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

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

时间:2023-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数码印刷市场分析与预测1.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2012-2013年,我国的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其中,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华东、华南、华北地区仍是目前采用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最多的地区,占比分别达到26%、24%、24%,但与上年度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轻微下滑,这是近两年调研数据中持续出现的情况。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分别位列第四、第五位,占比分别为10%、9%。
市场分析与预测_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我国数码印刷市场分析与预测

1.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

(1)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

2012-2013年,我国的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截至2013年7月,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设备装机总量达到1195台,增加308台,增长率接近35%,较上一年度38%的增长速率略有下降。该年度新增了HP Indigo 10000、iGen4/iGen150三款新上市的机型,极大地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市场增加了推动力,2007-2013年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统计见表1。

表1 2007-2013年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统计

应用领域方面,目前商业快印领域依然是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的重地,占比达到64%,较上年度降低了6个百分点;第二大应用领域为机关文印,占比为12%,比上年度增加了5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是出版印刷领域,占比为11%,较上年度名次下滑一名,但占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其他应用领域占比分别是:金融、邮政、电信等领域占比7%,包装印刷占比5%,其他领域占比1%,与上年度保持一致。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领域分布见图1。

图1 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领域分布

(2)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

截至2013年7月,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平稳增长,机型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HP Indigo WS4600,总装机量达到68台。新增装机量22台,比上年度增长34.78% 。2009-2013年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统计见表2。在应用领域上,本年度新增16台设备主要集中在包装、标签、出版领域,市场上其他设备依然主要用于标签印刷、按需出版印刷以及金融、电信、邮政等可变数据印刷领域。

表2 2009-2013年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统计

(3)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

截至2013年7月,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的装机量与上年度相比新增了869台,装机总量达到3214台,增长率约为37%。与上年度489台的增量相比,增量大幅提升,一部分原因来自许多传统印刷企业开始大量购进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作为业务尝试和拓新。2007-2013年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统计见表3。

表3 2007-2013年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统计

应用领域分布,由图2可以看出,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主要应用仍在商业快印领域,占比为51%。机关文印排名较上年度上升一位,占比15%。排名第三、第四位的分别是其他类别、按需出版,占比分别为14%、11%。其他领域占比分别是:影像输出占比7%,标签包装占比略微上升,占比2%。本类机型在各应用领域的占比近年来变化不大。

图2 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领域分布

(4)高速喷墨数码印刷机

从drupa 2012上各数码印刷及传统印刷厂商纷纷研发或合作推出高速喷墨印刷机至今,关于高速喷墨印刷的热议、报道甚至已装机企业的应用案例分享从未停歇,虽然有人称国内、国际的高速喷墨印刷现状呈“冰火两重天”态势,不过大家一致认为高速喷墨印刷是数码印刷向工业化迈进的最强劲动力。加了惠普T400连续纸喷墨印刷机。几款高速喷墨数码印刷机的装机总量达到26台,在上年度基础上增加了6台,与上年度增量保持一致。上年度新增的奥西ColorStream 3700连续纸喷墨印刷机在本年度仍有1台最新装机。

表4 2012-2013年主要高速喷墨数码印刷机及装机量统计

注:此类设备在《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目录 (2012)》中归属“连续纸生产型彩色数字印刷机”

在应用领域方面,本年度新增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仍主要针对按需出版印刷和可变数据账单印刷领域。了解到国内一些大型印刷企业正在密切关注此类设备,且其中已经有一些企业表示有采购意向,拟用此种印刷方式取代部分传统印刷,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需要在此说明的是,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与高速喷墨印刷机同属于《生产型数码印刷机目录(2012)》中的“连续纸生产型数码印刷机”。纵观近7年来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的装机情况可以发现,2007-2010年,数码印刷设备的装机量稳步增长,年增长率均在30%左右;而2010-2011年,装机量则突飞猛进,增长率达到40%以上;2012年,受经济环境影响,数码印刷企业投资趋于谨慎,装机量的增长(29%)稍微放缓;而经过一年的调整,2013年度增长率又回升至36%,虽然不及2010-2011年的快速增长,但足见在经济环境尚未完全明朗之时,数码印刷从业者的积极应对、传统印企的尝试转型,为数码印刷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相信随着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与政策支持,数码印刷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将步入崭新的阶段,也将为印刷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润增长点。

