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的概念界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82年第13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的《关于从事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失业及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将其界定为在参照期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以获取薪酬或利润(或实物报酬)的人员,或者在此期间生病、休假或产生争议等理由而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决议还规定,凡在家庭企业或农场从事无薪酬工作至少每天1小时以上的人员,应被包括在就业统计中。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与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社会发展等问题是交互并行的,就业率的高低甚至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西方就业理论正是为了解释并缓解失业问题和就业波动的困境而创立的,从发展方向看,也存在一定的内在历史逻辑。
(一)西方就业理论
1. 新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新古典学派形成了一个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边际成本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他们认为“供给总能产生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萨伊定律”。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一个均衡的市场,没有资源被闲置或被浪费。所以,它同时又是个“充分就业”的市场。
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929 年到 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西方各国带来空前规模的失业。凯恩斯把经济危机归咎于自由市场制度,主张通过国家纠正市场的缺陷,解决经济危机。“在30年代大萧条期间,人们曾经突出确认经济关系对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解释危机,认为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是在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比如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来刺激需求,达到社会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由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心理法则和“反周期”政策主张构成的。凯恩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一般情况是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要依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以挽救经济危机和解决失业为核心,这就体现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3. 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代表人物有哈比森、舒尔茨等。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兹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他将技术进步中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因素突出出来,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即是人力资本,它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形成的,并由此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Y=F(K,AL,H)。其中,K表示资本,L 表示未经过教育的简单劳动力,H 表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将呈现异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必须由“消极”转向“积极”,即从以保障失业者的生活目标转向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标,用人力资本,即人力政策解决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矛盾。显然,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对就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4.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新凯恩斯主义着重研究各类市场,其中对劳动力市场作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从多方面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粘性,并以此来证明劳动力市场失业发生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强调政府干预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粘性。(1)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错位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而固定下来的 ,在合同有效期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2)实际工资粘性论则进一步认为,造成失业的更主要原因是实际工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政府应该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这就对社会保障的法制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