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时间:2023-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综述台湾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院校的增加和系科专业的扩展,使台湾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基本框架得以形成,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自从国民党在20世纪80年代末解除戒严与开放报禁之后,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传播业走向多元,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新闻传播教育得以蓬勃发展。

第四节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台湾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政治部在1950年开办过一些与新闻相关的课程,为宣传系统培养干部。1951年7月,政工干部学校开设了新闻组,当年招收学生100人。1954年10月,迁台后复校的政治大学(原“中央”政治学校)复办新闻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1955年8月,政治大学复办新闻系(始办于193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并鼓励建设私立大学。在这一时期,先后有艺术专科学校、文化大学、辅仁大学、铭传商业专科学校等涉足新闻与传播教育。这些院校在系科专业的设置上与政治大学等老校不同,它们另辟蹊径,开设了广播电视、传播学、印刷学等一些新的系科专业。1966 年,成舍我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开设了报业管理、广播电视、电影制作、印刷摄影、宣传等专业。院校的增加和系科专业的扩展,使台湾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基本框架得以形成,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台湾的传播学教育肇始于1963年,当年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学生朱谦博士开始执教于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并着手进行“电视与儿童”的研究,这在台湾是传播学研究的经典范例;稍晚由政治大学杨孝荣所著的教材《传播统计学》亦成为台湾传播教育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23]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传播教育的领域逐渐开阔,涉及政治传播、宣传、教育传播、健康传播、受众研究等诸多领域,其间有影响力的传播学教材不断涌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也渐次进入台湾的传播教育体系当中。

自从国民党在20世纪80年代末解除戒严与开放报禁之后,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传播业走向多元,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新闻传播教育得以蓬勃发展。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于1983年8月开设了博士班,台湾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形成了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完整体系。许多新闻传播院校建立了新闻学或传播学研究所(台湾高校只有研究所才能招收研究生,系只能招收本科生,大多数院校目前采用系、所合一体制),招收硕士研究生,如辅仁大学、文化大学、淡江大学、交通大学等。1989年8月,政治大学和文化大学同时成立新闻学院或传播学院。1990年,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更名为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台湾大学在观望了40多年之后(台湾大学曾认为新闻无学,一直拒绝开办新闻专业),于1991年8月创建新闻研究所,并在当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效仿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

现在台湾地区较有影响的设有新闻传播系所的大学主要有政治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艺术学院、辅仁大学、世新大学、中原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大学、大叶大学、元智大学、铭传大学、实践大学、长荣大学、南华大学、玄奘大学等十余家,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

一、新闻传播教育深受美国模式的影响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受美国模式的影响较深,一批院校的创建者和知名学者教授都有在美国读书求学的经历。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哥伦比亚新闻学院。

早在1935年,“中央”政治学校成立新闻系,适逢马星野先生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成归来任教于该校,讲授新闻学。后来马星野正式出任系主任,他仿效密苏里大学的新闻教育课程,注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训练,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他先后担任过政治大学新闻系主任、《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央”通讯社董事长、大众传播教育协会理事长,对台湾新闻教育事业贡献巨大,晚年(1984年)获密苏里大学颁发的“杰出新闻事业服务奖章”。

1955年,另一位密苏里大学的毕业生———谢然之出任政治大学新闻系主任,为复办政治大学新闻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1959年,王洪钧(也是密苏里大学毕业生)接任新闻系主任,1963年他参考各方意见,修订课程,使政治大学新闻系课程理论与实践兼备,更符合当时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90年代中期,密苏里大学与政治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关系,政治大学曾派多名学生去密苏里大学进修。[24]

文化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63年7月,由谢然之首任系主任。郑贞铭担任系主任期间,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的张煦华协助其与密苏里大学签订交换学生计划。张煦华于1976年返台接任文化大学新闻系主任后,积极推进学生交换计划,并多次邀请密苏里大新闻学院教授来台讲学。张煦华后来又转任淡江大学大众传播系主任。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创始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因此自创所之初就十分强调国际视野及美式新闻学的专业训练,并开设新闻英文课程。新闻研究所以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记者,提升新闻专业水平为宗旨,课程规划着重新闻专业实务训练,同时强调结合新闻专业与各专门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增强学生对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与科技等的了解与分析能力。为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新闻所曾聘任客座教授Neal Robins(曾任UPI[25]特派员、记者、编辑)、Donald H.Shapiro(美国《时代周刊》驻台特派员)、Stanley E.Abbott(美国McClatchy新闻编辑)以及Dr.Bradley S.Greenberg(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电讯传播教授,曾任美国国际传播学会会长)等专家学者到新闻所短期讲学。

