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泛指人们对所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喜好程度以及主动参与或接触某种学习活动、职业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一般来说,需求会受到人们先天性格以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当兴趣主要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被称为职业兴趣。在择业活动中,职业兴趣的存在具有重要作用,认清自己的职业兴趣是择业者接受职业指导、进行职业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个人的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的需求是否匹配,决定着择业者在择业过程中能否进行正确的选择,并很好地增强自身的职业稳定性及适应性。现有的职业兴趣研究中,职业兴趣测量是关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外学者包括斯特朗、库德、霍兰德、罗伊在内,都在大量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发表了专门针对职业兴趣调查的兴趣问卷,并根据问卷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一直认为择业倾向的主观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等等,其中兴趣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但在后来的职业心理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择业效能感应在择业选择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早的择业效能感理论是贝茨和哈克特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的,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它不是一个直接的对自身某方面能力的评估,而是对某些特定的行为活动能够做得怎么样的一种自我的评估,即人们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某活动的有效性的一种主观性的评估。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人们对某一行为付出的努力及坚持的程度,特定在择业活动中就是人们在择业时,对自己择业目标所需的能力是否能够清楚地认知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一种信念。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自身能力非常自信,对自己有很强的信心,当他的任务成功时,则这种信心和能力会得到强化,他就会维持一个很高的成就动机水平。而当任务遇到极大的挫折甚至失败的时候,因其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就会维持积极的动机,从而能够克服困难并且取得成功。反之,一个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对自身能力没有很强的信心,不肯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当任务遭遇失败时,则其自我效能感会随之降低,进而影响其成就。在择业中,人们的知识、技能是影响其择业倾向的必要条件,效能感则是支配其知识、技能和行为的充分条件。二者都在主观领域对大学生择业倾向产生重要影响。
职业兴趣与择业效能感都会对大学生择业的倾向产生重要影响。职业兴趣偏向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或岗位类型;择业效能感则偏向大学生的自我评估,即大学生在择业前的准备期或是择业过程中对自身能力和所学知识水平等等的自我评价。一般来说,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过去的行为结果,如大学生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提高自身的效能感,反之则会降低;二是大学生通过观察他人而得到的代替性经验,通过看到他人,尤其是与自身经历相同的一类人,在择业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期望的职业和职位,能够提高大学生自我择业效能感;三是亲人和朋友的评价和建议,大学生在被亲人和朋友认为能够胜任某一职业,则其努力程度会加倍,择业的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提高;四是大学生个人的情绪及生理状态也会对其择业效能感产生影响。如焦虑的情绪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会对其择业效能感产生消极影响;当大学生的生理状态不佳时,就会对自身能力水平产生怀疑心理,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某一职位,从而造成择业的效能感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