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国家的预控演练

西方国家的预控演练

时间:2023-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灾前准备主要包括提供应对各种灾害的技术支持,联邦紧急事务局将美国可能暴发的突发事件的地址进行统计,并印发给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类组织和公众。德国预控演练的总体特点如下。因此,德国应急管理培训大量采用模拟演练方法。从受训者来看,参与培训的基本上都是专业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和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德国是较早开展危机心理干预培训和实践的国家,对心理干预的研究十分重视。
西方国家的预控演练_面向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

西方国家预控演练的普遍做法是,首先加强应急意识普及教育,强化政府、公众的应急意识,做到遇事不乱;其次是制订应急计划,提前设想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及可能暴发的方式、规模,准备好多套应急方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案,同时必须有完备、充足的物质保障;再次,对应急计划进行定期性演练,及时发现和纠正方案中的弱点和不足。

美国灾前准备主要包括提供应对各种灾害的技术支持,联邦紧急事务局将美国可能暴发的突发事件的地址进行统计,并印发给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类组织和公众。建设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灾害服务信息迅速传播系统和机制,互联网上设有专门的网站,用于宣传危机预警、应急知识。电台中设有专门的紧急信号,用于发布危机警报信号等。对灾害易发区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应灾检查;建设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做好灾害公共卫生、医疗、援助抢险等应急准备;在全国广泛开展灾害应急知识培训、灾害应急演示、防灾科普教育等,以便让广大公众在灾害发生时,知道该怎么做,哪里可以去,哪些地方可以避灾[2]。美国的危机宣传教育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宣传教育的内容针对性和操作都非常强。

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全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普及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的训练。如在“SARS”事件中,日本有关方面及时通过媒体介绍了“SARS”的特征和各种预防措施,使民众对其有了更多了解,提高了他们对“SARS”的应对技能,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在日常生活中,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对民众进行危机意识的普及教育。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全国各地方政府、居民区、学校和企业都在当天举行各种形式的防灾演习。在日本,随处可见将校园、公园、缓冲绿地等作为避难场所的指示牌,使民众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在最短事件内到达避难地。学校教育中也有专门的危机教育等[3]

系统培训与实际演练是提升危机处理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德国十分重视对危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了危机管理、突发事件规划及民事保护学院(AKNZ)与联邦技术救援学院,开展战略性的决策指挥能力和战术性的操作执行能力培训。注重在培训演练中形成人员和组织指挥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和高效化。德国预控演练的总体特点如下。

1.实战性

实战性是德国应急管理培训与演练的最鲜明特点。德国应急管理培训的大量课程都是应急管理实务,比如“危机状况下的决策”、“如何进行风险分析”、“如何进行媒体沟通”、“如何进行危机后的心理干预”等,更多是讲实战,讲“怎么做”。因此,德国应急管理培训大量采用模拟演练方法。

德国应急模拟演练不是简单的、虚拟的角色扮演,而是完全按照真实工作中的应急管理模式进行:参加培训的机构和人员正是各地各级在应急管理过程中负有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在演练的机构设置上与实际应急管理的机构设置一样,都有行政指挥机构和执行机构;演练时的工作任务分工就是学员在当地指挥中心中的分工职责;演练的流程就是正式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在内容上基本上以德国或欧洲常发的自然灾害(如洪水、雪灾等)为主。正是这种实战性,大大提高了模拟演练对学员工作的实效性,按需施教,防止发生需要的没学到、学到的应急时用不着的培训虚置现象。

近年来,德国还在危机管理领域逐渐建立和完善了跨州演习系统(LUKEX)。自2004年以来,在联邦范围内已经进行了4次跨州演练,旨在通过演练检验危机决策指挥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锻炼危机决策指挥人员的能力,提升各层次决策指挥中心的决策指挥水平。同时,演练还有利于改进危机决策指挥方式,完善危机决策指挥系统,培养危机决策指挥人才,增强危机管理决策指挥人员的危机意识。

2.专业性

专业性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培训者与受训者的身份上。从培训者来看,危机管理、突发事件规划及民事保护学院(AKNZ)与联邦技术救援学院的设立就是专业性的突出体现,而且给受训者授课的基本上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如心理干预课程聘请公民保护署负责灾后心理干预的官员来授课;志愿者体系课程聘请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官员来授课;法律基础课是法学方面的专家授课;进行推演指挥的是各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团队等。这种师资队伍结构有利于把应急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实战经验带到培训中来,对培训对象在技能和观念上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从受训者来看,参与培训的基本上都是专业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和志愿者组织的领导。

3.全面性

德国能够实现应急管理培训与模拟演练的全面性,主要在于培训机构体系和志愿者体系的设置。

首先,通过隶属于联邦公民保护及灾难救援署(BBK)的危机管理、突发事件规划及民事保护学院(AKNZ)对在危急管理中负有领导、指挥、规划、执行、评估及培训职能的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叫做专门机构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基本涵盖了所有应急机构的管理人员,有利于提高对危机的管理水平。

其次,通过联邦技术救援学院对在应急过程中负有技术救援职能的人员进行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危机救援的专业水平。

最后,通过各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进行日常培训,这种培训在周末开展,可以叫做非专业人员对非专业人员的培训。但各个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者都是经过联邦技术救援署多年培养和培训的,专业能力都很强。德国志愿者组织十分发达,有超过2300万人的志愿者进行着志愿服务,他们的培训效果又进一步影响着自己的家人。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危机过程中公民自我保护和相互救助的能力,提高了培训与演练的社会性。

4.先进性

德国的应急管理培训的先进性与其国家的发展水平、实际应急能力水平息息相关。这种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应急管理培训和预控演练的理念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理念。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培训依法进行,各机构和参与者都依法办事,法律规定十分完善。

(2)技术救援理念。专门设立了技术救援署(THW),注重进行技术救援的培训,注重在实际救援中先进技术的应用。

(3)有效沟通理念。既重视内部的有效沟通,又重视与外部的沟通,尤其是重视与媒体沟通的理念。

(4)心理干预理念。德国是较早开展危机心理干预培训和实践的国家,对心理干预的研究十分重视。

(5)标准化理念。大到救援的过程,小到救援的设备和沙袋的规格都力求实现标准化,标准化的理念有助于实现应急救援的快速化和国际化等。

先进性的特点其次表现在模拟演练的技术运用上,无论是AKNZ、应急指挥中心还是消防局,以及志愿者组织都采用了最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机械设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