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波式走高——关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措施及其对策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 张志华 无 极
内容提要:为了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把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划分原则和标准,在取得全区各地和各大文化产业集团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就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显著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成功做法、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以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对策性建议等多个方面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独到的分析、研判和探索,对国内特别是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或实践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文化产业;现状;特征;措施;做法;对策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显著特征
1.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资产、营销收入、实现增加值和所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呈现“反经济周期”推波式一路走高态势
据本次调研不完全统计,2012年内蒙古已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约3.7万个、从业人员约25.3万、总资产(含总投资额)约545.49亿元(缺鄂尔多斯市)、营销收入(或产值)约440.84亿元(缺鄂尔多斯市)、实现增加值约330亿元、占全区GDP的2.06%。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发布的2006年、2009年、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较,其中实现增加值比2006年的50.17亿元增长约6.6倍,比2009年的105亿元增长约3倍,比2011年的224亿元增长约0.68倍。同比,2006年至2011年均增长率达到30%,高于全区同期GDP增速,并居一、二、三产业前列。其中尤以2011年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出近16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出19个百分点,呈现“反经济周期”推波式一路走高态势,业已成为推动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2.以“呼包鄂”为引领,东、西部为助推的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加速,彰显“一体”“两翼”“多极”有序跟进格局
综合文化产业各要素显示,2012年内蒙古12个盟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资产(含总投资额)、营销收入(或产值)、实现增加值和所占GDP比重,依次排序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和阿拉善盟。其中,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约1 700个、从业人员4万余人,总资产(含总投资额)238.7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217.4亿元,实现增加值近100亿元(2010年数据为74亿元,因无2012年数据,故推之),占GDP的4%,各项主要指标约居自治区首位。包头市属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 261个、从业人员近5.3万,总资产(含总投资额)140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111亿元,实现增加值64.8亿元,占GDP的1.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鄂尔多斯市位于中西部经济强市前列,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 210个、从业人员1.5万人,实现增加值80亿元,占GDP的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以上,到2020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以上,达到或超过广东预计“十二五”期末所占全省GDP的水平。以呼和浩特首府为轴心的“呼包鄂”经济文化共同体,是全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名副其实的引领者。而东部如赤峰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 000个、从业人员5万多,总资产(含总投资额)17.9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20亿元,实现增加值30亿元,占GDP的2%左右;通辽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 013个、从业人员1.7万,总资产(含总投资额)10.72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30.31亿元,实现增加值14.06亿元,占GDP的0.83%;呼伦贝尔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 871个、从业人员2.04万,总资产(含总投资额)30.94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19.52亿元,实现增加值13.61亿元,占GDP的1.02%;西部如乌海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12个、从业人员7 100多,总资产(含总投资额)75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10.5万元,实现增加值7.2亿元、占GDP的1.26%;巴彦淖尔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 845个、从业人员1.6万多,总资产(含总投资额)41.57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10.83亿元,实现增加值5亿元,占GDP的0.64%,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东面的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市,西面的乌海和巴彦诺尔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已经成为全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左右翼。中部如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 927个、从业人员9 653人,总资产(含总投资额)6.8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11.68亿元,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占GDP的0.62%;乌兰察布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 104个、从业人员13 142人,总资产(含总投资额)9.3亿元,营销收入(或产值)5.2亿元,实现增加值4.74亿元,占GDP的0.56%,接近全区平均水平,正在形成全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他如兴安盟和阿拉善盟,无论就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资产(含总投资额),还是营销收入(或产值)、实现增加值和所占GDP比重,或者仅以其中任何一项指标,虽然均在培育或成长期,但无疑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以“呼包鄂”为引领,东、西部为助推的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开始彰显“一体”“两翼”“多极”有序跟进格局。
3.以重要门类为集聚、主导产业群为支撑,形成传统文化产业为主、新兴文化产业为辅、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为后发优势的三度梯次结构
按照文化产业十大类划分标准,内蒙古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以及数字动漫游戏等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日益形成其中的重要门类和主导产业群。从全区看,2011年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拥有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 123个、从业人员3.16万,总资产(含总投资额)77.10亿元,总产出64.17亿元,营销收入61.78亿元,实现增加值21.32亿元,其中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特别是教材教辅、政治理论、文学读物等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均有上佳表现,但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2012年,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拥有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6个、从业人员1.81万人,总资产(含总投资额)54.34亿元,营销收入16.9亿元,年均增长13.47%。其中有线电视网络收入10.91亿元,年均增长13.77%,广告收入5.42亿元,年均增长11.31%,内蒙古电台广告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内蒙古电视台则是它的3倍。与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不同的是,现已建成居全国各省区市之最的横贯东西部十二个盟市、全长6 059.2公里的微波干线和4.4万公里的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92%和96.84%,乃见传统文化产业与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相交融的崭新气象。从十二个盟市看,呼和浩特市1 702个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中,含有新闻出版发行服务130个、广播电视电影服务57个、文化艺术服务194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107个、文化创意设计服务558个、互联网信息服务181个、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400个,以增加值近100亿元位居榜首。鄂尔多斯市4 210个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中,含有新闻出版发行服务571个、文化艺术服务2 296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515个、文化创意设计服务312个,以增加值80亿元名列第二,呼鄂两市显然传递出传统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强劲涌现、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接踵而起的动态信息。东部赤峰市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排在前列,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最多的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为1 024个,从业人员最多的也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为8 000余人,营销收入(或产值)最多的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达3.2亿余元,其次是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也达3.2亿元,第三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达1.4亿元。通辽市以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先后为序,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最多的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为115个,从业人员最多的是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为1 519人,营销收入(或产值)最多的是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分别为7.13亿元和7.09亿元,占全部营销收入(或产值)的63.5%。西部乌海市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等6个产业门类较为显著,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3个产业门类的资产(含投资额),占其文化产业总资产(含总投资额)的93%,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4个产业门类的营销收入(或产值),占其文化产业营销收入(或产值)总额的五分之四以上。巴彦淖尔市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产业门类中,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用品的生产3个产业门类,总资产主要分布在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3个产业门类,营销收入和增加值较高的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3个门类,占营销收入和增加值总额的四分之三,可知东、西四市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各有权重、强势和特色。上述表明,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和主导产业群,自然形成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新兴文化产业为辅、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为后发优势的三度梯次结构。
