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大营救与国家形象的树立——探析智利总统对媒介事件的运作
彭 伟 廖 慧(1)
一、题引及国家形象初探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之《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时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一新闻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其实,该形象宣传片策划已久,原计划是于2010年国庆节期间播出,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不过此次播出恰遇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这样的契机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一些媒体称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或是中国走向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家形象虽然自“国家”诞生之日起便随之而生,但学界内外关于这个词的认识和研究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以中国为例,早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就有“龙的传人”、“东亚病夫”、“东方睡狮”等相关国家形象的说法,到后来毛泽东同志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振臂一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及以后的几代国家领导人,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使之最终“屹立于民族之林”。几代中国人都在努力地塑造着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但关于国家形象的专业研究,国内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1996年徐晓鸽发表的题为《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论文,是国内关于国家形象研究较早的一篇理论水平较高、思想较为深入的专业性论文。之后,尽管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2001年中国成功申奥之后,又加入世博,还包括近两年的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等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国内关于该议题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这些研究涉及了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外交政治学以及广告、影视、营销等众多学科。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国际新闻流动是形成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2)而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实力才是国家形象的基础。(3)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国家形象是个复杂、综合性的问题,不能片面地对待。但如何对国家形象进行更好的统筹规划,进行全面的思考,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研究者仍是众说纷纭。
参考国外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外的研究在国家形象这个议题上保持了较高的一致。他们大多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国家形象的实际效用,并指出国家形象“往往会影响其他国家对该国的政策和行为,并进而影响国家间的关系”。(4)这其实是从一种“软实力”的角度对国家形象进行了定义。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的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文章,并最终出版了《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明确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5)之后在2002年他又指出,国家形象的建构是建立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共通、相互增长的基础上的,(6)对国家形象的功能和本质给出了较好的界定和说明。
因此,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我们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但受国际传播的广泛影响。国家实力和国际传播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那么,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是如何分配的呢?
我国国家形象研究的著名学者管文虎教授认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关键是要练好“内功”,即增强本国综合国力,推进国家的社会进步。(7)这种“立足国内,从自身出发”的观点赢得了众多的赞同和拥护。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出现偏差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2007年4月,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委托环球扫描公司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形象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为加拿大和日本并列第一,其后是法国和英国,中国名列第五,而美国直接被排在前五名之外。按照管文虎教授的观点,美国由于国家实力首屈一指,在调查结果中理应占据首位。但结果与理论却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对此,有学者认为,伊拉克战争或许是美国此次评选失败重要的原因,也有学者认为“国家信誉”是其名落孙山的根源所在。(8)但是不论如何,通过这样的事实起码可以证明一点: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之间或许并不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或者有,但至少应该不是决定性的。
