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的战略选择

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的战略选择

时间:2023-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的战略选择外忧内患困扰党报多年,其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必须抽丝剥茧,创新机制体制才可望彻底解决。

第三节 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的战略选择

外忧内患困扰党报多年,其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必须抽丝剥茧,创新机制体制才可望彻底解决。

一、机制体制问题阻碍党报发展

随着改革深化,党报逐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从党报现状来看,很多问题最终要归结为机制体制问题,机制体制问题是制约党报发展的根本问题。例如,在一些党报,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初级记者满街跑,高级记者不写稿”成为工作常态,这影响了报纸的内容质量,造成这些党报内容时效性不强等问题,甚而危害党报社会影响力。而如何提高党报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显然不能只依靠批评教育,而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加以调节。再如,党报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问题。新闻媒介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一直在事业体制下运作,1978年以后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这种双轨制的身份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党报属于事业单位,但是又得自谋生路。国家报业改革的主要思路是逐步取消对新闻媒介的财政补贴,把报社逐步推向自负盈亏的轨道,多数以党报为龙头的党报集团由此采取了“子报养党报”的战略。但长远来看这显然不利于党报自身的规范发展。一方面,党报既要承担政治任务,又要拼抢市场,戴着镣铐跳舞,很难舞姿优美。另一方面,这造成了子报产权关系不清晰,独立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截至2005年9月,我国实行独立核算的报纸占报纸总数的77.87%。不实行独立核算、与集团或母报统一核算的报纸占10.57%,这部分报纸主要是报业集团或地市级党报所属的晚报都市类报纸。换言之,我国各区域报业市场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这一类报纸,大多数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不实行独立核算。”[25]富有活力的子报发展受到抑制,虽然缓解了党报生存压力,但是从长远看,难以培育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党报。这些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实则触及了党报的实质性问题。换言之,党报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体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不解决体制问题可能会使很多创新事倍功半。

二、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的战略选择

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党报自身生存发展困境促使党报创新机制体制,增强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新形势。

从党报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党报都把创新机制体制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战略选择。南方报业集团认为“创新是南方报业保持活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集团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26]南方报业集团把主报《南方日报》的发展纳入其多品牌战略,坚持报报平等的集团办报与资源管理配置,在媒介竞争细分市场中,具有法人地位的机关报(主报、母报)是竞争主体,因为市场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而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子报子刊也是竞争主体,同时配套实施集团财务委派等一系列制度,力图从主报办集团的路径突破出来,实现集团办报[27]。再如,四川日报集团推动人事机制的大幅度创新:四川日报社的所有职工,除省委任命的干部之外,全员下岗,重新竞争上岗。先竞聘中层干部,再竞聘编辑记者,按照先高级岗位后低级岗位的顺序先后竞聘。《宁波日报》、《大连日报》、《无锡日报》、《沈阳日报》和《厦门日报》共同组建了“中国日报广告五强联盟”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各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内容因报而宜,但是其出发点非常一致——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解决党报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必然性和可行性决定了目前多数党报都把机制体制创新看做其重要发展战略。党报创新机制体制的必然性在于创新机制体制才能整合资源,释放能力。作为中国报业的核心,党报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其政策资源优势、品牌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等,这些资源优势目前还没有哪些竞争媒体可以媲美,可以说正是党报巩固其主流媒体地位、发挥影响力的核心优势。如果不能对这些资源充分盘整,党报无异于抱着金饭碗找饭吃。而党报机制体制创新也有一定的可行性,目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报业发展环境的宽松都给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带来无限可能。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释放潜能、抓住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

【注释】

[1]李东东:《推进传媒业的创新加强行业管理》,首届中国传媒领军人物年会暨第三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主题演讲,会议时间2008年1月17日

[2]陈志、蒲荔子:《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石峰——报业改革要扩大党报影响力》,《南方日报》2005年11月11日。

[3]罗威:《刘伟: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增长》,和讯网核心访谈第22期。

[4]谢伏瞻:《统计局:去年GDP增11.4%,CPI涨14.8》,中国网2008年1月24日。

[5]谢玉玲:《2008年经济增长9.0%》,《光明日报》2009年2月27日。

[6]刘铮、周英峰:《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成功“保八”》,新华社2010年1月21日电。

[7]林江:《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316页。

[8]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与报业互动关系研究报告》,见《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0]饶文靖:《专访:传媒业市场规模达3000多亿意味着什么?》,人民网时政频道2005年6月2日。

[11]林江:《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12]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书屋》2000年第3期。

[13]喻国明:《远观近察读报人——2002年北京居民读报情况和读报意愿大型抽样调查的报告》,《传媒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14]丁柏铨:《加入W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15]郑强:《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体融合》,《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10月21日。

[16]喻国明:《中国报业的发展面临困境》,第四届中国报刊媒体广告价值分析报告会上的发言。

[17]张春林:《传媒产业化背景下党报受众策略的调整》,《新闻界》2005年第2期。

[18]郑浩:《试论党报发行萎缩的客观因素与宏观对策》,《新闻前哨》2001年第9期。

[19]聂冷:《我国党报集团的五大共性——党报集团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20]胡秀荣:《2007~2008年度中国报刊广告市场初探》,慧聪媒体研究中心。

[21]牛春颖:《2009报业广告状况或成今年预演》,《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2月2日。

[22]赵彦华:《媒介市场评价研究——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3]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党报百名目标读者调查汇报》,《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24]枣庄日报社:《关于党报发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山东报业》2003年12月。

[25]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中国报业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6]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7]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