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数字出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
数字出版学科一般被笼统的归结为出版编辑学科之下,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的数字出版教育明显跟不上数字出版市场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要求、迎合数字出版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校需要培养符合传统纸媒与数字出版编辑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高校在确立数字出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重视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培养既熟悉传统出版流程又了解数字技术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大出版、大传播”人文素养背景下,围绕“抓内涵建设,抓特色发展,办传媒类大学”的总体发展思路开展工作,实施特色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全新的数字出版教育理念,树立起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应用型的高素质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数字出版学科定位,更新数字出版学科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的数字出版市场需求,更好地发展我国数字出版教育学。
(二)调整教学课程、优化教材资源
数字出版行业涉及的领域很广,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出版文化行业,这就要求数字出版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优化培养学生的教育知识结构,就需要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科学调整,在教材资源上进行适当优选创新。在课程设置的调整上,首先,我们需要重视专业的实践性,注重专业知识培养,加大实用性专业课程比例,精选基础理论课程,并进一步丰富选修课,增加课外实践的学时,如参加各类研讨会、社会调查、项目研究、参观学习、兼职实习等,以强化专业技能。其次,应注意学生的数字化个性培养,在合理设置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我发展方向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来培养其个性化能力。最后,需要重视数字出版的产业性需求,数字出版行业是市场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出版产业的变化而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培养课程应该根据数字出版的产业、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设置,及时根据产业的进展、新技术的革新、运营模式的改变,更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及时补充国外相关课程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字出版产业的进展和技术变化。另外,高校还要注重优化教材的资源建设。在高校选定教材时,要经过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评价程序,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受个人利益驱使而让劣质教材流入学校。高校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教材资源,互通有无,并牵头组织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一线工作人员及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编写更贴近数字出版产业的教材资源。
(三)重视联合培养、创新教学体系
数字出版是以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出版的融合为特征的新兴出版形态,既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又深入了解出版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数字出版教育与编辑出版、信息科学技术、产业市场紧密结合,为培养适应数字出版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以创新为主导,建立以创新为理念的数字出版教学体系。首先,由于数字出版产业教育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和学科,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数字出版专业培养的前提下实行开放制的教学体系,即在数字出版专业的培养下积极开放与学习其他学科或院系的共同培养体系,如建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学科的联系,丰富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视野,掌握多种技能。其次需要培养创建教育与企业通力合作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出创业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借助校企合作的力量,吸引企业参与共建实训基地,鼓励学生模拟创设公司和自主创业。这对于数字出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增强其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践行有效的研究实践相结合,从而缩小数字出版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差距,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和数字出版教育的相互渗透。最后是发展建立国际化的专业培养体系,积极建立与国外高校、出版机构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实现国际化的联合培养体系,创新更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体系。
(四)完善数字出版教学服务
完善数字教学服务设施能加强数字出版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各高校对教学服务的完善首先需要进行建立开发更多专业的数字实验室,如今的数字出版教学在专业课程的实验设施方面普遍具有实验课程开设时间短、实验教学教材和器材严重缺乏、数字媒体专业基地不完善等缺点,使得当下的数字出版教学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开放性实验室的开设。为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现实的方法就是完善建立校内专业的数字出版实验室。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本校基础改善教学服务条件,引进先进的数字出版软件或设备来加强数字出版实验室建设,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先进的实践教学环境之中。其次各高校还需加大对数字出版基础设施的投入。针对各高校自身数字化发展的实际水平,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出版基地平台优势,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在共赢的条件下逐渐向内容提供商转变。最后高校还应通过加强与各出版单位联系,引人出版机构和前沿出版企业的理念与模式,加强数字出版实习基地和实训站的建设,在实训模拟环境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实践设施,让学生能在实际的操作和应用中加强知识运用能力,或联合多家出版社建立专门服务的学生教学基地,培养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数字出版专业学生。