4.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一大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已经产生集约效应与规模效应
截至2012年,内蒙古已建成自治区正式命名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在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1个,还有相当数量的自治区级和盟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进入规划、论证和建设序列。其中,呼和浩特市发挥首府功能和区位优势,已建总投资为8.65亿元的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斯琴塔娜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两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在建项目总投资为42.83亿元的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内蒙古云中旅游文化创意园、黄河君子津文化产业园、老牛湾黄河文化产业园、武川阴山白道文化产业园、草原豆思漫文化创意产业园、蒙亮文化产业广场等11个文化休闲娱乐产业项目,现已完成投资额8.07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5.38亿元,对首府经济起到积极的文化示范作用和产业拉动效应。包头市依托现代工业文明基础,已建和在建总投资为140亿元的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区、南海湿地文化产业园区、五当召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包头广告产业园区、包头会展中心、包头金融文化广场、包头乐园、“乔家金街”等9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包头乐园已被列入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老工业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因子和生命活力。鄂尔多斯市凭借经济强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已建、在建和规划总投资约350亿元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产业园、响沙湾旅游景区、中视文化产业(东胜)基地、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秦直道文化产业园、准格尔漫瀚调风情园等48个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成功创建中国西部首个以城市核心区为中心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康巴什新区、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区、响沙湾旅游景区和中视文化产业(东胜)基地已被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东联影视动漫公司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充分展示文化产业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特有威力与气势。呼伦贝尔市借鉴区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已建和在建总投资约78亿元的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区、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区、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区、白音哈达高端旅游景区、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达斡尔民族文化园区、敖包相会·鄂温克文化园·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扎兰屯市成吉思汗文化旅游景区、阿荣旗金达莱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等4个市级、10个旗区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区被列为自治区“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重点项目。赤峰市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建和在建的有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中国印城·赤峰”文化产业园、巴林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克什克腾现代文化产业示范区、红山文化展示中心等1个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7个市级、9个旗县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被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开始接引文化企业入驻并部分投入运营。通辽市尝试“以点带面”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已建和在建总投资约37.4亿元的科尔沁马城、孝庄文化产业园、莫力庙民俗文化产业园、大清沟文化旅游产业园、库伦宗教文化产业园、中华麦饭石城、本源版画创作园等1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成面积52.26平方公里,入驻文化企业56家,销售收入达2.4亿元。巴彦淖尔市在已建投资额为130.87亿元的河套影视基地、河套文化广场、纳林湖生态旅游文化园区、民隆文化产业园、乌拉特中旗珠丽戈泰文化产业园区等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投入运营的基础上,还将建设王爷地养生美食文化园区、奈伦湖文化旅游经济园区、海贝尔文化产业园区、乌拉特民族文化产业园等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预期至2015年完成全部规划目标。乌海市则围绕黄河渤海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和乌兰布和沙漠、甘德尔山景区构成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建设规模宏大的被列为自治区“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的中国书法城·乌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将是中国西部书法界重要的会展、观摩、拍卖基地。由于全区各地广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从而催生一大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崛起,已经产生集约效应和规模效应。
5.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初步建立布局完整、门类齐全、结构渐趋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市场环境逐步健全的文化市场体系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全区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以及数字动漫游戏等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加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以“呼包鄂”为引领,东、西部为助推,重要门类为集聚,主导产业群为支撑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的布局完整、门类齐全、结构渐趋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其中尤以培育一批譬如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等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大型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催生一批诸如东联影视、天风动漫、大盛魁、草原豆思漫等包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行业外资本在内的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引进一批类如北京树人、上海联合、浙江横店、辽宁北配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战略投资者,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良性互动格局。同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也是关键性的作用,积极开掘文化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生产要素市场渠道,有效搭建生产、传输、营销一体化的文化产品市场平台,大力拓展以现代物流为主要流通组织、形式和力量的文化消费市场空间,促进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不断渗透、延伸和大幅增加,并吸引区内外群体受众参与本地区文化娱乐、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初步建立起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市场环境逐步健全的文化市场体系。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成功做法
1.从制定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到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制定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到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和50条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市场准入、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投资融资、建设重点、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七个方面,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与此同时,坚持战略预期、理论先导和建设跟进的方针,相继提出实施“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文化建设总体要求,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不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持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和草原文化产业化,为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位、开辟了路径和树立了路标。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大力推动下,全区12个盟市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分别组成不同层面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建立不同形式的联席会议制度,经常性地召开不同内容的座谈会、研讨会、论证会等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决策、协调、解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文化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规划纲要。譬如,《乌海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将重点打造以桌子山岩画群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以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核心的“黄河风情”旅游板块;以满巴拉僧庙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旅游板块;以葡萄资源为优势的农业生态旅游板块;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工业旅游板块;以书法文化为特色的书法文化旅游板块。鄂尔多斯市在2009年,即抓住国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战略机遇,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编制《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蓝本,逐一制定《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和《鄂尔多斯市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些规划、方案和意见,分别从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财政、资源配置、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制定更加具体的优惠政策,其中就有每年设立5 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入驻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的国有或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开发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和有竞争力的产品。为进一步把文化改革发展落到实处,2012年又将成立较早的“鄂尔多斯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鄂尔多斯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合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发改委、文化局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鄂尔多斯市建设文化大市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通辽市在认真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创造更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先决条件,除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将在信息咨询、安全管理、应急机制等方面给予更多制度关注,除已编制《通辽市2004—2010年科尔沁文化大市建设发展纲要》《通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正在编制《通辽市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外,还准备成立通辽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机制和编印年度《文化旅游产业统计概览》,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财政支持和数据支撑。兴安盟文化产业开发办公室,则由综合科、产业规划科和项目建设科构成,专门负责全盟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规划,相关政策的拟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运作,并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同时开办文化产业开发办公室网站,着手进行文化产业项目库和文化产业人才库建设。
