪域高原强辐射的紫外线,昼夜温差极大的严寒,都是细菌的克星,是它们生命之禁区。而作为草本植物,高原牧草最少受污染,最少有细菌。而牛羊饮用之水,基本是山泉高湖的纯净矿泉水,各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不少。牛羊啃吃饮用后,吸收了体内需要的营养,其他成为羊粪、牛粪排泄出体外。人类不能以自己的粪便为坐标来等同所有生物。

用干燥的牛羊粪末擦拭,很容易擦干碗壁上的油污,然后用水一冲,用布巾或毛巾擦一擦就干净了,这种习俗当然是高原气候和地理条件形成的。游牧生活频繁的搬家迁徒,使人们无法在牦牛背上驮载更多的灶具。而又限于帐房面积,帐内只能砌一个灶台搭一个锅。锅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煮肉下饭熬茶热牛奶等等都在一个锅里,锅不可能常年用来烧开水。还有,由于高原川滩水位较高,潮湿难耐,牧人们扎帐宿营大多在半山向阳避风干燥的坡湾,距离水源较远。妇女们通常背一桶水少说往返一个小时以上,费时费人费力。牧活的连续性,又使妇女们很难在中下午抽时去背水,因此,水对一个家庭是珍贵的,大量用水洗涤餐具也是不现实的。游牧生活的环境让牧民发现并创造了这一方便卫生的洗碗法。

饮食上藏族也是分餐制。喝茶、盛饭、拌糌粑都盛在各自碗里各吃各的,即就是手抓羊肉、灌肠等,大多会由家长用刀切割成份,按份搁进各自餐具中分而食之。有客人上门,才会把手抓羊肉盛进木盘子中任客人食用。但客人食用时,必须用刀子切割,不能用嘴撕咬。要求客人不管拿起哪一块,都要争取吃光啃尽,不能在这块上切一口放下,在那一块上咬一口又搁着。普遍认为这种吃法不卫生、不道德、不礼貌,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别人。客人即使吃不完一块手抓肉,剩下的也应该是用刀切割下,这样,别人以后可以放心地继续切割吃。藏族人还忌食死牛羊肉,一般深埋之,以防传染病蔓延,也不能跨过或踩吃饭的用具、瓢盆等。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的讲究还有:不能用自己的碗去缸里、锅里舀水,防止把自己身上的病菌传染给全家或别人。

除了婚俗、礼仪,藏族的其他民俗还很多,也很特别,如在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就反映得很集中、很突出。具体为:保护水源。只要附近有泉眼,藏族人即选择泉水为饮用水,哪怕多走几里路也在所不辞。藏族认为泉水是青山之精气,土地之精气,没有受到污染,所以纯洁清净。烧茶煮肉用水必然到山泉去舀水。

为了保护泉源,规定附近的部落氏族,无论大人小孩,均不得在泉池里洗脸洗手,更不能洗头洗脚饮牛马,还有涮衣服倒污垢之物。为了震慑众人,还制造出地脉龙王歇居地泉根的神话,有谁动山泉,谁就会得上怪病,使狂妄之徒不敢轻举妄动。盛泉水只能用勺子舀起来盛进自己碗才可开怀畅饮,绝对不允许对着泉水拿起公共使用的勺子盛着喝。

分餐制又是藏族人保护身体健康,杜绝疾病传染的优良习俗。藏族家庭中,首先每个人的餐具,即饭碗是分开的、固定的,各用各的,一般不许混杂替代使用。尤其老人及家长的碗不能用来给别人盛饭,即使贵宾来临也如此。

待客的碗都是单独搁放、单独保存的。在藏族人家,你会看见柜架上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摆摞着各色各样型号的碗。盏盏洗得干干净净,明亮锃光。有些人家储存的待客碗在百盏以上。它是藏族人特有的房屋摆设,表示富有和接纳客人的能力。

在牧区,串门坐客的牧人大多拿的是自己的专用碗。到亲友家喝茶吃饭拌糌粑,他会从怀里掏出自己的碗,解开碗套,坦然置地,请主人盛茶。而主人也不客套阻拦,很坦然地往客人的碗中盛茶。

藏族人还禁止在帐房上晒裤子、靴子和毡片,杜绝污浊之晦气、毒气飘进帐房内,影响人的健康。同样,在人群里也禁止放响屁。放屁既污染空气,也是对人的不尊重。

在卫生方面,社会公德意识也是较强烈的,吃完肉剩下的骨头不能扔进灶里,以防止焦臭味污染帐内空气,刺激和引发心肺、呼吸道疾病;同样不能用脚蹬灶,不能在灶口烤脚、烤靴子等。这也是基于以上考虑。

藏族很忌讳在行人常走的路上大小便,也禁止在公共场所拉屎撒尿。挤奶桶要每天用刷子洗涮干净,尤其桶内壁,不能有丝毫的污垢和灰尘。一来防止牛奶里传入病菌,饮用后引起病疫;二来防止奶牛被病菌感染疫疾,产奶减少,使生产资料受到损失。

压箱的衣饰要穿戴时,必提前拿出来抖展,放在烈日下暴晒,让紫外线杀菌除霉。每年新年前的某一天,各家都会把所有衣物拿来在阳光下晾晒,这是备过新年不可缺少的环节。

甘南藏族聚居区的民俗星光灿烂、浩如瀚海,我们采撷的只是若干星辰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