二、培养目标:人文价值与专业精神并重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强调新闻伦理与社会责任,同时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历年来,政治大学新闻系都是台湾各大专院校新闻科系中录取分数最高的系。政治大学新闻系近十年来的研究方向,除了传统新闻学和大众传播之外,也从社会和人文科学角度,剖析传播行为与传播体系的现象与问题。教育宗旨是培养尊重生命、关怀社会、知识广博、人情通达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意思辨能力和探析问题的精神;表达、沟通的能力与全观视野;精熟传播基本知识。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教育宗旨与当年普利策所提倡的理念十分相似。现任所长张锦华指出,新闻传播教育所追求的,并不仅是学术目标和职业目标,而是献身于专业理想的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精神的理想与反省批判的人文素质”,具有符合社会对新闻事业所要求的“道德良知、无惧无私、监督政府、关怀弱势、献身公益”等品质。

文化大学新闻系,以培育深具独立思考与人文素养的现代化新闻专业人才为宗旨,并以“核心新闻传播专业义理与实务”、“多元化人文素养与思考能力”、“数字化终身学习”为教学研究与课程设计的核心精神。1984年成立新闻研究所,宗旨在于培养国际传播及政治传播的专才。

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民主媒体为目标,重视议题和媒体跨学科的探讨,注重艺术人文修养,奠定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学校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地读、写、说、摄、制,从实干中学习。学校教育中贯彻“全球视野、本地实践”以及“媒体学习就是公民学习”的理念。

辅仁大学则提倡“全人教育”,要培养能认识新闻、解读新闻、制作新闻、批判新闻的现代社会公民。为此,他们强调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使其成为“兼具新闻专业与伦理之人才”。

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四年本科学习内容有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公关、摄影、报纸以及数字传播等领域科目,应资讯社会与大媒体浪潮之趋势,培育全方位传播人才,培养学生跨媒体传播的专业知识技能。

三、课程设置:灵活创新,各具特色

在大众传播业不断发展,媒介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的社会背景之下,台湾各大高校不断创新课程设置。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传播类课程占有相当的比重,包括传播学理论、传播心理、研究方法、专题讲座、法规学习等。台湾新闻院系鼓励学生参加其他学科的辅修或双学位的学习,系内课程也有不少政治、商业、管理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即使日后不在传媒业界工作,也能在其他行业工作。

自1999年开始,政治大学传播系与广电系、广告系共同筹划“学程制度”,希望透过学程,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与知识整合的目标。学生能够轻松自在地在学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并搭配辅修、双修与集选制度,同时增设进阶课程,以培养各类领袖人才。实施新课程制之目的在于回归大学教育重视“学”的本质。与旧制课程安排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一,加重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通识及基础科目学分占毕业最低学分的一半以上,借此要求学生博雅与专精并重,除专业知识与能力外,还能有广博的背景知识;第二,延后分流并提供多元学制,大一、大二以不分系的方式学习共同必修科目,大二或大三开始进入学程,同时可利用大一、大二的时间修习传播基础科目,对传播学有较完整的了解后,再决定专精之学程。

自2005年起,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本科生新闻采编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都按照模块的方式进行整编。新闻编采学程必修课包括基础采访写作、基础新闻编辑、新闻编采实验—报纸(记者)、新闻编采实验—报纸(编辑)、新闻编采实验—广播、新闻编采实验—电视,新闻编采学程选修课主要是校外业务实习。其他选修课包括四大模块:

(1)进阶编采模块:进阶新闻编辑与采访,进阶新闻写作,进阶新闻编辑;

(2)广电新闻模块:进阶广电新闻采写与编辑,广电新闻专题研究,广电新闻深度报道;

(3)图文整合模块:进阶新闻编辑,新闻摄影,进阶新闻摄影,新闻图表;

(4)专题研究模块:新闻伦理与个案研究,分类版面编辑研究,分类报道讯息研究。

政治大学新闻系建成了编采自动化实验室、《大学报》编辑室、广电制作中心、“政大之声”广播台、广告摄影棚等一系列机构;世新大学新闻系则拥有制版、电子分色、电脑排版、印刷机械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并办有《小世界周报》、《立报》、《破报》等众多媒介实体。

