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行进中瞭望

在行进中瞭望

时间:2023-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序2 在行进中瞭望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兰柱当孔炯把他的书稿放在我的书桌前的时候,时间的节点是2009年的秋天。中国的传媒业走到今天,无可回避的是其宣传功能之外与生俱来的产业属性。孔炯的思考是基于长期对媒体行业的熟悉和反思基础上的,这样的思考对中国传媒的发展善莫大焉。在本书中,孔炯的视野是跨界的、冷静的、拷问的。

序2 在行进中瞭望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兰柱

当孔炯把他的书稿放在我的书桌前的时候,时间的节点是2009年的秋天。在这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季节、特殊的年份,一个特殊的人,把他的观察与思考化为一些特殊的文字,结集成一本书,奉献给大家。

中国的传媒业走到今天,无可回避的是其宣传功能之外与生俱来的产业属性。在文化体制改革走向实质的今天,对一个有着巨大产能的行业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梳理,把客观现象和物化数据经过思考和总结,得出一种新的结论,我认为孔炯走在了前面。

作为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孔炯有着非常丰富的传媒工作履历,从事过许多不同种类和岗位的工作: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经营、覆盖、编排、技术、节目;付费电视、专业购物频道;主要参与了许多创新型项目:西部黄金卫视定位的推出、贵州台与甘肃广电总台跨区域合作等等。这些不同的岗位和经历给了他许多的锻炼和启发。他更是如此的年轻,现在三十多岁的他正在行业与学术之间搭建一座连接的桥梁。为了破解传媒业态的市场迷局,他建构了一个兼具产业特征和学术价值的全新的理论体系——传媒模式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之内,他的观察和观察的路径是独特和具有品质的,因此他对热闹的表象下媒体产业发展规律的思考也具有特殊的价值。

孔炯的思考是基于长期对媒体行业的熟悉和反思基础上的,这样的思考对中国传媒的发展善莫大焉。由于传媒产业涉及意识形态并具有宣传导向、引导舆论的功能,一直以来在传媒宣传领域的研究较多,对于其产业化的研究却远远不够,但是其产业功能却在市场的作用之下不断得以挖掘,在理论之外,传媒业的实践早已渐行渐远。这就形成一个悖论,作为实战派的业内人士和作为学院派的学界很难找到相同的语境。一方过于注意实践与技巧的先验,一方则以凌空蹈虚的理论为标签,形成两条不会交融的平行线,这也是中国现今研究领域的悲哀之一。眼前的这本书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例外,作者基于实践和数据,但不满足于对操作层面的简单经验总结,而是用“他者”的眼光审视与剥离,穿过表象,走进表象的深处,探寻传媒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创新地提出了传媒的模式竞争论,对媒体经营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梳理,提出观点,以期对业界的实践产生实际的、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本书中,孔炯的视野是跨界的、冷静的、拷问的。对于国内电视媒体营销、平面媒体营销、网络媒体营销以及内容产品、渠道产品,他都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独特、具有个人洞察的批判性思考。他所提出的任何传媒竞争最后都是模式竞争,就是对这样的批判性思考提出的结论式总结。对于我这样一个每每跃跃欲试、企图理论结合实际者,这样的理论确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因为在建构新的理论体系的同时,作者提供了别样的可能,一种直逼问题核心、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而这也应该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建构。传媒产业如何突破产业瓶颈,找寻新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让我对于本书和本书的作者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在我眼中,一直繁忙、低调而不乏激情的孔炯,原来竟然是忧患而前瞻的思想者。

思想者必肩负重任。作为一个眺望者和领航员,海面上无论云淡风轻还是惊涛骇浪其实都是一样,他们需要思考未来的方向。虽然这样的过程不乏艰难和迷茫,但他们总会守望远方,在行进中眺望。

是为序。

2009年10月1日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