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谨的家族教育和家学思想影响下,杜氏家族成员形成了“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良好品质,这是杜氏家族能够始终站在历史洪流中的坚实基础。
杜氏家族历代成员为官清廉的故事不仅在外地也在滨州当地传为美谈。滨州杜家极为严格的家庭教育也让杜氏子孙受益无穷。《杜氏述训》四十八则,包含了人生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于清正廉洁的内容,对官员的启发教育作用巨大。
作为封建时代的世代官员家庭,杜家人在勤政廉洁方面有许多典范。滨州杜家满门清官,从明朝到清朝,绝不是一句空言,从明朝末年的“海内直臣”杜诗,到清朝初年“杜公堤”的主人公杜漺,再到清朝中期“杜公麦”的主人公、杜受田的曾祖父杜鼒,一脉相承。表现在杜受田本人的身上就是忠君爱国、勤政爱民、为官清廉。在国史馆,杜受田曾经处理过满族官员和汉族官员之间的纠纷,他不偏袒满员的做法不仅得到同行的佩服,也得到上司的欣赏。道光皇帝在托付教育皇子重任时曾经交代:“书房为根本之地,非祗诵诗读书肄习文艺,务使皇子深明理道变化气质,所以充此任者必求端人正士,今以皇子付汝,以后朕悉不与闻,至向来书房习气不可不除,应即如寻常学塾教读之法,俾诸皇子敬爱兼至,庶一日之间,与正人居处多一时,即与宦寺居处少一时。”[34]杜受田在皇宫值班时,为了不耽误时间,他借住在寺院,早出晚归,兢兢业业,深得各界人士的好评,更得到道光皇帝的肯定,咸丰皇帝对他更是深为依赖。杜受田去世前给咸丰皇帝的奏折,挂念的是:“楚氛未靖,河患未平,度支未裕,数者均关艰巨。伏愿我皇上敬天法祖,勤政爱民……”[35]咸丰皇帝在杜受田的遗疏上写道:“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春凛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36]咸丰皇帝给了杜受田最高的评价,立即赠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这是对杜受田德才兼备、勤政廉洁的肯定。
杜氏家族成员为官不仅清廉,还能做到不拉帮结派。杜家人世代为官,许多都是高官,难能可贵的是满门清白。从封疆大吏的杜诗、镇守一方的杜承式到杜漺、杜堮,再到杜受田,杜家的姻亲关系、门生关系遍天下,是最有条件拉帮结派的家族。而杜氏家族人,除亲情、友情外,从来没有私人之情,特别是没有官僚们之间的俗情。杜受田本人不苟言笑,不好应酬,不结交。他的同事、同年好友、姻亲以及晚辈们请他,一概拒绝。特别是他的同科进士们,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同学们,“故来约会课者,必婉谢之”,这可不是普通人敢于驳回的面子。杜受田的儿子、军机大臣杜翰也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他记载说:“今上御极,府君以潜邸旧学时承顾问,益自谨毖,故于家庭谳语,从不及禁中事,平日献替,翰等益弗得闻而年姻故旧颇有以无所建白为言者,颔之而已。”[37]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度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