2.设备地区分布

数码印刷设备在地区分布上相较往年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依然是华南、华北、华东地区占据主要市场。其中,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华东、华南、华北地区仍是目前采用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最多的地区,占比分别达到26%、24%、24%,但与上年度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轻微下滑,这是近两年调研数据中持续出现的情况。与之相反,其他地区占比均略有上升,华中地区占比较之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与西南地区并列第四,占比均为9%,西北、东北地区占比均较上年度上升了2个百分点,为4%。如图3所示。

图3 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地域分布

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在地区分布上,市场上该类设备集中在华南、华东两大区域,华北少量,华中地区本年度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他地区仍无装机;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的地域分布情况与上年度差别不大,华东、华北、华南依然是当前的三大重点区域,占比分别为27%、25%、17%。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分别位列第四、第五位,占比分别为10%、9%。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占比均为6%,在全国各地区中占比仍较低。

与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的地域分布变化情况不一相比,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设备的装机分布情况近年来变化不大。同时,华南地区的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相对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的装机占比相对较少。如图4所示。高速喷墨数码印刷机装机仍然是仅分布于华东、华南、华北三大区域。

图4 单张纸生产型影色数码印刷机地域分布

3.经营情况

在2013年7月科印传媒《数码印刷》进行数码印刷用户调查中,有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的112家数码印刷企业参与,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数码印刷产值、利润、印量相较去年的变化情况。该内容可以反映企业本身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同时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内数码印刷行业近一年来的整体变化情况。112家受访企业中,6家企业倒闭或转行,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调查中是罕见的,6家企业都是所在地区的小型数码印刷企业,投入产出比太低、经营举步维艰、没有业务支撑公司发展、亏损较为严重等是其难以支撑的原因。

其他106家样本企业显示,对比去年的数据可以发现,近两年数码印刷企业的经营增长情况相对前些年不容乐观,62.26%的企业产值有增长,21.7%的企业产值持平,16.04%的企业产值有所减少。62.26%的企业同比产值实现了增长,从表面上看这一结果还算令人满意,但利润的增长远远低于产值的增长,市场发展进入了调整时期。产值增长的这部分企业多数已经在当地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拥有自己稳定的业务和客户影响力。可以看到,前几年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逐渐减缓,“平稳发展”在这些企业看来也是理所应当。对于企业产值呈负增长的原因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同行竞争激烈,打价格战”、“市场环境不好”、“业务变少,没有活儿”及“企业缺乏创新”等。

图5所示为2013年与2012年样本企业数码印刷产值变化对比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年所取样本企业是不同的,约有30%-40%的取样变化。

图5 2013年与2012年样本企业数码印刷产值变化对比情况

4.谨慎投入

调查显示,2012-2013年度数码印刷企业设备更新的趋势明显放缓,有55%的企业购入了新设备。当问到下一年度是否有继续更新设备的计划时,有26%的企业表示肯定。

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投资数码印刷设备的举动普遍谨慎。由于近两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面对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数码印刷企业经营者逐渐冷静,设备新增比率也趋于平稳。

同时印后设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人工成本快速提升,而数码印刷印后技术并不成熟和完善,大家逐渐认识到产品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产生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才最为关键,印后价值、硬件投资成为他们新的关注重点。

5.探索转型

连锁经营一直是国内数码印刷企业最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调查显示2012-2013年度数码印刷企业开店情况整体趋于平稳,在调查的企业中间,大约有40%的企业有进一步扩张的计划,开店已不再是企业寻求新发展的唯一途径,基于扩张计划的考虑,如何合理地降低运营成本,有效提高运行效率,以及数码印刷生产中心的建设成为许多企业转型考虑的重点方向。