本文要探讨和分析的这个案例或许正是上面结论的一个最新佐证。那就是2010年8月发生在南美洲拉美小国——智利的一个中小型矿难。矿难虽小,但它最终却吸引了世界范围内亿万人的关注和关心。而且智利,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拉美小国,通过这样一次矿难事件,却赢得了世人出奇的尊重与赞叹,实现了“小国家,大形象”的传奇飞跃。
二、智利矿难及其国家形象的塑造
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阿尔塔卡马沙漠中一小型铜金矿——圣何塞铜矿发生坍塌事故,33名矿工被深埋地下,生死难料。事故发生后不久,便有一些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将该信息发向世界各地。以中国为例,目前能够看到的国内关于此事件的最早报道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上的一条短消息。该消息长约170字,叙述简单,描写概括,对事件定性为“一小型矿难。”(9)尽管关于该事故的诸多信息在首发报道中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但直到8月22号之前,国内媒体,包括中国新闻网在内,对该事件再无跟踪报道。
直到8月22日,智利通过艰苦搜寻,不懈坚持,终于发现了被埋矿工依然存活的消息,智利总统高举“存活纸条”、喜形于色的画面便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传遍了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了中国的主要媒体。从此以后,智利矿难与矿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当然,现在所有的矿工早已被安全救出地面,并成为世界范围内炙手可热的明星。各国邀约,媒体采访,政要慰问,都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矿难之前,或许这些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这一事件值得我们深层思考的是:在这样一个负面新闻的传播中,原本属于负面事件的矿难新闻,怎么就使得智利在悲剧中获得了喜剧效果?据有关权威调查报道显示,智利在矿难之后,整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正如一位遇难矿工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这次救援给整个国家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从前世界上恐怕没有多少人了解智利,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智利,知道我们是如何互相帮助的。”(10)智利总统皮涅拉在矿工全部升井后也发表感言:“智利再也不是69天前那个国家了。今天,智利是一个更加团结、更加强大的国家,我们更加受到整个世界的尊敬。”(11)也有分析人士直接指出,通过此次矿难救援,智利直接摆脱了曾经作为南美洲“失败国家”的形象。(12)
智利,这个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麓上的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在一两年之前,的确是少有人关注的。世界范围内关于智利的报道也是屈指可数。正如有媒体所言,在2010年之前,提到智利,可能更多的就是它的矿业,还有其臭名昭著的皮诺切克独裁统治。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另外两个更加生活化的窗口是我们了解这个国家更重要的两个渠道:一个是地理课本,另外一个就是足球了。除此之外,对于这个遥远而且陌生的国度,国人可能真的是知之甚少。其中有一点大多数人都不会特别清楚的就是智利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经历过一段相当黑暗的独裁统治时期,并且因为经济溃败、社会崩溃曾一度成为拉丁美洲“失败国家”的典型。但随着1989年大选的结束,直到最近几年,经过国家的极力转型与努力,现在的智利实际上已经成为拉丁美洲的“明星国家”之一。
但了解此项的人可能并不为多。直到2010年的2月,智利南部发生8. 8级特大地震。这个遥远的南美洲国家便再次跃入人们的视线,并且以一个良好的开始重启了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美好形象的再塑。因为智利大地震紧随海地地震之后一月有余,但其震后相对于海地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以及高水平、高效率的灾后重建,让这个国家获得了世人的瞩目。尤其是其震中建筑物的抗震程度所表现出的这个国家对标准的坚持和生命的重视,使它赢得了更多的尊敬和称赞,为智利整个国家形象的提升和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2010年8月,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之后,这个国家又以超乎寻常的曝光率连续将近两个月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每日重点和头条中,赚足了世人的眼光,并且最终以喜剧收场,无疑使这个昔日的“失败国家”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甚至达到了顶峰。
管文虎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13)从这种角度出发,智利通过大地震和矿难大营救之后所获得的各种评价都无疑证明:智利的国家形象在两个事件之后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第二个事件当中,总统皮涅拉在整个矿难营救过程当中就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其行为受到了来自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和尊敬。正是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有效的指挥,才使得整个矿难营救迅速而且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并且最终以一个创世奇迹般的大团圆圆满地结束。对于总统这种卓越的表现,智利人民也是表现出了充分的肯定、无比的自豪与大力的支持。
在矿难之后紧跟的一个政治调查中,总统皮涅拉的支持率直接飙升到了70%以上。(14)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表示,这次营救行动对皮涅拉的影响是正面的。整个过程体现出他们的严肃认真,无论是耐性、计划,还是资源的周密调度,都体现出智利是个发达国家。(15)
当然通过对该事件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智利之所以能够抓住这个长达将近两个多月的国家形象“免费宣传”机会,与其“英雄总统”是密不可分的。
三、智利总统皮涅拉与媒介事件的运作
塞巴斯蒂安・皮涅拉,现年63岁,现任智利总统,是智利家喻户晓的大企业家和大富翁。他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包括智利航空公司和智利科洛足球俱乐部,等等,并曾一度全部控股智利国家电视台,名下资产合计超过14亿美元。尽管由于反对派的施压,皮涅拉最终以1.3亿美元将智利国家电视台出售,但这并不能丝毫抹杀其丰富的媒体行业从业经验和能力。正是由于皮涅拉这种独特的“传媒大亨”背景,才使得整个智利矿难从最初的负面新闻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并最终使其成为智利“宣传自我,重塑形象”的免费舞台。