(五)加强学生个人素质培养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使传统出版产业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数字化出版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而且是由数字化引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以学生的个人素质为主,实现数字出版教育发展的平衡性,拓展层次分明、较为完备的学生能力教育体系。这需要我们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做到数字出版人员要有“文学的感性、艺术的灵性、哲学的悟性、史学的智性、科学的真性、伦理的德行”。这也就是说一名合格的数字出版人员需要具有综合性的专业能力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数字出版人才时,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文科素养,包括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广阔的文化知识面;又要培养学生的理工科专业知识,包括扎实的理科论证思维能力和工科的求真务实技术、严谨细致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数字出版是一种创意文化产业,高校在对数字出版人才的教育还必须加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对学生授课时我们需要理论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侧面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模仿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结合数字时代新媒体传播的特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内在的创造性思考和外化的创造性行动素质。
(六)提高高校教学队伍水平
任何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学队伍的质量。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数字出版类专业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主体,其中没有丰富编辑业务经验的教师占大多数。数字出版教育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仅仅处于理论化教学容易导致教育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一方面应该注意师资力量的精化,实行校内教师的培养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安排教师走进行业内部实践锻炼,这种对高校教师进行的专业实践培训,可以让教师了解最新的产业动态,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可以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一些数字出版的工作体验机会,让专业教师走出去,参与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转型,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出版企业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提高个人师资水平。高校还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的院校、出版企业考察、进修,学习最新的出版管理理念及经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这样既能直接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技能,又能营造一种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条件,督促教师不断进步。另一方面需要实现教学队伍的扩充,高校可以实行聘请校外业界人士为辅助教师,充分结合行业的实务性、开拓视野性、发散思维性课程,邀请行业资深专家讲授,丰富教学内容,弥补师资不足或者知识结构的不足,实现数字出版教育与产业结合,或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形式,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把行业内的数字出版专家“请进来”,将最新的技术与知识引入校园,并以此构建教师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增强创业素质的自觉性。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衣彩天.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思考-浅谈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几点经验[J] .出版广角,2013 (04): 78-79
[2]唐乘花.高职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构建[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 (05) : 52-55
[3]万智,刘永坚,方晓波,白立华.创新国家数字出版人才体系建设.出版广角,2013 (03): 46-49
[4]许远.数字出版转型期出版人才能力结构的新变化[J] .科技与出版,2013 (03) : 73-75
[5]李建伟,杜彬.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生教育现状、问题及建议[J] .中国编辑,2013 (05) : 80-84
[6]靳丽娜.中德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 (18): 100-101
[7]王东霞.数字时代出版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4) : 74-76
[8]李亚铭.高校专业教材整合性编辑出版模式刍议[J] .编辑之友,2013,(6): 43-46
[9]宋婧怡.浅谈数字出版业的人才培养[J] . 出版参考.2013 (10)下:20
[10]王欢,杨明.浅析吉林省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 (11): 200-201
[11]张锦华.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学的教育改革[J] .新闻爱好者.2013 (05) : 17-18
[12]廖颂举.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J] .新闻知识.2013 (04) : 69-70,11
[13]王东霞,赵龙祥.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鸡西大学学报.2013 (10): 10-11
[14]廖小刚.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思考[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 (09): 63-65
[15]王东霞.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与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 .毕节学院学报.2013 (03): 118-121
[16]穆雪.论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对策研究——以陕西省高校出版社为例[J] .今传媒.2013 (04): 66-67
[17]吴兰岸.数字出版: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新出路[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02下): 16-20
[18]吴鹏.数字出版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 (10): 18-21
[19]蔡芝蔚.浅谈建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实践体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06): 100-101
[20]梁希毅.当前编辑出版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J] .东南传播.2013 (07): 134-135
[21]白冰,杨绍婷.行业导师谈出版专业硕士培养[J] .现代出版.2013 (02) : 23-25
[22]杨建明.通过编写正式出版教材提升教学科研水平[J] .中国出版,2013 (4): 66-68
附件:
表1 设立数字出版专业实验室部分高校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2 设立数字出版研究所(教研室)部分高校一览表
续表
表3 数字出版(或数字出版相关)实践基地建设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 设立编辑出版学硕士学位点或研究方向院校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5 设立传播学/编辑出版/数字出版博士学位点或研究方向院校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