6.网络印刷

网络印刷是近两年来被数码印刷界广泛关注的一种全新营销方式,国内数码印刷企业在意识和实力方面尚不成熟,调查显示大约有56%的企业已经开始或者有准备进行网络平台的建设。怎样通过新的IT手段和技术进一步汇聚印刷行业的长尾,真正发挥数码印刷的特点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认可网络印刷是未来的趋势,但在国内的网络印刷应用环境及盈利模式尚未形成,网络印刷也并非适合所有企业的运营模式,印刷企业想要借力电子商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健全发展

数码印刷在经过初期的高速发展和增长之后,已经非常理性,开始静下心来向内看,向内要效益、向内要利润。调查中有一家企业表示,加强管理后,他们企业的利润提升了26%。管理的力量、管控的价值逐渐在行业中被重视和利用。从健全发展的角度讲,大家更加注重数字化的管理系统,重视软投资,也更加关注人员管理、生产流程控制等。

(二)按需印刷(出版)市场分析

1.按需出版市场格局

目前,受电子读物、阅读方式转变等的冲击,我国传统出版业举步维艰,库存大、退货多、起印数高、短版书面市难、断版书再流通难等诸多问题,让出版社难于应付。此时,按需出版的应需而生,恰好弥补了传统出版的不足。

按需出版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与国外按需出版的蓬勃之势相比,我国的按需出版还在征途,在到达可预见的欣欣向荣的路上,还有着诸多的“荆棘”相阻,或许还要经历一个不短的阵痛期。

面对危机四伏、荆棘丛生的出版业,按需出版除降低生产成本、使短版书、断版书得以出版、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等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外,对按需出版市场良性健康发展还有积极推动作用。

(1)抑制图书库存的飞涨

据统计,中国每年出版图书库存的增长远远高于销售额的增长,库存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传统出版的销售环节,库存的压力就全部落在了出版社的肩上。出版社对每种图书的市场预测也不一定准确,有极大的库存积压风险。

按需出版以电子化库存替代图书的实物库存,从根本上解决了图书库存积压的问题,实现先销售后印刷,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印制图书,有效地避免了出版的盲目性,降低库存甚至可以做到零库存。以某大型出版社为例,近几年图书库存居高不下,2010-2012年,库存量与总印量比例分别为24%、30%、28%。2013年开始,该出版社逐步从传统出版方式向按需出版方式转变,在印制图书前先向销售终端征订,以此数据作为参考来安排印刷,如此大大减少了库存的积压。截至2013年9月,本年度库存量控制在图书总印量的13%,节约了资源,有效控制了成本。

可以预见,按需出版蓬勃发展的未来,库存、退书、低价处理库存的情况或将成为历史,大量图书刚出印刷厂便进纸浆厂这种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或许也不会再出现,真正实现了绿色出版。

(2)驱动图书品种增长

面对“电子书是否即将杀死实体书”的问题研究,从国外出版市场来看,按需出版将延续实体书的生命力,而且还会使实体书更加个人化和多样化。Bowker公司的报告称,虽然近年来传统出版商出版的图书品种在减少,但整体的图书品种数却在增长。书目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图书品种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自助出版市场。出版业曾经的边缘业务——自助出版,如今不仅成为写作者的主流选择之一,而且成为图书品种增长的主要动力。自助出版与电子书,这两股力量正在推动出版业往戏剧性的方向发展。

(3)摆脱出版商的控制

按需印刷已经不再是找不到出版商的作者无奈的选择了,作者自主出版,摆脱“虚荣出版”这样的贬损性称号。以英国作家马克·爱德华兹为例,他在与哈珀柯林斯合作出版了《Forward Slash》并取得成功之后,自助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书《The Magpies》。对爱德华兹来说,选择自助出版只是急切希望它能尽快出版,想延续《Forward Slash》出版后的良好势头,也想看看能否再次取得成功。结果《The Magpies》的市场表现完全超越了期望,大获成功,这本书已经卖了超过13万册。

(4)与渠道打交道

当然,按需印刷出版也有它的缺点。没有传统出版商的帮助,按需印刷的图书无法在书店上架,需要独自处理渠道问题。但是在线图书销售和数字出版的兴起,店内销售已经不再像往常那样重要了。《时代》杂志一篇报道自助出版的文章指出,电子书自助出版的增长率是其他形式自助出版的4倍,不少作者也因此越来越赚钱。传统出版进入门槛高,对作者的控制严厉,而且自费出版价格高昂,相比按需印刷自助出版的这点不足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按需印刷出版可以低成本、低劳动力地把他们的智力成果转化为可以赚钱的产品,不仅拯救了作者,也将拯救图书出版业。

