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文化首先关注自我的和谐。家学通过促进家族成员的综合性、全面性成长以达到他们自身和谐的目的。在家学的濡染下,人们不但能习得文化知识,得到道德情感陶冶,接受劳动锻炼,还能获得很多实用的生存技能,可以说,家学文化塑造出来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一个和谐上进的自我。
明清黄河三角洲杜氏家学像其他家学文化一样,首先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官至礼部侍郎的杜氏第十四世孙杜堮曾指出“子弟读书,以治经为主,阅史为佐”[156],学习“辞章之学”,要以学习“《离骚》为宗,贾谊、司马相如、杨雄、班固以及潘岳、陆机、左思”等人的作品为务[157]。除了圈定学习内容外,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读书“先观其大意,次寻其条理,次味其意趣”,“读经,要收纳到身心上来,读史,要推拓到事物上去”[158]。还要注意心态的平和,“凡学,人用心曰‘静’、曰‘细’,有不静、细者,必加意炼之方可。若粗浮终是无用,即本来静、细者,亦须炼……如此方可耐得烦,应得急”[159]等等。
其次,杜氏家学还重视对其成员进行道德操守的熏陶。如关于“孝道”,杜氏家学讲求通过身教感染子弟,《滨县杜氏家乘》第六册《方伯公传》载:杜氏第八世孙官至江西布政使的杜诗,曾徒步扶母柩自三千里外而抵家,然后“庐于墓侧,土壁席门,晨夕祭奠如生时”为子孙树立了榜样。杜诗之孙杜杲,“居母尤,庐中门外,不啖酒肉不解中衣者三年”[160]。杜堮之兄杜坊,“父疾,衣不解带者月余”[161]。杜堮总结道:“孝则百行可兴,不孝则百行皆堕,为人第一义也,传业承家,成德广业,莫不由此。”[162]《杜氏述训》(即杜氏家族家训)中则强调了“孩提之童”要“知爱知敬”的重要。除了“孝”的教育外,爱国主义和气节的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杜氏述训》要求子弟要通过读书掌握“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以及“化民成俗、尽职报国”的道理,通过长辈“教也,以志气为先,盖人所以自立,惟在此耳”[163]等有关理念的教导,得到气节的感染和教育。另外,还要接受“学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不仕也”的仕进观等等[164]。
再次,杜氏家学还通过“耕读结合”的教育,使子弟加强劳动锻炼。杜堮在《石画龛论述》中谈及其家学时云:“吾家自方伯公至今,仕宦七世,从上世重训,不敢忘农家本事。”方伯公指杜诗。他又云:“非知稼穑艰难、筋力勤苦,则无以束其心志,使安于诵读而不迁,是以二者不可偏废。”体力劳动不仅可以从经济上对家族予以支持,更能锻炼人的心智,使其一心向学。
最后,杜氏家学还教给子弟终身教育的思想,《杜氏述训》云:“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165]除此之外,家学文化还教会了子弟处世、为官的技巧(这一点将在下文详述)。以上可见,家学文化通过长期性的、终身性的教育和熏陶,使家族成员得到了知识、技能、思想、行动等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将为他们的综合成长与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学中的这些思想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以个人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没有和谐发展的个体,就不会创造出和谐文明的世界。家学文化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就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在德、智、体、美、劳、行等多方面充分发展、正确发展和终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