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后未发生料件进口的手册&账册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查询备案审批之日起一定时间范围内未发生料件进口的手册&账册。
风险分析和建议
备案后长期未发生料件进口,可能由于企业进出口作业调度不合理造成,也可能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
料件进口后没有成品出口的手册&账册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查询料件进口后一定时间范围内未出口成品的手册&账册。
风险分析和建议
企业料件进口后长时间未出口成品,可能被海关认为有擅自处置料件或者串用料件之嫌。
加强对料件进口后没有成品出口的手册&账册的管理,防止出现串用料件﹑擅自处置料件的事务发生。
先出后进的手册&账册监控管理分析
指标分析
检查合同的第一出口时间早于第一进口时间的异常情况。
风险分析和建议
企业可能存在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先出后进”:
1)历史高报单耗,造成料件溢余
2)串用其他料件或者其他手册料件
3)一般贸易料件﹑国内料件替代进口保税料件
4)深加工结转转入未报
企业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企业备案变更率监控管理分析
指标分析
统计发生过变更的手册&账册,然后与该期间备案核发的手册&账册总数进行比较。
变更率=变更数量/核发手册&账册总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通过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备案变更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在执行加工贸易备案工作方面的变更情况和产生变更的原因。
手册&账册展期情况监控管理分析
指标分析
提取展期的手册&账册数据
展期手册&账册:申请展期的手册&账册
展期天数:原期限与展期后期限的间隔天数
风险分析和建议
手册&账册经常延期,企业有可能被认作管理不规范。
通过对企业的手册&账册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作业状况,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平衡备案﹑多种备案和多种归并﹑被动滞后备案﹑不实备案现象。
进出口金额倒挂监控管理分析
指标分析
检验是否出现进出口金额差异(进口料件总金额大于出口成品总金额)。了解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倒挂的信息,提高保税业务实际进出口监管的针对性,查询进口料件总金额大于出口成品总金额的数据。
1)出口金额
出口金额=进(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中的统计美元值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出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成品退换出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以产顶进出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成品退换进口报关单金额=出口金额(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4400﹑4600+0243﹑0642)-进口金额(4400﹑4600)
2)进口金额
进口金额=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中的统计美元值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进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以产顶进进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出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料件复出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出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料件内销进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边角料内销进口报关单金额-进(来)料加工边角料复出口报关单金额=进口金额(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0300﹑0700+0243﹑0642)-出口金额(0300﹑0700+0265﹑0664+0258﹑0657)-进口金额(0245﹑0644+0844﹑0845)-出口金额(0864﹑0865)
3)倒挂金额
倒挂金额=出口金额-进口金额
风险分析和建议
一般来讲,加工贸易料件加工为成品出口应有一定的增值。
出现实际出口金额低于进口金额可能是由企业低报价格或者没有进行正常生产等原因造成。
进出口金额差异率的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统计一定时间范围内,进出口业务的差异情况。
针对的贸易方式(核扣方式+/-)和时间维度进行差异率分析。
进出口金额差异率=(出口金额-进口金额)/进口金额
其中,出口金额﹑进口金额定义同前文。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业务统计管理分析
对深加工结转业务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贸易方式和核扣方式:
深加工结转贸易方式和核扣方式对应表
指标分析
1)结转进口报关单比率
结转进口报关单比率=结转进口报关单数/总进口报关单数
2)结转进口金额比率
结转进口金额比率=结转进口金额数/总进口金额数
3)结转进口货运量比率
结转进口货运量比率=结转进口货运量数/总进口货运量数
4)结转出口报关比率
结转出口报关比率=结转出口报关单数/总出口报关单数
5)结转出口金额比率
结转出口金额比率=结转出口金额数/总出口金额数
6)结转出口货运量比率
结转出口货运量比率=结转出口货运量数/总出口货运量数
(主要考虑因素:时间﹑商品﹑申报地海关﹑进口口岸﹑出口口岸﹑运输方式﹑征免性质等)
7)结转业务流向分析
分析深加工结转货物主要流向监控。计算某一客户结转出口金额/总出口总金额比率。(结合时间范围等进行比率分析)
8)结转商品比率分析
分析不同商品的进出口的结转比率关系。
计算某商品某段时间范围的结转进(出)口金额/该段时间总进(出)口总金额。
风险分析和建议
深加工结转过程较容易出现违规﹑走私现象。通过对深加工结转业务进行监控分析,对企业深加工结转的情况进行核实,防止违规﹑走私现象的出现。
深加工结转进未报、转出未报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监控转厂进口入库数量与报关数量之间的明细差异;监控转厂出口出库数量与报关数量之间的明细差异。
1)转进未报数量
转进未报数量=某转厂进口入库单的入库数量—针对该入库单的采购退货数量—转厂进口入库单对应的已经报关数量
2)转出未报数量
某转厂出口出库单的出库数量—针对该出库单的采购退货数量—转厂出口出库单对应的已经报关数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企业如果不能够有效跟踪转进未报﹑转出未报情况,将造成难以跟踪企业库存数据与海关底账数据之间的差异。
同时,也可以分析是否存在多交少转﹑少交多转﹑转而不报﹑报而不转﹑假结转等现象。
深加工结转申请表执行状况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跟踪结转进口和结转出口申请表的状态,例如:申请表是否核销﹑实际执行情况等。
跟踪结转进口仓单和报关作业情况,对结转进口申请表进行状况跟踪。
1)结转进口申请表状态
“新单”﹑“执行中”﹑“核销”
2)结转进口申请表剩余数
结转进口申请表剩余数=结转进口申请表数量-对应结转申请表已经生成进口报关单数(归并后)
风险分析和建议
跟踪深加工结转申请表的执行情况,避免深加工结转申请余量不足﹑超量深加工结转(擅自深加工结转)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外发加工作业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外发加工分析主要是帮助企业了解外发加工的动态情况,进行发出和收回的平衡分析,避免擅自外发加工,以及防止逾期未收回﹑收发不平衡的情况发生。
依据外发加工单以及外发收回单据,进行外发与收回料件之间的差异。
指定某一时间段,发出与收回之间的差异值。当起始时间为空时,计算截止到某一时间,发出与收回之间的差异值。
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业务数据:
1)委外送料出仓
2)委外退料入仓
3)委外收货入仓
4)委外退回边角料
外发加工进出差异=委外送料出仓—委外退料入仓—委外退回边角料—委外收货入仓折料件(需要处理收货成品/半成品折回料件)
(指标计算基于时间段﹑单据号﹑物料范围进行定义分析)
风险分析和建议
对外发加工过程进行监控,避免企业出现擅自外发﹑超期&超量外发﹑收发不平衡等现象。
边角料处置作业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相关贸易方式与核扣方式:
边角料处置贸易方式和核扣方式对应表
1)边角料内销补税价格
统计分析边角料内销补税价格,按照商品编码进行汇总统计,计算税款总额﹑净重总量﹑平均吨税等指标。
2)边角料内销金额比率
边角料内销金额比率=商品边角料内销金额/该商品进口料件总金额
(分析某一时段内,商品边角料内销金额与相关进口料件金额的比率)
3)边角料内销数量比率
边角料内销数量比率=商品边角料内销数量/该商品进口料件总数量
(分析某一时段内,商品边角料内销数量与相关进口料件数量的比率)
4)边角料复出金额比率
边角料复出金额比率=商品边角料复出金额/该商品进口料件总金额
(分析某一时段内,商品边角料复出金额与相关进口料件金额的比率)
5)边角料复出数量比率
边角料复出数量比率=商品边角料复出数量/该商品进口料件总数量
(分析某一时段内,商品边角料复出数量与相关进口料件数量的比率)
6)边角料放弃数量比率
边角料复出数量比率=商品边角料放弃数量/该商品进口料件总重量
(分析某一时段内,商品边角料放弃数量与相关进口料件数量的比率)
注:边角料放弃不用申报报关单。加工贸易企业因无法内销或者退运而申请放弃边角料的,凭企业放弃该批货物的申请和海关受理企业放弃货物的有关单证经海关核实无误后办理核销手续。
放弃的货物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1)经海关核定有使用价值的,由主管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变卖处理;
2)经主管海关核定无使用价值的,由企业自行处理;
3)对按照规定需进行销毁处理的,由企业负责销毁,海关凭有关销毁的证明材料办理核销手续。
风险分析和建议
加强对企业边角料处置过程的监控管理,防止出现边角料擅自处置之行为。
加工贸易执行情况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监控加工贸易执行的平衡状况,通过对加工时间进度﹑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进度进行分析。
检查加工贸易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先出后进﹑金额倒挂等现象。
加工时间进度:已执行时间(到查询日期止)占合同加工期的比
