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

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

时间:2023-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一)标题标题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高度概括和凝缩,是电视新闻语篇的核心成分。而电视新闻的标题和电视新闻的其他部分既分离又一体。电视新闻的标题再次出现的位置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详细内容部分”,标题和新闻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受众。

一、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

(一)标题

标题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高度概括和凝缩,是电视新闻语篇的核心成分。在电视新闻中,标题也称为内容提要。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标题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出现的位置和主要功能不同。报纸新闻的标题常常位于报纸新闻的开头部分,是整个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起着一种“向导”的作用。而电视新闻的标题和电视新闻的其他部分既分离又一体。电视新闻的标题一般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出现两次,首先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始部分,即“主要内容部分”。“主要内容部分”将若干条新闻的标题汇总在一起,使人们对本次新闻节目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和认识。处于“主要内容部分”的标题是和新闻主体分离的。电视新闻的标题再次出现的位置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详细内容部分”,标题和新闻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受众。在“详细内容部分”中,电视新闻的标题常常在播音员播导语的同时或之后(播完导语再显示标题所占比例较大)才以字幕的形式显现于屏幕下方,提醒受众应该关注的新闻点。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的同时,眼睛的余光总会扫到位于下方的标题,从而减轻听觉压力,对正在进行播报的新闻内容比较容易把握和理解。因而,电视新闻标题更多情况下起着提示和加强的功能。

形式不同。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比较复杂,包括主题(主标题)、肩题(引题、眉题、上辅题)、副题(子题、下辅题)、分题(插题、小标题)、提要题(纲要题)、通栏标题(大标题)等等,同时还常常利用字体的大小、颜色、形体等变化起到突出的作用。而电视新闻在表现形式上非常简单,只是对新闻内容的简单提要,字体变化不多,且多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屏幕的左下方。

下面是报纸的一个标题,由肩题、主标题和副题三部分组成。

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肩题)

爱吃瘦肉者,请你多付钱

(主标题)

本省十几个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

(副题)

在电视新闻中则只可能以“本省部分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为其标题。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选择的程度不同,信息可以分为本位信息、附加信息和引申信息等几个层次。本位信息是客观对象系统及其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的辨识特征的概括;附加信息是对象系统的环境、历史、相关因素的反映,是本位信息的补充、解释和说明;引申信息是主客体联系中产生的暗示意义。报纸新闻标题的表现空间比较大,一般来说,主标题体现本位信息,肩题、副题、分题等则可以在附加信息、引申信息上大做文章。而电视新闻的标题由于有新闻画面、有声语言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纷繁复杂,凝练、准确、清晰提供本位信息是电视新闻标题的基本原则。

电视新闻标题采用的主要结构表现方式有:

单一主题的电视新闻常采用主谓结构及主谓结构的不同变体表述新闻信息。

常见的主谓结构标题,如:

宋楚瑜一行参观北京恭王府

——2005年5月12日《新闻联播》

曾培炎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房价上涨

——2005年4月26日《全球资讯榜》

朝鲜宣布从核反应堆内取出8000根废燃料棒

——2005年5月12日《新闻联播》

福建希望成为台湾农产品“中转站”

——2005年5月12日《中国新闻》

电视新闻的标题还可以通过添加标点符号,改变标题的外观,但其主谓结构的实质不变。如:

中央政治局常委强调:确保先进性教育见实效

——2005年4月28日《新闻联播》

联想:将进军印度PC市场

——2005年5月8日《全球资讯榜》

米纳宫——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作证

——2005年5月12日《新闻30分》

多主题的电视新闻多使用并列的复合结构做标题,各分句仍多使用主谓结构。

亚非峰会闭幕 胡锦涛签署会议宣言

——2005年4月24日《中国新闻》

上海国际珠宝展今天开展 保安措施严密

——2005年5月12日《新闻30分》

过户费取消 二手车红火

——2005年11月11日《特别关注》

(二)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3]它是新闻标题具体化的补充,是语篇中的灵魂、精华部分。标题和导语构成新闻语篇的中心主题,即是新闻话语的概括、主旨部分。

新闻导语至今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是新闻之所以称为新闻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六要素俱全的第一代导语到简洁明快、重点突出的“部分要素式”第二代导语再到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丰富型”第三代导语,目的都是为了如何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兴趣从而使信息传播继续进行下去。

电视新闻常用的导语形式有:

1.告知性导语。电视新闻最常见的导语样态。

简洁、明了地直接告知受众发生了什么事情。例如:

当地时间今天晚上9点,欧盟—地中海国家首脑会议将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塞罗那开幕。

——2005年11月27日《晚间新闻》

《欧盟-地中海国家首脑会议开幕在即》

通过援引新闻人物的话直接告知新闻内容,例如:

意大利财政部发言人今天证实,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多梅尼克·西尼斯卡尔科21号辞职。

——2005年9月22日《新闻30分》

《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辞职》

提示性地告知新闻主体的主要内容。例如:

正在香港访问的“神六”航天代表团今天上午与香港青年专业人士举行分享会,分享会刚刚结束,我马上连线正在现场的记者×××,请他介绍现场的情况。

——2005年11月29日《中国新闻》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与香港青年专业人员举行分享会》

2.诠释性导语。通过强调某个要素,把新闻本身所包含的明显意义显示出来,或者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例如:

26号,一辆满载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车顺利通过连接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的拉法口岸,这标志着第一个由巴勒斯坦人完全控制的边境口岸正式开放。

——2005年11月26日《晚间新闻》

《拉法口岸正式重开 巴勒斯坦人感受通关新速度》

在报纸中,导语必定在新闻标题之后,是新闻标题的扩展。而在电视中,由于新闻标题以字幕的方式出现,且常常在播音员播送导语的同时或之后才显现于屏幕下方,这就使得导语在电视新闻语篇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因为观众往往通过导语的内容来判断某条新闻的重要程度。

(三)新闻主体

新闻主体部分不是对导语的简单重复而是具体新闻情节延展的平台。标题和导语部分提出的核心话题在这里得以延展、深入,同时涉及与核心话题相关的附属、分支话题,通过回答“为什么”或展现“怎么样”、补充“还有什么”使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得以最终“完形”。

标题和导语是对新闻事件的概述,正因其简练而显得干瘪,主体部分及时补充使整体新闻框架丰盈、饱满。在下面的“电视新闻语篇的主要结构图式”部分我们将会涉及到新闻主体,在此不再赘述。

(四)背景

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就是新闻背景。背景可分为目前背景和过去背景。

目前背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相关社会环境,它包括“有关新闻事实发生情境的一切信息,一般来说,它指的是社会、政治现状,或者说与该具体事件同时发生的其他现实事件”。[4]

过去背景指的是新闻事实发生之前的并与之有因果、条件关系的事件和社会、政治环境。

新闻的背景不是新闻事实的核心组成成分。在新闻文本中,背景的出现没有固定的形式和位置,它可以是一个段落、一句话或者只是句子中的某一修饰成分,根据新闻的需要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电视新闻常借助于背景材料用以充实报道内容、增加信息含量。

(五)事件引发的结果、反应

通常情况下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说明,用来暗示新闻价值之所在。因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事件所造成的结果(后果)的严重性和反应的强烈度。

新闻事件所引发的结果,可以通过记者的描述反映出来,更多的是借助新闻当事人之口发表相关的评述。“做出这样安排的基本理由是显而易见的:这样记者有机会阐述客观的、但却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就是这样表达的”。[5]

(六)评论

评论范畴包括两个子范畴:评价和预测。

评价是对所报道新闻事件的价值、意义等发表的看法和意见。评价有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种形式。2005年11月27日CCTV—1《晚间新闻》中对首都机场个别人带路收费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在报道最后所说的“我们在这里不想评价10块钱的带路费是不是合理,但我们知道迷路的司机都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掏的腰包,如果机场的服务设施能够再多为旅客考虑一点,路标的设置能再人性化一些,这伙带路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了。”就是典型的直接评价。间接评价是指新闻当事人发表针对新闻事件进行的看法、意见。

预测则阐述该事件或事态可能产生的后果,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例如:

台湾六家航空公司日前初步确定明年两岸春节包机的航班时间,第一班飞往大陆的是中华航空公司台北飞上海的班机。有业者透露,因为油价上涨,明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票价将比今年高出两到四成。

——2005年11月28日《中国新闻》

《台湾六家航空公司春节包机航班时间初步确定》

在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中,标题、导语是电视新闻语体的核心范畴,一般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出现的位置比较固定。

新闻事件的主体部分虽然在整个语篇中所占的篇幅较大,但由于是对导语的展开和扩充,因而不属于新闻话语的核心范畴,它作为新闻话语的主要范畴而存在。分支话题和细节话题构成新闻主体部分。

背景、结果/反应、评论也不属于核心范畴,它们的重要程度次于主体部分,不同的语篇视具体内容而决定采用或不采用哪一范畴,并且它们的位置都不固定,几乎可以出现在语篇中的任何地方。

如果上述的基本范畴在同一语篇中同时出现,那么,该新闻语篇就是一个“完构”的语篇。“完构”的新闻语篇经常适用于重大题材的、篇幅较长的新闻事件。一般情况下,在电视新闻“短、新、快”的要求下,大多会缺省一些非核心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