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日报》的文化外宣研究
在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英文报纸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共有十几份英文报纸,影响力较大的有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还有《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今日中国》(China Today)、《深圳日报》(Shenzhen Daily)、《广州英文早报》(Guangzhou Morning Post)等。在这些报纸中,《中国日报》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日报》是中国唯一的全球发行的国家级英文主流媒体,也是唯一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中国媒体。本节将对《中国日报》的现状、报道的议程设置和文化外宣的策略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窥斑见豹,探讨我国主要外宣媒体的文化外宣情况。
一、《中国日报》简介
《中国日报》于1979年6月开始筹备,1980年8月试刊,1981年5月1日正式试行,一个月后即1981年6月1日正式发行。它的诞生,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自己的英文日报的局面。到目前为止,《中国日报》仍然是我国唯一一份全国性综合英文日报。
它秉承“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办报宗旨,以“聚焦中国、放眼全球”为口号,是海内外英文读者了解中国各方面信息的重要来源,是目前我国被境外各大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转载频次最高的报纸,在全球信息交流中代表中国的声音,被公认为中国最权威的英文刊物。
《中国日报》也是我国唯一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报纸。在其海外读者中,绝大多数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领导决策人,如美国总统,参、众两院三分之一以上的议员,各国政府高级官员,中国问题专家以及关心中国的各界人士等;另外还有很多公司、世界各大金融机构、政府组织也常年订阅《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现发行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日均发行30万份。中国日报网站拥有国内最大的英语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达1 200万人次。《中国日报》于2000年6月加入亚洲新闻网。该新闻网于1999年3月在曼谷成立,是亚洲第一家英文报纸联合组织,几乎包括了亚洲所有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被邀请为该组织的第10个成员。2005年5月9日,《中国日报》旗下的《中国商业周刊》正式并入该报,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经济信息和深度分析,更贴近国内外商务人士的需求。
《中国日报》在国内外同行中获得频频好评。《纽约时报》称它为“一张适合外国访华者阅读的北京报纸。”《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价它“能向不了解又想了解中国情况的英语读者解释和分析中国的各个方面。”
《中国日报》隶属于中国日报社,该社经过26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以《中国日报》为旗舰报的“十报一网”的英文报系。旗下拥有的子报有:专业类报纸《中国商业周刊》(China Business Weekly);四份区域类报纸:即在北美地区发行的《中国专稿》(Report from China)、在香港地区发行的《中国日报(香港版)》(China Daily Hong Kong Edition)、在北京地区发行的《北京周末》(Beijing Weekend)和在上海地区发行的《上海英文星报》(Shanghai Star);四份教育类报纸:《21世纪报》(21st Century)、《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21st Century Teens Senior Edition)、《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初中版”(21st Century Teens Junior Edition)、《21世纪少年英文报》(21st Century Kids Edition)。作为我国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的中国日报网(www.chinadaily.com.cn),日均访问量已经超过1200万人次。
二、从三次改版看《中国日报》的报道策略演变
2004年至今,《中国日报》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改版,而这三次改版的过程也体现出《中国日报》报道思路和策略的转变。
1. 2004年的改版情况
2004年初,《中国日报》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和扩版。改版后的《中国日报》由原来的每周六期变为每周七期,周一至周五对开12版增至16版,由过去的周六周日合出周末版的对开8版改为周六周日分别为对开12版和8版。版面面积由原来的547mm×392mm缩小到了545mm×370mm,宽高比例由原来的0.82改为了0.678,更加接近国际报纸的标准。
改版前,《中国日报》12个版内容分别是:头版集中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第二、三版为国内新闻版;第四版为言论版;第五、六、七版为经济版;第八、九版为文教、科技、社会、生活及人物版;第十版为体育版;第十一版和十二版为国际新闻版。
