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新常态”无疑成了全球经济领域的关键词,国内专家学者甚至政府文件中都出现了对该词的引用。“新常态”源于美国投资界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的描述,西方国家的新常态可概括为“一低两高”,即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而在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被西方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接受这种“新常态”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我国的情况较西方来说有些区别,并独具特色,在我国,“新常态”可被概括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大特征,事实上,我国的“新常态”虽然也反映出经济潜速从高速向中速的变轨,但我们容忍经济增速的下降,目的是给经济结构改革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主动地适应和调整,显然主动优于被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指出,中国能否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就山西省来说,近三年来,全省经济逐年较大比例下行, GDP增长率从2011年的13%,到2012年的10.1%,而2013年降为8.9%,甚至于2014年上半年,山西省生产总值6097.8亿元,增长率下降至6.1%[2]。从山西省GDP近年来持续降低的情况可以看出,山西省面临着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这样,在全省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一些主要就业指标同、环比不同程度下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趋于复杂严峻。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进行山西省大学生择业与就业问题的研究,对山西省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学生择业倾向及就业趋势、学生就业环境和前景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把握,对山西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及颁布相关政策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