文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教学方向分为理论充实与实务训练两大类,前者偏重新闻与传播专业义理的系统性介绍与探讨,并辅以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律、政治学、文学、大众文化等人文学科基本素养的培育;后者则侧重于新闻采访、编辑、出版、制作、播报及媒体企划与管理等新闻实务的训练,并辅以实习媒体的实际操作与营运,使学生们能从做中学,以奠定其扎实的专业实务能力。硕士教学与研究方向,则偏重于国际传播与政治营销传播两大领域,分别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研究生可依个人兴趣与志向,选择其中一个领域进行研修。

文化大学新闻系为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及增加其多元化选择机会,自2006年起开始推动专业学群制,根据培养目标及课程特性,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三大学群、两大模块。新闻系在学生大二以后逐一与每位同学单独面谈,辅导学生依兴趣选修符合其专长及性格的媒体学习。

1.平面新闻学群

在传播产业数字汇流的形势下,平面新闻学群提供编采、写作、网页制作、摄影技艺方面的训练,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达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目的,并运用创意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能够以高度的人文关怀服务社会;必修课包括基础摄影、报刊编采实务、采访写作及毕业实习。

2.广电新闻学群

该学群的宗旨在于体现大学教育的理念,目标在于培养21世纪的全方位新闻人,课程核心是从理论出发,由实务入手。

(1)电台模块

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广播产业目前与电信、网络汇流,逐渐发展出崭新的服务及优势功能(强化行动接收、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等),数字广播逐步取代模拟广播。在专业技术方面,数字工程技术与数字制播等,都是当前复合式广播产业所迫切需求的。广电新闻学群电台模块的核心目标在于满足跨媒体广播产业的多元需求,培育理论与实务的优秀人才。

课程除涵盖广播基本原理、广播生态概况、电台经营发展、工程技术等概论性课程内容外,还包括各类广播节目策划、企划制作、主持技巧,以及广播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播报、深度报道等实务技能。在“内容为王”的数字汇流时代中,教学更强调实务,强化学生的内容制作技巧及能力。必修课包括广播新闻采写、广播节目企划与制作、广播媒介实务、采访写作及毕业实习等。

这一模块课程,除了借助校内华冈广播电台的实习与相关必修课、选修课搭配教学以外,还通过电台参访、邀请广播产业界资深专业人士莅临课堂进行专题演讲,甚至与数字广播电台进行合作,使学生得以接触第一线讯息,并且有更多见习的机会。多年来,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的学生,每年都在最具代表性的“广电基金会”、“金声奖”等大学院校广播竞赛中夺冠,成绩优异。

(2)电视台模块

在理论方面,除了院校的共同必修课之外,还重点讲授新闻学、采访写作及电视媒体的原理和概念,目的是为学生接下来的实务课程建立起基本理论素养;在实务方面,包含电视新闻的制作播报、经营管理及专题研讨。必修课包括电视原理与制作、电视新闻制作、电视媒介实务、采访写作、网络电视建构与管理及毕业实习。

值得一提的是,系里特别设计了一个两学分的毕业实习,让学生在大三暑假时到相关业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认识电视台的运作过程与管理制度,为自己确立未来的职场方向。

3.传媒生态研究学群

教学目标与宗旨在于配合传播环境的快速变迁与发展,提供与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对传播生态与媒介文化的深度认识及分析能力。具体阐述为配合当代传播环境的发展,奠定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对传媒领域深入、系统及严谨的学习与研析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传播与社会发展宏、多元的视野;启发学生对新闻与传播进行反省、批判的能力。

依据上述重点,这一学群的课程发展方向如下:提供新闻与传播的专业探讨课程,训练学生观察与分析传播生态环境的知识及技术,发展对传播社会的多元思考价值与专业态度,培养学生探讨传播问题的理论能力与论述技巧,涵化对新闻与传播领域的研究兴趣和潜能。

基于这些理念,学群课程包含传播营销、媒体管理、传播产业生态、国际与全球化传播、媒介与文化研究等重点,必修课包括传播营销学、大众文化与媒介、受众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研究、国际传播及学术论文写作等。

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是一个结合新闻与语言传播(speech communication),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学系。教学目标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学生新闻及语言传播的专业理论与实务训练。衡量教学资源、专业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其发展方向与重点如下:

其一,融合新闻学与语言传播相关的学术领域。语言传播的知识与训练,能帮助新闻工作者认识语言文字的本质与功能,提升使用语言文字的敏锐度。此外,现代的新闻采访以对话、沟通、多文化等的采访策略,取代传统的对抗、直线问答或文化本位的模式,赋予新闻学新的意义。