改扩版后的《中国日报》在原有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基础上,增加了“国内焦点”、“世界聚焦”、“新闻特写”、“体育聚焦”等版面,并增设了四个版的财经专刊。改版后内容分别是头版、国内(包括地方新闻版、趣闻文摘、聚焦中国)、评论、国际(包括世界焦点、国际新闻)、财经专版(包括国内财经、商业企业版、商业透视、世界经济)、特写、体育(包括体育焦点、体育新闻)。头版增加了转版文章,使得头版单纯要闻刊登导读功能拓展,既保证了头版的必读性,同时也增强了其他版面的可读性。
改版后的《中国日报》时效性明显提高,更加重视报道的深度,权威性显著增强。在加强深度报道的同时,《中国日报》以多样性的报道形式加强了深度报道的可读性。例如,《中国日报》更多、更灵活地使用了各种形式的图表(graphics),同时还加强了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组织和策划工作。改版后的报道整体质量显著提高。《中国日报》还加强了对海外舆情的调研工作,通过对海外舆情的实时监控,了解和掌握海外受众的兴趣所在和关注点,从而在对外传播中合理选择议题、科学进行议程设置。
2. 2007年的改版情况
2007年1月,《中国日报》再次改扩版,由2004年以来的对开16版增至24 版,周末为对开12版。版面由2004年的545mm×370mm缩小到2007年的545mm×340mm,宽高比例由0.678改为0.624,更加符合国际报纸的“瘦身”趋势和标准。版面设计以“简洁稳重、淡墨浅彩”为主题风格,视觉上更加美观。2007年的改版在“瘦身”的同时进行的改扩版大大充实了版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改版后的24个版面内容包括:头版、国内板块、国际板块、言论(opinion)、评论(comment)和深度报道(insight)板块、财经板块、特写板块以及体育板块。
2007年的改版在头版最左侧加了一栏(周末及假日为两栏)导读栏。在这一栏中,列出了当天报纸各版的较为重要报道的概要、《中国日报》网站要闻、当天气象信息等内容。这样设置既方便了读者阅读,又增强了报纸的服务性。同时,还将头版的内容延伸到了其他版(主要为第二版)。重视图片在新闻中的作用是《中国日报》一贯以来的风格,对多种图片形式(大幅图片、小幅图片、矩形图、饼形图、表格、演示图例等)的灵活使用使得报道不仅全面、深入,而且可读性强,容易使读者更方便、更深入地了解报道内容。此次改版在新闻栏目精品化、队伍建设国际化、版样设计时尚化、运营模式企业化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创新和突破。改扩版后,《中国日报》在一线采编岗位中更多地使用外籍专才,聘用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具有丰富英文媒体工作经验的高级编辑和记者,向国内外读者提供更符合其阅读习惯的新闻报道。
《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表示,扩版后的《中国日报》将增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栏目,向海内外读者提供立体化、多角度的国内、国际新闻解读和背景阐释,分析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并将邀请一批国外知名政论家在新增的国际言论版开辟专栏,从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履行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使命。此外,新版《中国日报》还将通过网络与读者紧密互动,设立“网站导读”、“网络调查”、“博客互动”、“网上评论”等报网互动栏目。朱灵说,此次大幅改版是《中国日报》将抓住机遇,不断提升报纸质量的又一表现;改版使《中国日报》的整体运作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日报》将整合报纸、网络等各方资源,不断创新,为不同地区的读者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并积极向海外拓展,努力提高在国际传媒格局中的影响力。
3. 2008年1月改版情况
在2007年大规模改扩版的基础上,中国日报社于2008年1月2日对《中国日报》及《中国日报香港版》的版面又实施了局部调整和改进。新版《中国日报》重点突出和贯彻“以人为本”、“深度解析”和“语言无缝隙转换”的报道理念,增设了12个精品栏目,在栏目设置与稿件安排上体现了“条条成精品、版版有亮点”的改版思路。
其中,头版“封面人物”栏目通过讲述焦点或重点人物的典型故事生动反映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要闻版的“深度报道”栏目就国内外重要新闻进行集中、深度报道;评论版的“中国论坛”栏目汇聚权威声音对中国话题进行剖析和解读;国际言论版的“高端访问与撰稿”通过国际政要和各界意见领袖的正面言论来争夺海外话语权。
在此次改版的策划和实施中,《中国日报》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员工的有效沟通和使用,鼓励他们在新闻策划、采写、编辑、评稿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全面介入,并配合中方编辑做好版面审核工作,真正做到外宣稿件从立意、思路和表现形式等都更加地道、更有说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改版过程中,《中国日报》对记者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对头版头条稿件的选取范围的界定中,“主动设置议题,提前策划好的重头稿件”被放在第一位。
4.《中国日报》三次改版的分析
2004年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甘肃作国际形势与舆论环境报告时提到,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国际舆论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日益增大。当前,我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大体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较为友好,而西方国家则通过几大主流媒体对我国实行媒体垄断,对中国的报道多为负面,甚至存在较为严重的诋毁、攻击现象。因此,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重视外宣工作,从而使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实力得到不断加强。
