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感知与想象力训练
关 键 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肤觉、想象力、情绪记忆
教学思路:进行感知与想象力训练,其目的在于调动、唤醒学生的身体。这里的身体指的是还原真实的肌体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肤觉等,让身体可以随时真实地体现学生对自然现象、环境、事物的刺激,对对手的感知和反应。
良好的感知能力可以帮助演员在假定面前,激发情绪记忆,真实地进行交流与行动,展开想象,从而获得角色的体验。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即在表演中真实、细致、敏锐地接受对手此时、此地所给予的刺激,以及真挚、准确、鲜明地向对手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需要学生具备顺畅的感知力、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自我经验系统的参与、勇气等等。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视觉练习
练习一
要求:每个学生事先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样东西放到桌子上,另外五个学生进行物品观察,说出它的特点(材质、坚硬度、味道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切),引发想象,并且猜一猜它的主人是谁。
重点:在说特点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应对自如。个别学生观察不够细致,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较好地感知事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描述。但在找物品的主人时,学生们的回答出现了分歧。比如找白色笔袋的主人,A认为是一个女同学的,理由是笔袋很干净,说明主人很爱惜;B却认为是一个男生的,因为这个男生平时很爱干净,连鞋都是每天必擦,而那个女生总喜欢酷酷的东西,她比较喜欢穿深颜色的衣服,所以笔袋是男生的。结果是B对了,这说明人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总是与他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分不开,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你的理解认知就会越深入。
练习二
要求:两人一组,多组同时进行,两个人相互观察一分钟,然后到教室外各自在外形上做三处细小的改动,回到教室后能够把对手的改动找出来即为胜利。
重点:有的学生找不出对手的变化,是因为之前观察得不够细致,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可以让他的对手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让他重新观察;也有的学生是靠对手的行为来确定自己的答案的,比如一个女生说,她发现对手总是下意识地握拳,她要求看对手的手时,对手格外紧张,于是她确定手上一定有什么变化。这说明细致真实的感觉,势必会引发思考和想象,感知是判断的前提。
2.听觉练习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自然、城市、房间、动物、人、音乐等),有什么样的猜想和感受。
重点: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可以听到很多声响,有些甚至是我们平时忽略的:隔壁琴房练声的声音、走廊里有人走动的声音、同学均匀的呼吸声等等。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每一种声音展开想象,让大家说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人说仿佛看到了声乐老师一边弹琴,一边回头示意大家注意发声方法的样子;有的人说灯管交流电的声音让他想起爸爸手术时,医院走廊里安静极了,只能听到灯管的声音,所以一听到这种声音心里就发憷。人的感觉具有联觉作用,比如我们听到一种声响,眼前就会浮现出与声响相联系的画面,身体和心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唤起情绪记忆。
3.触觉练习
练习一
要求:桌子上摆十件形态各异的物品,学生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触摸,然后说出这是什么,看谁辨别能力强,准确率高(见图3-1-37、图3-1-38)。
图3-1-37
图3-1-38
重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手的触觉感知上,细致感受,大胆想象。
练习二
要求:将学生分为AB两组,人数相等。A组的学生蒙上眼睛后,B组的学生一对一站到A组面前,主动与面前的A组同学握手,B组学生要认真感受自己面前的同伴。然后打乱顺序,也可以多找几个同学上来,让A组学生通过握手找到自己最初的同伴(见图3-1-39)。
图3-1-39
重点:在握手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个人手的大小、手指的粗细、关节的大小,还可以通过手的冷热、是否出汗来判断他此时的心境,甚至可以通过一个人握手方式的不同(指间轻触还是掌掌相对,用力地握手还是轻轻一带)感受其性格特点。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这些方面的细致判断找到自己的同伴。
练习三
要求:两人一组,其中一个蒙上眼睛,另一个轻轻用手触碰对方的手,蒙上眼睛的人要认真感受,然后说出这个人和自己是什么人物关系,他想传达什么意思(见图3-1-40至图3-1-42)。
图3-1-40
图3-1-41
图3-1-42
重点:两个人都要认真体会,什么情况下,什么人物关系下,人们会用手而不是语言传达情感和信息。对手的反应使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和心理活动,通过哪些细节来判断对手的意图和彼此的人物关系。
4.视觉、触觉综合练习
要求:学生在回家期间,先观察妈妈的手,然后轻轻地触摸,说说自己的感受。
重点:大部分学生对观察妈妈的手很有兴致,能够细致地描述妈妈手的特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视觉和触觉的基础之上,调动自身情绪记忆,打开经验系统。比如有的学生说妈妈的手很粗糙,手指比较粗,指甲剪得秃秃的,老师就可以问问妈妈的手为什么会这样?家里的家务事都是妈妈做吗?妈妈舍得给自己买很贵的擦手油吗?冬天妈妈洗碗的水有多凉,但妈妈会让你用冷水洗漱吗?妈妈平时带戒指吗?为什么?她上次给自己添置新衣服是什么时候?
