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机敏和才智,使他在歌筵酒席之上游刃有余_
不过,像这样怡然自得地在家中陪伴妻儿,对于苏轼来说,也是非常难得、非常少有的闲适之乐。繁重的公务、官场的应酬,以及与朋友之间的交游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
北宋的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会聚了一百多万人口,以它“惊人耳目”、“长人精神”的无穷魅力,屹立于时代文明的峰巅。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说: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在这样令人心旷神怡、醺醺欲醉的氛围中,上流社会朝歌暮舞,宴饮成风。作为位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苏轼如今交游遍及朝野,士大夫争相迎候,因此,各种各样的雅集宴会应接不暇,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苏轼自己也非常喜欢请客,如果请的是至交好友,他甚至会亲自下厨露上一手。他虽不善饮,但极为好饮,尤其喜欢看别人饮酒。在《书东皋子传后》一文中,他曾自述道:(www.guayunfan.com)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
在宋朝这样的文治之邦,当朝官贵,几乎无一不是饱学之士,歌筵酒席之上,随意的言谈谑笑,也往往暗含机锋,充满了智慧的较量。苏轼的机敏和才智使他在这种场合游刃有余,每一次宴饮都会留下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令时人回味不已,津津乐道。
一天,中书舍人刘贡父请客,苏轼与同僚姜至之等均在被邀之列。席间,姜至之忽然对苏轼说:
“你是一味药。”
苏轼不解,惊问其故。姜至之回答道:
“子苏子(紫苏子)。”
苏轼哈哈一笑,应声答道:
“你也是药。不是半夏,便是厚朴。”见姜至之一脸茫然,苏轼接着说:“若非半夏厚朴,何以姜制之?”
话音刚落,举座称绝。
这天,苏轼因有要事在身,不等席散,便要先走一步。临出门前,贡父说:
“幸早里,且从容。”
表面听来,似乎只是关照苏轼,时间还早,不必着急,实则语带双关,六个字即暗含着三果一药:杏、枣、李、苁蓉。苏轼何等聪明,当即脱口回道:
“奈这事,须当归。(柰、枳、柿、当归。)”
除了这种随机应对的说笑,苏轼还长于编故事,转弯抹角地跟人开玩笑,用幽默轻松的谑戏,委婉地传达他心中的不满。
有一次,他有事拜谒宰相吕大防。吕大防是个心宽体胖、行动迟缓的老好人,苏轼来时他还在睡午觉,听到仆人禀报,便以惯有的速度慢条斯里地穿衣起床。当他终于来到客厅时,苏轼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宾主依次坐下,吕大防仍是睡眼惺忪,苏轼心中不免又添了几分不快。他环顾四周,看见窗前几案上一只瓦盆里养着的绿毛龟,立时便有了主意,他说:
“吕大人,那瓦盆里养着的是什么龟?”
一听苏轼提起他新近所得的这件宠物,吕大防不禁为之精神一振,他不无得意地回答道:
“是一只世所罕见的绿毛龟,据说已经有好几百岁了。”
“是吗?”苏轼装着很有兴趣的样子走过去,看了一看,摇摇头说:“这种龟不算稀罕,乌龟中若要称真正的稀世之宝,当推六眼龟。”
吕大防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六眼龟?世上会有六眼龟?”
“是啊,”苏轼一本正经地回答:“唐庄宗时,曾有人献上一只六眼龟。庄宗很感新奇,问这龟有什么好处,他身旁的优人敬新磨当即编了一首歌谣:‘不要闹,不要闹,听取龟儿口号。六只眼儿睡一觉,抵别人三觉。’”
吕大防这才明白,原来苏轼在变着法子取笑自己贪睡。这位雅能容物的忠厚长者给逗乐了,四目相对之际,两人不由得迸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苏轼好开别人的玩笑,自然也就会有人要钻空子跟他开玩笑。同僚之中,刘贡父是与苏轼旗鼓相当的滑稽之雄。一天两人闲谈,苏轼说:
“我觉得,简朴的生活,只要过得充实,便是最为快乐的生活。当年,我和子由准备制科考试时,寄住在怀远驿,每天享用的仅只三白,却觉得味道极美,几乎不再相信世间还有什么山珍海味。”
贡父好奇地问:“什么是三白?”
“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白米饭,此乃三白也。”
贡父闻言大笑。
过了些日子,苏轼收到刘府送来的请柬,邀他同吃“皛饭”。此时他早已忘了那天的闲谈,心想:
“贡父读书多,‘皛饭’必有出处。”
第二天便怀着满心好奇,兴致勃勃地前往赴宴,却见桌上仅有盐、萝卜、白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中了圈套,但他不动声色,风卷残云地把这“皛饭”吃了个一干二净。几天之后,苏轼也给刘贡父送去一张请柬,请他吃“毳饭”。贡父明知苏轼是跟他开玩笑,却不知“毳饭”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仍然如期而至。两人清茶在手,高谈阔论,直到日已过午,苏轼始终不提吃饭的事情。刘贡父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得开口了:
“子瞻,‘毳饭’可曾备好?”
苏轼说:“稍等一会儿。”
两人继续闲谈,看看又是一顿饭的工夫,还是不见动静,刘贡父饥不可耐,忍不住再次催问,苏轼也不解释,只说“稍等”。这样反复再三,才将贡父引入餐厅就坐,出人意外的是,桌上什么东西也没有,苏轼笑着说:
“菜也毛(即没有),饭也毛,盐也毛。不必客气,请,请!”
贡父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禁捧腹大笑:
“早知你要报那一箭之仇,但实在没想到这一招!甘拜下风,甘拜下风!”
这时,仆人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美酒佳肴,两位好友痛痛快快地大吃了一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