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保山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应用推广
完成单位: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施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腾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龙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昌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完成人:濮永华、龚兴建、周开艳、杨国纪、杨兴东、沈雪鹰、赵国荣、赵 君、杨兴余、钏有科、夏洪雁、万 奇、段 宁、段志华、万国顺、李光弼、黄 杰、段定然、匡继才、普加权、张文武、金福会、段 丽、郭丽华、佘新明、杜明仓、李玉静、尹康玲、蒋照彩、罗树华
摘 要:2007年6月,保山市施甸县首先发生以高热为主要特征、母猪流产率高、各阶段生猪死亡率均较高的生猪疫情。保山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即派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相关乡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测,排除猪瘟、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最后将采集到的病料送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RT-PCR快速诊断及鉴别技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HPPRRS)。随后,隆阳、龙陵、昌宁、腾冲4个县区也相继发生,经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蓝耳病诊断试剂盒检测初步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经全市上下全力以赴,采取果断措施扑灭疫情,3个月内全面控制。至2007年9月6日,全市全面解除封锁,全市共涉及41个乡镇、293个村委会、26929户农户的生猪发病,发病生猪117723头,发病死亡35234头,扑杀病猪36197头。据统计分析,疫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6000多万元,养猪户的损失十分惨重。2008~2009年,保山市通过采取强制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强化市境外疫情防堵、快速诊断处置突发疫情的防控措施,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保山市5个县区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为生猪产业保驾护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测算,2008~2009年每年产生社会效益9608.58万元,累计产生社会效益19217.16万元,共投入蓝耳病防控经费1674.53万,投入产出比为1∶11.5。
主题词:生猪;猪蓝耳病;预防控制;技术;推广应用;成果
1 项目背景
2007年6月初,保山市施甸县部分乡镇发生一种以高热为主要特征、母猪流产率高、各阶段生猪死亡率均较高的生猪疫情。
发病情况:施甸县生猪疫情截至2007年6月16日,发病乡镇有水长、由旺、仁和、甸阳、太平、何元6个乡,32个村,涉及农户1851户,发病猪8760头,死亡1263头。发病最严重的由旺镇源珠村寸家村民小组,有54户人家,养母猪96头,全村生猪存栏645头,发病605头,死亡280头,处理病猪93头,户均损失5000多元,仅寸家村民小组就损失25万多元。
发病特点:一是疫情来势迅猛,传播快,是多年未见的突发疫情;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三是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感染发病;四是药物治疗基本无效。
随后,隆阳、龙陵、昌宁、腾冲4个县区部分乡镇也相继发生类似施甸县的生猪疫情。经全市上下全力以赴,采取果断措施扑灭疫情。至2007年9月6日全市全面解除封锁,全市共涉及41个乡镇、293个村委会、26929户农户的生猪发病,发病生猪117723头,发病死亡35234头,扑杀病猪36197头。据统计分析,疫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6000多万元,养猪户的损失十分惨重。
2 项目的主要内容
2.1 快速诊断疫情
2007年6月13日,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施甸县生猪疫情电话报告,随即报告保山市畜牧兽医局分管领导,保山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即派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相关乡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排除猪瘟、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最后将采集到的病料送往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RT-PCR快速诊断及鉴别技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从6月13日开始介入调查并进行排除法检测诊断,到6月16日将已锁定疫病病料送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作进一步确诊,仅用3天时间。随后隆阳、腾冲、龙陵、昌宁相继发生的可疑疫情,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则应用诊断试剂盒检测,根据流行病学、免疫史及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最短的时间做出疫情诊断,为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2.2 迅速扑灭疫情
一是保山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二是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按照农业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果断处置疫情;三是切实加强疫情排查和防堵工作;四是加强对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的防控工作;五是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六是及时协调组织调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建立免疫带。
2.3 加强疫情监测
积极构建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在全市5个县区设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站 (点),定期或不定期采集猪脾、肺样品送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RT-PCR快速诊断及鉴别技术和国家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研发的变异毒株RT-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验。2007~2009年,全市共送检猪脾、肺样品340份,检出阳性35份。结合采样地点,分析掌握疫情的空间分布和流行情况,为净化阳性猪、加强免疫提供科学依据。
2.4 大力推广强制免疫
2007年6~10月,共组织调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465.36万毫升,建立免疫包围圈扑灭疫情,共免疫生猪28.94万头。2008~2009年,国家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强制免疫病种,保山市认真落实 “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责任制,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工作。2008年调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835.8万毫升,免疫注射生猪310.14万头;2009年调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850.4万毫升,免疫注射生猪293万头。在重点地区、养殖密集区建立了坚强的免疫保护屏障。
2.5 防控技术应用推广成效
通过采取快速诊断疫情、迅速扑灭疫情、加强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的防控措施,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保山市5个县区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为生猪产业保驾护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测算,2008~2009年每年产生社会效益9608.58万元,累计产生社会效益19217.16万元,共投入蓝耳病防控经费1674.53万,投入产出比为1∶11.5。
3 综合效益
3.1 社会效益
(1)降低生猪疫病死亡率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益。据2008~2009年的抽查,全市5个县区生猪疫病死亡率平均为1.9%,较省下达3%的生猪死亡率控制指标低1.1个百分点,以2009年全市年末存栏生猪2583089头计算,死亡率减少1.1个百分点,就要少死亡生猪28414头,以850元/头计算,减少养猪户的直接损失2415.19万元;间接损失主要指死亡生猪的饲料消耗损失,按死亡1头猪50千克、耗料比3.5∶1计算,每死亡1头猪也要消耗掉饲料175千克,按2.4元/千克计算,每死亡1头猪消耗饲料费420元, 2009年全市减少生猪死亡28414头,共可减少饲料消耗损失1193.39万元。减少生猪死亡可减少直接和间接损失3608.58万元。
(2)避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暴发流行减少的经济损失。以2007年全市暴发生猪疫情为例,受外来疫源传入的影响,加之保山市原来没有这个疫病,所有猪只都未进行过免疫,导致疫情暴发流行,仅6~8月3个月时间,全市共涉及41个乡镇、293个村委会、26929户农户的生猪发病,发病生猪117723头,发病死亡35234头,扑杀病猪36197头。疫情暴发流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6000多万元。由此可见,有效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发生该疫病的爆发流行,每年至少可避免6000万元的经济损失。
以上2项全市每年可减少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9608.58万,2008年、2009年连续2年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将生猪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9%以内,累计产生的社会效益达19217.16万元。
3.2 生态效益
通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应用推广,采取快速诊断、迅速扑灭、加强监测、强制免疫的防控措施,可从根本上遏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避免疫情发生大量使用消毒药,以及减少生猪饲养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兽药,吸收不完部分通过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污染;同时可避免疫情发生生猪大量死亡尸体处理不当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控制,可提高猪肉质量安全,对保护人体健康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附件目录:
1.主要完成人员情况表。
2.《保山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总结》。
3.《保山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总结》。
4.《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5.《应用证明》。
6.《保山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效益分析报告》。
7.2008年、2009年度云南省动物防疫、疫病监测任务文件。
8.《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 (试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