随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发展战略、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将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全区逐步确立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宣传文化机关负责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相关社会各界力量相互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很快出现城乡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区特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局面,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其中的重要标志。
2.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转换文化微观运行机制,充分释放长期束缚在体制性壁垒和机制性弊端中的文化生产力
自2005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严格遵循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首先确定包头、赤峰、通辽、鄂尔多斯等4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团、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等5个区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以事业改制、企业转制和制度创新为重点,自上而下展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特别强调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壁垒和机制性弊端,在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公益性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管理转变。同时,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两次大规模的调研、指导和检查活动,从战略布局、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入手,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和步骤,积极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转换文化微观运行机制,并在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推出一批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创新宏观管理体制方面,陆续挂牌成立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等拥有相当规模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直接对传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随之东联影视、天风动漫、大盛魁、草原豆思漫等独具创新意识的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应运而生,则无不代表着新兴文化产业和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走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进行两次股份制改革,创造六个全国同行业“第一”:第一个完成经营性文化产业转制,比全国同行业至少早了10年;第一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集团化管理;第一个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合作,得全国同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合作风气之先;第一个将国有划拨土地作价入股,为全国同行业如何处置国有文化资产资源,提供足资借鉴意义的典型经验;第一个大胆引进民营文化企业参股,给全国同行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树立了成功样板;第一个向全社会“海选”职业经理人,再创全国同行业引进领军人物先例。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所创造的六个全国同行业“第一”,迅速增强和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极大影响和启发全区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也理所当然地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尤其与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跨地区双赢合作实施协议》之后,合作双方通过大范围、宽领域、多渠道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连锁经营,图书营销持续出现“井喷”之势:继2010年首次实现图书营销发货10.5亿元,2012年又实现图书营销收入13.9亿元,比文化体制改革前的2008年增长4.77亿元,增长52.2%。而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和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等四大文化产业集团,近年总资产累计达到54.89亿元,比文化体制改革前的2008年增长3倍多,仅2011年即实现营销总收入30亿元,利润总额为2.29亿元。
在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转换微观运行机制方面,包括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团、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等改革试点在内的59个区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43个程度不同地进行以项目为中心推行聘任制等管理体制改革,艺术活力明显得到增强。除经中宣部、文化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5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保留公益性文化事业体制外,有6个已经完成新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首次聘用,各地无论改革试点或非改革试点,绝大部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经过转换内部机制,不仅都有优秀作品问世,而且演出场次比改革前增加2至3倍。其中,内蒙古杂技团公开实行聘任制和签约制,规定符合各职能岗位聘任条件的在编在岗人员,结合历年考核情况和岗位设置变化进行公开聘用和签约,同时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的管理办法,把个人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表现作为兑现工资的唯一标准,充分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有《五人踢碗》等8个节目获得多项国际、国内顶级赛事的金奖、金菊奖和金狮奖。锡林郭勒盟则从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主,通过推行资产经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创作激励制度、演职人员聘任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精神产品生产营销制度的全面改革,实现盟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根本性转变。锡林郭勒盟民族歌舞团从过去年营业性演出收入不足万元,到现在年平均演出收入近40万元,增长高达40多倍。
3.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
全区各地在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根据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具有“内容意义”的产业,同时又属于高风险、高智力、高回报的产业,既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又需要资本市场的巨额投入等特点,普遍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效整合所在盟市现有地缘、人气、集聚、辐射、带动和可复制等综合叠加元素,不断加大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以基地为根据地、园区为载体、重大项目为平台,聚合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信息、文化科技生产要素,强化资源共享、知识互动、灵感激发、创意标举竞争优势,最终凭借自在的集约效应、扩散效应、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孵化出建设理念清晰、战略目标明确、发展定位精准、空间布局合理、辐射带动强劲、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巨大文化产业集群。
鄂尔多斯市从萨拉乌素文化、朱开沟文化到鄂尔多斯式青铜文化,从秦直道到明长城,从成吉思汗陵到阿尔寨石窟,从《蒙古源流》到《鄂尔多斯风暴》,熔远古民族历史宗教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特色于一炉,具有无可置疑的文化多样性。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正是抓住文化多样性这一特征,推出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产业园、响沙湾旅游景区、中视文化产业(东胜)基地、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秦直道文化产业园、准格尔漫瀚调风情园等24个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由中视文化公司等投资83亿元建设的总占地面积约16.52平方公里的中视文化产业(东胜)基地,整体划分为文化核心区、影视旅游区、文化商务区、创意科技区、教育研发区、酒店会展区、运动休闲区、文化旅游区等八大区域。位于文化核心区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2年承办第2届国际那达慕开幕式和第62届世界小姐总决赛暨鄂尔多斯国际经济合作与旅游推荐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影视旅游区的中视文化影视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可进行各类影片拍摄的实体摄影棚,投资拍摄制作的第一批影视项目即有成龙监制,张柏芝、任贤齐、刘晓庆等众多明星加盟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等电影和34集电视连续剧《陪你到老》,还将引进上海世博园概念和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打造动画、动漫、3D特效等多种影像拍摄的多功能影视基地;教育研发区的鄂尔多斯艺术职业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签约准备合作启动国家级少数民族教育创新基地,创国内具有草原文化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一流文化艺术院校。而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理念是“南有横店,北有蒙古源流”,将建成全国首个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影视、旅游、文博展览中心和世界蒙元文化研究中心。呼伦贝尔市曾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依托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湖泊、森林、火山、温泉等自然生态环境,呼伦贝尔蒙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计划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交汇处,投资40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为2.15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整体划分为历史文化景观区、民俗风情游赏区、音乐主题演艺区、康体运动体验区、蒙元文化度假区、游客休闲服务区、滨水景观游憩区七大园区。园内设有成吉思汗博物馆、五星级开元大酒店、四季呼伦贝尔、大汗金帐、银树广场、黄金庄园、“梦幻森林”天籁塔、湿地小游园、温泉冬泳会馆、“远古传说”5D影院、“音乐哈达”主题会所、自驾车露营基地、民族婚俗园、大汗御马场、草原射箭场、冬季那达慕等12大类49个项目,预计2017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一展草原民族从森林走向草原的历史风云和从远古走向现代的恢宏画卷。阿荣旗新发朝鲜族自治乡投资2.4亿元建设总面积约0.55平方公里的金达莱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园,兼有“一带五区”:一带即“稻香湖”带状公园,五区即东部文化景观区、中部风情体验区、西部田园度假区、南部现代人居区、北部高效农业区,园区整体框架初具规模,即将成为最佳体现北疆特色和草原风光的文化旅游观光地与休闲度假目的地。锡林郭勒市变元上都、中国马都等历史和当代人文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全面整合搏克、赛马、射箭、蒙古象棋等传统体育竞技元素和提升阿斯尔、火不思、查玛舞等民族音乐歌舞因子,正在加快进行探马赤草原宫、马文化园、动植物园、冰上运动园、阿尔丁生态园等“九园”建设,2013年力争完成投资14亿元,到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38亿元,全力打造具有世界文化遗产魅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草原访古地与京津后花园。