中国出版业按需出版在前行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我国图书盗版问题屡禁不止、屡查不绝,得不到作者认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按需出版的发展;数码印刷设备价格昂贵、先期投入大、后期维护费用也很高——按需出版的印刷成本高于传统胶印,要想实现经济效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很多出版社还在持观望态度;纸质图书数字化是按需出版的先决条件,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当下,按需印刷的图书在色彩效果、开本种类、装订方式等方面都不如传统印刷。

但这并非意味按需出版在中国的落地会遥遥无期。首先,当前传统出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均面临巨大的变革压力。身处产业链上游的传统出版单位对不断加大的库存压力感受最为直接,有采用按需出版模式的内在要求。下游书刊印刷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为寻求新的增长点,部分勇于尝试的印刷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成为按需出版付诸实践的推动力量。虽然书店作为发行方无须承担图书库存的压力和退货的成本,但其面临的转型压力并不比出版社和印刷企业少,因此要寻求转型突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推广按需出版的进程中。

其次,传统出版产业链受制于既有体制和商业模式的桎梏,在按需出版探索与应用方面进展较慢,而体制外力量已对此虎视眈眈。目前,国外较为成功的按需出版案例,如闪电资源公司、亚马逊公司,均出身网络公司而非传统出版公司。实际上,按需出版作为数字化时代一种新兴的出版模式,只有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才可能爆发出最大的成长力,而这恰恰是传统出版企业的短板。据悉,目前包括京东网、亚马逊中国、当当网、盛大文学在内的多家国内网络公司已经对按需出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这些公司大多利用网络平台直接面对终端读者进行销售,因而其掌握的需求信息是直接的、真实的,这就破解了传统出版发行模式下“需”从何来的问题。一旦这些公司全力介入,相信按需出版“引爆点”的到来将为时不远。

2.典型案例分析

(1)国外案例参考

①加拿大布里兹印刷公司。加拿大布里兹(Blitzprint)印刷公司原本也是一家传统书刊印刷企业。在传统印刷业务逐渐萎缩的背景下,布里兹印刷公司开始开展数字化业务,切入点便是儿童图书和个性化回忆录的按需出版。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传统业务和数字业务的融合,如何让数字业务能发挥最大效益也曾经困扰着布里兹印刷公司。然而通过MIS系统的打造,解决了传统业务和数字业务的融合问题,通过开展按需出版业务,布里兹印刷公司的数字资产得到快速积累,他们抓住时机,并没有让这些数字资产躺在云端沉睡,而是衍生出了一家新的公司和网站,为客户提供包括按需出版印刷在内的一条龙服务。如对书籍提供设计、编辑服务,分销和市场推广的咨询服务,适应各种不同阅读器的电子版本的转换服务。

②瑞典报刊亭。瑞典报刊亭实时按需打印报刊,MegaNews杂志推出自主报摊,仅在顾客预定时按需印刷出版物。报刊亭有访问到远程服务器的权限,服务器上有出版商上传最新版本的报刊,这意味着客户使用触摸屏界面可以浏览超过200种不同的杂志、报纸或期刊。一旦决定想买什么,只需简单的信用卡交易,既可获得由内置高速理光打印机打印出的高品质、最新的报刊。打印报刊只需要两分钟,第一台这种机器已经安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报刊亭占地4平方米,比传统的书报摊需要更少的空间,降低了出版商的分销和物流成本,及让中小企业进入以前无法进入的利基市场。

除了出版的潜力,这种报刊亭也意味着环境问题的缓解。不再需要预估印刷多少份及处理无数没卖掉的报刊,机器只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印品。避免买家在机场、医院、大学、宾馆和商场等地方遭遇杂志有限供应的问题。

