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众期待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八
广播电视传播,必须考虑受众期待。但是,怎样考虑受众期待,却有不少问题值得思考。
受众不同,期待也会有差异。我国的受众,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广播电视要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满足,而这种需要是不断增长和加强的。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理所当然地应当“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完全不是空洞和笼统的,而应该是具体和真切的。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着意渲染高档装修居室;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特别宣扬高级美容、桑拿浴;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全力推销昂贵的商品;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反复播送低俗、消沉的歌曲,等等,能够说,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么?
“为人民服务”,表现在语言传播上,语气生硬的训导,虚声嗲气的亲昵,冷漠苍白的叙说,有气无力的讲述……又怎么能体现出内心的赤诚与真挚呢?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人民群众的呼声,弘扬主旋律,发挥“教育和鼓舞”的功能,提倡多样化,给人民群众以高尚情操的陶冶和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有声语言中充满热情,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爱人民群众之所爱,恨人民群众之所恨。在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愿意听到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他们愿意接受“达于耳、入于心”的真情实感。他们拒绝无动于衷的冰冷,他们拒绝狂放不羁的高傲。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有声语言中充满变化,不同节目、栏目,不同内容,不同语句,都给以不同的基调、语气。 “人们不希望听刚才听到的声音”(《歌德谈话录》),不过,这里不仅反对“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固定格式,也反对无依据、无内容、无感情、无对象的乱变。那种哗众取宠、自我表现、玩弄技巧、故作多情的变化,肯定是被厌恶的。缺乏浑厚的文化底蕴、缺乏返璞归真功力的表达,不过是“银样蜡枪头”,一时迷人耳目,不久就会夭折的。
广大人民的期待,必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们在节目、栏目的生产过程中,不能不考虑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当前,节目、栏目内容的场域多有模糊,往往不顾节目、栏目的性质、任务,一味追逐热点,这是对受众期待的形而上学理解的结果。而弃雅迎俗,又会使一部分节目、栏目长期低就,失去很多“雅俗共赏”的机会。节目、栏目与受众的对应,只能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息息相通的关系,任何主观臆断、生拉硬扯都会造成“同床异梦”、“似是而非”。
语言传播创作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了适应多层次、多角度的受众期待,不能不了解一切人、熟悉一切人,了解人生、熟悉人生,以使镜头前、话筒前的有声语言创作饱含人生况味,充盈生命活力。祖国的名山大川比花前月下会给人更多的感悟,海阔天空的心驰神往比冥思苦想会给人更大的激情。熟悉和热爱人民群众,观察和了解社会,才会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是一种由己达人的创作活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提升全体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努力工作,为加强综合国力贡献才能。广播电视要奉献精品,要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就要否定“受众是上帝”的观点。这个观点会降低传播者的责任,为迎合和媚俗找到借口。
由己达人是交际和交流的常规,当然包含着反馈。不重视反馈只是一相情愿,满足不了期待感。把反馈奉为圭臬,全部照办,也会走向片面,从而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受众期待中,往往有求新求异心理,就需要分析,并非一切新、一切异都是好的,即使一时反应强烈,即使一时赞美声不绝于耳。否则就会追求表层的华丽、形式的变幻,忘记深层的开掘、内容的丰实。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创作主体,以节目成品形态呈现给受众。而节目成品形态越完美,越能满足受众期待。我们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应以此为准绳。这是宏观的、战略的格局问题,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放松。一味地在“是播音还是主持”上转圈子,一说“主持”就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似乎话少了就不叫“主持”了,反而引起受众的反感,那就本末倒置了。受众不管你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他们要求完美地体现完美的节目成品形态,岂有它哉!
有一种观点,说什么要使传播对象“陌生化”,大概是受了某个学科的某种理论的“启发”。用以解释广播电视的受众,恐怕有害无益。面对一无所知的“陌生人”,我们怎能了解他们的“期待”呢?烹饪还要讲究适合口味,何况力求精美的节目呢!
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受众的期待吧!
【注释】
[1]原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