赵启正还强调,外宣工作是全民性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我国的外宣力量与经济实力及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相适应。外宣工作也要实行“三贴近”,即对外宣传要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外国受众需求、贴近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将外宣工作不断推向新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的确,要想做出高质量的对外宣传,首先必须要贴近中国实际,因为外宣归根结底是要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而只有贴近外国受众需求、贴近外国受众者的文化背景,才能使对外宣传的内容得到受众的认同,真正起到宣传效果。纵观《中国日报》的三次改版,不难发现,所做出的改变基本上都是围绕“三贴近”的原则来进行的。而在《中国日报》的内容调整中,《中国日报》体现出正面报道逐步减少的趋势,与之相应的是负面和中性报道增多,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软新闻”报道也逐渐增多。
三、《中国日报》的文化外宣工作研究
1.《中国日报》文化外宣的载体研究
(1)《中国日报》报纸
(2008年6月19日《中国日报》第18版。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站www.chinadaily.com.cn)
《中国日报》承担关于文化报道的部门主要为特稿部(Feature),负责4个版面,分别从生活乐趣、文化、时尚等方面进行报道,向外界描述中国形象,同时也对国际流行元素进行追踪报道。《中国日报》国内新闻、经济和体育版面有时也会刊发关于文化的报道。该报4个与文化外宣密切相关的版面如下:
第18版:生活版(Life,彩色)
该版文章主要是写有新闻性和趋势性的、时尚的中国人的生活,同时兼顾重要文化新闻报道,重要的文化、娱乐新闻人物也会在这个版面及时体现。例如,中国小姐当选为世界小姐后,第二天该版的主要文章就是介绍这个新闻人物的故事。改版的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不拘泥于形式,能够以地道的语言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绚丽多彩之处。
第19版:生活/主题版(Life Theme,彩色)
该版每天主题不同,从周二到周五,分别是文化、健康、旅游、在国外的中国人等主题,并且有时会根据当天信息加上其他有时效的主题报道,如人物、环境等。目前每周一次在该版开设的Life/Expat专版受到了普遍欢迎,在此基础上,考虑每周再增加一个版,凸现外国人的特色。这个版面还定期开设“我的家乡”栏目,介绍中国有特色的城市。
第20版:生活/脉搏版(Life Pulse,黑白)
(2008年6月19日《中国日报》第19版。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站www.chinadaily.com.cn)
(2008年6月19日《中国日报》第20版。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站www.chinadaily.com.cn)
该版主要是介绍中国人的生活,与第18版相比,这个版面刊登的故事主要是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不是名人。改版开设了“我的一天”及“我的职业”栏目,介绍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第21版:生活/娱乐版(Life/Fun,黑白)
(2008年6月19日《中国日报》第21版。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站www.chinadaily.com.cn)
该版开设了“填数字”、“学汉语”、“卡通漫画”等趣味性较强的栏目,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用中国文化感染外国读者。
(2)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是中国最大的英文网站之一,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除即时转发《中国日报》报纸刊发的稿件外,该网站也开设了专门的文化和生活栏目,编发关于文化的稿件。
同时,中国日报网站还承办了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主办的中国文化网,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中国文化。在该网站的介绍中写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她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长城、青铜器、书画、戏剧、武术、杂技……这些宝藏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中国日报网站承办的中国文化网是中国第一家最全面、最丰富、最权威的多语种文化网站,它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中国文化架起了桥梁。”
中国文化网开设了“文化视界”、“文化遗产”、“文化热点”、“人文中国”、“走遍中国”、“文化人物”、“艺术揽萃”、“特别关注”等20多个频道,用多种语言搭建起交流、资源、文化、资讯四个平台,发布权威的政策和项目信息、推荐优秀的艺术家和演展活动,引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向世界传播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艺术揽萃”栏目聚焦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文化艺术殿堂;“人文中国”栏目展现了多民族、多元化、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走遍中国”栏目则展现中国五千年的熏陶和沉淀,文化的印记等。
