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以云南为例
李 炎(1) 侯丽萍(2)
【摘 要】 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消费因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在发展地区文化产业时,应根据社会、经济的状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科技、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只有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发展文化旅游业、民族演艺业、乡村文化产业和提升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模式
根据《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的界定,文化产业是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3)。在这个定义中,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明确了文化产业是工业化、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是都市和大众文化消费的新兴产业。如果考察该定义的来源,其理论基础源于西方法兰克福、英国伯明翰学派、美国费斯克的大众文化消费理论。2003年文化部、国家统计局等十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指标体系,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关联层三大层次,共九大类,80小类。并将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八类确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从该定义的缘起、到具体的产业实践,中国文化产业基本上没有脱离从法兰克福学派、经英国伯明翰学派到美国费斯克大众文化消费的理论以及西方文化产业发生、发展走过的理论模式和实践轨迹。文化产业因而也被认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都市时代的产物。
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的生产和服务需要发达的经济基础、科技实力、创新研发能力、人才优势、发达的物流环境以及大众文化消费市场进行支撑。对于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发展程度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消费的比例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尽管西部地区每个省区、甚至每个省区的州市、县区都有自己的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报刊,但长期以来这些服务业的主题仍然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机构,属于公益性文化的范畴,具有经营性的产业的比例很小,如扣除各级政府对这些机构(包括所谓的集团、企业)的人员、资产、运行、设备的投入,事实上,还谈不上经营和产业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化竞争程度的加剧,在不远的将来,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很可能成为少数垄断集团企业、市场的一个结点。作为文化产业最具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在西部民族地区不具备竞争力优势的条件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瓶颈。
中国的文化产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批判、90年代的大众审美,到上世纪末最终被认同、接纳,实现了国家层面上的合法化。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能看见一些发展的端倪和态势。出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东西部之间发展差异也已逐渐显露出来。事实上,全球化和现代传媒技术也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2005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83.58亿元,占云南省GDP的5.29%,成为云南省继旅游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而且其比例不仅高于重庆(2.2%)、四川(1.57%)、广西(3.38%)、湖南(4.2%)、湖北(2.47%),也高于东部地区的浙江(3.3%)、福建(2.5%),接近了北京(5.69%)和上海(5.6%)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6年云南省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了430亿元,占GDP的12.38%,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实际上已经成为云南参与全国经济竞争的重要优势产业。(4)事实证明,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后工业时代、大都市的产业,在工业化尚未全面实现、城市化发展程度低、经济相对滞后、文化消费市场发育还不健全的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依然可以发展。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还是西部民族地区未来区域竞争格局中最为宝贵的战略发展资源。
2006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性试点阶段已告结束,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借助雄厚的现代工业基础、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中部一些省份借助其文化资源、市场优势在大众娱乐、影视产业和演艺产业方面异军突起;西部一些省份也后来居上,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也取得十分明显的成绩。为此,云南省应该在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对文化产业有新的认识,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从体制、机制、政策的综合创新出发,梳理产业发展的资源、研究产业发展现状,科学定位发展战略、明确发展路径、合理布局、凸显产业发展特色,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优势与劣势分析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找准产业发展的定位,制定符合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根据文化产业的特征和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科学制定其发展方向、布局、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应该在整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宏观发展布局的指导下,结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找准定位,走差异性竞争和发展的道路。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发展重点产业。国家确定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省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的两大目标。国家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包括影视制作、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和动漫产业九大门类。