呼和浩特市则努力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先后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黄河君子津文化产业园区和内蒙古云中旅游文化创意园等4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争取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1 180万元支持草原豆思漫创意产业园和草原音乐资源网络化服务平台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现已建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旧城改造的有利契机,还原远比山西乔家大院还要宏大的大清第一商号“大盛魁”本来面貌,由著名导演王新民执导的百集电视连续剧《大盛魁》前年在这里拍摄完成,预期逐步恢复归化城北门旧址、明清一条街、大盛魁旧址、元盛德旧址、天义德旧址、道台衙门、土默特衙署、丹府、议事厅等历史建筑,带动周边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娱乐等10个领域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以打造其内部构成集创意设计研发企业、创意产品生产企业、各类关联企业、互补产品供应商、培训教育、技术支持、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机构及文化经纪公司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城,进而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重大文化投资项目,也包含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行业外资本的大量融入。鄂尔多斯东联集团投资2.3亿元建设的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产业园、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投资5亿元兴建的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包头神华集团投资两千余万元兴建的阿尔丁会堂等等,既是用重大项目吸引和培育民营企业的必然结果,又是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极好范例。还有,随着各族干部群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的日益增强,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及其要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不仅涌现出一大批更加体现鲜明地域特征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也不断衍化出一大批更加注重展示时代特点与不同个性的文明城镇、街道与广场。
4.坚持“大集团带大企业、大产业促大发展”的发展路径,持续加快文化产业重要门类和主导产业群的成长速度
全区各地和各大文化产业集团,尊重文化产业源于个人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创意、资本和高新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生产具有文化含量、知识含量、高科技含量的内容密集型产品,并以文化为本原和主题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传输、消费,坚持“大集团带大企业、大产业促大发展”的发展路径,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强势产业和可塑性较强的特色项目作出战略性选择,进而按照高创意、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增长率、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生命周期长、需求弹性大、具有唯一性、不易被模仿替代的规则加以品牌打造,持续加快以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以及数字动漫游戏等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为重要门类和主导产业群的成长速度。
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例,内蒙古出版集团以“一业为主、多元发展”为切入点,全面整合和配置图书、电子、数字出版资源,不断优化图文出版档次和包装印刷质量,积极构建主体多元、产业链完整、市场网络健全的现代出版发行体系,极大提升内蒙古出版物的共享度和利用率。2010年,出版各类图书4 580种,以草原文化和蒙古学研究为代表的蒙汉文图书独具一格,远销美国、德国、俄罗斯、蒙古、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蒙古文图书占2 545种,已成为服务自治区和辐射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新疆等八省区兼及蒙古国的蒙古文出版重要基地。2012年,发行总码洋突破5亿元,营销收入4.3亿元,较2011年的1.75亿元增长24%,实现增加值1.5亿元,占同期GDP的0.009%,创历史最高水平。集团所辖的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王国漫游记》,累计印数达30.03万册,发行总码洋达595万元,并以中蒙合资方式成立安德教育出版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国际竞标成功获得蒙古国两种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印权和发行权;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秘偏方大成》累计印数达2万套,发行总码洋突破500万元,实现汉文图书单一品种在全国发行名列前茅的目标;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素以承印北方8省区蒙文教材和全区中小学汉文教材为主营业务,同时面向社会承揽各种高档企业样本、画册、海报等印刷业务,2012年实现营销收入5 289.86万元、利润1 437万元,堪称内蒙古印刷业的“航空母舰”。同年,集团所辖出版单位87种图书和音像制品,分别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行业优秀畅销奖”“中国西部优秀科技图书”以及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政府奖。而集团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1万亩、意向入驻企业12家、从业人员5 000至8 000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内含四大核心基地、八大延伸基地和33个重点项目,已列入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预期到2015年基本建成世界蒙古学文献数字存储中心,2020年建成中国蒙古文出版基地和中国少数民族数字出版基地,进而打造世界蒙古文出版中心。同时预计“十二五”期间,园区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营销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70%以上;“十二五”期末,年营销收入力争达到20亿元;进入“十三五”时期,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营销收入占集团利润的70%以上;到2020年末总资产和营销收入均达“双百亿”。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以构建现代流通体制为突破口,在连续做大发行业务的同时,继续探索不断做强的多元业态经营模式,从单一的出版物发行集团向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转型,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西部重要的图书集散中心和文化创意战略要地。2010年,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合作出版《风铃下》儿童文学丛书,仅在内蒙古地区就发行42万册。2011年,又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台湾好头脑公司合作出版《学生科学技术百科》丛书,全国发行9.4万册。集团所辖的民族文化发展中心,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发行蒙文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及《蒙古语会话》《学生科学技术百科》《十二年历法》等蒙文图书,当年营销收入619万元,较2010年增长8.6%。集团利用自身发行网点和现代流通优势,2013年投资建设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昆区、青山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通辽市及扎鲁特旗7家影院,准备用十年左右时间在全区范围内投资建设44家多厅数字影院,地级市平均6厅700座,旗县平均3厅400座,共计电影银幕约204块,还将投资建设鄂尔多斯新华大厦、通辽市新华大厦、包头市青山区新华文化广场、赤峰市文化广场和通辽市新华文化物流园区、鄂尔多斯新华文化物流园区、包头市新华文化物流园区等新华文化物流网络项目。而新华创意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也已列入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被打造成为集创意营商、创意办公、创意展览、创意娱乐、创意安居、创意休闲为一体的内蒙古第一创意之都。内蒙古电影集团着力推进专业化制作、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把民族电影的创作拍摄和院线建设作为开拓民族电影市场的重要方式,为民族电影的市场化发展前景提供新的动力。2013年5月,拍摄完成并举行新片发布会的电影有《斯琴杭茹》等16部,专题片《马背风情》《吉祥蒙古》《游牧文明——匈奴》等4部,科教片1部,正在拍摄中及开始后期制作的电影有《漫翰调》《五行攻略》等14部。集团所辖的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2012年共译制影片71部,其中标准语故事片50部,巴尔虎方言故事片10部,鄂温克语故事片1部,科尔沁方言科教片5部、科教片5部,2013年计划完成标准语故事片60部、科教片10部。同时,2011年全区13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有11家自愿加入集团所辖星河农村牧区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发起的商业经营活动并把本地区电影商业项目全部委托其统一经营,加盟影院从最初的13家扩充至29家,总银幕数扩充至53块,总座位数扩充至10 212座。集团“把内蒙古民族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努力,引发近年来民族电影创作出现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的走势,一批优秀民族电影作品在国内国际屡获各类大奖。此外,通过签订《中蒙电影合作协议》,在蒙古举办“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在台湾地区举办“2012中国大陆少数民族电影展”和“2013中国大陆内蒙古电影展”,进一步促进内蒙古民族电影产业的发展,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猛增。2012年,电影票房收入1.8亿元,比2011年1.2亿元增长6 113万元,增长49.5%;电影场次25万场,比2011年的12万场增加11万场,增长92.1%;观影人次510万人次,比2011年的34万人次增加16万人次,增长47.1%。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国西部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内蒙古宇生控股有限公司、美国休斯卫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机构共同策划、与呼和浩特市政府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的内蒙古(国际)文化产业新城项目搬上议事日程,预计首期核心区即占地6.67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国际)文化产业新城,将以城市化为前提、影视文化为主题,综合运用城市化、现代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基本规则和手段,充分挖掘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元素和精神,实现地域、民族、国际与现代影视文化的有机融合,建造一座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影视文化产业新地标。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加速发展卫星、无线、有线相结合的多功能传输覆盖网络体系、数字化和自动化相结合的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及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相结合的节目体系,全面走向频道专业化、栏目精品化与节目大众化。集团所辖的内蒙古电台积极打造“中国草原之声”,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建立调频转播台,每天播出蒙古语广播18小时15分钟,并通过卫星覆盖我国全境及亚太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国、新西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而蒙古语卫视频道也在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整体落地入户,成为我国唯一的蒙古语国际化电视频道。内蒙古电视台则致力建设“西部强势媒体”,汉语卫视节目覆盖全国4.55亿人,覆盖率跃升至各省、区、市级卫视前16位,前景和效益都很可观。全区整合包括首府在内的12个盟市13座电台、14座电视台、76座旗县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电视有限网络,建成以传输有线电视节目为主的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贯通全长达1.3公里的光缆干线和接入网,为广电网络业务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大力实施和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无线覆盖工程”、网络建设与整合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现已形成以内蒙古彩电大楼为中心,以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站为辐射的集发射、传输、接收多种功能综合运用的广播电视覆盖网,2012年实现营销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同时,内蒙古电视台与北京太平洋生活控股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前桃商谈合作成功,预计投资上亿元建设少儿民族文化产业园,相关工作都在进行中。
