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耐药性的蔓延是公地悲剧的例子之一

耐药性的蔓延是公地悲剧的例子之一

时间:2023-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这次视察香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香港回归中国后近20年,除重大庆典外,中国国家领导人鲜有来港视察。2011年8月16日至18日的三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访问和考察香港。港府及香港警方在处理示威、新闻采访和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等一系列安保措施上被舆论认为是过于严苛,引起对香港传统价值观的重大争议。张德江访港前夕,深圳市公安局公布破获一起意图用无人机滋扰国家领导人在港行程的计划。
现在时讯_古巴慢改革 香港凤凰周刊2016年第16期

现在时讯

封面

中国将在南沙建救助船基地

路透社

2016/05/23

随着中国继续在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称南沙群岛)推动民用和军事设施的建设,中国一个政府机构正计划在该地区为一艘先进的救助船建设基地。据大陆媒体报道,这艘救助船属于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该局的一名官员说,该船将搭载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将于今年下半年部署到该地区。南海救助局拥有31艘船只和4架直升机,以执行救援任务。该局官员说,中国军方也可能在救援工作中参与合作。这个救助船基地将让救援人员能够及时援助遇到麻烦的渔船,并缩短救助船需要航行的距离。

世界储蓄排行:中国第三 美国垫底

法新社

2016/05/23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2015年度《世界概况》称,卡塔尔、科威特和中国大陆在收入储蓄排行榜上位居前三甲。另一方面,美国是同期储蓄最低的国家之一。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收入储蓄最多的是石油生产国和亚洲新兴国家。文化和经济因素都起到重要作用。而除了低税收等经济因素会产生影响,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储蓄水平的重要因素。经济学家认为,储蓄对经济发展而言无功无过,不过在判断一个国家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个国家的投资情况和储蓄水平。

当药物不管用

《经济学人》

2016.05.21

不幸的是,适应微生物就意味着不适应人类。药物耐受不仅是最鲜活地体现进化真实发生的例证之一,也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直接损失的一个案例。

有些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仅仅是个理论”,那让他们把这个说给每年因耐药性感染而死亡的70万人的亲朋好友听吧。对抗菌素和抗疟药等抗微生物药物的耐受,就是适者生存的表现。不幸的是,适应微生物就意味着不适应人类。药物耐受不仅是最鲜活地体现进化真实发生的例证之一,也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直接损失的一个案例。而且情况还在不断恶化。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此类死亡人数可能从70万增加到1000万。

真正的威胁更不易察觉,却非常严重。公共卫生方面的进步(如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发起的那些)最终将会降低印度的肺结核发病率,但这很难弥补每年六万名新生儿因耐药性感染而致死的损失。哪里有地方性传染病,哪里就有对其疗法的耐受。这即便在富裕世界也不例外。

耐药性的蔓延是“公地悲剧”的例子之一;负责的人看不到造成的损失。你养牛吗?给它们的饲料里加点抗生素促进生长,不断增强的耐药性造成的损失却由全社会承担。你嗓子痛吗?吃点抗生素吧,以防是细菌性的。就算是病毒性的,吃药治不了,那也没坏处——除了会害了以后染上耐药性传染病的人。

对做正确的事缺乏激励,这一点很难纠正。在有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医生开处方会有奖励。症状消除后,病人如果疏忽了而没有吃完整个疗程的药,也不会有直接的损害,但是最耐药的细菌会存活下来。因为很多人错误地相信是人类而非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因为没有一种办法能够独立解决耐药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多管齐下。首先是减少用量。农业部门可以禁止对农场动物使用抗生素促进生长的做法,欧盟已经这样做了。如果各国政府都同意携手推进这类法规就再好不过。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政策都应当是多接种疫苗,在感染发生之前加以预防。

台港澳

香港要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

BBC中文网,节选

2016.05.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一行到港视察,其重点是出席“一带一路”论坛和了解有关创新科技及房屋政策落实情况,还与部分泛民议员会面。这对香港来说是利好消息,带来正能量。张德江是中共中央常委、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即中共对香港所有重大决策的拍板者,因此,张对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举足轻重。张这次视察香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国家战略,香港如果能够参与其中或搭上“顺风车”,对香港无疑是一个正面利好消息。长期以来,香港经济社会发展苦于找不到新的增长点,经济长期徘徊不前。“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意味着将带来更多机会,对于香港是一个靠谱的够得着的重大商业机会。