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而2007年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称,我国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各自特色正显示出来:北京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上海侧重从“中国创造”走向“中国设计”,广州着眼于从“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走向“中国营销”。同一份报告总结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化特征是: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云南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现代工业基础相对落后、城市化发展程度较低、文化内需相对不足、文化创意和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的边疆民族地区。把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确定为影视、出版、发行、广告、印刷复制业等需要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含量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文化产业门类是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实情的。尽管这些产业门类云南省都有,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也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整合资源,进一步发展,做强做大,但无论如何在短时期内很难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竞争。相反,总结和考量云南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尤其是近三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国产生的影响,云南民族文化及与此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优势则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优势。云南应紧紧抓住全球化给地方文化和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利用好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优势,走地域民族文化为内涵、文化旅游为主线的发展道路。整合云南文化资源,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业强省,使之在国家文化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云南省是多民族文化大省,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在全球化时代,在市场经济和全球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时代极具经济价值。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同、文化扁平的一种补充,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各种喧嚣、污染和社会问题的调节。在文化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必须用经济的眼光来审视和梳理我们的文化资源,站在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和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云南省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化价值将更加得以凸显。
文化消费的本质是精神消费,文化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活动,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的精神心理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难忘经历的经济活动。文化旅游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可以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文化内容整合到其中。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给地方带来交通、住宿、基本设施的发展,以及门票收入,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内容的文化艺术演艺、民俗文化展示、民族节庆活动、民族工艺产品、民族饮食业也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还带动了民族文化旅游图书、广告、印刷、影视、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门类的发展。事实上,云南省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到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至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就在于紧扣住文化旅游这条主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走差异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围绕文化旅游这条主线,更好地挖掘民族文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走差异性发展道路还是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战略和基本模式。
云南省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和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界,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自古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就和东南亚、南亚有文化、商贸交流。此外,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的不少民族是跨境民族,华侨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中国具有很深的感情,对中华文化具有相当的认同感。2002年中国和东盟十国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云南和东南亚、南亚地区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全面启动了云南和东南亚各国的区域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多边贸易、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带动下,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为云南和东盟各国重要的文化经济交流合作项目。1999年签署合作举办的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BCIM论坛)加强了中国和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相继在孟加拉国、印度创办了孔子学院。2006年中国南亚学会和云南省南亚学会联合组织了茶马古道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云南和印度联合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航线的开通,昆曼公路、泛亚铁路的建设以及航空线路的开辟,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的地位日渐凸现。以昆明为中心,通过思茅—西双版纳—老挝—曼谷、大理—保山—德宏—缅甸—印度、楚雄—临沧—缅甸—印度、昆明—红河—越南的四条高速公路和铁路将会极大地提升云南和东南亚、南亚的交流与合作。区域性的合作,必将带来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发展,云南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集散和交易中心的地位将带动云南文化旅游、会展、文化贸易和广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时,应充分考虑云南作为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优势,以昆明为中心,在景洪、保山、瑞丽、河口等城市,建设文化贸易口岸,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文化旅游业与文化贸易业。
二、云南文化产业的定位
民族文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是云南文化产业的内容支撑,也是云南建设文化产业强省的重要的基础,甚至是云南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云南经过20多年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近三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日渐凸显。石林在中国、国际旅游中的地位,西双版纳旅游的长盛不衰,丽江的崛起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影响,大理文化旅游的盛名和近年的快速发展,香格里拉的自然魅力和古朴,腾冲的营销与后发,三江并流地区的价值与开发规划都建立在民族文化资源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因此,加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云南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针对一些地区根本不考虑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随意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破坏自然生态资源,有的地方政府打着发展旅游、发展文化产业的旗子,一哄而上,破坏民族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的现象要严厉禁止。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的保护。