学生会就此打开记忆的大门,想起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自己无数次惹妈妈生气,很多人都说现在很想再摸摸妈妈的手。演员除了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外,更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多积累,丰富自己的经验系统,同时在创作中要学会“纵情”,善于调动自己的经验系统,打开情绪记忆的大门。
5.嗅觉练习
要求:将学生分为AB两组,人数相等。A组的学生蒙上眼睛后,B组的学生一对一站到A组面前,A组要通过嗅觉记住自己的同伴。然后打乱顺序,也可以增加几个人,要求A组学生依靠嗅觉找到自己的同伴,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重点:嗅觉对于刺激我们的潜意识来说,比其他感觉具有更强的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产生的第一种感觉就是嗅觉。当我们还是婴儿,不具备正常的视觉、听觉能力时,便已经靠嗅觉和味觉来认识这个世界了。因此要引导学生捕捉气味的同时,谈谈自己从生理到心理产生了哪些反应,为什么?
6.味觉练习
要求:说说自己最美好和最痛苦的味觉经历。
重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在一起,自己的反应如何以及现在回想起来的感受。
二、要点讲授
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随时感知着客观世界的存在和变化,接受刺激,产生相应的行动。冷了添加衣服,拎开水壶要找抹布垫着……这是人的本能,但到了舞台上、镜头前,就会常常丧失本能,因为生活是真实存在的,而演戏是假的、虚构的。
但假定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前提,演员在创作中面临的一切都是假的,人物、人物关系、环境、时代背景、事件等等,演员就是要在假定面前以假当真,在假的因素中身临其境、唤起自己的真情实感。这首先需要唤醒演员敏锐的感知能力。
心理学认为,感觉和知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同的是,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可以说,我们对任何一件事物的判断和认识都是以感觉为基础的,但都会情不自禁地通过知觉的形式反映出来,比如我们听到脚步声的同时,就会很自然地判断出这个人的性别、穿的什么鞋、是否着急,甚至头脑里会产生相应的画面,这说明感觉和知觉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当然,不同的人知觉的结果会各不相同。有的人就会认为这是一双很高的尖跟鞋,因为自己也有一双,走起路来就是这样的声响;有的人就会联想起妈妈的脚步声,不由地激动起来。可见,知觉直接依赖于人的经验。
在感知的调动下,我们会对角色的规定情境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过去体验过的情感仿佛又涌上心头,这种可以帮助演员产生角色体验的记忆叫做情绪记忆,是演员进行表演时重要的技术元素。而依据经验进行艺术构思的形象思维能力,就是演员必须具备的创作素质——想象力。演员的想象必须具备两个特点:形象性和行动性。演员要把看到的东西当成想象中的去对待,想象开展得越具体、越丰富、越形象,对于演员来说,可知可感的内容就越丰富、越形象,就越能够激起演员的情绪体验;同时,这种想象最终要激发演员动起来的欲望,通过行动实现内心的诉求。
由此我们发现,在感知的训练中,帮助学生排除杂念,使其注意力集中,在假定的情境中真听、真看、真感觉只是第一步;培养学生在感知的引动下,打开记忆的大门,唤醒情绪记忆,运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艺术想象才是教学目的所在。因此,在训练中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想象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和反应,帮助他们找到这种变化的诱因,更好地认识自己。
思考题
1.实现真实的交流就要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经过今天的课堂训练,你认为究竟在听什么?看什么?感觉什么?
2.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感知能力,积累丰富自己的经验系统,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