(3)《中国日报电邮报》
2007年初,《中国日报》利用网络技术,创办了《中国日报电邮报》(China Daily eClips)。在精心设计和再次编辑的基础上,电邮报将中国日报报系的重要新闻报道和评论,以分众服务的原则编成标准版和企业版,通过电子邮件每天发送至境外政、商领袖和智库的信箱,成为对外宣传的一条方便、快捷的渠道。
(4)《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为了强化针对在华外国人的宣传工作,《中国日报》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于2008年2月创办了《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内容主要取材于《中国日报》及中国日报网站,包括国内、国际、奥运、体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闻资讯,每天早9点和晚6点以移动彩信形式各发送一次到订户手机终端。这一快捷信息平台,面向近百万在中国境内长期工作、居住、生活的英语国家人员,特别是每年大量到中国的英语国家观光客、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及商务人士,有效地扩大了对外宣传的报道覆盖面。
(5)有效借助外力,直接影响海外受众
为了扩大宣传覆盖面,直接影响海外受众,《中国日报》出版发行的《中国国家形象专刊》随《华盛顿邮报》在美国发行,期均发行量达75万份。《中国日报》旗下的《中国商业周刊》随泰国《国家报》在泰发行,期均达7万份;随马来西亚《星报》在马发行,期均达30万份。《中国日报》还代表中国参加由亚洲17个国家19家主流报纸组成的亚洲新闻联盟,与该联盟成员媒体广泛交流稿件,影响亚洲2000万左右的受众。通过这些渠道,《中国日报》的对外宣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6)举办国际活动,用公共交流推进对外宣传
为了充分利用公共交流平台做好对外宣传,《中国日报》于2005年同日本言论NPO组织联合创办了“北京—东京”论坛,成为中国新闻界和学术界首次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加强中日相互了解、促进中日关系发展而搭建的民间高层交流平台。论坛每年一届,轮流在北京和东京举行。
2008年9月16日,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日本东京开幕,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专门在贺辞中说[5]:“始于2005年的‘东京—北京’论坛,今年是第四次举行,如今已发展成日中关系中每年将要做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该论坛针对日中关系未来常常起着先导作用,并积极开展了睿智的探讨。如:为了构筑牢固的信赖关系而需要开展不惧怕摩擦的对话、青少年交流在促进相互理解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日中两国对国际社会肩负着极其崇高的责任等,这些都是在以往的论坛里提起的看法。此外,每一次由论坛主办方实施的民意调查结果,亦给思考日中关系未来提供了尤其珍贵的参考。伴随着该论坛的步伐,近年来日中关系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今年5月胡锦涛国家主席访日之际,日中两国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地指出了旨在共创亚洲及世界美好明天的日中关系的未来走向。应该说,对世界肩负着重大责任的日中关系今后还将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光明的未来并非总能约定,或许今后仍会经受许多考验,但是我相信,日中两国无论何时都会以此声明之精神为依托,一道克服困难,勇敢地前行。”充分说明了这一交流平台在对外宣传中起到的作用。
2.《中国日报》的文化外宣策略研究
(1)充分发挥议程设置作用,主动设置议题。在文化外宣过程中,《中国日报》非常重视议程设置工作。该报的报道能够扎实地立足国内实际情况,从客观事实出发,辅以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使其设置的议题既贴近中国实际,又容易说服并影响海外受众,外宣效果良好。
(2)以不同报道形式和载体围绕同一议题进行对外宣传,形成整体合力。《中国日报》目前的报网互动已经初具规模,报纸和网站配合这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作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对外宣传的效果。2008年3月,《中国日报》还开通了《手机报》,每天向订户以彩信的方式发送两期新闻报道,再配以《中国日报》电邮报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中国日报》的信息传播渠道已初步健全。
(3)通过不同的人,传递同一声音。同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可能会大相径庭。《中国日报》在对外宣传过程中,注重通过国外知名人士和国内普通民众来述说新闻事实,并且以“人性化”和“故事化”的手段来进行包装,从而吸引海外受众的眼球并赢得他们的认同。实践证明,这样的报道往往更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
(4)使用“信息海”攻势。在《中国日报》的对外宣传过程中,经常会就某一话题或现象发表大量的新闻稿件,形成较为集中的对外报道。
(5)大量使用外籍撰稿人士,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文化报道中,《中国日报》注重外宣特色,刊发了大量外籍人士撰写的稿件,以国际化的视角,加上他们在中国亲历中国文化的感受,用符合海外受众阅读习惯的地道语言和行文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他们的文章往往视角独特、语言风趣幽默且更加本土化,较为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外籍专家的观点往往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可以有效地影响受众,增强外宣效果。
