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立乎其大,以水之利,与时俱进

立乎其大,以水之利,与时俱进

时间:2023-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村落以大姓氏族为社会组织的主导力量。严家桥村的唐氏家族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四大家之一,除了米、布交易之外,还在村落周边兴建了棉纺、砖瓦等加工厂。相对偏僻的李市村,则是因李姓商人避祸机缘,得以成为集市。以大姓为核的聚居空间分布,是此类村落的重要特点。基于本土民间信仰的宗教,成为此类村落空间组织上的重要力量,如杨桥村的寺观,焦溪村的虞舜、季札信仰。
立乎其大,以水之利,与时俱进_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

位于平原水网的村落有常熟李市村,无锡礼社村、严家桥村,常州焦溪村、杨桥村等五处,除李市村外,余均属历史常州府辖地。

常州和苏州府水网发达(图2-2),故傍水而居、依水而建是上述五处村落的共同特点。村落布局形态多呈鱼骨状,由街、巷、弄分级递进;交通空间以桥、码头为特征;建筑特征多与河相关。为加强平原水网地区的防御,史载村落多设圈门、敌楼,焦溪村则就地取材营建“黄石半墙”,体现出“因地制宜”的营建思想。

图2-2 常州府无锡县境图

常州府、苏州府一带,土地肥沃、农桑富庶、舟楫便利、市集兴盛,无饥馑之忧。氏族聚居也是这里村落社会组织的常见形态。同时商业市集的高度发育,也影响着村落形态的组织,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村落格局。

(1)自上而下的氏族组织模式

此类村落以常熟李市村,无锡礼社村、严家桥村为代表。村落以大姓氏族为社会组织的主导力量。大姓氏族立足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利用水网通达的舟楫之利,发展商业贸易,甚至近代工商业。在选址之初,多以大姓氏族的生存安全和对“地利”条件的可控程度,而非经济区位为首要考虑因素。故今天再看这三处村落的选址,普遍呈现河浜通达却非水陆要冲的特征。

大姓氏族的资金财力、经营方向,直接影响着村落的经济形态。如礼社村的地主薛氏一族,依托圩田的物产,从事粮食转运贸易,繁盛时拥有粮船40余艘,礼社村由此成为玉祁镇集贸中心,乃至无锡重要的“米”码头之一。严家桥村的唐氏家族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四大家之一,除了米、布交易之外,还在村落周边兴建了棉纺、砖瓦等加工厂。相对偏僻的李市村,则是因李姓商人避祸机缘,得以成为集市。

以大姓为核的聚居空间分布,是此类村落的重要特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姓氏族是耕读和宗祠文化的推动者,在村落中可见宗祠、义庄、善堂、商铺,甚至火龙堂、家塾等公共服务设施,部分村落依然保持了修族谱、拜宗祠、祭祖先等氏族活动。在近代变革时期,大姓氏族又成为时代潮流的传播者,近代的严家桥村,在唐氏家族的引领下,已经开始使用混凝土、电灯、电话,并且营建了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

(2)自下而上的区位组织模式

此类村落以常州焦溪村、杨桥村为代表。它们皆处水陆要冲之地,依仗乡间富庶自发形成市集,以商业和居住为主导功能。村落中以交通要扼为骨架,在主要交通线路(河)或节点(桥)两侧,多布局商铺;外围地域多布局居住,如杨桥村的“南商北耕,内商外居”的空间格局。居住分布上也未见圈层等级形态。

村内虽或有氏族聚居,但氏族力量式微,对村落发展不具控制力。基于本土民间信仰的宗教,成为此类村落空间组织上的重要力量,如杨桥村的寺观,焦溪村的虞舜、季札信仰。这些宗教场所吸引了四乡村民,形成庙会、节场等大规模市集。宗教信仰集会活动,加上交通的便利,提升了这些村落的中心地位,促使村落从单一功能,向经济、宗教、文化等综合功能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