以新兴文化产业为例,内蒙古旅游局及其所辖500余家旅行社,大力开辟118个A级景区和4条精品旅游线路,即“呼伦贝尔——满洲里——阿尔山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锡林郭勒——克什克腾——喀喇沁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呼包鄂——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阿拉善——乌海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大致涵盖内蒙古现存主要历史文物、风土民俗和自然景观,其中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分别授予“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0年,经过广大旅游工作者奋力拼搏,成功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对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共接待国内旅游者4 477.55万人次,国内旅游创收692.9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42.8万人次,入境创汇6.02亿美元,全区旅游业总收入732.7亿元,相当于当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6.31%,成为内蒙古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其中就包含了大量文化旅游即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同时,全区新建50余座博物馆和作为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重要载体的6个大型会展中心,近来每年都举办有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等全国性大型文化会展展览会、展销会和洽谈会1 000余个,对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广告、娱乐等相关产业带来明显拉动效应。据业内专家估算,每年参会客户和观众累计达200多万人,成交额3亿多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收入8亿多元。仅内蒙古展览馆年均接办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就有18次左右,接待观众80多万人,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如果以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1∶9的国际惯例为计,一些高水平会展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还远不止如此。而赤峰市、阿拉善盟和巴彦诺尔市的赏石业,从开采、选料、加工、鉴赏、销售到收藏,皆已形成一条效益极好的产业链。赤峰市最富地域特征的民族工艺有巴林印石业、工艺美术业和古玩收藏交易业,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仿制的青铜器、辽代瓷器和手工艺术挂毯因专供国家外交部、对外友协进行外事活动而享誉中外,巴林石颇受国内外赏石界和收藏家的青睐,以巴林石集团为龙头的巴林印石业,各类加工经营网点有3 000多个,每年直接和间接效益高达10多亿元,标志着“中国印城·赤峰”印文化时代的到来。阿拉善盟巴彦浩特是全国闻名的奇石之城,固定奇石经营户达400多户,年营销收入达1亿元,同样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巴彦淖尔市以其戈壁石成为全国赏石界和收藏界的新宠而受到追捧,连续举办五届“巴彦淖尔全国奇石文化博览会暨戈壁石文化研讨会”,仅2012年奇石文化博览会交易额就达8 000万元。乌海市则以“中国书法城”的正式命名,积极打造凤凰书画城,不间断地举办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和常年开展书画艺术、工艺美术、文房四宝等营销活动,每年光会场拍卖、街头营销、民间交易即成交1.5亿元左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以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为例,呼和浩特市利用教育资源密集、技术资源充足的首府优势,在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扶持新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创意骨干企业,不断加速包括数字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服务等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开发进程。由草原豆思漫公司制作的动漫系列剧《草原豆思》、江格尔文化传播公司制作的《国家的孩子》、漫影传媒公司制作的动画系列剧《孤独的白驼羔》等,就是第一批获得专家和观众普遍认可的可喜成果,刚刚问世便引起轰动。近期,《草原豆思》动漫系列剧的系列衍生产品几乎同步走向和打开市场,首个多文种多媒体草原音乐门户网站天堂草原音乐网运营良好,一批从事工业设计、城市规划、艺术策划等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的创意企业也在发展中壮大,都足以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鄂尔多斯市发挥能源大市、经济强市的运作能力,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影视传媒、演艺艺术、教育研发、数字动漫、网络游戏、创意孵化和商业开发,以“东联影视动漫基地”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和机构踊跃入驻,矢志抢占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制高点。由东联影视动漫公司制作的动漫系列片《中华德育故事》,已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天风动漫影视公司制作的原创动画系列片《大角牛梦工厂》《小牛向前冲》,也由全国几十家地方电视台连续播出,无不产生强烈反响。东胜区道龙文化传播公司和子轩文化传媒公司,同时开展能源文化与工业文明研究,首创以煤炭为载体的“鄂尔多斯煤画”、硅胶偶人的“鄂尔多斯新娘”,在企业和文化两界产生迅捷而广泛的影响力。
5.通过挖掘和整合现有自然人文资源,精心打造具有草原气派、民族风格和时代激情的独家文化品牌
全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聚焦文化品牌效应,把文化品牌的多少作为衡量地区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通过挖掘和整合现有自然人文资源,不仅陆续建成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地标,而且创作生产以成吉思汗、王昭君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题材、以乌兰夫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以内蒙古人民收养南方三千孤儿为代表的民族团结题材和以自治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题材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精品力作、成功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等一大批以文化娱乐、经贸洽谈、休闲度假为内容的文化节和艺术节,同时有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元上都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精心打造具有草原气派、民族风格和时代激情的独家文化品牌,出现自治区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堪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
草原文化品牌。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担和实施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对草原文化起源、形成和演进历程及其历史贡献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为民族文化大区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科学指导。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不可或缺、不可磨灭的内在联系,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草原文化是一种互为依存、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深度关系,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以不同的生成元素、存在方式与文化品格同样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因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源流之一。同时,草原文化是一个异常宝贵的文化富矿,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为草原文化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化,同样是自治区乃至我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具有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学术界对草原文化地位、特征与精神的基本认定,对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三大源流之一的观点的初步肯定,还有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元素得到广泛认同,并通过对草原文化及其产业化所进行的一系列高端创意、前沿策划和系统规划,使内蒙古的形象和影响在国内外得以迅速传播和张扬,草原文化已经成为自治区在全国最大、最具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草原艺术品牌。除以成吉思汗、王昭君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题材,以乌兰夫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以内蒙古人民收养南方三千孤儿为代表的民族团结题材和以自治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题材外,全区许多专业艺术院团在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色上狠下功夫,接连创作生产一大批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艺术作品。其中,像呼伦贝尔市打造的“五张文化名片”,将传统文化因子与传媒技术、信息技术和声、光、电组合技术相搭载,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原始民俗风情,作了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大型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一举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和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舞美奖11个奖项;大型历史话剧《拓跋鲜卑》,连续获得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资助项目”和“中国话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编剧、导演、剧目、优秀演员4项大奖,两剧都将在2013年9月同步进入保利院线。鄂尔多斯市主打的大型民族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和服饰文化之大成,并在服装、舞美、配乐、道具等各个环节融入丰富而浓郁的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现已成为一张向世界展示鄂尔多斯之美的经典名片。此剧在该市有10家专业艺术表演团常年投入商业演出活动,仅在当地演出就达8 000多场,收入高达2 000多万元。其他如蒙古说唱音乐剧《草原传奇》、民族舞剧《草原记忆》《额吉》《诺恩吉雅》《安达组合》,蒙古族长调民歌《圣主成吉思汗》,好来宝《腾飞吧,马背民族》,马头琴、古筝联奏《万马奔腾》以及新编古典二人台小戏《折箭教子》、二人台呱嘴《骂假》、杂技《五人踢碗》等歌舞、戏曲和杂技剧目,早已走出草原、红遍全国甚至迈向世界。一批不同题材、不同旋律、不同风格的草原新歌脱颖而出,像《天边》《吉祥三宝》《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陪你一起看草原》等充满时代气息的草原经典歌曲一经出笼,便很快唱响大江南北。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有300多个优秀剧目获国内外各类奖项400余项,包括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杂技节“金狮奖”以及内蒙古文学艺术最高奖“索龙嘎”和“萨日纳”奖。同时,电影《季风中的马》先后斩获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和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额吉》连续获得第14届华表奖优秀影片提名和优秀女演员奖,第28届电影金鸡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提名和最佳女主角奖,伊朗法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奖及乌兰夫基金会民族文化艺术奖优秀作品奖;《帕日扎特格》获第10届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联盟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斯琴杭茹》获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民族题材创作奖和德国科隆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电视剧《走进石锁沟》获第23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和第26届飞天奖等5项大奖;电视纪录片《驼殇》获第八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春节晚会连续三年获全国春节晚会最高奖,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频道连续两年赢得“第三届中国具有投资价值媒体”和“中国最具广告价值电视媒体”称号。这些或位居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首,或在全国独树一帜,或进军国际的骄人业绩,为内蒙古赢得极高的荣誉。而乌兰牧骑长期活跃在城乡基层,常年坚持为广大农牧民服务,是全区乃至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各级政府十分关注乌兰牧骑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争取国家支持与自治区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有效解决乌兰牧骑交通工具、排练厅改造、人员培训等基础与业务建设,不断提升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使这面旗帜历久弥新一路飘红。全区乌兰牧骑由46支增加到74支,队员扩大到2 800多人,通过每三年举办一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和经常性开展乌兰牧骑全国行等艺术活动,既锻炼了队伍接受了检验,又扩大了影响重塑了品牌,使乌兰牧骑成为一支真正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文艺轻骑兵。
