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核心命题在新儒学中的发展_中国儒学导论
要“超我”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即是“诚”。《中庸》第二十四章中说: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亦即《孟子·离娄上》中所说: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www.guayunfan.com)“谁是最后的儒家”正如“谁是最后的基督徒”或“谁是最后的佛教徒”一样,可能是一个永无答案的问题。但汤因比却曾说起过:“在那些其观点仅仅带有佛教色彩,但却并未受到西方哲学影响的伟大的中国思想家中,王阳明是最后的一位。第一批葡萄牙航海家已于1514年,也就是王阳明去世前15年,到达了中国。”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耳。……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
王阳明《传习录下》中载: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大力量。因指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三日便劳神致疾。当初说他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庚申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我们知道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王阳明全集》卷35载罗洪先《龙场阳明祠碑记》中云:
……及其摈斥流离于万里绝域,荒烟深箐,狸鼯豺虎之区。形影孑立,朝夕惴惴。既无一可骋者,而且疾病之与居,瘴疠之与亲。情迫于中,忘之有不能;势限于外,去之有不可。辗转烦瞀,以须动忍之益。盖吾之一身已非吾有,而又何有于吾身之外?至是而后,如大梦之醒,强者柔,浮者实。凡平日所挟以自快者,不惟不可以常恃,而实足以增吾之机械,盗吾之聪明。其块然而生,块然而死,与吾独存而未始加损者,则固有之良知也。
《王阳明全集》卷32中载:
(明正德三年,即1508年春之一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亦即王阳明所谓“致良知”。《王阳明全集》卷8《书魏师孟卷》中载: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以此也。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凡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中载:
若吾先师,则醇乎其醇矣,后世必有能辩之者。戊申岁,羲与恽日初同在越半年。日初,先师高第弟子,其时为《刘子节要》,临别拜于河浒,日初执手谓羲曰:“知先师之学者,今无人矣。吾二人宗旨不可不同。但于先师言意所在,当稍浑融耳。”……先生之学,以“慎独”为宗,儒者人人言“慎独”,唯先生始得其真。盈天地间皆气也,其在人心,一气之流行,诚通诚复,自然分为喜怒哀乐、仁义礼智之名,因此而起者也。不待安排品节,自能不过其则,即中和也。此生而有之,人人如是,所以谓之性善,即不无过不及之差,而性体原自周流,不害其为中和之德。学者但证得性体分明,而以时保之,即是慎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载:
明之末年,人人讲学。日久论定,真儒不过数人,宗周其一也。其学以“慎独”为宗,阐姚江之绪论而加以谨严切实。是书乃其主蕺山书院时所述以授生徒者也。
刘宗周《人谱》中载:
万性,一性也。性一,至善也。至善,本无善也。无善之真,分为二五,散为万善。上际为乾,下蟠为坤。乾知大始,吾易知也;坤作成物,吾简能也。其俯仰于乾坤之内者,皆其与吾之知能者也。……学以学为“人”,则必证其所以为“人”,证其所以为“心”而已。自昔孔门相传心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惟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而在小人,仍谓之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至念及掩着无益之时而已,不觉其爽然自失矣;君子曰闲居之地可惧也,而转可图也。此时一念未起,止有一真无妄在不赌不闻之地,无所容吾自欺也,吾亦与之无自欺而已。则虽一善不立之中,而已具有浑然至善之极。君子所为必慎其独也。夫闲居耳,小人得之我万恶渊薮,而君子善反之,即是证性之路。
于是,就可以说刘宗周对“原善”之存在于体会“慎独”之中或于“慎独”之中对“原善”存在的体会,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可以说在儒学史上是无前例可循的。但“原善”在“慎独”这里,却是以一种不无“忏悔”与“拯救”意味的形式而存在于“儒家精神”中的。
《明儒学案》卷10《姚江学案》中载: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征思、田。……是夕,坐天泉桥,各举请正。……既而曰:“已后讲学,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原是彻上彻下工夫。”
这就是所谓“天泉证道”时的“四句教”。这“四句教”曾被王夫之批评为“天泉付法,止依北秀南能一转语作葫芦样”。
王学能使人们究竟“悟”到什么呢?“悟”到人的“良知”才是真正的“存在”最后的“存在”。如王畿有云:
良知原是无中生有,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当下现成,不假工夫修整而后得。致良知原为未悟者设,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13]
“良知”无所谓“未发”“已发”,是收放自如的“当下现成”的,可以“独往独来”的,是每一个人都原自拥有而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而“致良知”无非是对“本体”的追问而已。如无疑于此,“良知”就成为“主体”不能不获得的一种“自由”——对此,黄宗羲曾评论曰:
夫良知既为知觉之流行,不落方所,不可典要,一著工夫则未免有碍虚无之体,是不得不近于禅。流行即是主宰,悬崖撒手,芒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不得不近于老。虽云真性流行,自见天则,而于儒者之矩约,未免有出入矣。
于“致良知”所悟及的是自身原有的自由——所谓“真性”及其“天则”,那么“不著工夫”,在形式上就不能不与佛门禅宗一致;“流行即是主宰”,于实质上也就不能不近乎老庄和“道家”。但能因此而说它不是“儒家”吗?黄宗羲不能无疑,只能说“未免有出入”。儒学核心命题在新儒学中的发展_中国儒学导论