根据由研究所Innventia针对Meganews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Meganews亭里生产一本杂志的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与传统分散式的印刷相比约降低60%,这是因为传统印刷的报刊,40%并没有出售而被退回进入下一轮的循环。该项目已经吸引了很多瑞典领先的出版商的注意。

③KingPrinting公司。美国King Printing公司于1978年创立,目前已经由一家小印刷作坊发展成为书刊印刷领域知名的印刷商。如今,该公司由于成功地将数码印刷技术应用于短版书刊印刷业务,逐渐探索出了成功的商业模式。King Printing公司一直在努力与一些重量级的出版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向他们提供印数少且交货周转快的书刊印制服务。不仅如此,King Printing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互联网,创建了Adibooks. com网站,将目光瞄向个人出书市场。通过网站,客户可以方便地上传书稿文件、选择合适的开本和纸张、查看和确认书刊样张、确定书刊印数、最终实现印刷。同时,这个网站还可以帮助客户获取ISBN号,联系书商,并在如何建立图书销售渠道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

④NBNI 。NBNI (National Book Network International)是英国本土主要的图书发行商,面向英伦三岛、西欧和北美的中小出版社和独立书店服务,主要从事非虚构类图书、科学出版物、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仓储、物流、中转和配送服务,总部设在英国港口城市普利茅斯。面对欧洲债务危机和一直疲软不振的图书零售市场,许多独立书店不得不缩小规模、裁减雇员、甚至关闭实体店面以应对。NBNI不得不对其一直以来的实体书物流策略进行调整。自2009年9月起,NBNI开始为出版社和读者提供按需出版服务。面对图书脱销、绝版给零售商和读者带来的遗憾,NBNI意识到如果能满足这些需求缺口,将带来可观利润。于是尝试说服出版商将不再生产的绝版图书数字出版权与其共享,由其负责制作可供按需印刷的数字化版本,并面向零售书店实施销售。获得出版商授权后,NBNI将数字化制作的业务外包给位于密歇根州的全美第六大书刊印制生产商Edwards Brothers,收到读者的订购信息后按需印制,再通过其业已建立、遍布西欧的物流同道实现配送和销售。

⑤荷兰中央书局。荷兰最大的图书物流中盘中央书局(Centraal Boekhuis)对按需出版的业务开始更早、涉入更深,影响力更大。创立于1871年的中央书局垄断了全荷兰90%的图书配送业务,年平均在库流转图书总数达到7000万册,为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的500多家出版社和1500家书店提供实体书物流服务。从1998年开始,中央书局就引进了数码印刷设备,开始为生产能力有限的小型出版社提供制版印刷等附加服务。经过对在库图书流转情况的深入调查摸底,中央书局发现年销量小于250册的图书适合以按需印刷的形式出版。如果年销量达不到250册这个盈亏平衡点,按照传统方式大量印刷的图书必然亏损。根据中央书局的检测和统计,2011年在其物流系统中一共有1.6万种,计380万册图书年销量不足250册,适于按需出版。作为物流中盘的中央书局已经和80%的出版社客户签订了按需印刷代理合同,取得了数万种可供按需出版图书的生产销售权。读者只要登录中央书局的按需印刷主页,在线查询到可供书目里自己需要的图书,填写好网络订单,选好想要的纸张、开本、确定是否彩色印刷及装订方式后,系统就会根据不同的选择组合计算出每本书的印制价格。5-7天以后,按照个人需求定制的图书就可以送达至客户。