草原节庆会展品牌。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自治区为推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所创办的一项重要节庆会展活动。自2004年8月举办中国·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呼和浩特第5届昭君文化节起,已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等多个区域中心城市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对弘扬草原文化、展示内蒙古风采、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重要作用。如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和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已成为展示内蒙古及其首府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国内外进行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进而成为草原人民一年一度所期盼的两个盛大节日!在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和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的示范与引领下,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和艺术节,比较大型或知名的节庆会展活动就有60多个,历年节庆会展活动竟达千次之多!譬如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国际文化节和亚洲艺术节,包头市的鹿城文化节,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节,通辽市的科尔沁艺术节,乌海市的国际书法艺术节,巴彦淖尔市的河套文化艺术节,锡林郭勒盟的元上都文化节,乌兰察布市的察哈尔文化节,呼伦贝尔市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风情节,阿拉善盟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节,金秋胡杨节和奇石文化节,以及满洲里的中俄蒙三国旅游文化节,乌审旗的萨拉乌苏文化节,库伦旗的安代艺术节等等,几乎成为各盟市旗县(区)每年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道“文化大餐”。这些令老百姓既喜闻乐见又耳目一新的文化节庆会展活动,不仅较好地凝聚和提炼了城市的个性、活力与亲和力,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经济与文化生活,同时有效影响和升华了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观念。
6.努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全区上下切实推行“走出去”战略,正确利用国家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发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不断进取国际文化产业市场,为宣传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塑造和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形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尤以民族歌舞、戏曲、杂技巡演和文物、民俗、艺术会展为龙头,在增加对外演出场次和会展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表演艺术层次和展览质量,持续打入国外一流的演艺和会展市场,因而明显提升了内蒙古在海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多出进好”的基本原则,自治区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出口,有计划地组织相关文化艺术团体到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访问、演出、举办展览,鼓励和支持艺术家个人到国(境)外进行艺术交流和讲学活动,推荐和选送他们的优秀作品参加重要的国际性比赛、评奖和文化节庆会展活动,先后共派出各级文化艺术团组80多个、1 600多人次,派出文物、民俗和艺术展览团队14个、120余人次,借以扩大内蒙古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人才的国际影响,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并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运用“走出去”还需“引进来”的游戏规则,在派出这些文化艺术团组和文物、民俗和艺术展览团队分赴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展出的同期,接待来自俄罗斯、法国、埃及、日本等25个国外文化艺术团组50多个、1 100余人次。仅2009年,各专业艺术院团即分赴2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演出活动48次,引进24个国家39个文化代表团和艺术表演团(组)来蒙演出交流,文化交流项目数量创历年新高。其中,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访美演出团应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以及美国中西部艺术公司的邀请,带着“安达组合”赴美国威斯康辛等5个州进行了为期40天65场巡回演出,行程5 000多公里,观众人数达到3万多人次,还随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参加了庆祝中俄两国建交60周年暨中国文化节开幕式演出活动。内蒙古杂技团足迹遍及美国的17个州和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加拿大、新西兰、阿根廷、爱尔兰等13个国家400多个城市,演出近5 000场,观众达273.8万人(次),并在朝鲜第23届“四季之春”艺术节上,获2项金奖、1项银奖和1项团体金奖。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作为被国家文化部选中的13个表演团体之一,赴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参加中美建交以来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节。内蒙古青年无伴奏合唱团则经常被派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先后在国外上演140余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诸如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西班牙大教堂、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德国市政音乐厅、英国伦敦卡杜甘音乐厅以及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台北音乐厅等世界音乐圣殿,都曾响彻和留下他们纯净如天籁般美妙动人的歌声。还有,“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纯真演唱,被列为2008年香港世界儿童合唱节首场演出节目。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歌舞团参加西班牙特鲁埃尔民间艺术节展演,获团体表演一等奖。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和他的“野马”马头琴乐团,在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期间,为来自世界66个国家的华侨代表和各国友人1 000多人,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千人马头琴齐奏轰动世界,一举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如他谢幕时所说:马头琴和草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至于内蒙古博物馆的文物外展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观赏热潮。大批珍贵馆藏数十次运抵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吸引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超过1 000万人次。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大批精品文物,近年也在国内陕西、广东、上海、河南等地和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展出。特别是2006年10月在美国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鎏金岁月:中国辽代文物精华展》,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真实展示了辽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世界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史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惊现一斑。法国巴黎国立集美博物馆总馆长戴浩斯在写给内蒙古博物馆的信中由衷感叹:“就在以前,人们对红山文化夏家店文明有何了解?有谁知道匈奴艺术或辽契丹艺术?甚至对突然诞生的成吉思汗帝国也知之甚少。渐渐地,内蒙古在学者眼中变成了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西方和远东都能在内蒙古博物馆展品中辨识出自己的影子。”所有这些,已经搭建起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合作的桥梁,不仅为全面、正确、有效地宣传内蒙古、展示内蒙古取得良好回报,而且就此打开世界认识内蒙古、了解内蒙古的活动窗口。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若干对策性建议
关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特殊定义、划分范围和统计标准,可谓众说纷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业与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2004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里,定义暂且不论,就文化产业划分范围和统计标准去其共性而言,欧盟包括了建筑学,加拿大包括了建筑和设计,澳大利亚包括了设计和体育,美国包括了艺术、休闲、旅游、体育、信息和通信,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均超过50%以上。在国家统计局2012年正式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划分范围和统计标准有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十大类别、50个中类和120个小类。如果以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特有的发展潜力、创造形态和乘数效应来考量,自治区现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资产(含总投资额)、营销收入(或产值)、实现增加值和所占GDP比重仍属普遍偏低,至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的确,在过去的十年里,内蒙古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保护与发展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文化发展道路,历史性跨越是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主要标志,但无可讳言,贡献率偏低却是自治区文化产业处于初级阶段的显著特征。这就是说,虽然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但历史性跨越还只是某种意义上的阶段性发展;同理,尽管自治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新的增长点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柱性产业。
自治区和中西部的许多地区一样,文化产业一直存在“数据缺失”的现象。这种“数据缺失”,一般表现为空谈理念多,解剖肌理少,形象描述多,逻辑支撑少,定性阐释多,定量分析少。它既不能完全为文化宏观管理的决策提供比较可靠有力的科学参考,也同样难以为文化微观运行的操作显示具有可行性的智力支持。因而,在综合比较分析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还是应当用事实特别是数据来说话。现就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作出如下权重性评估——