例如,在对海南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的报道中,《中国日报》4月10日辟出4个版作为专版对海南省的经济、环境、教育、文化等做了全面报道,刊发相关稿件11篇,配发图片18幅。其中就刊发了该报美国籍记者Eric Nilsson撰写的相关报道9篇,用其独特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海南在经济、环境、旅游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3.《中国日报》文化外宣实例研究
《中国日报》文化外宣具有国际化、专业化的鲜明特色,在重要选题的对外传播上更是体现出成专题、成系列、报道规模大、针对性强等特点。例如,在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中,《中国日报》提前策划,开设了“王文澜:镜头看中国”专栏,组织了“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通过刊发该报资深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30年来拍摄的图片,配发该报资深记者撰写的主题文章,生动、形象、深刻地展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中国日报》还将相关报道翻译为中文在网站发布,有效地增强了报道合力。刊发的文章有:
改革开放30年之零售业:购物的那些事 [2008- 07- 28]
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从武器到画板 [2008- 07- 29]
改革开放30年之休闲:现在娱乐有闲钱 [2008- 08- 25]
改革开放30年之体育:体育产业发展迅猛 [2008- 08- 29]
改革开放30年之工业:软硬环境都改善 [2008- 09- 01]
改革开放30年之交通: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2008- 09- 04]
改革开放30年之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 [2008- 09- 12]
改革开放30年之两性:年轻人没有出位 [2008- 09- 22]
改革开放30年之起居:说说空间 [2008- 09- 23]
改革开放30年之城乡差别:不同的玩法 [2008- 10- 20]
改革开放30年之美容美发:修剪的快乐 [2008- 10- 24]
改革开放30年之制衣:不同时代的缝纫 [2008- 10- 28]
30年中国从单调“蓝蚂蚁”到成衣大国 [2008- 11- 13]
改革开放30年之市场:回首过去看未来 [2008- 11- 14]
中国2015年实现农村养老80%参保率 [2008- 11- 17]
改革开放30年之服务业:微笑服务 [2008- 11- 24]
这些文章和图片从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大到一个经济行业,小至一个小家庭30年来发生的变化,文章可读性和趣味性均较强,在网站上引起了海外网民的强烈关注。笔者特别列出这一系列报道中颇具代表性的几篇文章,从中分析《中国日报》文化外宣的特色。
(1)《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从武器到画板》该文的中文内容如下:
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从武器到画板[6]
下两张照片摄于同一时期,画面中的建筑曾经是北京的一家秘密军工厂,建于计划经济时期,代号是798。
其中一张照片展示了798工厂过去的样子——红砖砌成的厂房宽敞空旷、平淡乏味、千篇一律。
照片中一个工人在做翻修工作。他的劳动成果在另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也就是翻新之后的798工厂。如今,随着大部分乏味的工业车间和办公间转型成为画廊和创意工作室,798也成为了北京的艺术家、艺术品经销商、艺术爱好者乃至游客最喜欢光顾的一个地点。
(摄影记者:王文澜)
眼下798也许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军工建筑的部分风格,不过它现在的样子让人很难联想到其鲜为人知的过去。
在798被翻修一新的一排排房子中,坐落着年轻艺术家经营的小型公司和画廊。他们在这里举办展览、承担设计合同。同时为了增添几分生机,他们还销售进口的和国产的艺术书刊,也发行杂志。在这些公司和画廊周围,是一家又一家的咖啡屋。
从表面上看,北京798工厂的转型不过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个偶然。一帮勇于创新而又愿意实践的人,有幸碰到了宽容的城市规划者。这些规划者没有派人在这些旧房子和旧工厂的墙上写上大大的白色“拆”字。
每个城市中心都应该给艺术家圈子留下蓬勃发展的空间,以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
然而在中国城市里,一些自命不凡的官员们只会向访客炫耀光芒四射的办公大楼和宏伟庞大但却往往空无一人的投资商圈,吹嘘其如何在几年之内将城市变成了现代金融中心。然而实际上只有北京和上海才能为艺术家和其他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提供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场所。
北京798的以上两张照片生动地说明,对于任何城市来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其建筑外观如何,也不在于这些建筑价值几何,而是要看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思想。
该篇报道的英文原文为:
From guns to easels[7]
By YOU NUO(China Daily)
We have two photos taken around the same time at a former secret military factory complex in Beijing.It was built in the era of the planned economy,under the code name 798.
