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信息共享的思考

关于信息共享的思考

时间:2023-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信息共享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九信息社会里的信息传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首先,传者对于信息的选择和理解,并不能等同于受者的期待和明了。为有声语言做准备的文字语言,不能不考虑“音声化”的特点。有声语言传播,以解决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己任。信息共享,并不是一种理论提升,而是一种传播实践,与“独享”相对立。

关于信息共享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九

信息社会里的信息传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但信息传播的方式、信息的质量,是信息传播规律中的重要内容,实在轻视不得。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要是有声语言传播,其传播方式是诉诸听觉的电子传播,其特点十分明显,即线性、限时性、瞬时性。传播者不能不考虑时间概念、时间利用、时间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段,传播尽可能密集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有效率。

在有声语言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似乎都有道理: 如:信息越密集越好;信息越短越好;语言越快越好……从某个角度看,并不错,但却忽略了语言传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信息共享。

信息传播必须考虑传受两个方面,特别是传者,绝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应在广泛、深入了解受者的各种需要的前提下,组织自己的传播框架、信息汇聚、送达方式、效果预测。这其中,对有声语言的清晰度、听觉阈限、可听性、上口顺耳……更要进行明确的识别和具体的把握。

首先,传者对于信息的选择和理解,并不能等同于受者的期待和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落实到对一个个信息内容的取舍上,也要体现在每一个传出信息的话语叙述方式上,这便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其次,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关键是“明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主次安排、音韵抉择,语流节奏、基调把握,等等,都是重要的环节。文字语言适合视觉认读,同转化为有声语言后适合听觉的“顺耳”,不是一回事了。为有声语言做准备的文字语言,不能不考虑“音声化”的特点。音声化,当然要用普通话,还要注意口语化。对那些非用不可的名词术语、格言警句,还要给以适当的解释和介绍。

最后,要避免语言的芜杂和啰唆,减少信息的损耗和干扰。不要以为口语化就是日常生活的“大白话”,也不要以为“广播语体”就是谁都听得懂的“俗话”。通俗易懂,是要对“口语”、“俗话”进行加工的,是分不同层次的。

据此,我们就可以认识到:

信息密集,是指保有清晰度的信息越密集越好。如果因为密集而失去了清晰度,那么,信息就会成为无效信息,而无效信息会令听者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解,造成负效应。农业上在“大跃进”时搞“密植”,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意志论”表现,结果只能“堆积”假象,贻笑世人。为密集而密集,忽视了人们的听觉阈限,不顾受者的接受能力,进行“填鸭式”传播,只能是传者的主观意愿,是传播权力的滥用,是信息的传者独享,是传者“信息密集”心理的自我满足,必然地,也是受者期待的落空,受者时间的浪费。应该说,这样的传者是缺乏责任感的、不称职的。

有声语言传播,以解决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己任。词语系列的铺排,抑扬顿挫的部署,起承转合的驾驭,色彩分量的变化,无不以语言样式、样态为归宿,为具现。不同内容、不同内涵、不同感情、不同感受,应以不同的表达技巧给以揭示、展现。其中有高低、强弱、快慢、刚柔、明暗等多种差异。就语速来说,应该“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有快有慢,慢中有快,快中有慢,由快转慢,由慢转快,怎么可以只快不慢、一味加快呢?一味加快似乎增加了词语密度,增加了传播速度,但失去的却是信息的内涵,内容的深度。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

有声语言传播,以其科学精神的阐发、人文精神的关怀吸引受众,感染受众。而科学精神的真谛、人文精神的奥秘常常不在词语表层,而是潜藏在、蕴含在词语“不在场”的深层之中。这只有依赖有声语言创作主体以有声语言特有的表现力加以显露和昭示。这种显露和昭示,需要很强的语言功力,它使有声语言超越“稍纵即逝”、“过眼云烟”的迷雾,进入“意在言外”、“余音绕梁”的境界。

信息共享,并不是一种理论提升,而是一种传播实践,与“独享”相对立。作为传媒,达到共享是责无旁贷的,大众传媒更当如此。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不同于文字传播,已是众所周知,但在实践上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假如你是一位报纸编辑,栏目设计,标题、正文的字体字号是不是越细越小越好呢?如果一版报纸密密麻麻填满了极小的字,内容多了,信息密集了,但是还有人看么?再加上错别字、横倒字错架其间,真成“天书”了,哪个还敢于问津呢?有声语言传播连停留、反复的机会都没有,劳神费力地听,不用说知其所以然,连知其然都得不到,听者的耳朵能忍受么?逆反心理、拒斥心理的产生绝不是信息本身的原因,也不应归咎于听者了。

有点受众意识,知道一点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规律的,负责任的传播者,一定会认真追求“信息共享”,摒弃“为密集而密集”的做法,向着“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高度进行精益求精的传播的。

【注释】

[1]原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