张德江这次视察香港,至少表明在目前香港政治争斗的复杂状况中,国家没有放弃香港,没有让其自生自灭,而是希望香港能够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战略的机会,以国家为靠山,走出去,谋发展,摆脱窝里斗和内耗,而香港以往有过许多向外发展的成功案例。对香港来说,能否抓住这一机遇谋发展,是一个考验。悲观的论点是,香港根本没有准备好,只停留在口头上。香港人懒得理睬国家的好意,香港人不愿意赚辛苦钱,可能白白浪费了这一机会。

香港回归中国后近20年,除重大庆典外,中国国家领导人鲜有来港视察。多事之秋的香港,充满了戾气。2011年8月16日至18日的三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访问和考察香港。港府及香港警方在处理示威、新闻采访和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等一系列安保措施上被舆论认为是过于严苛,引起对香港传统价值观的重大争议。许多如影随形的抗争,有失待客之道。

张德江访港前夕,深圳市公安局公布破获一起意图用无人机滋扰国家领导人在港行程的计划。国家领导人到港视察的安保措施明显加强是理所当然,香港泛民主派特别是其中激进派的示威抗议不囿于香港警方指定的示威区也是人人皆知。然而,用无人机做示威抗议的工具和道具,如果从反恐的角度看,增加了安保的难度。

国家领导人到港视察还有许多可关注的地方。第一,创新科技。这是香港的弱项。刚刚成立创新科技局,似乎只是增加了一个官僚机构,局面还没有打开,短期内创新科技难成气候。第二,房屋政策落实情况。这是梁特首上任以后抓得很紧初见成效的工作。由于前20年的欠账太多,要一任特首一朝一夕完成难度很高,要几任特首同心协力坚持不懈才能见效。第三,与部分泛民议员会面。国家领导人来港,与持不同政见的民意代表会面沟通,交换意见,本是好事。不论是礼节性会见,还是实质性交换意见,君子和而不同。(林贡钦)

香港肥胖患病率出现年轻化趋势

《星岛日报》

2016.05.23

香港肥胖患病率持续上升,更出现年轻化趋势。韦尔斯亲王医院肥胖代谢综合征外科治疗团队发现,近年获转介进行减重手术的个案中,逾三成患者年龄少于30岁,而每年轮候治疗人次更激增至逾百人,患者最少需轮候9个月才能动手术,团队正计划缩短轮候时间,冀每年进行50宗手术。团队成员之一、韦尔斯亲王医院外科顾问医生黄健鸿称,减重手术整个疗程需要多个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外科、营养师及心理医生支持等。患者经转介到诊所,先要接受评估和事前准备,按情况决定进行束胃带、缩胃或胃绕道手术,以减少进食量或吸收,手术后会由营养师及心理医生跟进护理,监察患者减重进度,手术后两年内平均可减10%至20%体重,至今手术死亡率为零。

不过,团队发现近年诊所接收患者人数持续上升,黄健鸿表示,诊所目前已累积约100名轮候患者,面临人手压力,平均要排期18个月才可接受评估,并等候9个月至1年进行手术,团队计划寻求更多资源,缩短轮候时间。

卸任后  马英九或官司缠身

德国之声

2016.05.21

随着蔡英文5月20日宣誓就职,也意味着马英九的正式卸任。2008年促成马英九选举成功的部分原因是他的清廉形象,不过接下来的他可能无法全身而退,或会官司“上身”。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地检署指出,去年马英九被告发多宗案件,但因“总统”享有刑事豁免权,且多数案件告发内容并不具体,多案被陆续暂时签结。台北地检署已表示,于5月20日后依法重启侦办暂时签结的24个案件。

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上涉“大巨蛋案”,此外,他也另被民众告发多起案件,包括渎职、贪污、洗钱防制条例等。马英九之前的两任“总统”李登辉和陈水扁卸任后,也曾面临诉讼,陈水扁被判刑入狱,现保外就医。

马英九卸任之前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就感受到外界对其的“政治追杀”,他表示“对外界部分指控感到意外”,但强调“相信自己的清白,也相信法院的公正”。

中国观察

从三个层面管理台海两岸关系

《金融时报》,节选

2016.05.23

防止法理“台独”的意义在于把解决台湾问题分成两步,即反“台独”和促统一。尽管这两步之间多有重合之处,但从战略上是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的。

