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音乐广播的节目形式与编辑技巧

音乐广播的节目形式与编辑技巧

时间:2023-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音乐广播的节目形式与编辑技巧音乐广播编辑,是个特殊的业务行当。《全国广播音乐厅》,是1984年开播的综合欣赏性音乐专栏节目。《八音盒》,是专门播出通俗音乐的专栏节目。节目一切以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形成“调查制作播出评估改进再调查”的节目制作模式。中央台的“中国之声”,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音乐厅》是纯音乐节目。

第二节 音乐广播的节目形式与编辑技巧

音乐广播编辑,是个特殊的业务行当。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编辑、记者,也不同于作曲、歌唱、演奏等音乐艺术专业人员,而是音乐艺术在特定条件下的艺术再创造,是一种新型的专门学科。这就要求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既要懂得我们党和国家的宣传工作的基本要领,又要较全面地具备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名家、名流指挥以及音乐作品赏析等多方面的知识。良好的文学修养和作品分析、写作能力也是音乐编辑所必备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栏目也不断增加和更新。以中央台为例,曾开播以下音乐栏目:

《音乐天地》,是文艺部1992年开播的广播专题节目,它向全国听众介绍中国音乐和音乐界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其宗旨是丰富国民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集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这一栏目播出的内容包含各种形式的器乐曲、歌剧、舞剧、音乐会实况、乐坛人物介绍、音乐评论、音乐知识讲座和群众音乐活动的报道等等。

《海外乐坛》,是综合性板块音乐节目。自1992年开播以来,以其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吸引着众多听众。这个栏目以播出外国古典音乐为主,也包括各国民族的民间音乐与情调健康的轻音乐和流行音乐类。它的服务宗旨是将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介绍给我国听众,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其欣赏水平,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全国广播音乐厅》,是1984年开播的综合欣赏性音乐专栏节目。节目通过对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和卓有成绩的音乐家的介绍、评论和推荐,以达到促进全国音乐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目的。

《八音盒》,是专门播出通俗音乐的专栏节目。主要播出主题情调健康、曲调优美的当代通俗歌曲,以满足听众(主要是青年听众)对音乐艺术欣赏的需求,引导和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艺术审美情趣。这档节目最富有改革开放的特色。

《银幕上的歌声》,这是电影音乐专栏节目。主要选播中外电影中的优秀插曲,并向听众介绍这些插曲与原影片故事情节的关系,使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能品味到影片剧情和人物的性格,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寓意。在这档节目中同时也选播优秀风光片和纪录片中的器乐作品,并向听众作必要的说明。这个栏目曾在听众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名曲欣赏》,自1987年开办以来,主要是选编播出古今中外优秀的并有一定知名度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题材、形式、风格多种多样,演奏及录音质量都有较高的水准。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节目在欣赏中辅以精辟而简练的说明,给听众以正确的引导。

《一支名曲》,这个专栏始创于1957年,向听众播出并介绍一些小型古典名曲,也选播一些创作歌曲或民歌。1981年这个栏目曾改名为《一支外国名曲》。在听众欣赏作品的同时,节目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品内容和曲式结构做必要的介绍和说明,在仅有的15分钟时间里,融知识性、趣味性于欣赏之中,使听者产生极大的满足感。1987年这档栏目又改为《一支名曲》,增加了介绍中国名曲的内容。

《歌剧欣赏》,以播送欧洲18~19世纪古典歌剧名著的录音剪辑、选场、选曲为主,也加以适当的剧情介绍。其中也选播中国优秀的新歌剧。

《友谊乐坛》,是外国音乐专栏节目。主要选播外国音乐舞蹈艺术团的歌唱家、演奏家来我国访问演出的实况录音,同时穿插必要的介绍或采访报道,以促进艺术交流,增强友好气氛。从1987年1月起并入《空中剧院》节目中。

《外国音乐作品介绍》,是具有知识性、欣赏性的外国音乐系列性专栏节目。这档栏目的宗旨是向听众推荐西欧和美洲音乐的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优秀作品,并介绍20世纪现代音乐流派的著名作曲家和作品,以帮助听众提高理解和欣赏外国音乐的水平。

除此以外,音乐广播还有《每周一歌》、《音乐信箱》、《广播歌选》、《昨天的歌》、《星期音乐会》、《教唱歌》、《华夏之声》和《少数民族音乐宫》等。

从2002年12月2日起,当轻松悠扬的音乐伴随着电波传遍广袤的中国大地,一个全新的广播频率脱颖而出,这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Music Radio)。这是全国第一个专业化流行音乐频率。它受到听众的赞扬、同行和专家学者的审视与探究。

“音乐之声”适应了广播媒体的“窄播”趋势,真正完成了从综合到专业、从广播到窄播的转变,走上了类型化电台的道路。节目一切以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形成“调查⇒制作⇒播出⇒评估⇒改进⇒再调查”的节目制作模式。其受众人群锁定年轻时尚、思想活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喜欢追逐流行事物的年轻人,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需要一定的音乐娱乐资讯。所以这个频率设置的许多小栏目都是以他们的意见为切入点的。如整点的新闻快讯,虽然只有几分钟,恰正符合他们的收听心理。

中央台的“中国之声”,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音乐厅》是纯音乐节目。主持人以精练、感性的话语,将流行歌曲、影视音乐、器乐小品、轻音乐等传达给听众,可称得上是一档轻松、活泼的音乐欣赏类节目。

从这些千姿百态的音乐节目中可以看出,音乐涉及的知识领域成辐射态势,包括地理、历史、哲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学科知识。如果一个人只是音乐方面的行家,而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他永远成不了一名出色的音乐编辑。据老编辑介绍,在音乐广播中,由于编辑的知识面跟不上,不能运用自如,曾导致出现一些差错,严重地影响了电台的声誉。比如,20世纪60年代,电台在播出以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谱写的歌曲时,把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搬到了甘肃省固原县境内。这种错误是因为编辑的地理知识更新不够造成的。六盘山曾经属于甘肃省固原县,但在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就划归宁夏管辖。再比如,介绍以弹奏《广陵散》而闻名的三国时期的琴家嵇康时,错把他改朝换代成了晋代人。还有,某刊物编辑在介绍东汉末年著名女学者、音乐家蔡琰(即蔡文姬,据历史传说,《胡笳十八拍》是由她创作的)时,竟把她说成是西汉人,等等。类似的差错时有发生。但是,话又说回来,再棒的音乐编辑也不可能对任何知识领域都了如指掌,而应该强调的是,在稿件中如遇到人名、地名、历史年代、国籍及代表著作等问题时,编辑应进行认真的核实,不可想当然,不可存有万分之一的侥幸心理。一切差错都应杜绝在播出之前。

音乐广播有着庞大的听众群,对各自不同的审美观,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过这样的诗句:“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编辑应跟上时代的脚步,贴近听众的审美需求,创造出更新颖的音乐广播节目形式,以满足各种审美心理和不断提高的听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下面,我们分别阐述音乐广播的重要节目形式和编辑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