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分类管理,是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均衡发展的一项“强基”工程,也是提质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六合县(区)从80年代开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实行分类管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80年代分类管理】
吸取围着“大肚子”转的被动教训,把工作重点放到孕前,对育龄妇女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服务,建立挂牌上墙,孕情报告,药具发放,早孕检查等制度。1985年,把育龄妇女分为三类:第一类危险户,包括生一个女孩,上环不满一年,近期有人流史,服用短效药具和外出人员,这类妇女最容易计划外怀孕;第二类重点户,包括生男孩上环满一年以上,服用长效药针和定期探亲的,这类妇女思想常有波动;第三类放心户,年龄在40岁以上,已做结扎手术。针对这三类服务对象,登记造册,挂牌上墙,及时掌握情况,做好服务工作。各乡镇按照分类要求,编造名册实行“分类服务”的管理网络。1987年3月,全县围绕“从严控制,稳定政策”的中心要求,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把落实结扎、上环任务分解到村,把计划外怀孕对象包干到人,做到“三定三包”。即定任务包到村,定对象包落实,定时间包完成。竹镇、马鞍、八百、程桥、玉带、东王等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逐人逐户落实节育措施。新篁乡抽调12名机关企业干部,由两名副乡长、乡党委委员、计生助理各带一个组,分别到钟林、四新、新篁三个村,帮助解决计划外怀孕问题,落实节育措施。
【90年代分类管理】
对重点乡镇、重点村实行分类管理。对重点乡镇、村,由县定期开出“诊断书”,提出限期整改“处方”,有的放失开展工作。1992年,樊集、龙池、长城、长山、马鞍、马集、大圣、城西、程桥、乌石、东沟、新篁、竹镇等13个乡镇被市委、市政府列入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乡镇。这些乡镇围绕“保指标、打基础、上轨道、甩帽子”开展各项工作。1992年8月,县对13个后进乡镇派驻工作组和联络员,协助乡镇开展后进转化工作。东沟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要打基础,二要保指标,三要上轨道”工作要求,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目标,多次召开镇村干部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出“抓基础、啃关键”摘帽目标,并采取奖惩措施,镇干部带头交纳保证金,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镇长各交200元,其他干部交150元,如年底按期摘帽,按保证金金额30%奖励。否则保证金全部上交镇财政。村干部实行处罚挂钩。 自1993年2月起,各村如再出现一个计划外生育,支部书记罚款150元,其他干部给予相应处罚;出现两个以上计划外生育的,支部书记、村主任一律就地免职,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经过两年努力,于1993年底,13个乡镇全部走出重点管理乡镇行列,摘掉计划生育后进帽子。在加强对重点乡镇管理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将全县81个行政村列入“县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抓后进促转化。根据县政府年终组织的抽样考核,县委、县政府决定授予六城镇泰山村、渔业村,龙袍镇二圩村、青伏村、划子口村,玉带乡柳圩村,竹镇镇宝贡村,瓜埠镇园农村等八个行政村为计划生育标兵村称号,并颁发奖状和奖金。号召全县各乡镇、行政村向计划生育标兵村学习,抓好基础工作,坚决控制计划外生育,努力向标兵村迈进。1993年3月6日,县委下发六委发〔1993〕19号文件《关于部分乡镇、村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通报指出,根据县政府年终组织的抽样考核,其中瓜埠镇单桥村,龙池乡毛许村、程桥镇郭渡村、蒲塘村、渣桥村、雪山村,竹程乡唐娄村、付湾村,玉带乡岳子河村,马鞍乡岱山村,长城乡童祝村、袁塘村、长城村,城西乡钢铁村,四合乡唐公村、彭庄村、岗陈村,竹镇镇丰乐村,横梁镇马厂村,八百镇枣园村等20个行政村达到摘帽标准,宣布走出“县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行列。同时,对年终综合评分,处于全县后三名的新篁、东沟、城西三个乡镇,以及县重点管理村中计划生育实绩处在后10名的玉带乡通集村,东沟镇孙赵村,龙池乡槽坊村,泉水乡姚云村、精华村,城西乡极乐村,新篁乡四新村,八百镇岳阳村、冶东村、八百村给予黄牌警告。对考核达标的六城、冶山、龙袍、灵岩、瓜埠、竹镇、玉带、泉水、横梁、新集等10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乡镇长各奖励480元;对原属市重点管理乡镇,经市检查宣布走出重点行列,县年终考核又达标的龙池、长城、程桥、乌石、大圣、马鞍、长山、樊集等8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乡镇长各奖励720元;对年终考核未达标的竹程、八百、四合、马集、东王、城西、东沟、新篁等8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乡镇长处以300元的罚款。县四套班子、县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与挂钩乡镇领导实行同奖同罚。从这以后,县每年都排出重点管理乡镇和重点管理村,实施重点管理,年终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宣布一批走出重点管理的乡镇和村。1995年4月21日,县委、县政府在新集镇召开全县计划生育例会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会上通报了新集镇计划生育工作严重失控的情况,分析全县计划生育形势,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1995年1~3月,新集镇计划外出生9人(其中一孩3人,二孩5人,多孩1人),占全县计划外出生人数的60%,计划生育率86.57%,低于全县平均数的12个百分点。同时还出现早婚早育多,“双月查”漏查的一女户多的现象。该镇一季度有3对未达到法定婚龄的青年生下计划外一孩,有18对男女青年未领结婚证而同居;有88名育龄妇女未参加3月份“双月查”,其中一女户妇女55人,占未查人数的62.5%。