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由谁排行”好像算不得一个什么问题,似乎谁都可以排,因为大学排行是“法无禁止”的事,公民个人或组织都有权对大学评头论足,行使自己的“表达权”。[10]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目前政府、学校和社会方面都在做大学排行,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学学科排行算得上是政府排行,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大学50强”和武汉大学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属于学校排行,网大有限公司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和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属社会组织的排行,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名为个人排行,实为社会组织的排行。
我们以为,尽管人人都有评价大学的权力,但不是谁都适合做大学排行的。先来看看政府排行可不可行?回答是否定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政府逐步退出公共事务的直接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如果排行由政府主导进行,会使排行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和指令性,制约甚至限制学校自主权的发挥和学校发展。政府的排行具有权威性,在中国尤其如此。也正因其权威,一旦出现差错(大学排行初期这常常是难免的),不仅影响大,且无回旋余地。所以,完全由官方组织的评价排序受各方面考虑的牵制,“往往在公布结果时会慎之又慎,甚至将结果只保留为内部参考,不予公布”[11],如此一来,社会公众所主张的大学知情权就又成了一句空话,评价排序的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学校适合不适合做大学排行呢?2008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排了个“中国大学50强”,这几年人大的排行基本都排在全国高校四五位。例如,在2013年的榜单中,人大排在清华、北大、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之后、浙江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之前,位列综合排行第五位。2014年人大排在北大、清华和复旦之后,位列第四。武汉大学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也是学校在排,在近几年的排行榜中,武汉大学基本上排在华中科技大学之前。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也是学校排,早几年中国大学均被排在200位之外,近几年开始有国内大学进入前200位,如2013年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六所大学,2014年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五所大学。在国内大学的排行中,上海交通大学均表现良好。我们很愿意相信学校主导的排行是科学和公正的,但上述的这些结果总不免让人心生猜疑,毕竟这些排行是学校自己排的,谁也无法保证,在排行方案制订时,设计者不会朝有利于自己所在学校的方向去考虑。目前情况下,恐怕也没有哪所学校会支持本校排位表现欠佳的排行研究。
政府和大学都不适合做大学排行,看来只有除了政府和大学之外的第三方来做了。但也不是随便一个第三方都能做得好的,它必须具备“胜任”的基本条件:客观公正性和专业权威性。前者是排行所应秉持的立场态度,后者则涉及排行应具有的能力资质。要满足上述条件,必须是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首先,这类组织应是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它们依法而立,循法而行,与大学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能在评价中保持“超然”[12]的态度,以维持评价的客观公正;其次,大学排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评价活动,既要熟悉大学情况,也要掌握评价的专业知识。因此,从事大学排行的社会组织应该具有足够的资质,具有独立经费来源和营运条件,有能力汇集专业的评价队伍,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掌握专门的评价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中介性的教育行业协会和负责任的新闻媒体比较适合做大学排行。中介性的教育行业协会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协作会等,是相关办学机构和组织的联合,本身就负有监控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职责,而且有专业优势和人员优势,是可资利用的优质资源。至于新闻媒体,其本身就负有社会监督的职责。作为一个社会中介组织,它不与哪所大学有直接利益关系,可以保证排行的客观公正;它有独立的经费筹措管道,可以满足排行所需的财力和专业要求。以美国的经验,认证主要由行业协会性质的认证机构进行,而排行则主要由新闻媒体进行,这样的做法可为我国的大学排行所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