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

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

时间:2023-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文化外宣在我国的对外发展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树立国际形象、发展国际战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

文化外宣在我国的对外发展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树立国际形象、发展国际战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文化外宣在我国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主要体现在:

一、文化外宣促进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33]“国家形象”一般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国内形象”是国内民众和政府对自身形象的认知、定位和评价,体现在自我评价上,侧重国内性;“国际形象”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是外国公众对一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对一个国家行为的评价和认定。[34]本书所论及的国家形象主要是指国家的国际形象。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反映着国家政治、经济、物质、精神、民族、社会的综合面貌,直接作用到世界公众的情感,影响到人心的向背。[35]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国家形象的树立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极其关键的地位。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国家形象决定了各国政府、组织和人民之间如何进行交往,同时也决定了国家的外交政策;其消极作用是:负面的国家形象或被误导的国家形象容易引起国家间的误解及国际冲突,甚至波及世界稳定。因此,世界各国无论强弱、大小,无不致力于自身国家形象的设计、树立与塑造。

建构主义认为,在国际体系中,比国家物质实力分布更重要的因素是“观念”。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更多的是建立在相关国家彼此间的集体认同,以及相互身份的确认上。通过把国内的道德、知识、科学、艺术等成果向他国投射(projection)而获得的一种理想的国际形象,一旦确立起来,就会对国家的国际影响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树立一国的国际形象,更应该强调国家之间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吸引,以寻求对彼此身份的积极认同。建构主义理解下的对外宣传,是完全独立于军事实力或军备竞赛上的宣传,是一种淡化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强化科学知识与文化意味的对外宣传。这一背景下的文化,已经不再只是国家对外活动的蕴含因素,而是逐渐成为独立的外交力量。

对文化外宣的重视使得对外宣传开始更多地依靠文化软实力发挥作用,充分地发挥“攻心”战略。这一策略指导下树立起来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获得的是更多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树立和稳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作为影响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文化外宣首先应该向其他目标国家的对象传播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统,让他们了解我国的社会风貌、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进化过程中的巨大贡献。通过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其他国家的民众了解和认识一个稳定发展、和平友好和文明进步的中国,这是我们文化外宣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塑造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形象上,文化外宣要明确我国的特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只有准确把握国家形象定位,才能够收到更好的外宣效果。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曾指出,我国的国家形象塑造“概括起来讲是十六个字:改革、开放、发展、稳定、团结、进步、和平、友好。”[36]应该说,这十六个字为我国的外宣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长时期以来,我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几代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形象的定位和塑造都有大的关注。在邓小平中国国家形象思想中,国家形象的塑造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独立自主的民族形象、安定团结的政治形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象、改革开放的发展形象、文明进步的精神形象和维护和平的外交形象。1999年2月,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在对外宣传中要树立我国的“五个形象”,即“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反对霸权、维护和平、支持国际正义事业的立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局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为维护安定团结和实现繁荣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象。”

经过多年外宣工作的不懈努力,国外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中国的国家形象大大提升。根据英国BBC国际台2005年3月份公布的一项对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37],结果显示在各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良好。被调查人群中,有14个国家的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超过了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的同类调查。调查结果还表明,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地域区别,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经济强大;澳大利亚是中国发展的获益者,所以持正面态度;欧洲对中国发展的感情复杂一些,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对中国的发展抱有积极态度,其他欧洲国家却比较担心中国的威胁。而在北美,加拿大支持中国发展,美国却对中国有较多的负面看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国家的受访者以压倒多数支持中国发展。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依靠自身努力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要倚靠包括外交环境、经济环境、军事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舆论环境等在内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这些环境和条件共同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国文化外宣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发展创造客观友善的外部舆论环境,树立和展示国家的良好形象。只有让其他国家的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最终获得普遍认同,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我国即将迎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这必将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汇交流,广泛开展文化传播,树立我国国际形象的良好契机。文化外宣工作应当牢牢抓住时机,与世界人民共享华夏文化的风采,为我国赢得更高的国际声望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文化外宣推动国际战略

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是其国家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界定来看,国际战略是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领域内较长时期和全局性的谋略,也即主权国家在国际斗争中运用国家实力谋求国家利益的筹划。一般来说,其主要表现形态是国家的对外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国关系正处在快速调整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正在崛起中的世界大国,对于国际社会的态势和国际秩序的建构,有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特定视角。从国家自身实力来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更强的后劲,潜力巨大;同时,以政治民主化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重新启动,法治和宪政理念的树立不断改善着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所有这一切表明,中国完全可以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担当起更大的责任,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8]

此种现实和机遇,催生了我国“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大国战略。为塑造一个友好、民主、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我国大力倡导“和而不同”的国际文化,切实践行“负责任的国家”的承诺,力争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为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我国的这一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在 200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大”上尤其得到了强调。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而能够为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的,除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就需要依靠文化的力量了。正因为看到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才有这样的总结:“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中,文化外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是因为文化的对外宣传对于树立国家的威望和良好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文化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对外传播,对他国产生一定“文化影响力”,激发他国的认同和理解,才能在国际社会中建构起不同文化间的身份认同,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肯定。因此,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我国应该持续加大文化外宣的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丰富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内涵,将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信息等寓于文化外宣之中,增强对外宣传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争取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外宣中占有优势地位,使我国的文化为世界所接受和认同。

三、文化外宣增强国家软实力

政治学中“权力”的定义,是某行为体促使其他行为体做其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39]这种强制力之所以有效,是该行为主体各种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一个国家而言,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权力大小,固然要依赖于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硬实力”,同时也绝不能忽视文化上的“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1990年,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其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随即成为冷战之后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专有名词。2004年,他又在其新著《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一书中,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在他看来,“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他认为,软实力是“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及吸引和说服别人的能力,而非恐吓对方的能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军事、经济、政治等传统国家实力的新名词。软实力更少的依靠国家政府的强权,而且更具有潜移默化式的渗透意义,表面上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却暗自隐藏着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套用中国古人的说法,这是一种“化之”的力量。我们应该看到,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理论,实际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家“智库”式人物对于国家战略发展的建议,从新的角度为美国在多极化的世界中继续控制话语霸权提供学术理论的支持。

与“软实力”相对,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往往是指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等。“软”、“硬”实力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也就是说,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应当从该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来看。在战争时期,以军事实力为主的国家“硬实力”处于决定性地位,是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和平时期,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共同交流,“软实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

在“软实力”中,文化实力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2006年8月31日,在由国家外文局主办的“2006跨文化传播论坛”中,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其致辞中表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加强文化外宣,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他还提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不同文明间的跨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关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然需求。

事实上,我国已经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放到了战略高度。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1月10日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发表讲话,称“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同样,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不独我国如此。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文化外宣,提高国家“软实力”,是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的问题。无论是美国文化产品面向全球源源不断的输出,还是韩国要在世界上开办一百所世宗学堂的雄心,抑或是印度希望通过“甘地学院”促进印度文化的国际化,都可见一斑。

在全球化和大传播的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发展都不容轻视。可以说,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或明或暗的较量中,文化始终贯穿其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促进。而且,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增加,文化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外宣的地位越发重要。通过文化外宣,我们可以有效宣传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机勃勃的文化发展现状。既促进文化的传播,也推动我国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所处的国际环境也主要处于和平稳定发展状态,但我们依然要重视世界大局和时代环境的挑战。在中国和平发展的新时期,除了不断提升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国家“硬实力”之外,我们还更需要不断增强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文化外宣等有效的方式不断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安全和平地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推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