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报刊的对外报道模式
1.文本叙事方式和体裁演变
新闻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报道即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学作为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等学科的交叉科学,对于新闻报道的规律进行探索,形成了若干新闻传播或信息传播的模式。传播学最简单、最传统和有影响力的模式就是直线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众传播被定义为生产信息并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一个过程,即通过大众传媒(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或网络),发送者(作者、生产者和机构)把信息(节目、文章、图片、声音和广告)传送到大量接收者(读者、观众、居民和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把关人(编辑、生产商和其他传媒经营者)起着“过滤”信息的作用,决定为特定的受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这个过程有时候也具备反馈环节。
直线模式阐释了传播过程的基本方面,但是,新闻报道和信息传递的语言符号,包括单词和图片等是不断变化的,在新闻报道或者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变得杂乱无章。同时,传媒信息和新闻故事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被编码和发送,而对于信息如何被解码或信息是否有效到达受众、是否被受众忽视或误读,把关人一直在探索进行控制的办法。
19世纪90年代,由黄色新闻报道所创新的故事模式与单纯信息型的新闻报道模式形成对立和竞争;在美国黄色新闻“大战”时期,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和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创办的《世界报》和《先驱报》就以“讲新闻故事”著称。为了吸引更多读者,这两份大众化报纸都不遗余力地追求新闻稿件的故事性和煽情性,要求记者将新闻事件写得尽量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Franklin)认为:“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Bruce De Silva)说:“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1]无论从写作方法上,还是从传播效果上,讲故事的报道模式容易让人觉得有趣,而“有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主要原因。
截止到20世纪60年代,新闻传播学突破了简单的传送者——信息——接收者模式,提倡文化视野下传媒讲述故事的报道模式。倡导式新闻、调查性新闻、精确新闻报道和文学新闻学基本在同期相继出现,传媒基本沿用叙述性或者故事讲述的报道方法,统治西方传媒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所谓纯客观“倒金字塔”结构的主流新闻报道形式已被多元化的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所取代。
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其写作形态和体裁包括消息(狭义的新闻)、评论和特稿/通讯,以及文学作品、广告等,其中消息、评论和广告是报纸版面内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截止到今天,传媒写作形态和文本类型多种多样,既有用事实说话的消息、现场短新闻、特写,也有就事实说话的评论、解释性报道,还有报告文学等文学新闻学或文学作品等。
从美国普利策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奖项[2]来看,中英文的新闻体裁基本一致,将新闻分为四大类:新闻报道类、新闻评论类、新闻摄影类和新闻漫画类。但中国传媒的新闻文本在体裁的划分上比较细,具有约定俗成的规范化和分层化特点,有消息、特写、现场短新闻、通讯、专访评论等体裁。消息又细分为新闻报道、简讯、动态消息和综合新闻等,通讯作为中国传媒的土特产,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旅游通讯等,评论可再分为按语、短评、本报评论员文章、专论和新闻评论等。英文新闻体裁则分化较粗,大致可以划分为消息和特稿两大类。即凡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称为消息,即包含几个W新闻要素的“用事实说话的动态消息和硬新闻”;英语的专稿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新闻报道和深度报道等,相当于中国新闻体裁中的通讯和调查报告,即“就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是区别于消息的一种时效性很强的、翔实的深度报道[3]。
