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点城市体育节目收视
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北京、上海和广州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最好的城市,因此这三个城市的体育节目市场也相对比较发达。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体育节目市场呈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1.北京
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体育也不会例外。北京地区电视观众2008年体育节目的总收视时长为5332分钟,远远超过2007年的3924分钟,与2006年相比也增加了990分钟(2006年为4342分钟)。这与体育节目在全国体育节目市场整体的收视趋势是一致的,但北京收视时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以上。总收视时长中有67.2%的贡献来自于中央级频道,其中大部分是中央台五套的收视,由于奥运期间中央台其他频道也播出了大量体育节目,中央台五套所占比例与往年相比有一定下降。省级卫星频道(包括北京卫视)约占总收视时长的十分之一,其余20%左右收视时间均来自北京地面频道。其他频道(主要是境外频道和区域性有线频道等)数量不多,收视率也相对较低(图12)。
图12 2008年北京市场各类频道体育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间及占体育节目总收视时间的比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奥运会比赛自然是北京观众全年收看体育节目的重中之重。除奥运会赛事节目外,其他体育节目中收视率排在第一位的是天安门广场欢庆焰火,收视率达到15.2%,市场份额为30.2%。奥运会开闭幕式由于转播频道多,收视率被分散到多个频道,因此没能排在榜首。事实上,在北京观众收视集中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台五套和北京卫视三个频道里,奥运会开幕式收视率总和超过30%,市场份额合计更是高达50%以上。奥运会闭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也获得了较高收视率。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非奥运赛事是中国国家足球队出战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虽然中国足球近年表现不佳,北京观众仍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国家队,关注着他们的每一场比赛(表6)。
表6 2008年北京市场体育节目排名前十位(不包括奥运赛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北京地区大部分奥运赛事节目都是由中央台的几个频道进行转播,其中,北京观众最关注的是中国对美国的篮球比赛,市场份额更是高达50%左右,可见姚明这位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体育明星[1]和美国NBA球星组成的“梦之队”在北京观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乒乓球、排球、举重和体操等都是中国运动员有能力夺取冠军的项目,收视率排名比较靠前也属情理之中,而田径项目女子100米决赛的收视率能够排名第三是个新的突破,看来在纯粹欣赏体育赛事方面,北京观众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表7)。
表7 2008年北京市场奥运赛事收视排名前十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上海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经济的高度发达带来了文化事业的繁荣。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融合了江南传统文化和欧美文化,兼容并蓄,使得上海观众更容易接受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概念。而另一方面,上海是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之一,体育设施完善,运动员竞技水平也较高,有很多在国内广受欢迎的体育明星都来自上海。因此,上海地区电视观众在2008年收看体育节目时间也有较大增长,达到5448分钟,不仅远远高于往年,甚至超过了北京,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以上。与北京观众相比,上海观众更认同本地频道,总收视时长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上海地面频道。受奥运影响,中央级频道在上海的收视份额比2007年有所增加,由38.3%上升至41.1%(图13)。
图13 2008年上海市场各类频道体育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间及占体育节目总收视时间的比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具体节目排行中,除奥运会开闭幕式外,上海观众也对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投入了较大的热情,收视率达到7.8%,市场份额为19.7%。此外,上海申花足球队的中超联赛也有较高收视率。而上海观众收看这些节目主要集中在本地的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表8)。上海观众收看最多的奥运会赛事是郭晶晶出场的女子三米板跳水决赛,收视率达到9.5%。其次是刘翔本应该参加的110米栏决赛,尽管刘翔没有出现在赛场上,仍然有9.4%的上海观众关注了这场比赛,市场份额高达20%以上。其他受关注的奥运比赛与北京观众基本相同,多数都是中国运动员的优势项目,但是由于上海观众更倾向于收看本地电视频道,因此本应排名更靠前的乒乓球、篮球、体操等赛事节目的收视至少被分散到了本地和中央两个频道,排名相对靠后(表9)。
表8 2008年上海市场体育节目排名前十位(不包括奥运赛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表9 2008年上海市场奥运赛事收视排名前十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广州
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广州地区观众更容易接受外来的各种新鲜娱乐形式。由于位处“媒体特区”,广州省、市两级有线电视网都转播香港电视频道的节目,娱乐性强的香港电视节目更受广州观众的青睐。但是香港电视并没有专门的体育频道在广州落地,因此在体育节目竞争中香港电视并没有明显优势。2008年广州观众收看体育节目的时间长达5573分钟,与2007年相比增长达到70%以上,比全国平均值高40%以上,超过了北京和上海。收看时间最长的是省级地面频道的体育节目,占所有收视时间的38.1%。中央级频道也仍然占有较高比例,达到31.9%,略低于2007年。市级频道在所有收视中占14.9%,比2007年就较大幅度下降。香港电视频道在广州地区全部划归其他频道,因此广州观众收看“其他频道”的时间明显高于北京、上海两市,达到14.2%,是2007年的三倍左右,这与很多广州观众选择通过香港电视频道收看奥运会开闭幕式和相关体育新闻有一定关系(图14)。
在播出同样节目内容的时候,更多广州观众选择了收看香港电视节目。在非赛事节目排行中,香港电视台播出的奥运会开、闭幕式排在了最前面,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均高于本地频道,中央台各频道播出的相关节目显然不受广东观众青睐。除了香港电视,广州观众主要在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收看其他体育节目(表10)。
图14 2008年广州市场各类频道体育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间及占体育节目总收视时间的比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表10 2008年广州市场体育节目排名前十位(不包括奥运赛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由于香港各频道在奥运会期间没有多数具体赛事的直播,因此奥运赛事节目前十名全部为中央台和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赛事直播及转播。举重是广州观众最关注的体育项目,这也许与很多举重运动员来自广东地区有关。此外,与其他城市一样,乒乓球、跳水、体操、羽毛球等项目也都出现在前十名中(表11)。
表11 2008年广州市场奥运赛事收视排名前十位
续表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