胡温时代以来,有两个共识,对台海的稳定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另一方面是国共两党之间达成了共识,这两个共识让台湾保持了迄今为止的和平。如果没有这两个层面的共识,两岸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蔡英文上台后,台湾问题的走向如何,这是个大的问号。在此情况下,大陆对台湾的目标有三个层面,即短期、中期和长期。在短期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危机管理;在中期层面,就是遏制“台独”,或者维持现状;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是要追求国家的统一。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独”力量主导台湾政治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台海危机不断。民进党现在的领导层尽管也强调维持两岸现状,但仍然没有放弃追求“台独”的立场。在这个前提下,民进党执政之后,“台独”力量仍然有可能制造这样那样的“台独”危机。每当发生重大的政治事件,例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美国总统选举和台湾地区选举等,“台独”力量都有可能利用这些重大事件来制造危机。如何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形式,是中国大陆必须面对的要务。

与之相关的第二层面是现状管理。多年来,大陆把管理台海局势的目标定位在反对台湾的法理“独立”上面,这是很现实的做法。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存在是一个事实,看不到这个事实,任何决策都会是自欺欺人,会导致犯大错误。即使将来统一了,也并不见得两岸属于同一个行政实体。香港模式的“一国两制”已经是一个主权政治体下的两个行政实体。如何达成主权上的统一和行政权上的独立,既是一个规范问题,也是未来两岸关系客观发展的现实问题。

防止法理“台独”的意义在于把解决台湾问题分成两步,即反“台独”和促统一。尽管这两步之间多有重合之处,但从战略上是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的,这种分离有利于人们找到可行的途径,分阶段应付台湾问题,并求得最终的解决。

现状管理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中美关系和台湾岛内主流政治力量的变迁。大陆并没有实质性的途径来影响台湾岛内的政治。如果有,也不会出现1996年导弹危机那样的情况了。在导弹危机之后,大陆也通过领导人讲话或者通过媒体等试图影响岛内的政治走向,但是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甚至被岛内“台独”力量所利用而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种情况在近年有很大的变化。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有效地改变了从前“胡萝卜不甜、大棒不硬”的被动局面。在同时强化了“大棒”的硬度和“胡萝卜”的甜度的情况下,大陆比较有效地利用了两个因素:一是岛内的政治斗争,二是经济的区域化,也就是台湾和大陆两个经济体的高度整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两岸经济实际上已经是高度整合。现在很难想象台北的桃园机场如果没有了大陆去的航班,会变成怎样。台湾的整体经济也是如此。即使是最具有“独立”理念的“台独”力量,也很难否认大陆经济对台湾的影响了。

不过,要把两岸的经济整合转化成为对台湾的政治影响,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济的整合里面可以分解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台商”因素。台商因素很复杂,他们往往是机会主义者。现在大陆有那么多台商,但是他们有多少回去支持国民党,又有多少支持民进党?这种复杂情况以后还会存在下去。

比台商更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实际上是普通台湾人民,尤其是南部农民。经济的整合有可能使得大陆直接地影响台湾农民的利益,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投票意向。多年来,大陆直接向台湾开放农产品市场。很难假定所有的台南农民都是倾向于“台独”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台南传统上是民进党的基地,这些农民很容易被“台独”基本教义派动员。如果大陆的市场和他们的生计能够发生直接的联系,那么情况就会改变。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民进党曾经对大陆的“亲台”经贸政策拼命抵抗。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抵抗对民进党的负面意义大于其积极意义。

有了这些可以影响岛内政治动态的途径,台海局势的稳定就有了基本的保障。(郑永年)

美国成反倾销诉讼最大发起国

中国成其目标

综合外媒报道

2016.05.23

一年一度的《全球贸易保护报告》显示,美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反倾销和其他贸易保护案件的最大发起国,而中国及其钢铁行业正是美国的最大目标。该数据突显出,某些工业部门对他们认为来自中国对手的竞争感到日益担忧。该研究的公布正值美国政界反中国言论日益增加之际,此外,今年夏天3起针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的政治敏感反倾销案件即将作出裁决,可能导致美方对中国企业施加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

但是,这些进展也指向美国和欧盟在利用此类案件上的巨大差异,欧盟目前正在讨论是否要赋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一让步会使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案变难。

研究显示,2015年美国企业发起了43起反倾销案件,以及另外22起旨在征收反补贴税的反补贴调查。美国在这两方面均处于领先位置,超越了分别在2014年和2013年发起最多案件的印度和巴西。

2015年,欧盟仅提起了12起反倾销案,较前一年减少了2起。根据WTO的数据撰写该报告的反倾销专家克利夫·斯蒂文森称,美国反倾销案件激增主要是因为钢铁行业。这一增长也表明,美国企业热衷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对象从中国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英国和荷兰等国。

2015年,全球范围发起的233起反倾销案件中,针对金属行业的案件占比达创纪录的46%,几乎全部是针对钢铁行业的案件。在美国发起反倾销案件比在欧盟容易得多。在欧盟,企业必须先通过公众利益测试。但是,斯蒂文森称“这或许反映出美国在保护本国钢铁制造商方面比欧盟更大胆”。