One photo shows what Factory Complex 798 was like in its old days.Spacious,bland and generic industrial red-brick workshops was the style.
A worker can be seen doing renovation work in the photo.The results of his labor are seen in the other photo showing the new 798.With most of its sterile industrial workshops and offices converted into art galleries and creative studios, 798 is a now a favorite hangout for Beijing-based artists,art dealers,art lovers and tourists.
There may still be some remnants of the planned economy in the military-industrial style buildings,but the new theme hardly reminds one of its secretive past.
Tucked in the rows of revamped houses in 798,surrounding one coffee shop after another,there are small companies and galleries run by young artists-to organize exhibits,to take design contracts,for animation,to sell imported and domestic art books and to publish magazines.
On the surface,the metamorphosis of Beijing 798 is an accid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in which a bunch of individuals with creative ideas and a will to implement them were luckily joined by tolerant city administrators who did not send someone to write the big white character“chai”(knock down for urban redevelopment) on the old houses and factories.
It is every urban center’s duty to keep some artistic circles flourishing in a way to also attract more talent from home and abroad.
In China,although some pompous officials in cities can boast to visitors of the shiny office buildings they have constructed and the massive(and often empty and wasteful) new investment zones;all claiming to having turned their cities into modern-day financial centers in only a few years,it is virtually only Beijing and Shanghai which have been able to nurture unique,vibrant areas for artists and other creative professionals.
But as is vividly shown with Beijing 798,for any city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a market economy and a planned economy is not how the buildings look,or how much money they may contain,but instead it is the ideas within.
分析:这篇报道短小精悍,仅用了712个字和两幅视觉效果非常突出的照片,就非常形象地勾勒出了北京798工厂的过去和现在。文章结尾处说道:“北京798的以上两张照片生动地说明,对于任何城市来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其建筑外观如何,也不在于这些建筑价值几何,而是要看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思想。”更是通过对798工厂的叙述反映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可谓画龙点睛之笔,能够让海外读者在读故事之余感受中国文化的变迁。
(2)改革开放30年之图书:从“椅子”到心灵休憩之所
该文的中文内容如下:
改革开放30年之图书:从“椅子”到心灵休憩之所[8]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依旧是中国,别无二致。但对亲历巨变的中国人自己来说,每隔二三十年,中国就会换上一个新面貌。
很多70年代畅销的商品,在如今的生活中都已不见踪影。比如那些外壳是竹子编的暖瓶,外形酷似小冰箱的黑白电视机。还有笨重的自行车,不仅能载人还能装大包的东西,以及大大小小的供应票等等都已成为过去。
尽管如此,有一样东西,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依然活跃在市场上。这——就是书。
中国的对外开放带动了全国人对知识的渴望。那时,所有的学校恢复了上课,工程师和技术员重返原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是把科学和技术称作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这个时候,国内对书本的需求与日俱增。
(摄影记者:王文澜)
但那时,国内的书本流通还不够畅通。有机会到大城市转一圈的人,往往要帮家里的亲戚朋友买很多书,多到自己的行李包都装不下。
王文澜1981年在北京市中心拍摄的这张黑白照片,展示了这一场景。尽管买书不容易,但人们还是很开心,这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因为好的书本可以增长家人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赚取更丰厚的收入并跟上全国现代化步伐。
不过,当时市场上大多的书本还都是简装本——没有硬皮包装和漂亮的设计,有很多是课本和实用手册。从绝对的实用主义观点看,那时的书本就是工具。甚至说,如果用结实的塑料绳捆在一起,它们可以被当成椅子坐。
(摄影记者:王文澜)
如果说,在30年前书本只是工具,而现在则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兴趣爱好日益丰富,有的开始阅读文学作品,有的钻研专业学术文献,还有的则阅览励志图书。
也许,30年前,农村孩子努力读书是为了当工程师或开公司。现在,中国一些书店里出现了思想深邃的读者。
在北京大学附近的一家汉学书店中,2003年王文澜先生捕捉到了两个和尚正在选书的画面。汉学书籍主要指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其中很多书籍与两千年前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关。
过去两三年中,中国各种传统图书已经成为大城市各大书店的新宠。不管是儒家学说还是佛家思想,这些书籍都已不再是用来坐的“椅子”,而是供心灵休憩之地。
Urban per capita spending on education/culture
Books periodicals & newspapers
Public libraries
Source: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该篇报道的英文原文为:
Turning the page[9]
By YOU NUO(China Daily)
For people outside China,China is always China.But Chinese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so many profound changes may feel as if they live in a different country every 20 to 30 years.
Many commodities that were hot sellers in the 1970s have disappeared from Chinese life.Gone are the bamboo-wrapped thermos bottles,black-andwhite television sets shaped like portable coolers,heavy-duty bicycles for carrying enormous sacks of goods in addition to the rider,and ration coupons in various sizes.
But one commodity has remained a constant in the marketplace since the so-called era of“reform and opening up”.It is the book.
When China began opening up,it ushered in a nationwide thirst for knowledge.When all schools resumed their regular teaching programs,when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were re-assigned to their duties,and especially when Deng Xiaoping,the leader of the reform,call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umber-one kind of productivity,”the demand for books was surging.
But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was still clumsy and slow and people traveling to large cities,as those shown in the 1981 black-and-white picture in downtown Beijing by our photographer Wang Wenlan,often had to buy many books for their hometown relatives and friends,and take many more copies than their bags could hold.
Never mind the hassle.They were happy,as you can tell from their smiles.For books and the knowledge they contained could empower their family members to obtain challenging jobs,to make more money-and to catch up with the nation’s modernization campaign.
Those were mostly simple editions for the mass market-with no hard covers or fancy designs,and many could just be textbooks and practical manuals.From a strictly utilitarian point of view,books were tools.When bundled by strong plastic strings,they could even be used as makeshift chairs.
But if books were just simple useful tools 30 years ago,nowadays they tend to carry a greater significance.More people have been developing diverse interests,and have turned to literature to suit their cultural tastes,artistic preferences,academic orientations and moral aspirations.
Thirty years ago there might have been a time when the country boys read ardently to become engineers or to launch their own small companies. Now,at least in some corners of the nation as shown by Wang’s more recent photo at a bookstore near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it’s a world of deeper thinkers.
Two Buddhist monks are seen here choosing titles in a“Bookstore of China Studies”.The name,in the Chinese context,refers mainly to the research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from the ancient times.Buddhism,first imported from India almost 2,000 years ago,has contributed t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ose books.
In bookstores in major cities,literature about the Chinese tradition have been selling very well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from Confucianism to Buddhism.They are not books for people to sit on.They are the ones designed to rest their hearts.
分析:这篇报道以散文式的笔墨,以书为载体,畅谈80年代以来人们对书本的需求和使用方式的改变。“从‘椅子’到心灵休憩之所”这样的比喻则恰到好处地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这篇稿件中所采用的两幅照片颇具观赏性和启发性,而专门制作的关于人们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上的人均花费、书籍和报纸数量、公共图书馆数量的图表更是能够清晰地反映整个社会对文化的态度转变,真正做到了寓文化外宣于文字和图片、图表之中。
(3)改革开放30年之两性:年轻人没有出位
该文的中文内容如下:
改革开放30年之两性:年轻人没有出位[10]
[2008- 09- 22 11∶39]
中国媒体有时会就国内大学生对性的态度做一些调查,这些调查引用的来源不明,调查方法也欠妥当,用耸人听闻的数字得出一个结论:年轻人对父母时代的禁忌毫不避讳。
仅人民网就有多个报告宣称,有70%的大学生不介意与异性合租,有60%不反对婚前性行为,但仅有约40%在上大学之前接受过性教育。
这些调查的科学性当然值得质疑,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有谁会像经济学家对待CPI、GDP、M1和M2一样跟那些数字较真呢?
