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创推动成长

原创推动成长

时间:2023-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创推动成长_中国传媒经典个案原创推动成长——对江苏卫视新近崛起的若干思考■孟建 于晶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已经进入份额竞争的时代,各省卫视都纷纷跨出区域市场,去开发已有市场边界外的广阔天地。据了解,目前除了江苏卫视以外,国内外的电视频道中还没有一个是将频道定位于“情感”的。在选秀类节目走过高峰期,受众对旧有模式产生审美疲劳,其影响力开始日渐式微之时,江苏卫视却高调推出《绝对唱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原创推动成长

——对江苏卫视新近崛起的若干思考

■孟建 于晶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已经进入份额竞争的时代,各省卫视都纷纷跨出区域市场,去开发已有市场边界外的广阔天地。这一切的立足点,似乎显示为诸多卫视将自己锁定为全国性频道。然而算上央视的16个卫星频道,以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几个副省级卫视,全国共有近50个卫视。在各省级广电只拥有一个卫星频道的前提下,省级卫视不可能通过走“频道专业化”的道路来获得成功。同时,卫视的主导者们都已强烈意识到,要在全国范围内拼抢市场,仅仅瞄准“新闻、影视、娱乐”的定位不可能创造辉煌,地方卫视要想实现战略突围,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江苏卫视以其自身的良好积累、敏锐眼光在新一回合的“星球大战”中赢得先机,冲进省级卫视的第一阵营。其获得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抓住了大众的基本需求“情感”。与其他卫视根据受众差异化的需求(如“财富”、“旅游”等)或者差异化的受众(如“女性”、“西部”等)进行定位不同,江苏卫视抓住了大众化的共同需求“情感”,并将其在各类节目中充分放大;其次是紧紧围绕定位,充分发挥“原创力”。无论是在选秀节目中后发制人的《绝对唱响》,或是紧随其后,很好地整合了其“明星”资源的《名师高徒》,还是一举成名的事件类栏目《人间》,包括加入“情感”元素的情感新闻栏目《1860新闻眼》,都体现了“情感”定位与“原创力”的完美结合,成功创出了中国地方卫视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为其他省级卫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全新定位,情感世界寻突破——江苏卫视“情感天下”

省级卫视的定位决定着其未来风格的发展方向,要建立在省级卫视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兼顾卫视自身的资源积累和特色优势,并考虑长远发展潜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从品牌定位的专业角度来看,卫星频道定位过于宽泛,就会丧失特色,淹没在同质化竞争中;过于专业,就会丧失受众基础,无法满足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双重需要。“情感”的社会接受度很高,界面很广,具有很深的基础和宽阔的拓展空间。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精神生活永恒的追求。以情感为特色定位,把弘扬主旋律和大众的心理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媒体职能和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全球化带来了价值多元化,各种冲击使人们产生诸多不适和困惑;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以后,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提升,人们出现了新的情感需求,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凸显出来。这个阶段里,主流的精神宣导和先进文化建设需要更具有贴近性、更有人情味的方式和渠道,而民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追求情感、释放情感、疏导情感的空间。摩尔曾论述过“生活中最伟大的商品是由个人的情感与审美享受构成的。”[1]江苏卫视选择情感特色定位,是把握宏观大势的结果,在战略的高度上,体现了对民众需求的把握、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在战术的层面,通过大众化和特色化的充分结合,提高了品牌识别性和影响力。据了解,目前除了江苏卫视以外,国内外的电视频道中还没有一个是将频道定位于“情感”的。

从江苏卫视对于老节目的改版和对于新研发节目形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江苏卫视在定位于情感的基础上,为受众树立了一个“大情感”的理念,不囿于情感的形态,不受“情感”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的束缚,情感可以作为一种风格、也可以作为节目的一种元素;情感可以成为节目的具体内容,甚至可以成为其表现形式。

二、原创为先,对接升华显革新——情感元素让《绝对唱响》成为“绝对赢家”

成功的定位要稳定,且需要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品牌效应,这需要大量的与定位契合的节目作为支撑。因此,江苏卫视在研发新节目或活动时,都会重点突出“情感”这一特色。在选秀类节目走过高峰期,受众对旧有模式产生审美疲劳,其影响力开始日渐式微之时,江苏卫视却高调推出《绝对唱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将情感与选秀节目巧妙对接,让一个人的简单演出变为男女的对唱表演,在单纯的选秀节目中加入“速配元素”,继“超女”、“好男”之后,走出了中国选秀节目的一条“情”路。

《绝对唱响》的成功不仅仅因为突破了选秀类节目旧有的形式,更在于一种原创性理念的运用,而这种理念在江苏卫视的很多个节目中都有所体现,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增多舞台上人的元素。而这一理念的运用就势必会加强人之关系的复杂性,从而增强节目的可看性。一个人有故事,两个人的故事会更多,再加上可能出现的对原有“配对”的“拆散”、“重组”,这种复杂性就会更加明显,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情感纠葛便会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而选手还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与完善,尝试着用健康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使自己在各种情感的历练中更好地成长。在反复上演的出人意料与感人至深的情节中,观众过足了“戏”瘾,并与选手一起同悲同喜,共同宣泄着感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卫视还能够很好地将“情感”的要素升华,深刻地挖掘出人性中更加“本真”的一面,并恰到好处地在节目中融入“爱心”、“公益”环节,很好地扩充了情感的内涵,将个体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赚人眼泪却又不落俗套。