媒介事件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来的概念。他们认为媒介事件是指“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历史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16)该类事件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二是打破时间限制,以改变受众的日常生活规律为代价;三是提前策划和宣传,使其在转播之前就已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依据这个定义,智利矿难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因为仅仅依据英国广播公司的一个统计,2010年10月12日,在被困矿工升井的当天,全球就有超过10亿的观众通过各种渠道收看了该事件的现场直播。有分析人士直接指出,该事件的影响力可能可以和当年的阿波罗登月相媲美了,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同时,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与他人分享、讨论。不用说发达网络及其他通讯手段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多么便利的渠道,单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讨论就随处可见。一位法新社驻日记者在报道中写到:“几名日本医生在收看直播的同时聚在一起,讨论矿工在升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17)
而像这样的结果,如果没有皮涅拉,事情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所有的矿工在一种正常的状态下被救出地面。他们可能会在世界的矿难史上留下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奇迹,但是在世界传播史上,就很难说了。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奇迹,都能获得全球的见证;并不是每一次营救,都能获得全球的参与。而这些,都与皮涅拉有关。
1.巧抓机遇,营造媒介事件
正如第二部分开始对事件的概括显示,智利矿难真正为世人所知是在8月22日“依然存活”的纸条到达地面之后,这条消息才在“总统级”新闻发言人皮涅拉的口中通过电视画面传遍世界各地。也许你会感叹世界媒体对于“传奇”的追逐或狂热,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如果信息无法从信源流畅地传达出去,世界媒体和受众又怎会轻松地成为该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皮涅拉有莫大的关系。
首先,正是由于皮涅拉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在矿难发生之后17天,依然坚持让搜救队伍持续搜查,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共同见证的奇迹;其次,当“存活纸条”到达地面之后,皮涅拉立即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奔赴现场,在镜头前当起了“新闻发言人”,亲自向世界媒体宣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瞩目的传奇消息。而这样的事情本来可以由政府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来承担,或者与此事更加直接相关的矿业部长来负责。但是皮涅拉的这种操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让他——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智利总统——与智利矿工一同飞进了世界舆论的焦点。同时,总统的身份,也无疑加速了新闻的传播和价值。但是,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者总统从一开始就是希望能够诚挚地亲力亲为。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的政客、大企业家、传媒大亨,皮涅拉不会不明白“深埋地下700米,17天,却依然存活”这样的消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认真分析,皮涅拉这种对于传播机遇的判断、把握和营造,是值得每一个相关人士学习的。
同时,对于此事还有另外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有媒体透露,其实当时传上来的纸条并不是只有一张,而是还有很多其他诸如“我饿,我要吃的”以及“我不想死,救救我”等不同的内容。但是皮涅拉只把其中的一张“我们33人全都好好地活着”这样表述较为完美、冷静的纸条通过精心的包装,在镜头前展示,(18)向世人塑造了良好的智利矿工形象——坚强、冷静,同时也弱化了矿难带来的负面感受和影响。
2.巧用媒体,传播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营造起来之后,皮涅拉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扩大媒介事件的影响。首先,他成立了一个官方团队,负责整个营救进展的对外报道;划定相关区域,只允许官方团队享有独家拍摄权,(19)使之成为对外发布关键消息的唯一渠道。其次,他督促技术人员尽快将一个小型DV送到井下,正是如此,我们才能真切地看到了矿工在井下的生活。他们打牌、娱乐、祷告、健身、吃饭、睡觉……正是通过这样的措施,才让我们感觉到,虽然远隔万水千山,虽然深埋地下将近700米,但这些矿工却如同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真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生了密切的交集,彻底地实现了传播学上所说的“消失的地域”——既是遥远物理距离的消逝,也是遥远心灵距离的消逝。最后,皮涅拉还十分注重新型社会化媒体的运用。他让矿业部长和其他负责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开通了微博,Facebook,等等,随时在线更新,以满足媒体24小时对新闻的持续关注。正如一位来自BBC的记者在报道中所言:“之前我们实在没有想到能够看到部长的微博。”(20)
3.运作直播,美化媒介事件
皮涅拉对整个事件的运作在矿难营救的直播过程中达到了高潮,同时也实现了媒介事件传播的顶峰。
