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急演练实施

应急演练实施

时间:2023-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预知”的含义是在演练正式开始前,演练的策划组已将演练的具体安排告知参演的应急组织。在演练当天,参演的应急组织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演练现场候命。采用“预知”型演练方式的优点是使演练人员事前有了心理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有助于演练人员在演练中的稳定发挥,展示他们本身具备的应急技能水平。由于重大事故灾难的发生往往是不能预计的,因此采用“预知”型的演练方
应急演练实施_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

由于应急演习是由许多机构和组织共同参与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因此,应急演习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建立应急演习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习工作的关键。为确保演习的成功,参演人员(演员)不得参加领导小组,更不能参与演习方案的设计。

4.4.1 应急演练实施的基本要求

(1)情景真实。根据演练类别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演练场地,采用多种方式营造真实可信的演练情景。

(2)过程控制。演练控制人员应该控制演练过程,要引导演练进程,要管理演练时间,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参演人员自己解决难题。特别注意情景发展态势和参演人员安全,使之始终处于控制之下。

(3)收集资料。使用签到单、参演人员活动单、记录表、评论表、绘图标注、录音、摄影、摄像等多种手段记录演练过程。

4.4.2 演练动员

在演练前夕进行演练动员,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了解演练现场规则、演练情景和演练计划中与各自工作相关的内容。必要时可分别召开控制人员、评估人员、演练人员的情况介绍会,演练模拟人员和观摩人员一起参加控制人员情况介绍会。

(1)控制人员情况介绍会。控制人员情况介绍会主要是根据演练方案讲解下述事项: 演练情景的所有内容,包括响应人员的预期行动,各控制人员(含模拟人员)的工作岗位、任务及其详细要求,控制人员之间的通信联系,有关演练工作的行政与后勤管理措施,演练现场规则及有关演练安全及安保工作的详细要求,有关情景事件中复杂和敏感部分的控制细节。

(2)评估人员情况介绍会。评估人员情况介绍会主要是根据演练方案讲解下述事项: 演练情景的所有内容,包括响应人员的预期行动,场外应急响应活动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演练目标、评估准则、演练范围及演练协议,演练现场规则及有关演练安全及安保工作的详细要求,评估组组成,各评估人员的工作岗位、任务及其详细要求,评估人员承担某项评估任务所要求的特殊约定,场外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新规定或要求,评估方法,评估人员应提交的文字资料及提交时间,演练总结阶段评估人员应参与的会议。

(3)演练人员情况介绍会。演练人员情况介绍会不得讲解与演练情景相关的内容,而是根据演练方案讲解演练人员演练前应当知道的信息,一般包括下述事项: 演练现场规则,有关演练安全及安保工作的详细要求,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策划小组应尽量使用通俗语言简要介绍演练目标与演练范围,以避免泄露演练情景),演练过程中已批准的模拟行动,各类演练参与人员的识别方式,演练开始的初始条件,演练过程中有关行政事务、后勤或联系方式的特殊要求。

4.4.3 演练开始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所有演练参与人员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各就其位,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

对于桌面演练,采用会议讨论作为演练的实施方式,会议现场需设有一名主持人,作为演练控制人员,并辅之以演示材料(地图、图片、视频、软件模拟、沙盘等),把演练人员带入虚构的事件场景,负责把握演练进度和会场讨论气氛,可由演练策划组中具有丰富应急经验和一定声望的专家担任。演练活动以主持人的一段简单介绍开始,首先介绍演练的目的、范围、所持续的时间以及应遵守的规则等关于本次演练的基本信息,然后进入事故情景的描述部分,内容包括假想事故的发生地点、事故类别以及严重程度等内容,如“在×月×日凌晨×点左右,隶属×公司的一辆满载油料储罐车因连日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在途经×号国道时发生了侧翻事故,事故导致储罐破损以致油料大面积泄漏。司机在肇事后逃离现场,现场暂时没有人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在事故情景介绍结束以后,主持人将提出一系列与事故情景处置相关的问题,要求参演人员作答和讨论。为了保证演练现场的秩序,桌面演练的实施方式常以指定发言为主,自由讨论为辅,发言的顺序应根据区域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架构从高层指挥官员到基层操作人员,由上至下进行。例如在事故情景介绍完后,会场的“事故应急指挥官”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召集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商讨,提出一个整体的应急方案并明确分工,然后再由各应急组织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责依次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为了保证参演人员的发言质量,主持人应留给每一位发言者5~10分钟的准备时间,发言者根据自己对事故情景和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的理解,条理清晰地阐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他参与者可以在发言结束后补充和建议,发言最好以“先做什么,然后怎样”的方式阐述,落实应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主持人在讨论中要注意控制会场讨论的方向和气氛,避免讨论纠缠于不必要的细节问题,以达到预先设定的演练目标。当所有的演练内容完成后,主持人可宣布结束演练,也可根据讨论的情况适当地延长讨论时间。室内演练的现场应至少配备两名记录人员,详细记录参演人员的发言内容,以利于演练后的评估。

