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数据进行初步回归,发现(Gdpit)2无法通过t检验,决定剔除人均GDP的平方项,调整为模型2。
Yit=β0+β1Gdpit+β2Indusit+β3Scienit+εit (2)
对于模型2,我们通过考察模型拟合程度以及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发现固定效应模型效果比随机效应模型更好。以人均SO2和工业烟尘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7-2所示。
表7-2 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对空气污染影响的回归结果
注: 括号内是估计系数所对应t统计值,* 、**、***分别表示的10%,5%和1%统计显著性水平。
人均SO2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对于模型1,人均GDP平方项无法通过t检验,说明数据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这与陆虹 (2000)、沈满江(2000) 的结论基本相符。原因可能是多年来京津冀地区绝大多数城市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禀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改变,单纯的经济规模增长无法带来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对于模型2,人均GDP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在持续增加; 产业结构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第三产业 (主要指服务业) 比第二产业污染性要小,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越大,其人均的SO2排放会相应降低; 技术进步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人均SO2的排放量。
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对于模型1,人均GDP平方项无法通过t检验,两者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并不存在,可能原因与前文相同,表明仅仅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不会自动下降。对于模型2,第三产业比重的增长会显著抑制人均工业烟尘的排放量; 技术进步对减少人均工业烟尘排放产生显著的影响。
[1] Grossman G,Krueger A.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 3914,1991.
[2] 包群,彭水军.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 世界经济,2006 (11): 48-58.
[3] 成艾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减排—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03): 41-47.
[4] 李斌,赵新华. 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J]. 财经研究,2011 (4): 112-122.
[5] 姚西龙,于渤.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J]. 科研管理,2012 (8): 35-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