美国和欧洲钢铁行业指责中国受到高额补贴的钢铁部门向全球市场大量输出钢铁,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拉低了国际价格。近年来钢铁价格暴跌已经造成从澳大利亚到英国、乃至美国部分工业中心的全球范围的工厂大量倒闭。中国拒绝承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并表示正在努力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该问题变得日益尖锐。

这一问题也打击了中国在WTO框架内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努力。中国声称,在其加入WTO满15周年的今年12月,应当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如果中国获得了该地位,那么这可能影响美国等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案的能力,因为这将使他们不能用替代国的价格进行比价。根据这份新报告,在过去20年里,印度是发起反倾销案最多的国家,在1995年至2015年间发起的4990件反倾销案中,印度发起了767件,占比为15%。同期,美国发起了570件,欧盟发起了480件。

中国发动“双坡”攻势  力争新隆高铁项目

《联合早报》,节选

2016.05.23

中国对争取新隆高铁项目持续发动强猛攻势,除了不断向马来西亚争取出线机会,中国高阶游说团还发动“双坡”攻势,在吉隆坡会见“重要人物”后,将全团飞往新加坡,力求拿下让日本、德国等国皆虎视眈眈的大项目。

据《南洋商报》透露,以“中国铁路领域最高领导人”,即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为首的中国高铁联合体团队一行约40人已抵达马来西亚,准备与马来西亚领袖及华团会面,表达中方争取新隆高铁项目的高度意愿。这支代表团在马来西亚停留至5月25日,之后会直奔新加坡会见该国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官员,继续推广中国高铁优势。

新隆高铁项目原先是由马来西亚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和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联合提出的计划,这支中国高阶“游说团”这次前来,计划前后会见两个单位,可见做足准备。提及中方此次派员来马的目的,消息称,随着公交会主席赛哈密早前访问中国相关单位,中方这次可谓“回访”,但真正目的与争取新隆高铁有关。

新隆高铁将成为向北连接马泰高铁和中泰高铁的泛亚铁路布局之重要一环,让中方建设新隆高铁,有望以相同系统连接这区域铁路;若采取日本新干线,则可能因系统不同而未必达到理想愿景。据悉,中国驻马大使馆正在安排,让中国高铁联合体团队与“马来西亚领导人”会面,预计此人正是首相纳吉。该代表团这次访马将会见数名领袖,包括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主席赛哈密、交通部长廖中莱、首相署部长阿都华希及马来西亚高铁机构领袖。

堪称中国铁路“一哥”的盛光祖首次来马访问,他这次率领的团队也是中国铁路交通的最高级代表团,代表性十足,中国以行动说明他们已摆出最好姿态“应战”。

据悉,由中铁总牵头组成的联合体由六个成员组成,其中包括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无名学者成为学术明星

《南华早报》网站,节选

2016.05.19

韩春雨(右)及其合作者沈啸(左)、高峰(中)

在中国科研界,韩春雨博士是位无名小卒,至少从科研资金的标准来看是这样。在十多年的学术生涯里,这位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共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获得过30万元——相当于每年三万元,还不如一个衬衫厂工人的年收入。

尽管缺乏支持,韩春雨却突然成为全球瞩目的人物。他和同事在石家庄那间朴素的实验室里开发出一项新技术,以史无前例的效率和精准编辑人类基因组,这项发现可能带来非传统性的方法以应对癌症和衰老。《自然》杂志网站称,这项研究5月初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很快成为阅读量最高的新文章之一。《细胞研究》杂志科技主编王杰(音)说:“韩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在议论他,可是没人知道他是谁。”

韩取得的意外成就可以归结为所谓的“溢出效应”。中国眼下大力投资于科技领域,高校源源不断地出产博士学位持有者,却没有足够的机构或学术岗位让他们担任显赫的工作。他们最后往往去到较差的大学,默默无闻地从事研究;但相比老一辈,他们有一项关键优势:互联网和网上的研究宝库。

世界最大的科技论文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公司说,中国正在变成研究领域的超级大国。爱思唯尔驻新加坡全球通信区域负责人贾森·陈(音)说:“十年来,我们看到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在全世界增长最快,中国成为学术文章第二大出产国,仅次于美国。”从2005-2014年,中国人发表的学术文章增加了两倍,全球专利中引用的中国人文章比例从5%增长到10%以上。