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在县创建动员大会之后,在“双月查”工作结束不久,在群众举报之后,后果是严重的,给创建合格县工作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县委对新集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工作滑坡局面。新集镇会议后,各乡镇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克服“摘帽”后出现的“松气厌战”情绪,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抓基层基础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婚育同步管理、“双月查”及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按照合格县标准,在全县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乡镇”、“合格村”活动。至11月份,全县期内一孩应上环3229人,已上环3180人,期内一孩上环率为98.48%;期内二孩应结扎184人,已结扎175人,期内二孩结扎率95. 11%;做人流手术1888例,意外怀孕率下降为1.28%;全县计划生育率98.9%,统计数据准确率96%以上。
【新世纪分类管理】
进入“十五”以后,全区围绕夯实基层基础,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重点镇、重点村管理工作,实行“三项创新制度”一是坚持实行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制度。每年选定20个重点村,落实专人蹲点帮扶,定期开展检查验收,并通过召开重点村所在街镇主要负责人会议,强力推进后进转化工作。二是实行分工干部下基层和片长季度例会制度。区人口计生局实行副局长负责一个片、科长挂钩两个镇(其中一个为重点镇)、其他工作人员分工一个街镇。每月分工人员至少深入分工镇2次,月底召开下乡工作例会,汇报交流分工镇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以片为单位,由分片局长牵头召开片内街镇分管镇长(主任)、计生助理(主任)、局分工干部工作例会,集中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下步计划。三是创新完成年度重点镇、重点村计划生育工作检查考核制度。2005年,区政府制定重点镇帮扶工作方案。5月份,区人口计生局选拨10名机关同志蹲点到冶山、八百桥、东沟、竹镇、新篁等5个乡镇帮助开展工作。经过半年努力,帮扶镇的后进转化工作成效比较明显,冶山、东沟两个镇走出了重点镇的行列。2006年初,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将全区计划生育率低于90%的20个村列为重点管理村,实施区级管理,落实专人蹲点帮扶。6月份组织重点村检查,7月28日召开重点村工作会议,同时邀请七个所在镇党委书记参加,促进全区的重点镇、重点村转化。2007年3月29日,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制定了《计划生育重点村(居)管理制度》,明确认定重点村(居)标准:(1)凡近三年年均计划生育率低于90%或者上年出现3例以上计划外生育的村(居),列为全区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居); (2)凡近三年年均计划生育率低于95%或者上年出现2例计划外生育的村(居),列为街镇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居)。在管理措施上采取区镇领导负责制、专人蹲点帮扶制、平时工作督察制、半年工作检查制、计生“一票否决”制等“五项”制度。实行常规化、动态化和规范化管理。4月24~26日,区人口计生局组织人员对2006年确定的20个重点管理村进行考核验收。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认定有6个村走出重点管理,并根据区计划生育重点村确认标准,新增6个村为区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2007年涉及6个镇的20个村被列为区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为做好重点村管理,区成立了由人口计生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责任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村后进转化工作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重点村帮扶指导,促进重点村(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创新实行分类管理奖励制。针对因街镇间工作不平衡性带来的计划生育干部工作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的特点,将19个街镇分成三类实行管理:一类城区6个街道侧重于重点难点工作突破和创新工作特色;二类南圩和中部7个街镇侧重于巩固低生育水平和提升工作内涵质量;三类北部6个镇侧重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在年度考核奖项设置上,设立针对一、二类街镇的优胜奖、针对所有街镇的创新奖和针对二、三类街镇的进步奖。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评奖,让各街镇计划生育工作及计划生育干部有了明确主攻方向。2007年5月,副市长、区委书记李琦专程到区人口计生局调研,并亲自召开各镇党委书记参加区计划生育重点村会议,就全区计划生育形势和全年目标任务提出要求。2008年,区人口计生局重新调整人员分工,落实科长挂钩蹲点,持续加大工作指导、帮扶和督察力度。4月21日至25日,抽调16名人员,采取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方式开展重点村验收调查。经考核,1个镇8个村走出重点管理行列。6月12日区委、区政府召开28个村书记及所在镇党委书记、分管镇长、计生助理参加的重点村情况通报会,区领导李积平、王霞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镇、村后进转化。2009年4月20日至25日,区人口计生局抽调16名人员,采取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方式开展重点村验收调查,有9个村走出了重点管理行列。6月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29个重点村书记及所在镇镇长、分管镇长、计生助理参加的重点村情况通报会,进一步推进重点镇、村后进管理工作,逐步缩小街镇不平衡性。据统计,2006~2010年,共有2个镇,31个村走出重点管理行列(见表7-4)。
表7-4 2006~2010年计划生育重点管理村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