进口料件进度:实际进口料件总值占备案料件总值的比
出口成品进度:实际出口成品总值占备案成品总值的比
风险分析和建议
当进口料件进度和出口成品都选择较大值时,而加工时间进度选择较小值时(例如:小于正常产品的加工时限),企业可能被认为有可能存在串换料或飞料情形。
手册&账册主料库存量监控分析
通过对手册&账册理论库存量的跟踪监控,加强企业过程管理力度。
指标分析
1)理论库存量
理论库存量=该项商品实际进口数量—成品出口数量×净耗(/1-损耗率)
2)理论库存量占其实际进口量比率
理论库存量占其实际进口量比率=理论库存量/该项商品实际进口数量
3)成品耗用主料数量
成品耗用主料数量=成品出口数量*净耗/(1-损耗率)
4)料件库存量
料件库存量=该项商品实际进口数量—成品耗用主料数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企业需要全面掌控保税货物的库存动态状态,对形成的库存差异进行合理分析。
料件退换业务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相应的贸易方式和核扣方式为:
(0300)的来料料件退换E
(0700)的进料料件退换E
(0300)的来料料件退换I
(0700)的进料料件退换I
统计分析来料料件退换0300﹑进料料件退换0700的报关单中出口实际数据﹑料件进口数据。
1)料件退换金额比率
料件退换金额比率=出口实际金额/料件进口金额
2)料件退换出口货运量比率
料件退换出口货运量比率=进口料件退换出口货运量/总进口货运量
3)出口实际金额
出口实际金额=(出口来料料件退换0300﹑进料料件退换0700)—(进口来料料件退换0300﹑进料料件退换0700)
4)料件进口金额
料件进口金额=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中的统计美元值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进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
风险分析和建议
监控某时间范围内,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的进口料件退换出口的情况。通过对料件退换这种相对异常的加工贸易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工作失误,避免串换进口料件的违法情事。
出口成品退换业务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分析某时间段,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的出口成品退换的比率。
针对贸易方式为:
(4600)进料成品退运(进料加工成品出口后退回)
(4400)来料成品退运(来料加工成品出口后退回)
1)成品退换金额比率
成品退换金额比率=出口成品退换金额/总出口金额
2)成品退换数量比率
成品退换数量比率=出口成品退换数量/总出口数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成品退换比率过高,可能是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出现问题。但过高的退换比率,有可能引发海关认为企业存在换货﹑串料的现象。
加工贸易手册&账册增值率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分析加工贸易手册&账册增值率情况。
1)备案增值率
备案增值率=(备案出口金额—备案进口金额)/备案进口金额
2)实际增值率
实际增值率=(实际出口金额—实际进口金额)/实际进口金额
风险分析和建议
对增值率异常的手册&账册进行监控(如出现增值率过低﹑甚至呈现负数),加强对加工贸易状况的跟踪分析﹑过程管理。
逾期未报核手册&账册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查询有效期限超过一定时间的手册&账册数据。
逾期天数
逾期天数=查询当天—(核销有效期限+30天)
风险分析和建议
监控逾期未报核的手册,督促报核工作。
有些关区要求一定要在报核有效期限内完成核销作业
内销作业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针对贸易方式为:
(0245)的来料料件内销
(0644)的进料料件内销
料件内销/进口数量比率=料件内销进口数量/料件进口数量和料件内销/进口金额比率=料件内销金额/料件进口总值的金额。
采集料件内销比率高于指定比率的数据。
1)料件进口总值(数量)
料件进口总值(数量)=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统计美元价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进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出口报关单=进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0300﹑0700+0243﹑0642)-出口(0300﹑0700)
2)料件内销金额(数量)
料件内销金额(数量):取贸易方式为0245﹑0644的报关单的统计美元价(或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3)料件内销比率
料件内销比率=料件内销金额(数量)/料件进口总值(数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对企业内部内销比率过高的情况进行监控,按照国家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应该严格控制内销比率,而内销比率过高可能说明加工贸易合同履约率较差。
当比率超过100%时,不符合常理,有可能是因为进出口时汇率变化造成的。
对料件内销比率过高的手册&账册,检查其内销申请予以批准的手续和依据是否符合有关的规定,再检查内销的料件的品名﹑价格等的申报以免存在模糊申报﹑低报价格等情况。