很显然,中文新闻体裁多样而且程式化和模式化,记者和编辑在采写或者编译新闻时,往往受形式和体裁的限制,对于新闻事实的取舍和处理只是“填空补缺”或者“量体裁衣”式的剪辑;西方传媒以新闻内容作为划分体裁的标准,这样,记者和编辑作为新闻文本的把关人,可以摆脱形式和体裁的束缚,充分地挖掘新闻材料,综合或者交叉使用各种新闻体裁,把新闻写活写深,充分扩大新闻的信息含量,以满足受众和吸引受众。可见,新闻文本体裁是影响传媒文本采写的直接要素。奈达(Eugene Nida)把语言的功能分为五种:表达功能(expressive)、咨询功能(informative)、祈使功能(imperative )、表感功能(emotive)、交感功能(phatic)[4]。赖斯(Katharina Reiss)则根据语篇功能分类,提出了咨询性、表达性、描述或作用性、附属或影音性文本;贝尔(Roger Bell)对于传媒文本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传媒文本有说明文(包括描写文、记录文和概念文)、议论文和指导性文体。
报纸不同文本的表达形式构成了传媒特有的文体或体裁,与我们传统所说的叙述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体裁有所不同,而报纸新闻及其文本体裁基于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和模式。西方传媒依靠这些风格各异的文体,发挥着传递信息、监督社会、教育娱乐和对外报道的社会功能。
2.识别目标读者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媒文本属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内容环节,与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者、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等环节有机组合在一起。在对外报道中,新闻文本的制作要系统考虑传播过程的相关环节,甚至反馈环节;同时,从系统论角度讲,传媒文本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框架的一部分,它属于社会整个大系统的一个不断变化的子系统。所以,报刊文本的制作必须考虑具有特定文化认知和价值观的读者对于文本的接受效果,并进而分析文本基于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报道内容畅达和有效到达受众。
与广播媒介比较而言,报刊的比较优势在于其目标读者、市场和内容的细分化,以及报刊目标读者和真实读者的双重性等特点。报纸的真实读者与报纸文本所要诉求的目标读者是有区别的。报纸文本往往表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可能并不存在的读者群体或者阶层,报纸读者通过向这些“预设”读者报道新闻和传递信息,从而创造了目标读者对新闻“共同”认知的意念或者态度。报纸所提供的“预设”读者所认知的意念或者态度却使新闻话题愈辩愈“模糊”。所以,在众多的英文报刊中,读者如何识别不同定位英文报刊的目标读者,就成为全球化时代读者的一个突出问题。
西方报业集团设置专门的调查机构来进行市场调研,追踪报纸目标读者的详尽情况。总体而言,英文报刊目标读者的定位建立在报刊整体定位、编辑理念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定位于政论性大报,以白领和中产阶层为目标读者;大众化报纸《太阳报》(Sun)定位于工人阶层和年轻读者;《电讯报》(Telegraph)则以老年读者为目标读者;美国《今日美国报》(Today’s America)是全国性大报;《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则为财经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为宗教类报纸。《时代》 (Time)、《新闻周刊》 (News Weekly)、《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American News and World Re port)三大周刊为时政类消费者杂志,与同为消费者类杂志的《花花公子》(Playboy)和《时尚》(Vogue)的目标读者显然不同。在报摊和商场,这些报刊分别摆放在时事政治(Current Affairs & Poli tics)、时尚(Fashion & Lifestyle)、家居园艺(Home & Garden)、音乐(Music)、少年(Teenage)、自传(Biography)、体育(Sport)、计算机(Computing)等细分化栏目下。不过,这些标示并非真实有用,有时候甚至不准确。
人们往往可以根据报纸读者的年龄、性别、政治倾向性和社会阶层等来识别特定报纸的读者群体特征。《太阳报》读者或者《卫报》读者可能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但是报纸自身经常以目标读者的角度来采写新闻,好像这样的读者俨然存在,而他们实际上是具有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同一群体,正是他们的好恶倾向决定着所阅读报纸的特点。
在英文报纸特别是英国报刊中,隐含读者的声音是公开而明确的,读者群体在故事中有实际的名字。常用办法是报纸标示和与其隐含读者群体对话,以旨在引起特定回应的方法来报道新闻故事,并以此建立一套共同的价值观,通常是另外一个群体不认可或者所攻击的对立价值观。
报纸试图形成冲突并因此创造不同群体的共同价值观的一个报道领域是有关政党和政治观点的报道,此即为明证。而作为群体的报纸读者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且对于某个新闻报道的既定话题,他们可能并没有统一的观点。那么,报纸如何来创造其隐含读者、并将其报道诉求于隐含读者群体假定的共同价值观?