其二,强调社会关怀与服务学习的精神。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所属的社会环境变迁有所掌握,也应该关怀社会议题,尊重不同的族群文化。在课程规划上,除了帮助学生培养发现社会议题的能力,还强调服务学习的实践精神,让学生在服务社群的新闻实践中体现社会关怀。

其三,培养兼具历史感与国际观的新闻工作者。兼具历史感与国际观的新闻专业素养是培育深度与宏观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除了描述事件,也提供观察视野。历史感与国际观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观察视野。

其四,开发独立思考与创意探索的能力。面对瞬息万变与资讯暴涨的社会,独立思考与创意探索能力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的不断自我学习与面对挑战。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重点学校,定位于新闻实务的研究与训练,特别强调社会科学、人文、科技及相关知识的培养,也积极结合新闻实务界、新闻传播学界,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法律、经济、政治等专家学者,共同为促进新闻自由、提供新闻专业素质、发挥“第四权力”功能而努力。

研究所的教学特色强调新闻实务训练。在课程规划上,实务课程包括中文和英文的采访写作、编辑、深度采写专题、电视新闻、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及网络媒体等课程;同时强调实务专业课程的师资应由资深专业人士授课,教学方法是“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除了新闻实务课程之外,还结合相关领域开设与新闻报道相关的学术课程。

研究所为贯彻新闻实务训练,兼顾学术研究的要求,硕士论文主要是写一篇至少1.5万字的深度报道,并辅以研究方法及文献讨论分析,论文由一位资深记者与一位相关领域的学术界教师共同指导。论文题目往往反映了每年的重大时事议题,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社会、弱势族群、性别、媒介、医疗、教育等等,为社会发展留下多样的见证。

新闻研究所非常重视国际视野及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关怀本土弱势族群。除开设性别与新闻传播及多文化主义等相关课程外,还经常聘请国外实务界杰出人士来研究所做短期讲学,每年举办新闻传播与相关议题的研讨会。例如1993年举办的“多元社会、公民意识与新闻报道伦理研讨会”、1994年的“女性与新闻传播”研讨会、2000年举办的“族群与性别新闻报道工作坊”均为台湾针对新闻伦理及族群意识的大型研讨会,对于提升弱势族群的新闻报道质量与研究均有重要贡献。还创办了《台大新闻论坛》学术期刊,公开征求新闻传播学术论文,尤其重视新闻的案例分析,借此提高新闻学术与实务。

四、师资及硬件建设以实务为导向

台湾教师一般有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教师的讲学和研究范围较广,例如政治大学教师的讲学和研究方向有大众传播研究问题、传播、电影政治经济学、信息社会理论、大众文化概论、老人传播、时间论述与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与消息来源、新闻分析、政治传播、传播统计等;兼职教师大多是来自各相关行业的有丰富经验的人士,例如辅仁大学的兼任教师有报纸主笔、新闻部经理、电影导演、精神科治疗师等。

面对当前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在1996年开设与网络媒体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多媒体程序与设计、网络媒体实务等),1997年开设网络媒体实务必修课程,还与台湾大学电子计算器中心共同开发出全球第一份中文交互式多媒体电子报———台大新闻网,并推出全球第一套不同语言的译码系统。2002年后,建设台大电子信息研究中心多媒体整合实验室,设立多媒体华文网络平台,并强化数字影视创作,成果丰硕。举办相关研讨会,如2001年举办“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愿景”,2003年举办“全球化时代与新闻报道研讨会”,2004年举办“数字化时代与新闻报道研讨会”等,各界参加人士高达数百人,反响热烈。

在设备方面,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在台湾也是一流的。1996年3月迁入校总区新落成的新闻馆,硬件设备包括多媒体制作中心(一楼的中心办公室、器材室、录音室及二楼的六间剪接室、后制作室、副控室与摄影棚)、可容纳90人的阶梯视听教室、可容纳20人上课的专业计算机视讯室、计算机编辑室、暗房(含暗房设备一套)、图书室及会议室等。

文化大学专职教师的专长涵盖新闻学、传播理论、媒介批评、政治传播、行销传播、数位媒体与新闻专业技能等方面。此外,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它还聘有17位兼职教师,皆具有丰富实务经验,专长涵盖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制作与播报等实务技能。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陆续设立四大学生实习媒体:实习报刊《文化一周》、《摄影报》、华冈实习广播电台FM88.5、华冈实习广播电台。