料件复出情况的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针对贸易方式为:
(0265)来料料件复出
(0664)进料料件复出
计算料件复出﹑料件进口总值的金额和数量,计算料件复出比率。
1)料件进口总值
料件进口总值=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统计美元价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进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出口报关单=进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0300﹑0700+0243﹑0642)-出 口(0300﹑0700)
2)料件复出金额
料件复出金额:统计贸易方式为0265﹑0664的报关单金额
3)料件复出金额比率
料件复出金额比率=料件复出金额/料件进口总值
4)料件复出数量
料件复出数量比率=料件复出数量/料件总进口数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对料件复出异常情况进行监督,由于料件复出承担较高运费成本,正常情况下,料件复出比率值不应该大。
对料件复出比率较高的手册进行监管管理,避免涉嫌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进口高价值货物,复出低价值货物或禁止出口货物等现象。
料件放弃情况的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分析料件放弃与料件进口的比率
针对贸易方式为:
(0200)料件放弃
1)料件放弃金额比率
料件放弃金额比率=料件放弃金额/料件进口总金额
2)料件放弃数量比率
料件放弃数量比率=料件放弃数量/料件进口总数量
料件放弃比例较高时,有可能引起重点关注,企业须针对性做好资料和证据收集。
余料结转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余料结转金额﹑料件进口总值的金额,计算余料结转比率。
1)料件进口总值
料件进口总值=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统计美元价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进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出口报关单=进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0300﹑0700+0243﹑0642)-出 口(0300﹑0700)
2)余料结转金额
余料结转金额:统计贸易方式为0258﹑0657的报关单的统计美元价的合计数据
3)余料结转比率
余料结转比率=余料结转金额/料件进口总值
风险分析和建议
对余料结转比率过高的情况进行监控分析,正常生产情况下余料结转出口的比率不应过高。如果余料结转比率较高,可能引发海关稽查核查。
当对比率超过100%时,可能是因为进出口时汇率变化而造成计算的统计美元值不一致造成的。
进出口数量平衡&倒挂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查询“出口成品中所耗用料件数量”小于“进口料件总数量”的手册&账册。
1)料件进口数量
料件进口数量=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数量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进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复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内销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边角料内销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边角料复出口报关单=进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0300﹑0700+0243﹑0642)-出 口(0300﹑0700+0265﹑0664+0258﹑0657)-进口(0245﹑0644+0844﹑0845)-出口(0864﹑0865)
2)出口成品耗用料件数量
出口成品耗用料件数量=进(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重量合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成品退换出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成品退换进口报关单=出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4400﹑4600+0243﹑0642)-进口(4400﹑4600),再根据单耗计算耗用的料件数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检查进出口数量不平衡的情况,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进出口重量异常情况监控分析
指标分析
提取进出口报关单数据,统计成品出口重量与料件进口重量。
1)成品出口重量
成品出口重量=进(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重量合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成品退换出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成品退换进口报关单=出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4400﹑4600+0243﹑0642)-进口(4400﹑4600)
