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家主张与传播意理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体系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其外,离群索居。全球化的启动始于经济动机,主要的目的是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全球分工的方式,来支持其产业转型的需要和延续其经济优势[1]。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开始向政治、军事、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层面扩张,并且成为各国政府施政的思考重点。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虽然独强,但是中国的崛起却让美国如芒在背。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如果顺利成为世界强国,那么长久以来被奉为圭臬的“西方优越性”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让西方国家失去自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世界主导权”。
西方社会因此对中国的动向倍加关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已然成型的态势下,直接通过军事和外交行动所进行的压制将会是一把双刃剑,让双方都会遭受巨大的冲击和损失。“文化”(Culture)和“意识形态”(Ideology)因此成为东西方交锋的重要场域。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难以描述又不可捉摸的概念,却又如同空气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可见。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但可以通过各种国家与民间的交流活动进行,也可以融入商品和服务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思考模式”(Mind Set)和“生活方式”(Life Style)产生影响。“文化商品化”(Culture Commercialization)因此成为一种既可以提升商品的经济价值,又可以建立文化优越性的双效发展战略,而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就成为了国家间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就是一种理念的传播。通过各种不同的载体(新闻报道、广告、商品、戏剧、音乐、电影、观光旅游和国际活动等),国家可以将文化和意识形态这种既说不清又处处存在的概念加以“具象化”后,传达给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让他们对自己的主张有所理解并据以作为回应的基础。因此,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传播可谓是全球化时代国际互动的思考重点,也是国家传播战略的精髓所在。
后冷战时期,全球最为关注的莫过于中国的动态。中国的崛起不但可能“危及”美国的世界霸权,也可能让西方的没落成为现实。这个巨大的变动如果成真,世界各国将无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冲击。相对于此,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西方国家)的国家主张也十分关注,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对中国的崛起造成阻碍,而且可能会影响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因此,从各种传播行为中展现自己的国家主张,并体会与揣摩他国的主张和意图,就成为21世纪中国国际传播的运作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