应该加强对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生态资源的类型、发育现状、保护措施、开发度控制的研究和监控;督促落实国家、省文化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的各项法规、政策,研究出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控制性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和保护,建立民间艺人信息库,通过评选民间工艺师、民间文化传承人、落实继承人、给予生活补贴等方式,提高民间艺人,尤其是老艺人的社会地位,加强对民间艺人、民族文化传承者的保护和培育。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象征之一,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质是对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保障。对创新、知识不够尊重的现象在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各级政府对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出台必要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保护知识产权;对政府、企业、个人盗用他人的知识产权,牟取利益的现象要进行处罚、曝光;通过政府引导,法律、新闻媒介参与配合的形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加强企业、研究机构、学术团队和个人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云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一批直接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中培育出来的民族文化品牌,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云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的具体措施,带动了云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是云南文化综合竞争力、形象力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品牌从不同角度宣传营销了云南,扩大了云南在全国和世界的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提升品牌的文化经济附加值,也是未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品牌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往往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是一个地区实现产品走出去战略,参与到国家、全球进行竞争的重要路径。云南在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品牌,如云烟、云花、云南红、云铜、云锡、云电、普洱茶、丽江、云南旅游、大理西双版纳、香格里拉等。在这些品牌中,有和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品牌,如云花、云茶,这些品牌涉及的产品尽管不是纯粹的文化产品,但往往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其产业链延伸到创意、民族历史、文化、民俗、设计、包装、广告、图书、音像、网络等产业和茶具工艺、休闲茶文化服务业等,其品牌产业链的延伸对地区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巨大。2006年云南鲜切花产量达到39.9亿枝,总产值为71.99亿元(5),以普洱茶为主的云茶总产值超过10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34亿元(6)。政府在统计鲜切花和云茶的产值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品牌产品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鲜切花和云茶带动的相关产业产生的产值也达到几十个亿。这些地区知名品牌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因此,依托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树立品牌的意识,通过品牌与民族文化元素的互动,提升“云南”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云南省应尽快遴选一批有潜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如云南演艺、传统民族工艺、茶马古道、云南影视、云南古镇、腾冲等民族文化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打造、社会关注、媒体协助、产品支撑的方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使其进入国内、国际品牌的行列;营造品牌发育的良好环境,打造一大批具有地方影响力的中小文化品牌,包括特色工艺村、民俗文化村、民族产品、民间艺人、文化名人、演艺名人、创意设计机构、创意人才、文化中介机构、文化企业、刊物、频道、栏目,以此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活跃乡村文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云南省文化产业试点和具体实践中的经验。经过三年多的探索,目前云南省围绕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经出现了以《云南映象》带动乡村民族演艺业的发展、以新华村为代表的由传统民族工艺的生产制作引发的传统民族工艺的产业发展、以傣族园为代表的挖掘传统民俗发展文化旅游、以柏联集团+和顺联手的名村古镇等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事实上,在文化旅游发展中云南省还出现了不少结合当地的文化旅游市场,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的乡村经济的典型,包括石林的小箐村刺绣、大理周城扎染、喜洲的民俗宅院开发、剑川浉河的木雕、梅园石刻、文山的阿娥版画等。其中不少村寨通过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文化旅游大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和发展模式,既保护了传统民族文化,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更为重要的是为西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旅游业的发展为云南每年带来近8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25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文化习俗使得民族演艺业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类。2006年云南省艺术团队演出剧(节)目在100抬以上,年均演出8000多场,观众超过10000万人次。2005年演艺业增加值为13594万元,跻身中国十大演艺省区。商业演出出现了总演出场次近3000场,观众总人数超过165万人次,总收入超过1.5亿元的《丽水金沙》,出现了中国最大的私立演出企业吉鑫集团,其公司拥有800多人的演出团队。企业打造的“吉鑫宴舞”、“勐巴拉娜西”等节目产生了较为丰厚的利润。以杨丽萍为核心的《云南映象》成为民族演艺的代表,总演出场次超过了800场,巡演22个省市区,在34个大中城市以及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演出。在一系列演艺精品的带动下,云南演艺产业已成为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本土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其发展空间还十分巨大(7)。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下,发展乡村文化经济、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是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和国家产业发展布局希望西部地区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文化产业强省的发展战略相吻合。为使云南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乡村文化经济,带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应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扶持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种模式,为乡村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模式,通过媒体、会议、培训、考察的方式推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典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乡村文化经济。应尽快制定相关鼓励、扶持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条件,鼓励企业和乡村、农户合作,参与到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制定相关的税收、小额贷款、技术支持等政策。为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云南省已逐渐形成了以省会城市昆明,滇西北大理与丽江,滇西德宏、腾冲与瑞丽,滇南普洱、景洪为中心的几大文化旅游消费中心。