2)料件进口重量
料件进口重量=进(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重量总计+进(来)料深加工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进口报关单+进(来)料以产顶进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退换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复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余料结转出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料件内销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边角料内销进口报关单-进(来)料加工边角料复出口报关单=进口(0214﹑0615﹑0715﹑1215﹑2215﹑5015+0255﹑0654+0258﹑0657+0300﹑0700+0243﹑0642)-出 口(0300﹑0700+0265﹑0664+0258﹑0657)-进口(0245﹑0644+0844﹑0845)-出口(0864﹑0865)
3)成品与料件重量比
成品与料件重量比=成品出口重量/料件进口重量
风险分析和建议
通过对手册&账册出口成品重量远小于进口料件重量情况进行监控,检查是否存在料件私自内销的风险。
对已核销手册&账册通过报关单中的净重,统计成品出口重量与料件进口重量进行比较,检查成品出口重量是否远小于料件进口重量。
中期核查作业监控管理和指标分析
为了让大家更多了解企业账务平衡工作的难点和要点,以下对账务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
1)转进未报数量
转进未报数量是指本期已实际入库但未办理结转(深加工结转)报关手续的数量。这些数量会分布在:原料库存数量﹑废料数量﹑在线数量﹑成品折料数量和残次品折料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相当比率的企业在供应商发料给企业的时候,可能无法分清是保税物料还是非保税物料,或者企业没有进行保税还是非保税业务的区分,这就给转厂单据的提取造成一定麻烦,影响计算转进未报数量的准确性。
2)原料在途数量
原料在途数量是指本期已进口报关审结但未入库和已出厂未报关审结出口的料件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要计算原料在途数量,要求进出仓单与报关单必须及时,而且物流与关务数据必须同步。实际作业过程,一旦关务与物流缺乏协调,例如:有仓单没有报关单或者有报关单没有仓单,给指标计算带来困难。
3)原料库存数量
原料库存数量是指本期料件实际库存在原料仓库中的数量,包含转进未报数量,但是不包含原料在途数量﹑废料数量﹑在线数量﹑残次品折料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原料库存数量亦可以通过实时盘点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原料库存数量包括进出仓单﹑移动仓单﹑报废单﹑调整单﹑退料单等,但不包括受托加工数量。
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没有进行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的分仓分账管理,对于边角料﹑残次品和副品等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库存数据不准确﹑不能够全面反映保税料的库存状况。
4)废料数量
废料数量是指本期报废原材料数量,不包括监管方式代码为“0200”(料件放弃)的已申报核准放弃处理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废料数量亦可以通过实时盘点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废料数量包括报废单﹑调整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但不包括受托加工材料数量。
实际作业过程中,很多企业难以分清保税废料和非保税废料,对于已经申报放弃处理的废料但是暂时未出仓的废料也没有专门分类管理。
5)在线数量
在线数量是指本期料件在生产线上的数量,包括企业领料后到成品入库前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包含单耗和损耗(边角料),单据包括:领料﹑退料﹑成品入库,不含受托加工材料,包含委外加工材料数量。
实际作业过程中,企业较难能够准确的盘出在线的保税数量,较难确定完工入库的成品版本号的准确性。
6)成品折料数量
成品实际库存折料数量,即合格成品耗用数量,是按照不同的版本进行料件折算,得到的料件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的BOM版本与海关备案的单耗版本号较难对应。
同时,折算前成品的数量不是简单的库存盘点数。其包括库存盘点﹑转出未报﹑在途数量等,不包括受托加工的成品。单据包括:成品完工单﹑成品返工单﹑成品出库单﹑成品退库单﹑成品报废单﹑成品调整单等。
7)废品﹑残次品折料数量
废品﹑残次品折料数量是指本期已入库废品﹑残次品折料数量,不包括监管方式代码为“0400”(成品放弃)的已核准放弃处理的数量。废品﹑残次品采取不同的单耗版本进行折算料件。
其计算公式为:
废品﹑残次品折料数量包括库存盘点﹑转出未报﹑在途数量等,不包括:受托加工的残次品。单据包括:废品完工单﹑废品返工单﹑废品出库单﹑废品退库单﹑废品报废单﹑废品调整单
实际作业过程中,企业废品﹑残次品因实际耗用情况不明,很难对应上成品版本号。
[1] 参考文献:《关于简化及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