三、整合再造,八面来风为我用——《名师高徒》让“选”与“秀”创新结合

2007年初,江苏卫视借着《绝对唱响》的余温,创新整合了其参赛选手资源,全力打造了另一档焕然一新的原创节目《名师高徒》。而这一开年大戏再度掀起收视热潮,为江苏卫视“光辉的2007”开了一个好头。在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和湖南卫视的《名声大振》照搬西方原有节目样式的同时,江苏卫视则开始致力于对既有先进节目的本土化突破,在《名师高徒》中将“选”与“秀”创新结合,让“精英”与“大众”同台,共同演绎“师徒”间的动人情感,与卫视的自身定位不谋而合。

《名师高徒》以师徒关系的发展为卖点,将节目分为“名师收高徒”和“名师出高徒”两个阶段,淡化了选秀类节目PK环节的残酷性,更加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将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师傅之间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名师高徒》用足了“明星”这一角色,每一位“师傅”都分饰几个不同的角色,既是“老师”又是“选手”,既是“评委”,又相互之间成为“对手”,每一次角色的转换可看性都非常强。更值得一提的是,“师傅”在此间慢慢地淡去了明星的“光环”,表现出了更加普世的情怀,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师徒情深成为节目的一条情感线索。在舞台上,师傅动情地讲述着自己成名的艰辛历程,以激励徒弟勇往直前,使徒弟在感动中迅速成长;而师傅兼评委的双重角色,让他们的每一次指导与点评都更加专业、更加精彩,让受众亦能有所收获。

《名师高徒》不仅在内容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在其对江苏卫视整体资源的利用和考虑上也有其过人之处。2007年《名师高徒》的启动充分利用了2006年《绝对唱响》的选手资源,同时成为2007年“唱响”启动的诱因。对已有选手资源的利用较之于重新走海选之路是非常明智之举,作为很有影响力的《绝对唱响》的前10名选手已具有很强的观众认知度,不用再花过多的时间去积累人气。《名师高徒》打响了增加“新人曝光率”的保卫战,强化了新人的影响力,也为《绝对唱响》的启动传达了更为诱人的信息,成为其顺利启动的有力推动因素。

《绝对唱响》与《名师高徒》互为因果,相得益彰,使江苏卫视的大型项目形成连动机制,在相互勾连、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增强了每一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个频道的良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铸就品牌,重中之重显功力——正发生在《人间》的“人与人之间”

江苏卫视在2007年创造了巨大的辉煌,《人间》功不可没。作为中国电视界第一个“事件性”栏目,《人间》融讲述、再现、悬念、现场于一身,从开播第一天起就保持了省级卫视同时段、同类别收视的“双料”第一。《情感地带》的果断升级铸就了《人间》的奇迹,也充分展现了江苏卫视人的果敢与魄力。《情感地带》有七个子栏目,对于以“情感立台”的江苏卫视来说是一档与定位非常契合的带状栏目组,有着统一的情感诉求,有着不同的主题偏向和呈现方式,收视率在同时段亦处高位。但是从节目的长远发展来着,观众只在节目中关注自己喜欢的选题,不会刻意地加记各个子栏目的名称,使整档节目很难在观众中形成稳定、深刻的品牌记忆。而《人间》则一以贯之一个理念、一个品牌,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着“正在发生的事件,共同经历的情感”。

《人间》更关注于普通人的矛盾纠葛,以情感的变化带动事件的发展,同时立图在节目中将矛盾完满化解,达到舒解情绪、让事件朝更好方向发展的目的。从选题上来看,《人间》能够聚焦热点,同时将热点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并自然而然地融入普通人的情感,如《亲爸亲妈救救我》、《减肥悲剧》、《炒股惹的祸》。从节目的时态上来看,《人间》在现在进行时的过程中展现事件,给观众以亲历的“现场感”和“参与感”。事件的当事者做客节目现场,矛盾冲突的双方被同时请到前台,在与主持人谈话的过程中慢慢推进事件的进展;创设了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场景,使真实的事件在展开过程中有了戏剧化的结构特征;在已知与未知的交替中,事件的全貌逐步还原,观众不但能够从中体味到“阅读”虚构剧的快感,更能在真实的事件中获得情感上的震撼;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在这个“现场”得到解决,真实世界的“大团圆”结局在这一舞台上不断上演。

五、成功转型,定位情感收奇效——赋予新闻情感的《1860新闻眼》

除了研发情感特色的新节目以外,江苏卫视对已有的节目也通过改版等方式将其与定位更加贴近。江苏卫视的一档新闻节目《1860新闻眼》便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最初的“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现在的“情感新闻”,这一转变成功地避开了“民生新闻”大战的严酷,又符合频道的定位,使新闻更加关注事实背后人的情感与命运,增强了其深刻性,把冷冰冰的事实带入一个属于人的世界,允许事实的记录者融入感情,甚至参与到事件之中,这种主观的真实并不违背新闻的客观性要求,且恰恰建立在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对事实的创造者、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事件的影响者投以强烈的关注,并深刻地探寻事件发展过程中影响人行为动机、思想感情的因素,从而形成事实之间的逻辑链条,达到最终诠释和彰显新闻事实或事件的真正意义的目的。

“情感新闻”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刚好与西方“亲近性新闻”的理念一脉相承,并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倾向于对细腻情感的描绘,把摄像机的“机器眼”转换成“人情眼”、“人性眼”,用更多的主观特写镜头去表达当事人与记录者的情感变化,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

江苏卫视的成功崛起绝非偶然,究其深刻缘由,是江苏卫视遵循媒介发展规律,把握受众需求,寻求文化创新的深层律动所致。在江苏卫视跨越式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地方卫视的发展新模式,也似乎看到了地方卫视未来的希望。对于将大众共同的“情感”需求与“原创力”深度融合的江苏卫视来说,眼下取得的创新突破只是一个辉煌的起跳,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不断探索。对于身陷于“红海”竞争的绝大部分地方卫视而言,如何总结现有模式,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抑或是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仍是摆在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

【注释】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