首先,他委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具有奥运会开幕式等丰富拍摄经验的雷纳尔多・赛普尔维达来专门负责整个直播画面的拍摄,并要求只有智利国家电视台享有此直播的拍摄权,(21)以保证直播画面的“质量”。其次,尽管营救现场到处布满了摄像机:矿井上,矿井下,救生舱上,救生舱下,升井口,等等,整个营救的过程可以实现全方位展示。但有媒体报道,他曾专门要求“不要展现虚弱的矿工形象”。(22)这或许也正是为什么众多镜头在矿工升井之后只是从背后迅速摇过的原因所在吧。而且还有媒体报道,矿工升井时所佩戴的遮光墨镜高达450美元,也是皮涅拉特别叮嘱为矿工专门定制的:既保护了眼睛,又美化了形象。(23)再次,更有消息直接透露,整个直播过程就存在“造假”。其实当时直播时,直播过程曾中断过两次。一次是在矿井曾出现崩塌危险时,一次是因为监控救援过程的海军军官与一名井下帮忙的当地官员之间发生激烈争吵。而这些所有的一切在直播过程中都被智利当局用曾经录好的录像给代替了。(24)而这所有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媒介事件的良好传播,从而也塑造了良好的矿工形象和国家形象。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认为媒介事件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仪式性”。通过“仪式性”的塑造和直播,最终树立传播者的权威形象。而整个智利矿难的营救报道和直播,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四、事件带给我们的启发
智利矿难营救的完美谢幕与其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以及矿工自身的坚持和拼搏等,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智利总统策划的营救策略与传播措施最终实现了“小国家,大形象”的完美结局。在中国这样一个矿难频发的国家,智利这种危机事件处理模式还是有借鉴意义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的声音和中国的形象与经济发展并不成正比,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议程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国际形象的提升是我们进行传播的重中之重。分析智利矿难营救的完美传播,以下三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新闻敏感性。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传播机遇。智利正是由于抓住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机会,才造就了它“小国家,大形象”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相关负责人,都能时刻绷紧新闻传播这根弦,时刻注重传播策略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和塑造。
其次是要注意新闻传播的管理方式。新闻传播作为国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国家的管理和把控。但这种管理和把控必须建立在尊重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上,必须遵循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要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就必须提高信息的发布速度和质量,努力成为有效信息的首发源,避免传统的“围”、“堵”、“捂”等粗放的管理措施。
最后是要练好内功——“国家形象的内功”。尽管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并不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但是如果没有独裁统治的废除及近两年的发展,智利也不可能出色地完成矿难大救援。因此,良好的国家形象也需要良好的国内建设和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支撑。
综上所述,良好的国家形象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而需要实力基础、深谋远虑和对传播机遇的把握,等等。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断努力,将来我们一定能向世界呈现我国“大国家,大形象”。
【注释】
(1)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2)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期。
(3)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的几点思考》,《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
(4)Kenneth Boulding.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s. Journal o f Con f lict Resolution 3,1959(2).
(5)Joseph,Nye.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1990 Quarterly,105(2).
(6) Joseph,Nye. the Paradox o f American Power:Why the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 lo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7)同②。
(8)明安香:《关于国家形象的传播思考》,《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9期。
(9)http://www.chinanew s.com/gj/2010/08-06/2452527.shtm l,2011年2月12日。
(10)http://new s.sina.com.cn/c/2010-10-15/034418234076s.shtm l,2011年2月12日。
(11)同①。
(12)http://new s.163.com/10/1014/10/6IUS8OBV 00014A ED.htm l,2011年2月12日。
(13)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http://new s.sohu.com/20101014/n275668440.shtm l,2011年2月12日。
(15)http://www.chinanew s.com/gj/2010/10-15/2588963.shtm l,2011年2月12日。
(16)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7)http://www.jwb.com.cn/bhzb/htm l/2010-10/14/content_562874.htm,2011年2月12日。
(18)http://www.chinanews.com/gj/2010/10-22/2605519.shtm l,2011年2月22日。
(19)http://www.bbc.co.uk/news/world-latin-america-11539682,2011年2月22日。
(20)http://www.bbc.co.uk/news/world-latin-america-11539682,2011年2月22日。
(21)同①。
(22)同①。
(23)http://www.chinanews.com/gj/2010/10-22/2605519.shtm l,2011年2月22日。
(24)http://news.sina.com.cn/w/2011-02-14/133521951490.shtm l,2011年2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