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播音传统 发挥播音优势 突出播音特色[1]——为播音专业建立40周年而作
北京广播学院建院近五十年来,一直重视播音教育。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办“播音训练班”,到1953年9月开办我国第一个中文播音专业(大专),1977级开始升为本科,1980年建立播音系和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9月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广播电视艺术学“语言传播艺术”方向博士生,2001年开始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生。播音专业教育,在北京广播学院整体建设中,同其他专业一起,不断前进,特别是近十年来,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的发展。
一个专业的建立,一个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召唤,离不开社会的需要。但是,“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决不能把教育仅仅看做满足眼前某种临时需要的对应形式和措施。教育的观念中,必须注意“周期性”同“战略性”的一致,必须加强“适应性”同“前瞻性”的协调。播音专业建立之初,由于有紧急培养人才,满足电台、电视台需要的本意,直至现今,还有人认为这种应急性仍然是这个专业的培养特点。因此,许多人的视点往往放在“今天”,着眼于目前的现状和人才规格。事实上,这会极大地束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还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规格的滞后。
我院播音专业,走过了40年的坎坷历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的。这证明,我们播音教育的成功,我们培养人才的有效。我们应该坚定地继承播音传统,能动地发挥播音优势,大胆地突出播音特色,而不要“自惭形秽”,更不要“改换门庭”。
一
我们的人民广播电视播音传统,十分丰富。举其要者有五:
1.坚定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爱憎分明的饱满的感情和特有的新闻敏感;
2.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热爱他们,关注他们,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并努力融入播音创作中,要经常深入生活,学习社会;
3.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编播业务的水平;
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保证播出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5.团结协作,艰苦奋斗。
我们在教学中,一直贯穿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的教育,坚持进行“喉舌意识”、“传播意识”、“精品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极左”思潮冲击下,在“文革”中的短训班、讲习班、研讨班上,也没有动摇过。继承传统当然要“与时俱进”,一方面,捍卫其精华内核,另一方面,摒弃其过时的、违反规律的部分,如“播音无学”、“技巧第一”、“固定腔调”等。但绝不是更换几个名词术语、与传统“彻底决裂”另起炉灶。
二
我们的播音优势,十分明显。择其大者有六:
1.我们敢于公开声明:广播电视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在话筒前、镜头前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不应混同于演艺明星。受众也不是上帝。他们要“善于传播——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或现场”,“以真实的身份,强化和美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弱化和淡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极力提升受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
2.播音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节目(或栏目)是播音创作的“舞台”,需要高度的创作觉悟、正确的创作道路、严肃的创作态度、饱满的创作热情、高超的创作技巧;
3.播音语言不同于日常谈话,它具有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特点。在播音创作中,通过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取得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4.播音创作中,要遵循播音表达规律,以有声语言的多种样式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语言内容,尽可能完美地符合稿件和节目(栏目)的体裁风格,满足受众的认知、审美的需要;
5.人民广播电视的播音风格是: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各台、各节目(栏目)、各人都可以也应该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6.播音创作是一种个体劳动,但只有在群体中,集思广益,集中群体智慧,才可能体现个体价值,发挥出个体的聪明才智。
以上六点,基本上概括了人民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播音优势,主要体现在新闻性和艺术性的契合点上。因此,肯定会受社会、时代、政治、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制约。发挥播音优势,就是要具体分析制约播音的诸种因素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而不能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例如,不应把全部播音史等同于“文革”时期的播音,一概加以否定,甚至提出“远学欧美,近学港台”,无视我们自己的播音优势。在播音教育中,必须紧紧把握播音优势,结合当下语境,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深入阐释,使播音优势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三
从1963年开始学历教育算起,在将近四十年的播音专业教育中,我们总是强调播音教育的特色。这个特色,是日积月累、集思广益逐渐形成的。随着播音教育的发展而愈加丰富,并不断填充着更加科学的话语。
播音教育特色,概括起来,大约有六点:
一是“忠”。教师(包括教辅人员)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忠诚于广播电视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名人的任务,自己要甘于寂寞和清贫。学生毕业以后,走上播音主持岗位,成为公众形象,“一举成名天下知”,教师只是感到无限慰安,因为自己的心血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声音和形象中,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有自己的一份劳动。能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培养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乐在其中”。
二是“实”。我们十分重视“实在”,要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只有发愤图强,提高思想觉悟,储备文化知识,加强科学研究,讲求教学方法,高质量、高效率地教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并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广播电视的兴旺发达把我们推上来的,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实践”。教播音,得会播音;研究播音,得有实践体验。作为应用型、实践型学科,任何教育者、研究者,都不能脱离实践,都不应“天桥的把势——光说不练”,因为,播音需要走“感性——知性——理性——悟性”之路,特别需要感悟能力。没有实践,只是作为一个听众、观众,虽然也可以品头论足,但是总会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进不了核心,说不到点上。我们的教师,总是处在边教边实践的动态中,从“自省”(深化内心体验)和“引进”(汲取前沿经验)两方面,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三是“博”。播音学科、播音专业,从来都不是“单一性”、“封闭性”的学科、专业。因为,这个学科、这个专业,只要一封闭、一凝固,就会立即死亡。它必须以哲学美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支柱,广泛吸纳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信息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前沿成果,在学科共享中,实现学科共建。播音教育,实质上是“天人合一”的教育,是“经验历史”的教育。拒绝某一个学科,就意味着失去一片阵地,就会在这个领域缺席。我们应该占领“语言世界”的各个地区,实现“播音世界”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交融。
四是“大”。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性格刚正不阿、坚忍不拔,造就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那就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我们的播音,要体现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风和气派,要提倡“大家风范”,男声——阳刚之气,女声——端庄秀美。必须坚决拒绝“男声女气”、“女声嗲气”的小家子气,坚决摒弃“港台腔”。播音教学中,要在“听”和“说”上下工夫、花气力。有声语言的“规范性”和“庄重性”,不能曲解为“机械”、“呆板”。语言规范的大趋势,将使我们获得大范围的自由;我们将在庄重中,得到稳健、可信、权威、自尊和“寓庄于谐”的多重效果。必须戒除浮躁,应该甘于寂寞、志存高远,要避免“三心二意”的注意力分散,要警惕“心猿意马”的凝聚力漂移。这是培养播音主持人才过程中加强民族文化向心力的关键所在。
五是“精”。播音教育首先要“精讲多练”,理论的讲解不可或缺,但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多练。精是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练是要心领神会,以一当十。其次要“一专多能”。教师要如此,学生也要如此。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专门特长,讲的好,能示范,善于针对学生存在的这方面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迎刃而解。其他教学业务也能胜任愉快。学生要“以播为主”,某一两项很突出,其他也可以达到播出水平,同时,又能策划、撰稿、采访、编辑、翻译、制作节目,也会调音、录像、化妆、布光等。这叫做“艺不压身”、“学海无涯”。某一专业、某一学科,不管是综合化还是精密化,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很难到达峰巅。复合型人才,是指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的复合,而不是两三个学科、专业的“合二而一”,否则,就会“样样均通,样样稀松”了。我们追求的是“精益求精”。
六是“深”。播音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情投意合、心灵沟通的过程。教师是主导,起到“师傅领进门”的作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面对群体还是面对个人,教师的有声语言,应该做到“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触及学科实质、专业精髓;只有浅出,才能让人明白道理、体味智慧。播音教育是一个“由己达人”的传播,“传道、受业、解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启发、思考、追问”。把“兴趣点”、“兴奋点”、“捕捉点”、“症结点”、“执著点”、“解析点”、“顿悟点”结合在一起,殚精竭虑,反复探究,总会“茅塞顿开”。教师也会从中获得反馈,并使之进入自己的经验宝库。
以上六点,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经验,两者共同形成播音教育特色。这个特色,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中国语境、信息时代氛围、先进文化底蕴、儒家教育渊源的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播音学和中国播音教学的“独树一帜”和“逻辑起点”,为本学科今后的拓展和本专业进一步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的任务是广采博收、继往开来,为造就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勇于出席和善于发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在国际传媒激烈竞争中展现国家形象、捍卫国家利益,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
2002年10月28日
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原载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老教授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