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形俱佳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六
广播电视传播中,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声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处于前沿、中介和纽带的地位。进入这支队伍,必须经过严格的遴选,不是什么人都能愉快胜任的。这是广播电视传播特点决定的,既包括传播的需要,更是应受众的期待。主观意志的“拔苗助长”,并不能“一手遮天”。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做不到“掩天下人之耳目”。
正因为如此,1995年前广播电影电视部孙家正部长强调:“播音是个大概念,包括新闻播音、专题解说、节目主持……都应该练好播音基本功。”2000年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徐光春局长明确指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德才兼备,声形俱佳”。这本是毋庸置疑的、十分清楚的事情,但却仍有人反其义而言之、反其道而行之。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一
所谓“德才兼备”,似乎没有什么异议,我们的事业需要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文化水平高的人才,特别是智慧型、复合型、创造型的专业人才。所谓“声形俱佳”,当然是指:声音悦耳、口齿清晰、表达准确、语言畅达……形象端庄、仪态大方、举止文明、气质高雅……这正是播音主持人才的特殊性,这正是广播电视传播的独特性。
可是,目前在广播电视界却弥漫着一种“声音、形象不那么重要了”的论调。有的台、有的领导,完全忽视了广播电视传播的规律,忽视了这一专业人才的上岗标准,什么人都可以在广播里出声,什么人都可以在电视里露面。于是,我们可以从广播电视里听到声音嘶哑者、方音严重者、表达懈怠者、语言生涩者的谈天说地,无效信息充斥其中;我们可以从电视里看到其貌不扬者、行为失范者、表情木然者、自我表演者的频频出镜,举手投足令人厌烦。一个好端端的节目,往往被“声音、形象不那么重要了”的“理念”搞得支离破碎、俗不可耐。
“德才兼备,声形俱佳”是一条重要的规律,选拔、培养、使用、提高,都应以此为基础。广播中,应该坚持“声情并茂”的传播原则;电视中,应该坚持“声画和谐”的传播原则。只有如此,受众才能够获得“悦耳动听”、“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人们在人际交流中,听惯了各种声音,看多了各种形象,在积淀、比较的过程中,在选择、认同的取向中,还是把那些声形俱佳者作为传播的佼佼者接受下来,并形成一种心理认知定势,很难改弦更张。一个民族的鉴赏水平就这样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审美观,并逐步给以丰富和深化。
二
每一个时代的传媒,某一个时代的各个传媒,都有自己的传统承继,都有自己的创新特色。仅就播音环节来看,既有规律性的共性,又有各自的差异。那共性,就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声露面,驾驭节目进程”;那差异,就是“民族、地域、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我们这个时代的各个传媒,仍然保有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几乎没有哪个传媒,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反而向另一类、另一个传媒靠近,不惜失去自身的长处,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中亦步亦趋,显露自身的懒惰和懦弱。就说“声形俱佳”吧,外国和港台有哪一个电台、电视台不是挑选声音和形象都属上乘的人来担纲的呢?丹·拉瑟以其外貌、李艳秋以其声音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之音在挑选播音员的时候,先是重翻译,后是重汉语,现在是重视声音口齿、普通话水平。我们倒可以忽视声音和形象吗?
根据广播电视的特殊要求,我们提出“声音、形象是入场券”的观点。那原因就在于全社会的人中,只有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具有进入这一岗位的可能性。凡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最好去从事别种工作。这个岗位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的,哪怕有专家的能力、大师的水平。
所谓“声形俱佳”,既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比对观察过程。声音好坏,历来变化不大;形象好坏,确实标准不一,就是同一个时代,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我们毕竟不是选美,我们是选择优秀的传播者,因此我们的观点是,“端庄大方”是形象的基础,不应该存在明显的缺陷。图像出来,给人以“愿意接受”、“相当不错”的印象就行了,并不要求“貌比潘安”。特别是新闻节目,更不能要求十分漂亮,以免喧宾夺主。确实有一段时间,靓男俊女成为时尚,于是被称为“花瓶”。但是,怎能因此而否定形象视觉美感呢?更不应该从而把“文化”看做是“入场券”。文化,包括“德”与“才”,完全是必备条件,是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要求。作为专业特殊要求,也有思想、文化、业务的基本功问题。如大学学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专业能力考核评定,这已经是具体要求了,所以只能说,文化是“发言权”。拿到入场券,意味着进入了“专业圈”,并不就具有了发言权。要看本人能力的发挥,是否能“融入广播电视、进入具体节目、成为传播主体”。具有了可能性,必须达到现实性,才是一个合格的、有实力的传播者。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把文化作为入场券,经过所谓“笔试”先淘汰一批,再从中选拔播音岗位上的佼佼者,那无异于舍本逐末,会事倍功半。因为,笔试就是一场无定向较量,什么范围、什么题目、什么难度、什么标准,都由出题者主观决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加者,声音形象的状况极为复杂,只有在笔试通过者中看其专业水平。而这时,许多专业水平高者,也许因试题的宽狭不当、难易失宜,特长的无法表现、偶然失措……而被笔试淘汰,失去了入场券;而所谓文化水平高者,只是笔试中的领先者——“这一次”笔试试题的对答得分多者。其中的偶然因素(准备的对路、积累的重合、应试的心态、巧合的概率等)除外,即使真的满腹经纶,面对这一特殊专业时,由于“声形不佳”,多数会是“名落孙山”,岂不令人扼腕。
三
历代的状元大多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笔试中名列前茅者也不一定就是该学科的饱学之士,特殊专业尤其如此。绘画、雕塑、音乐、歌唱、舞蹈、戏剧、曲艺、杂技……都需要天赋,都需要特殊才能。就像钢琴演员手指不能太短小,舞蹈演员腿脚不能太粗笨,新闻播音员、专题解说员、体育报道员、节目主持人绝不能声形俱差。这个世界上,不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他们自有发挥优势的地方,也完全可能进入话筒前、镜头前工作。但是,是否声形俱佳,却是首先要考察的。本专业要求的特殊条件并不是所有文化大师都具备的。我们没有任何轻视文化水平的意思。我们要传播人类全部文化的结晶,胸无点墨、才思不敏,是没有发言权的。我们这里说的是本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视听审美性、天赋选择性、文化习得性,这应该成为人才导向。 “泛素质论”、“泛文化论”必定使专业走向“样样均通,样样稀松”,人人“不学而能”的道路上去。那样,专业和业余、内行和外行、基础与专攻、普及与提高,就会模糊不清、混沌不明。
歌德说过: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因为她不是自然。艺术的规律,不能完全用文化取代;艺术的人才,不应单纯以笔试衡量。 “声形俱佳”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涵盖着经典的美学传统,融汇着传播的人文关怀。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理解为人类的通才化。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扬长避短,分工合作,都没有为“泛文化论”提供什么推行的理由。人们有选择专业的权利,专业也有选择适合者的权利。以文化作为入场券的专业很多,也有其专业性;以“声形俱佳”作为入场券的专业,一定要破除“声音、形象不那么重要了”的时尚观。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的话警醒我们:我们切勿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注释】
[1]原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