要“超我”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即是“诚”。《中庸》第二十四章中说: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亦即《孟子·离娄上》中所说: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www.guayunfan.com)“谁是最后的儒家”正如“谁是最后的基督徒”或“谁是最后的佛教徒”一样,可能是一个永无答案的问题。但汤因比却曾说起过:“在那些其观点仅仅带有佛教色彩,但却并未受到西方哲学影响的伟大的中国思想家中,王阳明是最后的一位。第一批葡萄牙航海家已于1514年,也就是王阳明去世前15年,到达了中国。”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耳。……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
王阳明《传习录下》中载: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大力量。因指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三日便劳神致疾。当初说他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庚申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我们知道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王阳明全集》卷35载罗洪先《龙场阳明祠碑记》中云:
……及其摈斥流离于万里绝域,荒烟深箐,狸鼯豺虎之区。形影孑立,朝夕惴惴。既无一可骋者,而且疾病之与居,瘴疠之与亲。情迫于中,忘之有不能;势限于外,去之有不可。辗转烦瞀,以须动忍之益。盖吾之一身已非吾有,而又何有于吾身之外?至是而后,如大梦之醒,强者柔,浮者实。凡平日所挟以自快者,不惟不可以常恃,而实足以增吾之机械,盗吾之聪明。其块然而生,块然而死,与吾独存而未始加损者,则固有之良知也。
《王阳明全集》卷32中载:
(明正德三年,即1508年春之一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亦即王阳明所谓“致良知”。《王阳明全集》卷8《书魏师孟卷》中载: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以此也。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凡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明儒学案》卷62《蕺山学案》中载:
若吾先师,则醇乎其醇矣,后世必有能辩之者。戊申岁,羲与恽日初同在越半年。日初,先师高第弟子,其时为《刘子节要》,临别拜于河浒,日初执手谓羲曰:“知先师之学者,今无人矣。吾二人宗旨不可不同。但于先师言意所在,当稍浑融耳。”……先生之学,以“慎独”为宗,儒者人人言“慎独”,唯先生始得其真。盈天地间皆气也,其在人心,一气之流行,诚通诚复,自然分为喜怒哀乐、仁义礼智之名,因此而起者也。不待安排品节,自能不过其则,即中和也。此生而有之,人人如是,所以谓之性善,即不无过不及之差,而性体原自周流,不害其为中和之德。学者但证得性体分明,而以时保之,即是慎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载:
明之末年,人人讲学。日久论定,真儒不过数人,宗周其一也。其学以“慎独”为宗,阐姚江之绪论而加以谨严切实。是书乃其主蕺山书院时所述以授生徒者也。
刘宗周《人谱》中载:
万性,一性也。性一,至善也。至善,本无善也。无善之真,分为二五,散为万善。上际为乾,下蟠为坤。乾知大始,吾易知也;坤作成物,吾简能也。其俯仰于乾坤之内者,皆其与吾之知能者也。……学以学为“人”,则必证其所以为“人”,证其所以为“心”而已。自昔孔门相传心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惟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而在小人,仍谓之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至念及掩着无益之时而已,不觉其爽然自失矣;君子曰闲居之地可惧也,而转可图也。此时一念未起,止有一真无妄在不赌不闻之地,无所容吾自欺也,吾亦与之无自欺而已。则虽一善不立之中,而已具有浑然至善之极。君子所为必慎其独也。夫闲居耳,小人得之我万恶渊薮,而君子善反之,即是证性之路。
于是,就可以说刘宗周对“原善”之存在于体会“慎独”之中或于“慎独”之中对“原善”存在的体会,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可以说在儒学史上是无前例可循的。但“原善”在“慎独”这里,却是以一种不无“忏悔”与“拯救”意味的形式而存在于“儒家精神”中的。
《明儒学案》卷10《姚江学案》中载: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征思、田。……是夕,坐天泉桥,各举请正。……既而曰:“已后讲学,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原是彻上彻下工夫。”
这就是所谓“天泉证道”时的“四句教”。这“四句教”曾被王夫之批评为“天泉付法,止依北秀南能一转语作葫芦样”。
王学能使人们究竟“悟”到什么呢?“悟”到人的“良知”才是真正的“存在”最后的“存在”。如王畿有云:
良知原是无中生有,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当下现成,不假工夫修整而后得。致良知原为未悟者设,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13]
“良知”无所谓“未发”“已发”,是收放自如的“当下现成”的,可以“独往独来”的,是每一个人都原自拥有而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而“致良知”无非是对“本体”的追问而已。如无疑于此,“良知”就成为“主体”不能不获得的一种“自由”——对此,黄宗羲曾评论曰:
夫良知既为知觉之流行,不落方所,不可典要,一著工夫则未免有碍虚无之体,是不得不近于禅。流行即是主宰,悬崖撒手,芒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不得不近于老。虽云真性流行,自见天则,而于儒者之矩约,未免有出入矣。
于“致良知”所悟及的是自身原有的自由——所谓“真性”及其“天则”,那么“不著工夫”,在形式上就不能不与佛门禅宗一致;“流行即是主宰”,于实质上也就不能不近乎老庄和“道家”。但能因此而说它不是“儒家”吗?黄宗羲不能无疑,只能说“未免有出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