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功能空间组合后,城市综合体通常会出现两种体量类型——大型扁平体量和超高层体量,与此同时这两种体量还伴随着退台、挑台、连廊和开洞等空间形式,进一步加剧了外部消防扑救的复杂性。
1.对消防登高场地的影响
(1)登高场地多。消防登高场地兼具扑救建筑火灾和救助高层建筑中遇困人员的双重职责。虽然建筑消防规范中只对高层建筑要求了消防扑救场地,但针对城市综合体的面积体量大、人员复杂等特点,内部疏散距离长,无论是否是高层都应设置消防登高场地,因此相较一般建筑城市综合体需要更多的消防登高场地,有时为了满足多辆消防车同时展开救援的需要,还应设置满足双向通行宽度的消防车道。如图3-20所示的为上海市黄浦区某地块新建项目,混合有商业、办公、酒店、娱乐等功能。因为体量巨大,形体变化复杂,在地块多处设置消防登高场地以利于消防救援。
(2)避免流量大的出入口。区别于一般建筑,针对城市综合体的消防扑救通常会配置最先进、救援范围最大的消防车辆,这些车辆的自身体量和操作半径都要求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同时为防止由于城市综合体体量大、容纳人员众多,火灾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会有大量客流或车流涌向地面,特别是在各种出入口附近的登高场地在疏散初期会有被客流车流侵占影响的可能,因此登高场地应尽量避免流量大的出入口,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疏散时仍能展开救援,赢得救援时间。
图3-20 上海黄浦区某项目消防总平面示意图
2.消防车道的设计
消防车道是引入消防车、联系登高场地的重要救援要素。在城市综合体中,根据空间特点和使用特点,消防车道的设计也相应呈现多样化的形式,总的来说是朝着连通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1)消防环道。消防环道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消防车道布置方式,特别是针对城市综合体中的大型扁平的体量,环形的消防车道可以方便地在综合体四周均布登高场地,同时也能保证各个来向的消防车都能快速到达火灾地点。如图3-21所示的为苏州吴江绿地中心项目,复合了商业、办公、酒店、娱乐、公寓等功能。在主塔楼及副楼四周,通过场地景观设计,设置消防车能够环通的消防环道,并设置连续的消防救援窗保证消防扑救。并且消防救援车可以从基地的三个方向进入。
图3-21 苏州吴江绿地中心项目消防总平面示意图
(2)穿越式消防车道。除了在建筑外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之外,对于体量大的综合体来说,还应适当考虑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深入建筑内部救援,尽量接近火灾主体。对于这些穿越式的消防车道来说,还应重点关注车道周边界面及顶面的耐火时间,保证救援场地的安全性。通常穿越式消防车道会结合中庭、商业街这种准安全区设置。在图3-22中,商业裙房体量巨大,两个地块的裙房由连桥相连,连桥下方净高度大于4m,满足消防车穿越要求。
图3-22 穿越式消防车道示意图
(3)下沉广场及屋顶消防车道。根据城市综合体不同的空间组合安排和人员密度的分布,消防车道也从二维向三维发展。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向地下和空中发展的情况,消防车道也会通往下沉广场和屋面,一方面能使消防车更接近火灾负荷中心,另一方面能实现多层次立体救援,提高救援效率。如图3-23所示的上海文化广场,结合向地下延伸的剧院,设置了一层和地下一层两个标高的消防车道,是消防扑救尽可能接近火灾荷载中心。
图3-23 上海文化广场项目消防车道示意图
3.消防进攻方向布置
(1)“外”攻与“内”攻结合。城市综合体的超大体量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感受,发生火灾事件后,光靠消防在外围处置是难以见效的,必须在室内的空间内创造出类似室外的建筑特点,提供消防人员清晰地进入室内空间展开有针对性的灭火与救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建筑设计中通常采用的中庭或庭院等“外部式的内部”的类室外空间和地下街、下沉广场等“内部式的外部”的城市组织效果,采取可开启天棚、空中花园等措施大量排出热烟与高温,又可以控制火灾的蔓延并形成清晰的空间,创造一个通明的介于室内室外之间的区域,既作为一个火灾阻隔的防火隔离带,又作为人员逃生、消防扑救的准安全区,利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将综合体内庞大的建筑平面按建筑功能区划成一个个清晰的单元,单元之间的过渡空间也就成为消防控制灾害波及面的一道有效防线。如图3-24所示,苏州吴江绿地中心项目方案设计中,在火灾状态下,顶部天窗消防联动,天窗开启,从而利于烟气和热量的排出。
图3-24 苏州吴江绿地中心项目天窗开启示意图
(2)结合网络视频监控灵活应对。城市综合体内部空间复杂、人员众多,而且通常是分区域管理,因此在火灾发生时,消防进攻方向的决策不可能只依靠人眼判断,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充分利用网络及视频监控将各种消防设备的运行信息和现场状况进行统一集成、相互掌握,最终做出综合判断,以便于消防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