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传者的职业素质
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一定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传者素质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论研究框架,国内外为数众多的研究者都曾经对其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此处由于篇幅所限,研究出发点主要集中在传播心理效果上,因此这里讨论传者职业素质就集中在传者的心理素质方面。
心理素质是传者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刘京林教授在其撰写的《新闻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指出,传者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和能力,而非智力因素则非常宽泛,“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者与普通传者没有本质性区别,因此其心理素质也无外乎上面提到的两大部分。
当然,食品安全报道也具有一些不同于普通报道的特殊之处———首先,食品安全报道以揭露问题为主,报道内容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其次,食品安全报道对象是生活的饮食健康问题,因此与受众的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很容易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和压力。这两项特点决定了进行食品安全报道的新闻发布者需要具备更纯粹的传播动机、肩负更艰巨的社会责任。
表6-1是对媒体公信力认同度的调查统计结果,调查问题包含了受众知情权、新闻真实性、媒介经济利益、媒介社会责任、喉舌功能、媒体炒作、公平报道等一共7个维度,其中各项问题涉及到传者的专业素质、传播动机或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其中与食品安全报道紧密相关的主要有四项,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表6-1 媒体公信力认同程度统计
第一,媒体对社会问题的炒作会引起受众的强烈反感,因为受众普遍认为炒作和煽情是媒介低俗化的表现;
第二,当食品安全问题尚未完全调查清楚时,媒体不能把事故责任追究简单化,应允许各方陈述理由或意见,并适当添加平衡报道内容;
第三,媒体有责任把官方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通报给广大受众;
第四,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媒体应该首先考虑受众的知情权而不是自身经济利益,及时向广大受众公布问题情况。
这四项调查结论体现了受众对传者的深切希望和更高要求,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传者报道食品安全新闻时所优先考虑的前提,或者理解为报道食品安全问题的传播者需要具备的特殊职业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