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影像思维的启蒙
中国是影像生产大国,截止到2003年底,我们有1841座电视台, 50多万从业者。[2]年电视剧产量达619部10654集[3]、电影产量达到100余部。但是与这较大的生产量相比,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近年虽较有起色,并且偶尔也能在国际影视节上拿上一两个大奖回来,但整体落后、量高质低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在影像消费市场全球化的过程中,在潮水般涌入的影像产品面前,当我们的影像消费水平开始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我们的影像生产水平却并没有质的提升,因此在这个率先全球化的影像消费市场上,人们对中国的影像生产状况一直诟病甚多。
关于影像叙事:
“中国电影发展中,其实一直没有解决好电影化的叙事,更没有充分将叙事现代化。一些被称为经典的中国影片大部分在叙事上存在明显缺陷”,“叙事先天不足,后天雪上加霜,严重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全面发展”。[4]
中国电影如此重视叙事,却又常常使人感到叙事不流畅。[5]
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6]
中国电影在能指制造方面,应该说还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中国电影从儿童期至第五代导演出场前,都缺乏影像意识的自觉,既不能在影像叙事、表意上进行开拓,更忽视了制造电影能指的魅力。[7]
关于镜头语言:
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提出“电影语言现代化”。[8]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主要论点是:“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9]
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直观整体地把握事物,使得中国人对电影的认识也更注重影片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在镜头和影像的水平上。[10]
中国电影跟西方电影相比较,在电影语言方面,中国电影在多样性方面是不如西方的。[11]
关于影像思维:
在我们的视听媒介中,存在着大量违背视听媒介基本规律的现象。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12]
中国电影缺乏的绝不只是金钱与技术,而是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13]
我国电影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想象力。所以我倾向认为,现在的电影创作者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传奇思维。[14]
关于影像艺术传统:
诚如一位电影人士所言,在西方,哪怕一位二十几岁的导演拍片,随便一个机位一摆,一百年的电影文化就透现在那个机位中,而中国一位50岁的导演苦心孤诣地拍一场戏,却未必能体现出90年的电影文化。[15]
中国影视(尤其是电视)对影像能指的忽视,归根溯源,大约是受中国戏剧虚拟性造型(时空虚拟和动作虚拟)的潜意识影响,强调影像“语言”所指的“语言”观。[16]
……
类似的批评不胜枚举。
电影作为诞生在西方的机械复制艺术,虽然其正式的生日是1896 年,但有关完美复制现实的思想却由来已久。虽然在中国《墨经》上有光学八条,涉及到针孔成像等原理,西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然而复制现实的思想在西方倒是不绝如缕。如果纵向从历史的承传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西方两千多年来视觉艺术中一以贯之的影像精神。
影像精神是什么,我们认为从其本质意义上,巴赞的“物质世界的复原”和克拉考尔的“现实的渐近线”的定义还是较为允当的(虽然像电脑虚拟技术日渐盛行,有人对上面两个定义提出了质疑和修改[17],但是作为一种摄像(影)机生产的影像来说,上述定义仍然适用)。
威廉·冯·洪堡特曾言,“语言是全部思维和感知活动的认识方式。这种活动自古以来就为一个民族代代传承,它在对该民族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其语言”。因此,“语言就其内在联系方面而言,只不过是民族语言意识的产物”。[18]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视觉艺术传统观念的由来。关于中国影视对影像能指的忽视受中国戏剧虚拟性造型(时空虚拟和动作虚拟)的潜意识影响的观点有一定可取之处。[19]但我们认为,对于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与其他视觉艺术的发展更具有同源性(本雅明认为,将之“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20])。从中国视觉艺术尤其是绘画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挖掘到一些更具有本源性的东西,寻绎到中国人影像思维不发达的一些根本性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