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向比较,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三分之二左右的省、区、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区”“文化强市”的口号并进行大胆实践,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自2009年国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把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急剧变化中逆势上扬,正日益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综合研究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历年公布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可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次序虽时有变化与调整,但无不显示出传统文化产业日益做大做强、新兴文化产业不断兴起、高科技文化产业新业态迅速跟进、投资主体更加多元、非公有资本大量融入、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增加值占GDP比重一年比一年跃升。但区域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以及营销收入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省际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均衡,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远远大于GDP的地区差距。譬如,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百亿元的只有9个省市,到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百亿元的省市已达20个,增幅超过1倍的有18个,其中广东居于首位,依次是山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福建、湖南和河南;再到2009年,北京后来居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 600亿元,依次则为广东1 545亿元、山东1 260亿元、江苏1 065亿元、浙江近1 000亿元、上海847.29亿元、湖南682.16亿元、云南360亿元、山西229亿元;直到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预计“十二五”期末将占全国GDP的5%左右。沿海如广东,2010年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 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高达5.6%,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预计“十二五”期末将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 000亿元,占全省GDP的8%,连续8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沿江如江苏,2009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 065亿元,增长速度为21.62%,比全省GDP的增长速度12.4%高出9.22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3.1%,紧追广东位居全国第二。中部如湖南,2008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中西部如山西2008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占全省GDP的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4%,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云南昆明2012年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8.53%。而内蒙古截至2012年底,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330亿元,仅占GDP的2.06%。相较之下,内蒙古现有文化产业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之横向比较,还是低于全国文化产业占GDP 3%的平均水平,而且远远低于上述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的发展水平,因而基本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与全区二、三产业发展之纵向比较,显然也有较大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从全国后列攀升到中列。从2001年至2009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7%以上,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从2007年到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2012年全区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达到10 189美元,位居中国西部第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总体上完成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战略性转变,是内蒙古发展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里,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应包含文化产业。但必须看到,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和民生发展还很不协调,即使经济拉动也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始终偏弱。事实证明,自治区仍排在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中的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比较,还没有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究其原因很多:诸如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较低、深度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不够、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龙头企业和独家文化品牌不多,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还在培育或成长期,文化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及从业人员素质、技术、创新能力参差不齐,文化体制与机制改革有待深化,文化财政投入仍需加大,文化投融资门槛仍需降低,文化消费市场空间仍需大面积拓展,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规范和完善,说到底文化资源优势远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等等。简而言之,不仅还有体制性壁垒存在,而且尚存机制性弊端未除,两者都足以构成阻碍甚至束缚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或称“瓶颈”,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战略性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目标不相适应、与推动中华草原文化“走出去”的开放格局不相适应。
当前,内蒙古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个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对一系列必须解决的焦点难点即关键性问题。为此,本报告特提出如下九条对策性建议——
1.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宏观管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自治区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相关文件和50条政策措施精神,在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进一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组织实施、一起考核检查,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像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一样,加速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做到“九个转向”:从微观转向宏观、直接转向间接、单位转向社会、行业转向市场、控制转向激励、投入转向准入、分散转向集约、人治转向法治、领导转向指导。摆正政府主管部门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的位置并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方式和科学指导方法,切实扭转重经济、能源和工业轻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思想倾向,不断加深对文化产业本质、内涵、特征、对象、范围的理解,会同发改、财政、国土、建设、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形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2.继续深化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相一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补,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结合的原则,继续以事业改制、企业转制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力克文化体制改革“五道关”:以所有制为核心的产权改革关、以人员分流为底牌的人事改革关、以非公有资本为主要对象的投融资改革关、以收入分配为内生驱动的薪酬改革关、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关。通过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转换文化微观运行机制,借以解决由于过去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而造成的调控越位、监管错位、服务缺位等问题,解决因一系列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而依然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解决转企和改制过程中部分遗留的相关配套改革问题、国有资产监管问题、民营企业仍受政策制约问题、人员分流问题及干部任免没有纳入正规渠道问题等。建构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的规范秩序和两者双赢的长效机制,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更加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意识,改变行为方式;推动已经转制的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加凸显经营属性,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政府投入为主,采用项目招标、集中采购等办法,焕发其生存能力和创造活力。对经营性文化产业企业,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采用全员聘用、业绩考核等办法,建立岗位签约制和目标责任制。
3.加快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进行公共文化鉴赏、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渠道提高城镇居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自觉与集体认知,增加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统筹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为基层群众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体验经营性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硬件基础与良好环境,体现文化对他们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推行现代办公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强化区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以城带乡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企业以连锁方式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城乡基层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社区和农村演出。
4.科学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沿江沿海发达省份和中西部文化大区大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自觉编制和修订集中体现地方文化建设理念、文化发展定位、文化战略目标、文化空间布局、文化实施路径和文化保障措施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设蓝图和各族干部群众参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按照兼备权威性和合理性的要求,与相关科研部门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合作,对本地区现有自然人文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充分调研,尤其给出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打造节庆会展品牌所必要的时机、方法、规模、种类、结构、水平、速度、效益等量化指标,瞄准强势产业、特色项目和独家文化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吸引力、产品差异化和市场适应性,为决策者编制和修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准确无误的科学性评估、前瞻性分析和趋向性预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曾经发生过的某些不良现象:仓促中上马、粗放型管理、低水平运转;只有这样,才能切实遏止可能再度出现的短期行为:破坏性建设、片面性开发、垄断性牟利;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克服一哄而起、重复建设、项目过多、规模太大、硬件很硬、软肋极软、内少游客、外无效益的趋同性和盲目性,杜绝可能导致糟蹋、浪费、闲置甚至毁灭的严重后果。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和相应的数据统计制度并纳入全区统计工作体系,开展全面、系统、规范的文化产业范围、分类、项目统计,从而客观反映各地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资产(含总投资额)、营销收入(或产值)、实现增加值和所占GDP比重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5.有序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对现有自然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变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经济、政治、军事、法律、语言、宗教、哲学、科技、文学、艺术和风土民俗等各个方面,曾经留下大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独特的精神价值,都是足以开发和利用的大好自然人文资源,早已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先决条件,有着极其宽广的意义扩展空间和不可置疑的发展前景。依托现有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优势,提升自然人文资源的利用率;借重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优势,创造最具影响力的独家文化产业品牌优势,实现文化产业效益的最大化。所谓独家文化产业品牌,当然是指品牌的原创性和唯一性,即品牌定位、个性彰显、细节处理、核心价值以及品牌名称、属性、品质、包装、图像、声音、标志、符号、广告、口碑的原创性和唯一性。而草原文化是它活的灵魂,不仅在于品牌能够保持和再生草原民族的文化意蕴,通过品牌让草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弘扬,而且由于草原文化的独特禀赋和不可复制,完全可以打造出类似“伊利”“蒙牛”那样直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独家文化品牌,其关键在于创新。