这种繁荣的背后是全世界最大的研究者大军,北京正在利用资金吸引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科技人才。中央政府称,去年的研发投资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近40%。但是,多数科学家仍然就职于相对较小的大学或经费有限的研究机构。有些人甚至没有条件接触国际学术杂志或者合法下载研究论文。

《科学》周刊4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道显示,中国拥有最大的Sci-Hub用户群,Sci-Hub是世界最大的盗版论文数据库。不过,福州大学计算机学教授陈德旺说,这些“劣势者”将成为创新的新力量。在他看来,韩春雨虽然不在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工作,但他的博士学位出自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

“随着全世界博士培养数量的快速增加和一流科研机构的职位有限,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普通大学有来自著名大学培养的博士任教已经是司空见惯。”陈德旺在科学网发表博文称:“互联网已经帮助拉平了竞技场。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常会有无名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名动江湖。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费、环境和名气不再是出一流成果的重要条件,好的想法、浓厚的兴趣、执着地追求,才是科技创新不竭的源泉。”

中国留澳学生出高价“买”工作签证

《澳洲金融评论》

2016.05.24

有部分中国父母为让留学澳大利亚的子女毕业后仍能在当地生活,竟大花金钱“买”签证。有移民中介及律师指出,这些中国家长寻找有意愿的澳洲企业——通常由中国出生的董事做代表,向他们支付每个学生6万-8万澳元(约28万-37万元人民币)的费用,以换取“457签证”及该公司的“岗位”。两年后,相关企业会协助毕业生申请永久签证,通常是186雇主提名类型的。某中介说:“我知道悉尼有家公司在3-4年时间里雇佣了10-20名这种学生。”

其他中介则表示,有非常多的人设法围绕规则做文章。多数这种企业不需要额外人手,因此,虽然学生的名字在工资单上,企业并不真的支付工资。据他所知,至少有30家企业——多数是房地产或进出口公司,围绕相关规则操作。“许多学生没有领工资。他们拿着签证,然后去找有钱收的工作。”他补充称,与此同时,挂靠企业支付象征性的工资税,然后用家长给的大笔报酬补贴自己。

中资移民代理商Austar Group Sydney的拉金(Larkin Gou)表示,他有时会接到要求提供这些服务的人的电话,但他拒绝招待对方。悉尼Comasters Law Firm律师杰弗雷(Jeffrey Lee)也被一些家长联系过。他指出,这个问题没有看起来那么普遍。他坦言,“买”签证其实并不普遍,因为工作签证不易取得,不但律师费相当高,政府的审查亦十分完善。杰弗雷亦表示,来自亚洲的那些学生及家长多数不是罪犯,而是重视澳洲永久居留权的移民,澳洲的吸引力还带来了许多中国移民及寻求住宅的投资者。

移民及边境保护部表示,目前它没有得到实质证据证明存在有钱外国人花钱让本土企业雇佣他们孩子的行为。其发言人说:“我们经常收到和调查关于花钱买签证的指控。按照得到的情报,我部例行会展开调查来找出买签证法规下的潜在罪行。”

中国机场准点率为何全球垫底

BBC中文网,节选

2016.05.17

安思崇(Danny Armstrong)已经习惯了飞机晚点和航班取消。身为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中国区总经理,他每个月都要在中国乘坐飞机出差好几次。由于中国民航系统的准点率极低,安思崇不得不熟练掌握各种应急计划:选择准点率相对较高的航空公司,并在航班延误较为频繁的时期改用高铁出行。

中国的商务旅行者大都与安思崇有着相同的困惑,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空域长期拥挤导致在中国乘飞机旅行变得越来越混乱和不可靠。FlightStats去年对全球188个大中型机场的离港航班准点率进行了排名,在排名垫底的20个机场中,有14个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它们的准点率均不足60%。表现最差的中国机场是杭州机场,准点率仅为41%。相比而言,全球最繁忙的东京羽田机场虽然每年起降的航班数量多于上海浦东,但去年的准点率却高达92%。

航空专家认为,中国的一大主要问题在于,即便是在本土航空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留给民航客机的空域仍然很小。这不仅会导致民航客机每天起降的数量遭遇瓶颈,偶尔还会在军事演习期间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

然而,中国的航空业仍在持续增长。据估计,中国的航空公司去年运送旅客约4.4亿人次,较上一年增长11%。据悉,中国还有望在未来20年新增7.58亿人次航空旅客。休闲旅游的增加推动了航空业的需求,但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统计,商务旅行量也在大幅增加。为了容纳这些新增的航空旅客,中国政府开始为民航客机开辟更多空域。去年10月,监管者向民用飞行器开放了该国三分之一的低空空域,这项举措的主要受益者是急救服务和直升机游览。该计划希望最终将开放范围扩大到3000米。

