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海外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
面对新一轮国际科技人才竞争,履历数据库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所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并以此带动人才评价和管理模式的革新。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了建设电子履历数据库系统的探索,包括巴西、哥伦比亚、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等多个国家已经建立了本国的履历数据库系统。例如,巴西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建立的“The Lattes Curriculum”是最早的电子履历系统,已有超过1140000位科学家注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在积极进行科技人才履历的标准化和电子化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现公开的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化履历数据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履历研究发展以及海外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关键因素。
首先,纵观各国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科技人才集聚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招聘流程,形成科技人才的诚信流动机制,有效降低科技人才流动过于频繁的现象,保持人才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有效落实“竞业避止”的相关法律法规,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是落实相关工作的支撑性工具。
其次,现在上海在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的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虽然活跃在上海人才服务市场上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数量庞大,但具有全球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且行业操守、声誉良好的品牌人才服务商却寥寥无几。低质量的服务商以价格驱逐高质量服务商,“劣币驱逐良币”,企业的用户体验很差,相关市场发育艰难。完善的海外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体系的建立是完善海外华人科技人才引进机制的重要因素。
最后,海外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通过对科技人才履历数据的采集、变更、维护与整理分析,不仅可以为上海市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减少政策风险,而且可以为人才流动态势与趋势分析提供依据,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可以说国际层面的海外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将是履历数据分析发展的新起点。
(二)大力推进履历数据的标准化工作
建立海外科技人才履历数据库系统,对于履历数据的标准化建设也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通过大力推进履历的标准化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履历数据普遍存在的格式不一的问题,以及履历数据的异质性问题,并同时采用大数据技术从多个数据维度补充履历信息,改善履历数据的信息缺失问题。履历数据的标准化可以减少人工编码工作的负担,并逐步实现履历数据的编码自动化,大大提高履历数据库建设的效率,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改善科研环境,加强对女性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在对上海科技海归群体分析后发现,其中女性和青年科技海归比例相对较低。科学研究需要科技人才长年坚持不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和青年海归科技人才相比一般的科技人才会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或社会的消极影响,承担更大的经济、社会压力,阻碍职业发展,是导致女性和青年海归科技人才比例较少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科研条件,减轻科研人员家庭和社会负担,加强对女性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让其更专注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是壮大上海科技海归群体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积极推动国际人才流动,加强国际合作
从上海科技海归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来看,应该重点加强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海外人才合作交流机制的建设,积极利用学缘网络、海外校友会、师生传承、课题合作、国际会议等多种层面的资源和渠道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上海高校与海外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吸引海外人才加入到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中来。
(五)实现全球市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经济发展越快,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人才缺口就会变大,这是世界性的难题。”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人才的国际化背景尤为重要。当前,在上海科技海归的群体中,外籍人士仅有20余人,对这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远远不够。在暂时无法大规模引进外籍华人科技人才的情况下,“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引入海外高端人才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建议学习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总结经验教训,在全球人才市场中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1]作者简介:张宏胜,情报学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海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海外留学人员问题;高子平,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海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人事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跨国人才流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