应该考虑重点扶持培育几大文化消费市场。将昆明建设成为现代文化消费中心,带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滇西北大理、丽江培育建设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艺集散中心;将景洪、德宏、瑞丽培育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商贸中心。以几大文化消费和文化贸易市场带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20个村寨,给予政策、技术、营销和资金上的扶持。通过3~5年的努力,能培育得出产值上亿元的几十个村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发展乡村文化经济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云南省文化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三、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云南省民族文化产品的复制、生产、服务与销售。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意与设计、复制与生产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个体或家族式的复制、生产方式,而是从个体、家族、乡村转向以中心城市、旅游景区为依托,和创意与设计,销售与服务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化生产。形成了包括现代图书、音像、玉石、木雕、扎染布艺、刺绣、大理石、银铜工艺品、民族土陶、竹编、草编等系列民族工艺品,其产值超过百亿,相关从业人员达到几十万人。出现了产值达几个亿的村庄。在云南西北地区的大理、丽江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县一特,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发展格局。但是,就云南省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现状而言,云南民族文化产品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高端产品创意设计不足,低端产品制作技术不精。在旅游文化消费市场上的珠宝、传统民族工艺产品,包括民族文化旅游图书、音像产品创意、设计简单,制作粗糙,文化附加值和创意设计的附加值都不高。
云南省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复制已进入规模化的产业化发展阶段,以省会城市昆明为中心,形成了以民族文化旅游图书、音像制作、影视广告和旅游工艺品为主的复制生产中心;以滇西北大理、丽江为中心,形成了以传统民族工艺的生产、复制和销售中心;以西双版纳和德宏、保山为中心,形成了跨境的传统民族工艺的交流、集散中心。但是,就从业人员而言,无论是高端的图书、音像、影视、广告还是低端的传统民族工艺,高端创意设计人才严重匮乏,低端人才制作技术低下。高等学校、研究部门、艺术人才不愿涉足具体的创意设计领域,只进行理论研究和艺术批评,严重影响了图书、广告、音像、影视产品和传统民族工艺产品的创意与文化附加值的提升;乡村民族工艺品的大量制作人员还满足于传统的制作技术,文化水平不高,满足于“不会写字会刻字,不会画画会雕画”的传统技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工艺制作粗糙,产品利润低、文化附加值不高,严重影响了传统民族工艺产业的发展。
民族文化产品的上端涉及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整理、开发和研究,涉及民族文化图书、音像、影视、演艺、广告的创意以及传统民族工艺的研发、设计,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下端则深入文化旅游消费和日常消费生活的每个角落,落实到传统民族工艺品的复制、制作,演艺人员的表演,文化消费服务。产业链条较长,延伸到当代经济的各个领域、门类,具有整体性、渗透性、相融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因此,要大力发展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提升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创意人才和低端制作技术人才。
要使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相当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应加紧对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和低端制作技术人才的培养。
首先,各级政府,尤其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主管部门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创意设计与生产制作人才的培养,意识到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行业壁垒,联合出台加快培养、扶持人才的相关政策,制订培育人才的实施计划。借鉴国家、省评选民间工艺大师的措施,启动“百千万传统民族工艺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省、市(州)、县三级政府评选省级百名传统民族工艺大师、千名传统民族工艺名师和万名传统民族工艺师,培养传统民族工艺制作生产人才。
第二,鼓励高校和研究部门,通过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加快培养图书设计、平面设计、网络设计、游戏、动漫设计、演艺策划等高端人才;通过评选、奖励等办法,鼓励一批具有创意设计潜力的人才参与文化创意、民族文化产品的设计,充实、提升云南省创意设计力量。
第三,启动民间工艺人的培养工程,通过省、市(州)、县三级的培训,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对云南省传统民族工艺艺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尤其是传统民族工艺发展较好的州市。省级培训对象为传统民族工艺产业的领头人,通过思路、眼界和艺术、文化的提升、考察,激发传统民族工艺师的创意、设计能力;州、市培训对象为生产制作的技术人才,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传统民族工艺产品的技术含量;县级培训对象为一般的制作人员,通过技术培训,使产品的质量得以保证。
第四,通过政府引导,以项目研究为目标,设立研究基金的方法,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地方政府和传统民族工艺生产基地联合设立传统民族工艺研发中心。通过具体的创意、设计、研发培养一批具有创意设计和生产制作的高端人才。
从产业的宏观角度进行审视,一个地区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总会依据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技术、人才优势形成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门类。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应该针对自己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中国是个大国,不同地区经济基础、文化消费市场存在巨大差异,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习俗各不相同,文化消费差异性很大。因此,从国家层面看,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应鼓励各地区根据自己的文化资源、经济实力和消费市场,发展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各个地区则应该充分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只有走差异性竞争的发展道路,充分挖掘自己的地域、民族资源,正确定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才能使自己在产业竞争的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施惟达,李炎.2006云南文化产业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统计观察,2007(1)
4.丁树群.浅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皖西学院学报,2007(1)
5.王晋.“云南映象”在辉煌中前进.民族时报,2003-11-05
6.云南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时讯,2003-11-18
【注释】
(1)李炎(1963—),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学、文化产业的研究。
(2)侯丽萍(1964—),云南大学马列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民族文化学的教学研究。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总论
(4)以上数据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云南日报,2007-01-08:第8版“调查研究”专栏
(5)数据取自2007年4月3日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年度统计公报”和2007年8月10日《经济参考报纸》。
(6)数据采自云茶网。
(7)以上数据来自施惟达,李炎.2006云南文化产业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