美国国家商业航空协会首席运营官史蒂文·布朗表示,中国还在积极建设更多机场,并在努力提升现有设施的效率,增加每小时安全起降的飞机数量。他透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正在采用航空业最先进的做法,从通过培训提升机组成员的操作效率,到改善空中交通控制能力和飞机跑道照明状况。“中国的基础设施和系统迟早会比肩西方,其发展这项能力的速度远超任何一个国家。”

很难量化航班延误和取消对整个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但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津曾透露,只要将其10%的空域向民航客机开放,便可将中国的GDP提升约2000亿元人民币。然而,尽管中国民航业存在种种问题,却不会阻止企业争相在这里投资——至少目前没有出现这种迹象。

(Justin Bergman)


环境&科技

调查:中国和印度急需心理健康服务

《纽约时报》,节选

2016.05.19

一项新报告发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印度和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精神疾患得不到治疗的问题。如果两国不改进医疗卫生体系,不培训民间治疗师协助治疗,那么这个问题将无法得到充分解决。

这项分析基于对这两国的多年医学调查,是发表在《柳叶刀》和《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一系列论文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国际研究者联合行动的最新努力,想把心理卫生推向全球医疗服务日程的核心位置。这项最新调查以三篇论文呈现,它发现印度和中国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过有效治疗,导致这两国的残障负担高于所有西方国家的总和。

“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总和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两个国家都处于流行病学和人口结构的重要转型期,”其中一篇论文的联合作者维克拉姆·帕特尔博士在发布的采访录音中说。没有参与这项调查的专家们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这方面的投资仍远远落后于针对其他疾患的投资。这两个国家在精神健康方面的花费只占医疗总预算的不到1%。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全球精神健康科目课程主管亚历克斯·科恩博士说,“我认为,政治家和公共服务规划者会发现这项调查很有价值。但是,如果不调动足够的资源去治疗超过2%的需要治疗的人”,那么总体负担就可能显得难以应付。

过去10年,印度和中国都采取措施普及精神健康服务。中国政府2004年启动了一个项目,培训了1万名精神科医生,建立了上千个社区精神健康中心,有些人认为这是改善精神病治疗方面的一项历史性投资。

印度政府的一个旨在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的项目在一些地区有效降低了去医院的成本,尽管专家们说项目执行水平最多只能说是参差不齐。

但是,两国的多数人口依然几乎没有接受精神病医生或心理治疗师服务的能力或途径,尤其是农村地区。“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中国人极少寻求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迈克尔·菲利普斯博士在一项声明中说,“随着人口快速老化,这个国家总体来说没有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认知障碍症大面积发作问题。”

新论文中详细描述的不断增大的负担主要是由于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长。从1990年到2013年,一些病症的诊断(比如注意力缺失症)在中国减少;也有些症状增多了,比如认知障碍症以及滥用药物和酗酒。这一时期,中国的自杀率大幅降低,而在印度却稳步上升,原因不得而知。(BENEDICT CAREY)

气候变化也能引发难民潮

德国之声

2016.05.21

埃塞俄比亚的一场强降雨,在该国东南部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40人丧生;索马里则遇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多个省份的农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是最近在柏林的一次气候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所讨论的内容。

专家指出,目前非洲东部以及南部正在受到持续干旱的困扰,已经造成5000万人直接受灾。全球移民数据分析中心(GMDAC)的专家梅尔德强调,在讨论难民逃难原因时,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日内瓦“境内流离失所监测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过去八年间,全球有2亿多人曾因自然灾害而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或被紧急疏散。国际移民组织(IOM)的气候专家沙扎诺尔指出了另一个事实:出于气候原因而逃难的灾民,通常并不会前往遥远的外国,绝大多数的气候移民依然会留在本国境内。全球移民数据分析中心的统计数字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该中心的梅尔德说:“一个人要是没有钱买车票、飞机票,他的确也去不了什么地方,只能前往最近的城市,或者是另一个省份。”

梅尔德对六个国家的移民现象展开了案例研究。她发现,只有在地方当局对救灾力不从心、而民众也对灾情毫无准备时,环境及自然灾害才会促使民众逃难。研讨会上,她以同处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多米尼加与海地这两个国家为例,指出多米尼加有着完善的疏散预案,当局知道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民众也对预案有所了解;而在相邻的海地,则既没有预防措施,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和资金,还缺乏必要的防灾信息。