事实上,老一辈人眼里的孩子都很“野”,不好管教;年轻人对老一套也没有兴趣,而他们的新做法又让上一代人无法接受。
(摄影记者:王文澜)
这些反差在一个变化不断的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这个曾经热衷革命、提倡禁欲的社会,才达成一个共识:可以在公园和电影院等公共场所谈恋爱。
这张黑白照片拍摄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公园里。1978年的照片中,约会的年轻人行为拘谨,与对方刻意保持着距离。而就是这样的行为,如果放到70年代初,也会被指责是不检点。70年代初,人们认为所有时间都应该用到严肃的政治会议上。
(摄影记者:王文澜)
如今这些年轻人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让他们的父母觉得害臊,但孩子们并不以为然。这张拍于21世纪某个圣诞前夜的照片就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这些年轻人能有今天的快乐,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因为那些70年代的恋爱者们带来的改变。
中国的结婚人口和离婚率
来源:国家统计局
该篇报道的英文原文为:
The kids are alright[11]
By YOU NUO(China Daily)
From time to time,the Chinese-language press runs so-called surveys about the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ex.Mind-boggling figures are quoted from little-known sources and minus survey methods to show how today’s young people can be candid,if not casual,about what were no-no’s for their parents.
From the People’s Daily website alone there are reports alleging that 70 percent of college students don’t mind sharing a dorm room or flat with someone of the opposite sex,or 60 percent of them do not object to pre-marital sex,while only 40 or so percent of them had any sex education before they entered college.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these surveys is always debatable.But that is not the issue.No one is arguing about those figures like economists do with CPI, GDP,M1 and M2.
In fact,in the eyes of every older generation,children always tend to be running wild and hard to control.They don’t have fun in the old ways,and their new ways sometimes arouse unbearable scenarios in the minds of their elders.
The contrast could hardly be more apparent in a country constantly in change.It was not until the late 1970s,when a society that had once been both passionately revolutionary and stoic was recovering its common sense,that “talking romance”(the Chinese for dating) could be seen in public places such as parks and movie theaters.
Our black-and-white photo is a park scene in Chengdu,a major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which shows how young people used to act with self-restraint and a carefully managed distance between themselves when they dated in 1978;although just a few years earlier,in the early 1970s,what they were doing might just as well have had them accused of being“improper”at a time when all people were supposed to be spending their time at somber political meetings.
The behavior of today’s youngsters must make their parents blush,but the kids couldn’t careless,especially in festival times as shown by our color photo taken on a 21st-century Christmas Eve.
But the young can have their fun precisely because their parents,some of them the“romance-talkers”in the 1970s,began the change.
分析:这篇稿件从年轻人恋爱观的转变,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的转变,两幅图片的对比更是能够让外国读者只看图片就能猜测出记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最为突出的是,文中以批判的语气提到:“中国媒体有时会就国内大学生对性的态度做一些调查,这些调查引用的来源不明,调查方法也欠妥当,用耸人听闻的数字得出一个结论:年轻人对父母时代的禁忌毫不避讳。仅人民网就有多个报告宣称,有70%的大学生不介意与异性合租,有60%不反对婚前性行为,但仅有约40%在上大学之前接受过性教育。”对中国媒体的调查方法提出了质疑,在中国媒体长期以来大力重视正面宣传的氛围下,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能够给外国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增强对外宣传效果。
通过对以上文化外宣稿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日报》的文化外宣在选题、行文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充分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以地道、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客观事实,已经基本摆脱了“说教式”宣传的束缚,能够让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品尝个中滋味,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说服读者,宣传中国文化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