语言总是存在于既定的上下文语境中。作为语言的社会运用者,个体明白如何回应与语境、倾向性信息、反馈和来自他者的信息输入等相关的语言学要素。语言是建立和保持社会团体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主要因素。语言可以是个体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它阐释世界和人类自身,表达逻辑、原因和结果,建立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
整套的系列文本要素决定了对话中所蕴涵的系列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保持社会角色和连贯性。报纸是在一个社会语境下运作的,而且有必要在一个语言框架内运行。通过使用语言的社会工具,报纸开始建立读者群体范畴内的群体识别系统。这样,通过公开识别报纸的目标读者的个体和群体,报纸建立了一个隐含受众群体。
报纸并非简单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们为读者报道新闻,而且经常以一种倾向于指导读者思想立场的方法来传递新闻,特别是小报。它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如《太阳报》评说栏目等),而大多数时间它们假定在与报纸自身目标读者——一个固定的群体对话。报纸经常指向、诉求或者激发所谓《太阳报》读者或者《镜报》读者这样的读者群体。《卫报》等单页大报也以某种具有相同目的、信仰和观点的同一群体来标示其读者群体。《独立报》采用观点和意见与他们一致的读者形象刊登广告——使用“IT IS-ARE YOU?”口号。问题在于,这些读者群体并不以报纸所预设的方法存在。
然而,这种方法所创造的读者群体具有隐含相同观点群体存在的效果,而与阅读报纸文章的大多数人特点相关的观点经常发现是令人满意的。例如,我们没有逻辑理由来假设:以前《每日邮报》社论版“遵纪守法的人们”构成一个和谐团体,甚至一个容易标示的团体,他们都支持修改庇护法或者保持沉默的权力。关于这个话题可能有更多的观点。尽管报纸所呈现的评论等同于具有某一态度的守法者的品质,而且引导读者设定,这种态度是大多数人所共享的。
同时,读者还可以从Logo、标题和版面标识等层面来识别英文报刊的目标读者。因为报刊通常使用标题、副标题、插图说明、小标题,以及其他一些引导读者阅读的要素,并使一种报刊有别于其他报刊。如表3-1所示[5]。
表3-1 你说“title”,我说“headline”
续表
与广播电视比较而言,报刊比较优势是以固定栏目和特稿来吸引细分化的读者,尤其是杂志。如果报刊用错标题、报道言过其实,或者刊登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和图片,读者会一目了然。报刊目标读者不但要阅读其内容,他们更会关注Logo、标题和版面设计。为了吸引读者,报刊必须保持视觉上的统一性,通过报刊内容和图像的有机配合来获得读者连续关注。
《泰晤士报》定位决定了其Logo、标题和版面设计与《太阳报》截然不同,前者严肃而高雅,后者活泼而动人。对于杂志和画报而言,根据其Logo与图像、标题的匹配,可以分为5种封面类型:海报型;单一主题单一图像型;多主题单一图像型;多主题多图像型;全文字型。每种类型的报刊封面在大小、纸张、Logo 、日期和价格等要素的位置保持一致,使报刊版面和封面具有连贯性,尽管每期的封面图像和文字有所变化。从1934年到1958年,《时尚芭莎》(BAZAAR)的版面使用大量的留白、前后一致的字体以及一种双页载体的处理,从而实现杂志风格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对于读者而言,报刊设计应该既有变化又保持统一性。一方面,各期报刊之间应保持相似的外观,配合有深度、事先计划好的内容,以便于读者识别。
文字和图片的整合,即对于标题、照片、图例、图解、漫画和信息图表的使用,需要同时考虑满足读者对内容的预期和愿望。早期的杂志设计往往与某种颜色联系起来,如《黄书》(the Yellow Book)、《蓝书》(the Blue Book)、《红书》(the Red Book)。许多消费类杂志名称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单词,这样的标题简洁,吸引、有力,如《时代》(Time)、《感应》 (Vibe)、《花花公子》 (Play Boy)、《时尚》(Vogue)、《滚石》(Roling Stone)、《激光枪》 (Ray Gun)、《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提问:“难道你不能从书的封面来判断其好坏吗?”的确,报纸版面或者杂志封面和栏目设计是报刊的脸面和最大“卖点”,包括Logo在内的报刊版面结构为吸引目标读者的功能服务。报刊通过连贯而富有改变情趣的版面设计表现了各自的定位和活力。报刊编辑投入到版面设计与内容上的精力一样多。
报刊版面或者封面设计通过艺术性排列文字、图像、特稿、专栏和广告,创造清晰的视觉识别。毋庸置疑,这种视觉识别建立在读者的阅读习惯上。读者在浏览一篇报道时,首先看图片,然后是标题,可能会跳过插图的简短说明和引题,然后回到文章副题。这里,Logo、标题和版面等关键要素等提供了与读者的即时沟通,成为读者识别报刊的视觉标示。
3.“把关人”与预设读者“对话”
