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社会团体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建设

关于社会团体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建设

时间:2023-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受访者中多数是通过本单位申报职称评审或专业水平评价,只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是通过社会团体申报。同时,本单位人事部门仍然是受访者了解评审或评价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如何评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受访者认为应当重点关注的是:工作业绩、能力素质、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最应该取消的指标是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调查发现,对于申请不同级别专业水平评价的人群,评价的关注点应有所不同。
关于社会团体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建设_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

受访者中多数是通过本单位申报职称评审或专业水平评价,只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是通过社会团体申报。同时,本单位人事部门仍然是受访者了解评审或评价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于如何评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受访者认为应当重点关注的是:工作业绩、能力素质、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最应该取消的指标是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

调查发现,对于申请不同级别专业水平评价的人群,评价的关注点应有所不同。受访者认为:对于工作年限少于5年的人员,应主要从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考察其能力;对已拥有5~10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应主要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组织和管理能力、其业绩对本单位发展的贡献等方面来考察其能力;对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应将其业绩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团队组织和管理能力、职业品德列为重点考察内容。

从评价的方式看,多数受访者认为:在进行专业水平评价时,论文水平和参加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的要求不可没有,但应适度降低;对于初级和中级专业水平评价,应重点考察其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课题经历;对于副高级和正高级专业水平评价,应重点考察项目/课题经历、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成果/奖项。

与上述观点形成呼应,不同年龄、学历和岗位的受访者均认为笔试并非专业水平评价的最佳方式,相对而言,年龄、学历偏低和岗位流动性大的人员更倾向于采用实操考试的方式;随着学历和年龄的增长,对答辩和审查材料方式的认可度也提升。由此可以认为,在评价过程中一定程度地考虑申请者的同行认可度情况和采信同行推荐意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