6.尽快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尽快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已经出台的各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特别是有关文化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所涉及的市场准入、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投资融资、建设重点、人才培养等七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政策,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持续投入的同时,必须加大对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形成亮点、兼顾一般、推动全局的做法,优先安排已经确定的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提升对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创意研发与设计环节、产品生产与市场营销环节、品牌塑造与受众认知环节的资助水准。针对文化产业门类的不同类型和相关产业的不同特点,分类制定相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差别税收政策、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政策以及文化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一律放开,由经营者按市场供求自主定价。利用财政金融部门返还文化主管部门的税利,分别设立各种专项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或奖励基金,充分发挥专项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或奖励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不断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投入的同时,还可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成立各级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公司,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和门槛,吸引各类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行业外资本甚至国际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利好的贷款贴息、项目补助、补充资本金等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内外团体、机构和个人以多种渠道介入文化产业;支持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融资上市,进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化运作。
7.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秩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发挥“呼包鄂”和各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枢纽功能,积极规划建设综合性文化市场交易中心,建立健全文化经纪代理、鉴定评估、拍卖转让等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秩序,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链接旗县乡镇、辐射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有计划地搭建文化产品和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环境,不断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逐步培育成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以激发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热情。经常性地开展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文化企业产品展销、文化品牌观摩研讨活动,为文化生产厂家和广大文化消费者牵线搭桥,建立文化供求双方的协调关系和联动机制,以提升主流人群的消费层次和消费品位。适应各族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欢迎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市场的开拓和建设,投资兴建更多符合大众习惯与口味的城乡文化消费市场、本地文化消费市场和特色文化消费市场,提供更多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分众化、便利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同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适当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必要的调控、监管和服务,促使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直至参与国内和国际两个文化市场的角逐与竞争。
8.抓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选拔机制和培养机制,造成有利于各类文化产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整体氛围、体制环境和机制环节。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即通过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方法,引进国内外具有战略眼光、风险意识和特殊才能的文化领军人才,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熟谙规划布局、创意设计、营销技巧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文化产业人才选拔机制,即通过机构联合、项目协作的途径,发现本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文化产业拔尖人才,掌握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的新兴文化产业人才和适应“走出去”战略需求的国际化高技术人才。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即以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设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院系、专业和培训课程,为所有相关文化产业人员提供文化产业培训机会并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再造未来文化产业精英人才。同时,发挥政府推动、事业拉动和利益驱动对文化产业人才的三重激励作用,建立由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文化产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公司奖励为主体和社会奖励为辅助的文化产业人才奖励体系以及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或首席文化产业专家政府投保制度,具体解决其高薪、奖励、购房、社保、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短期内造就一支卓有影响的文化产业人才大军。
9.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新的起点,认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家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优惠政策,不断开拓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搭建国际性文化合作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为公平、开放、有效和可预见的市场环境,支持国有、民营和行业外文化企业选择自己的强势产业、特色项目和独家文化品牌,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抢占国际文化高地。树立国际文化贸易观念,淡化国际文化贸易中的意识形态,逐渐增大社会力量进军国际文化市场的幅度、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力度和抢占国际文化高地的速度,建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起点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格局。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质量,大力开发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产业行业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跨国企业和独家文化产业品牌。重点扶持文化旅游、文博会展和民族演艺产品和服务出口,并在境外定点举办或巡回演出。特别是依托蒙古、俄罗斯的毗邻优势,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骨干文化企业和上市文化企业,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团体和机构进行项目交流、合作与竞争,最终开辟自治区在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和其他国外文化产业市场的开放型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更高水平地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
Pushing Wave of Higher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Main Messages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Cultural Industry
Zhang Zhihua Wu Ji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8337”development ideas suggested by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o steadi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rengthening of Inner Mongolia national culture,to mak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cultural industry into pillar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and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test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division Culture and relate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2012)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based on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region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group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the article carries on in-depth,detailed,original analysis,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 the core prob-lem of many aspects: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Inner Mongolia,the main 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successful practices,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On the domestic and abroad especially has certain practice western cultural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Inner Mongolia;cultural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tep;practi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