(2)国内企业探索

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当纳利(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携手当纳利(中国)开展按需出版印刷共同探索一种适合中国的按需印刷商业模式。首先要进行产业链资源整合,将消费群体信息资源,数字资产、图书内容、作者资源,图书、数字内容分销网络和渠道资源,印刷制造供应商资源,行业标准、研究资源,整体解决方案资源六部分资源优化整合;其次,还要制定行业标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将有益于降低数码印刷的成本,扩大数码印刷应用的出版物范围,对整个产业链有利。这个按需出版整体解决方案严格地说是产学研的合作,其三个构成要件由四方分别负责。一是行业规范,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负责制定行业政策,上海理工大学负责制定行业标准;二是线上的IT系统网络平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负责搭建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管理图书和版权),当纳利中国负责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管理印刷和物流);三是线下的供应链实体,当纳利中国在金山建立实体的数码印刷基地,凭借其现有的中国和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生产和物流网络。而当纳利(中国)只是建设主体中的一个。当纳利(中国)在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建立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数码印刷基地,投资建设其在亚洲的第一条按需印刷生产线,2013年底正式投产,配置了1台单黑喷墨轮转数码印刷机和1台彩色平张数码印刷机,用于一般订单的内文印刷和封面印刷,后道设备包括数码折页机、数码胶装机和骑马钉设备,还配置了国际先进的工作流程系统来进行印刷订单管理,设备均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远程传输与共享,可以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通用各类国产纸张。工业园主要服务内容是为了满足出版机构对于包括样书、短版图书、绝版书在内的小批量的印刷需求和补印,做到一本起印。当纳利的Custombuy供应链管理系统,已经在中国市场成功实施了超过两年时间,能够实现印刷订单分配,印刷供应商评估、引入和管理,印刷生产状态查询和追踪,库存品类出入库记录、查询和定位,物流追踪,支持货币结算管理等功能。

②凤凰新华印务。凤凰新华印务背后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拥有百企千店——所属独立核算企业已经超过100家,连锁门店已经超过1000家;年出书已超1.5万种,年发行超过5亿册。江苏凤凰新华印务建设四“零”工程(即出版“零距离”、印刷“零差异”、发行“零库存”、版权保护“零担忧”)及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内的“凤凰印”云印刷服务平台,作为凤凰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硬件基础,采用云技术和软件服务模式构建的印务整体化数字技术服务平台。它利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虚拟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云平台,并将出版社、印刷厂、客户与平台运营方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跨地域的利益共享联盟、实现了对集团印务板块内的数字化印前、数字资产管理、云计算中心、POD数码连线、数码印刷连锁、传统印刷、创意设计和电子商务等项目的规划整合。

凤凰POD集成创新包括6部分:一是连线技术的集成创新。凤凰数码拥有一条由RPMIS流程控制软件、美国柯达鼎盛Prosper1000连续喷墨印刷机组、瑞士Hunkeler书芯成型、中国深圳JMD印后装订连线设备等组成的全连线连续喷墨POD系统。二是资源体系的集成创新。凤凰印刷的背后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强有力的支持。三是各路精英的集成创新。四是赢利模式的集成创新。凤凰采用了连续累计成本核算,使按需与传统印刷成本日益接近。五是产业聚合的集成创新。凤凰云计算中心是数字资产管理工作的硬件基础。六是产学研的集成创新。包括数码印刷流程系统和新型云计算服务平台研究与开发等。

③虎彩集团。虎彩集团2012年起大力发展数码印刷成立了资源运营服务型企业北京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按需出版平台提供所需的全面数字服务。目前虎彩集团正在全国布局8个数字生产中心。虎彩集团一方面着力于帮助出版社改变传统的大批造货生产模式,将图书印数降到2000册以下,异地印刷、就近物流,从而减少出版社库存,提升企业运营效益:另一方面,也通过与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提供断版书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为行业填补价值链上的缺失环节。虎彩文化传播公司的责任则在于与出版单位进行洽谈,为出版行业提供基于数码印刷的上述两项服务。为推动按需印刷发展,虎彩集团上线的电商网站“搜书院”会打造一个独特的断版书销售平台,首批将有万种图书上线。当读者下订单、预付款后,就会激活后方数据库与数码印刷中心,真正实现零库存按需印刷。经过近一年与出版单位进行合作洽谈,虎彩传播公司已经与几十家出版企业签订合同,获取它们的断版书目录,在谈好分成比例后,会将图书数字文件处理好上传到网站,连接到可印刷的数据库里。虎彩集团希望到2016年自己的“搜书院”能网罗50万种左右的断版书。

未来的按需印刷大有统领大局之势,对于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按需印刷需要的是生产流程再造——全流程的数字化。如今我国出版资源相对割裂,涉足按需印刷的企业只要敢于依托各自区域现有的出版资源,探索开展按需印刷,建立开放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我国发展按需印刷的空间将会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