与会专家结合非洲东南部的现状指出,一个地区受灾时,相邻的几个国家应当在政治层面上进行磋商,从而能够让“气候移民”有序地迁徙;这当然还需要签发专门的签证。专家认为,如果这一构想能够得到贯彻,造成灾民迁徙的气候灾害甚至对促成区域合作具备正面意义。

阅 读

希拉里与奥巴马“亦敌亦友”

《华盛顿邮报》,节选

2016.05.11

在希拉里·克林顿与贝拉克·奥巴马的关系中,存在某种令华盛顿的记者们强烈着迷而又进退两难之处。《纽约时报》的马克·兰德勒写出了《另一个我:希拉里·克林顿、贝拉克·奥巴马以及对美国权力的隐约争夺》这本书,承诺描述奥巴马与希拉里关系的内情。结果就是,一部关于过去7年里美国外交政策的杰出著作。

然而,该书没有对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特别惊人的描述,也没有令人清晰地感到二人持有截然相反的外交政策理念。尽管兰德勒强调不同之处——“希拉里·克林顿和奥巴马体现了两种彼此竞争的对美国在世界上担当角色的看法”,但在这方面,不存在世界观的真正冲突。正如作者承认的,“必须要说,(他们的)一致之处多于分歧之处”。在出现分歧时,更大程度上是关于方式和本能,而不是实质和原则。

但是,方式和本能是重要的,在兰德勒笔下,关于它们的那些叙述值得一读。从“阿拉伯之春”到俄罗斯的复兴再到伊朗核协议,兰德勒展现了一位一心要创造历史的总统和一位从她个人提升角度考虑每项举措的国务卿。

在华盛顿,抢功劳是一场血腥竞争。在班加西事件前的平静日子里,美国对利比亚的干预似乎取得了成功,希拉里团队希望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这全部是她的功劳。奥巴马对干预较为慎重。当时任白宫助手、作家萨曼莎·鲍尔在时局值班室中就美国保护利比亚平民的道义责任大胆直言时,奥巴马反驳说:“这不是你为自己的书写下新篇章的机会。”

政府的“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政策”——兰德勒称之为奥巴马与希拉里之间的“健康协作”也导致“那些试图对此提出所有权的人展开了一场激烈拔河比赛”。荒谬可笑的是,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伦和希拉里争相写作有思想的期刊文章,以能够如插旗宣示主权般对这项政策提出所有权。多尼伦当时为《外交政策》双月刊写作一篇文章,但耗时过长,未能完成。与此同时,希拉里为《外交政策》双月刊写作一篇相同主题的文章。后来希拉里赢了,她在2011年10月发表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吹嘘自己的多次亚洲之行。

但是,在希拉里从国务卿变为总统竞选人后,她拒绝接受“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称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贸易协议。兰德勒指出,尽管她在任国务卿期间支持这一协议,但她在预选期间的政治考量是“明确的”。此举取悦了一些重要的民主党利益团体,但刺痛了她在政府中的前同事。当然,希拉里考虑自身政治利害反映了官僚现实。兰德勒解释说,总统喜欢在白宫西翼内制定外交政策,而“希拉里难以打入奥巴马这个排外的内部圈子”。这个内部圈子致力于为他们的头儿找到留遗产的象征性机会。

如今是希拉里在竞选总统,而奥巴马知道,他的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成功。兰德勒断言:“她的竞选运动也是奥巴马的竞选运动。”历史似乎决心让奥巴马和希拉里继续“亦敌亦友”的关系。

全球供应链“无国界”

《经济学人》

2016.05.14

地图上的线条往往与现实关系不大。这可能是个令人恐怖的认识:比如,叙利亚的边界与中东实际力量施展并不相符。但是,还有一种不那么有害的力量也可能抹掉国界:全球供应链。

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帕拉格·康纳想证明世界实际上是多么紧密相连。他在新书《连通地图绘制:绘制全球文明未来的地图》中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将世界交织为一体的基础设施:长度是航母两倍的货柜船,各大洲纵横贯通的高速公路。他说,按照某些估算,“仅在未来40年,修建的基础设施就将超过4000年来修建的设施总和”。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将处于“非国家”状态。

把所有因素考虑在内,高达40%的美国出口其实包含着进口。他说,产品应贴上“各地制造”的标签。迪拜是康纳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常常引用的例子。迪拜高达90%的人口是在外国出生的,比纽约高一倍以上。低税、对移民开放和良好的交通工具意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汇聚迪拜做生意。而迪拜的这个现实正日益成为各地的现实。他不禁感叹:“供应齐全可满足任何需求;人力和物资几乎畅通无阻。”对于担心世界正变得日益封闭的人来说,《连通地图绘制》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乐观见解。像康纳这样的人,只要乐意,可以飞到世界各地达成交易。但是,大多数人没这么幸运。数以百万计逃离叙利亚的难民不属于全球供应链。此书最令人信服的观点可能与政策对策有关。康纳提出,要想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必须投资基础设施。