对于功能和综合演练,两者都是通过对事故情景的真实模拟来检验区域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能力,具体实施方法有很大的相似性,仅在复杂程度和演练的范围上有所区别。

实战演练按照事前是否先通知演练单位和人员,可分为“预知”型演练与“非预知”型演练。

(1)“预知”型演练。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都可以采取“预知”型演练的方式,但主要适用于前者。“预知”的含义是在演练正式开始前,演练的策划组已将演练的具体安排告知参演的应急组织。在演练当天,参演的应急组织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演练现场候命。演练总指挥、演练策划组将首先与各参演应急组织的负责人开一次短会,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会议的内容与演练前通报会的内容基本一致,包括演练的性质与规模、事故情景、演练开始时间及预计的结束时间、对演练现场非参演人员的安排、演练过程中各类人员的识别、在演练过程中发生突发事故的处置方法、对新闻媒体的安排等,目的是起到强调和提醒的作用,然后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正式开始,模拟人员即启动事故情景,各参演人员就位,进行演练。

采用“预知”型演练方式的优点是使演练人员事前有了心理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有助于演练人员在演练中的稳定发挥,展示他们本身具备的应急技能水平。

(2)“非预知”型演练。由于重大事故灾难的发生往往是不能预计的,因此采用“预知”型的演练方式定会与真实的应急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增强演练的真实性,近年来许多应急机构倾向于举行“非预知”型的综合演练活动,用接近“实战”的方式检验区域应急系统的应急能力。具体的操作是: 演练的总指挥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正式的报警程序,即标志着演练正式开始; 然后演练模拟人员启动事故情景,区域应急中心通知各应急组织到指定的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在事先不知道是演练的情况下,各应急组织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人员作出响应,奔赴现场抢险。只有在应急组织到达现场后,演练总指挥才告知这是一次演练并介绍演练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根据演练方案完成余下的演练内容。

“非预知”型演练侧重于检验区域应急救援系统的报警程序和紧急情况下信息的传递效率,要求区域应急救援系统机制健全,各应急组织平时训练有素,能够应付突发的紧急情况。这类演练在事前必须周密策划,一是要评估当地应急救援能力能否承受这类实战演练的考验,确保演练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二是要评估演练对现场周围的社会秩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4.4.4 演练执行

必须指出,无论在哪种演练场合,控制人员都担负着确保演练按照演练目标,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的重任。在实战中,控制人员应分布在演练现场的关键区域对演练人员的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并及时与演练指挥沟通,严格把握演练的尺度和进度,例如在演练人员实施用消防水管设备扑灭火灾的操作中,演练人员只需完成消防水管的连接即可,而非真正使用消防用水扑救,否则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另外,在一些实际的情形中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应急行动,如控制一个大型建筑的火灾,为了使整个演练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演练操作中可以把这一行动压缩到十几分钟,在最初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控制人员即可开始该项演练。

4.4.4.1 演练指挥与行动

(1)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当演练总指挥不兼任总策划时,一般由总指挥授权策划对演练全过程进行控制;

(2)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开展对模拟演练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3)演练控制人员应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总策划的要求,熟练发布控制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4)参演人员根据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5)模拟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根据未参加演练的单位或人员的行动,并作出信息反馈。

4.4.4.2 演练过程控制

总策划负责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

(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在实战演练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控制人员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控制消息。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可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

控制消息可由人工传递,也可以用对讲机、电话、手机、传真机、网络等方式传送,或者通过特定的声音、标志、视频等呈现。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演练解说。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可以安排专人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等。对于有演练脚本的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

(4)演练记录。演练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文字记录一般可由评估人员完成,主要包括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演练过程控制情况、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意外情况及其处置等内容,尤其要详细记录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如进入“危险”场所而无安全防护,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照片和音像记录可安排专业人员和宣传人员在不同现场、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尽可能全方位反映演练实施过程;

(5)演练宣传报道。演练宣传组按照演练宣传方案做好演练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媒体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现场采编和播报等工作,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对涉密应急演练要做好相关保密工作。

4.4.5 演练结束与终止

当所有演练项目完成以后,控制人员应向演练总指挥报告,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此时所有演练活动应立即停止,控制人员按计划清点人数,检查装备器材,查明有无伤病人员,若有则迅速进行处理。最后,演练控制人员将组织专员清理演练现场,尽快撤出各类演练器材,决不允许任何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物品遗留在演练现场内。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由演练总指挥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指令终止演练:

(1)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

(2)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置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