辅仁大学传播系设立“媒体与教学资源中心”,整合管理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包括八间视听教室、九间行政办公室、三间计算机教室与一间可容纳200人的综合演讲/表演厅。教学设备包括编辑室、讨论室、项目工作室、设计教室、视听媒体工作室、暗房、商业摄影棚、电视摄影棚、剪辑室、广播录音室等。

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及舒适的作业环境,全系目前已通过ISO14001环境验证,期望同学在使用媒体资源及设备的同时,能兼顾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配合学校政策,定期更新最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实习媒体包括淡江电视台、淡江之声广播电台、淡江网络新闻报、淡江影像艺术工坊。设备资源包含编辑用多媒体计算机、专业非线性影像剪辑系统、专业数字摄影机、专业单眼数字相机、数字输出设备、影像数字效果机、专业灯光、专业音效处理系统等,均可供学生实习使用。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学生毕业后发展领域广泛,电视、广播、报社、杂志社、出版社、摄影、影像处理、电影、剧本编写等都是学生可发展的领域。由于该系积极鼓励学生学习辅修、双主修及系列选修等第二专长领域的课程,长年下来,在广告公关公司、营销顾问公司、信息网络事业中也有许多表现杰出的毕业生。

台湾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职务大部分集中在企划、记者、编辑三类上。近些年来,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呈多元化态势。台湾高校以培养全方位传播人才为宗旨。毕业后除了可在实务工作场域崭露头角外,还可选择报考研究所,向学术研究领域迈进。

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如今已取得累累硕果,有许多学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们对于一些传播理论本土化的研究也很值得内地学者借鉴。但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首先,是受到来自实务界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一些相关媒体法规和职业道德守则常被漠视,因此学校关于新闻伦理职业道德等教育常常显得势单力薄。其次,在“台独”势力的影响下,台湾某些媒介阻挠两岸正常的交流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内地的认知。再次,台湾私立大学经济负担沉重,只能通过连年扩招和抬高学费来缓解经济危机,这导致了私立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多数学生把精力用在打工还贷上,使社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表示忧虑。

【注释】

[1]方汉奇:《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中国记者》1998年第5期。

[2]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3]方汉奇:《七十年来的中国新闻教育》,见台北《台大新闻论坛》1994年第2期。

[4]雷跃捷、金梦玉:《传媒高等教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5]刘海龙:《传播学引进中的“失踪者”:从1978~1989年批判学派的引介看中国早期的传播学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具体参见郑北谓译:《美国报纸的职能》,《新闻学译丛》1957年第2期;刘同舜译:《拆穿自由、独立报纸的西洋镜》,《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3期。

[6]李良荣:《中国传媒的发展现状》,转引自http://www.zeview.com,2007年1月30日。

[7]钱峰:《全球化背景下的传媒现状与发展———“全球化、市场化、高科技化时代的大众传媒”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综述》,《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8]程曼丽:《面向未来的新闻教育》,2007年6月在青岛“新闻传播学教育论坛”上的发言,转引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 08/23/content_6588565.htm。

[9]程曼丽:《面向未来的新闻教育》,2007年6月在青岛“新闻传播学教育论坛”上的发言,转引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 08/23/content_6588565.htm。

[10]甘阳:“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系列”文章,摘自中国文化论坛网站(http://www.foruml.cn)。

[11]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

[12]刘媛:《新闻传播教育骤然升温意味着什么———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传媒观察》2003年第7期。

[13]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

[14]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5]何梓华:《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人民网2006年5月23日,http://media.people.com. cn/GB/40606/4394974.html。

[16]何梓华:《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人民网2006年5月23日,http://media.people.com. cn/GB/40606/4394974.html。

[17]李家园:《香港的新闻教育》,载《香港报业杂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82~183页。转引自俞旭、朱立、朵志群:《香港四所院校新闻教育之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18]俞旭、朱立、朵志群:《香港四所院校新闻教育之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19]宋歌编译:《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放眼世界 接触世界》,http://www.zijin.net/blog/user1/100/archives/2008/15149.shtml。

[20]吴廷俊:《香港的新闻教育》,中国学术期刊网。

[21]黄嫣梨编著:《传理学系的创办》,见《香港浸会大学校史》,香港浸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96页。

[22]刘其中:《大陆、香港、美国新闻教育的异同》,摘自《传媒精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转引自新华网传媒在线。

[23]段鹏:《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24]罗文辉:《密苏里新闻教育对中华民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影响》,《新闻学研究》1989年第4期。

[25]UPI: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联合国国际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