西方传媒的对外报道信息流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区”(gate-areas)或“把关人”(gatekeeper)。对外报道信息流的生成往往离不开“把关人”的个人意见。“把关人”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率先提出。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流动的渠道中总存在着某种‘关区’,即根据公平的原则,或者根据‘把关人’的个人意见,而决定信息或食品是否可以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6]”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White)将社会学“把关”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学。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的“把关人”,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等同于新闻选择的“把关人”,把人们的不自觉行为编码为大众传媒的有意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或明或暗地影响新闻实践。“把关人”理论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在对外报道中,西方传媒作为信息文本的把关人,不但沿用“故事模式”创造一个话题或者故事,而且通过语言操控预设一个并非实际目标读者的所谓“隐含”群体。这样,把关人和预设读者之间通过对话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信息或观念。
在把关人和预设读者的对话中,新闻文本不但能够传递读者感兴趣或者具象化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表达倾向性的“声音”或观点。当新闻报道被设计成吸引读者注意力并激发读者阅读新闻故事的时候,它们往往具有说服的功能。下面是有关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婚变报道的一组标题[7],不同媒体对于这次婚变的倾向性态度和“声音”可以从标题中加以管窥。
Sun:
(1)Bye Bye Big Ears
(2)I’ll Always Wear His Ring
(3)That’s Made My DI
(4)I Felt Lump In My Throat As I Lifted Camera
(5)God Save Wonderful DI
(6)You Will Love Again
(7)You’ll Always Be The Queen of Hearts
Daily Mail:
(8)Divorced:But Still She Wears His Ring
(9)Two 10 Notes And The Dream Is Over
(10)Ice Cool In Ice Blue…Anxious In An Anorak
Mirror:
(11)Diana:I’ll Run Rings Round Charles
(12)PM:Royalty Will Survive
(13)With This Ring I Thee Shed
在《太阳报》的标题中,读者可以明显听到王妃的“声音”。《太阳报》的第二个标题给读者一种悲伤而哀怨的情绪,Always一词暗示了王妃对于婚姻的忠诚,同时使读者联想起查尔斯王子的不检点行为。第一个标题中,“Bye Bye Big Ears”可能是王妃的声音,也可能是报纸在向读者倾诉的情绪。《镜报》的标题也向读者给出了王妃的声音。
这组标题中,有些标题发出了王妃的“声音”,有些标题则传达了读者的呼吁、报纸的“声音”和女王的“声音”。实际上,这些声音就是报纸作为把关人和预设读者之间的对话而已。同样,报纸和新闻标题所诉求的目标读者或者个体,被报纸设定为与报纸所提供的观点和视角是一致的,即对于王妃的同情和对于查尔斯王子的敌对态度。实际上,对于新闻所报道的这场婚变,读者可能不是这种态度。因此,报纸总是创造一个新闻故事的参与者——一组新闻文本要诉求的预设的隐含读者,并与这个预设的隐含读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如表3-2所示。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双重作用,可以从语言学的“所指”和“能指”或者传播学的“信号”和“符号”等范畴中得到印证。有形的事物称为“信号”,有意义的事物称为“符号”,信号是构筑同样反应的主观性事件的中介。基于此,“我们将报纸的标题视为聚集在一张白纸上的一堆黑色标记,或者报纸之外的其他事物的系列附注文字。”[8]当人们说“今天报纸的头条是关于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婚变消息”时,就是在进行符号的描述;人们说“今天报纸头条采用通栏标题”,就是指信号。
表3-2 把关人和预设读者的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