军 事

中国着手精简军工企业  谋求创新

《简氏防务周刊》网站

2016.05.20

中国官员表示,中央企业需要“瘦身健体”,这显然是对近几周有关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的公开讨论作出的回应,这一增长模式使得央企获得的收益不成比例。中国领导人还要求央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国有军工企业已在进行重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航空发动机业务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剥离。但整个国防工业现在可能会与其他大部分央企一同被精简。

尽管国防工业不是中国最大的“钱坑”,但国务院仍批评不少央企存在着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包括“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中国还宣布科研人员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至少能获得50%的奖励。新的激励措施旨在鼓励设计师和工程师展开更多的技术创新实验。

一些西方航空航天公司的驻华代表称,中国国防航空工业创新受到三大因素的束缚。一是在自上而下的经济计划未作要求的情况下,不愿展开创新或实验活动。第二,企业拒绝成立海纳各地精英的人才库,未建立西方公司所谓的“卓越创新中心”。第三,一名美国公司代表称:“对失败根深蒂固的恐惧使得这些公司不愿让自己的员工搞有技术风险的活动。”

近年来,中国的计划制定者一直谋求降低专供解放军的国防产品比重,目前约为85%。扩大出口比重(目前约占15%)将减少北京对国防产业的补贴。熟悉内情的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不可能大幅降低这一比重。举例来说,尽管法国一直将80%的国防工业产品用于出口,而20%用于国内消费,但考虑到中国军队的规模及其本身的防务需求,这对中国而言是不现实的。

中国近年来重点强调的是实现军民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军工企业一直在尝试从商业领域获得技术创新的来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即在设计新型武器系统时采用现成的商用组件。但一位研究中国国防产业的美国专家说,这一做法无法制造出最初所希望的合作式产品。“中国科技部最早提出了军民一体化的理念,但现在却提倡由工程师和科学家展开创新的利润分成计划。这说明他们仍没有找到捷径。”

美考虑在南海部署机动火炮 将用作防空武器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

2016.05.21

美国陆军和五角大楼的高级战略和计划制定者正考虑以新的方式在全球使用现有武器平台的办法,包括可能在南中国海地区部署机动火炮,在必要时作为防空武器,击落来袭的火箭和巡航导弹。官员们说,除了南中国海,在中东和东欧等地区,将机动火炮武器用于防空也应该是有效的。一位陆军高级官员说,机动防空武器在东欧地区可以被证明是对俄罗斯导弹、飞机和火箭的有效威慑。

在南中国海,美国与中国有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既有对立也有合作。最近中国在南中国海声索地区部署地对空导弹的行动加剧了紧张关系,促使五角大楼的计划制定者考虑各种方案。官员们明确强调,在这些问题上尚未作出决定,但这是正在考虑的问题之一。五角大楼官员一直反对该地区进一步军事化,并强调南中国海领土争端应该通过和平和外交方式解决。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官员公开表示,美国将继续“航行自由”行动,海军舰船将在中方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12海里范围内航行——紧张局势显然在升级。除了这些活动,美国完全有可能找到办法向该地区部署更多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自然,这样的行动需要与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密切协调,因为美国在南中国海没有主权要求。

虽然五角大楼官员没有正式证实与盟友合作、在南中国海部署武器的可能性,但他们的确表示,美国正加强与该地区盟友的协调。五角大楼发言人比尔·厄本说:“我们正继续与伙伴和盟友合作,发展其海上安全能力。”

实际上,五角大楼正积极加强对太平洋地区盟友的支持。厄本解释说,2016年的一项名为“东南亚海上安全倡议”的防务法提供了新的经费,批准五角大楼为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提供训练、装备和其他支持。此外,陆军高级官员说,五角大楼还将美国太平洋集团军司令提升为四星上将,使他得以与中国军方同等职务领导人和该地区其他领导人直接沟通。

美国陆军官员说,截至几年前,陆军在韩国有驻军1.85万人、日本2400人、关岛2000人、菲律宾480人、夏威夷2.23万人、阿拉斯加1.35万人。陆军继续支持国防战略,加强与该地区现有盟友的合作,进行多项联合军演。这些高级官员说:“为确保该地区稳定,太平洋再平衡的地面因素很重要。”

□ 编辑  漆菲 □ 美编 青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