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观念上的变革
如同以往一样,通信技术的变革往往会对广播的发展有着某种启示,个人通信设备的诞生过程表现出了这样一个人类传播演进路线:人们一开始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面对面进行传播活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但是必须在空间距离相隔不太远的情况下,要保证能听见别人说什么;固定电话的出现扩展了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无论隔多远,在完善的通信条件下,人们可以听到对方传过来的信息,刚开始只能跟一个人对话,但是自从电话设置免提模式之后,小范围内的更多人也可以听得到。如果要找的人刚好不在电话旁,则没有接收者,传播无法完成;后来有了寻呼机,就可以定位自己所要找的人,提醒对方回话,但是这种交流方式不及时,在对方找不到通信设备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通话;移动电话出现之后,可以保证随时随地找到对方并且立刻通话,传播更加及时有效。对于广播来说,要达到有效的传播,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能否找到目标受众并保证无论受众在哪里都可以很好地收听?如何及时听到受众的反馈?反馈的效果如何?对方能否不仅仅接收信息,还可以提供信息?对于广播一直采取的一对众,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以后能否达到点对点传播?
(一)受众被动收听的时期
受众被动收听的时期处于广播发展初期,当时,广播的诞生对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广播发展较早的国外,美国的大众媒体学者德弗勒描述当年美国人喜爱广播时说:“经济来源窘迫的家庭,收音机坏了后也要省吃俭用攒钱修好。他们也许把家具还给贷款公司或拖欠房租,但他们死抱住收音机不放。”在中国广播发展的初期,情况也基本相同,只有少数人家里能够负担得起一台收音机的费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村庄一个大喇叭来播放电台的节目或者通报附近的新闻,以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拥有收音机的人,对于广播也没有亲近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广播的这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和人们对它构造的不了解,导致了人们对里面所播放的内容深信不疑,把这种能够播放新闻和音乐的东西称为“神秘小匣子”。对于里面说话的人,感觉十分遥远,而且拥有某种权威,同时因为它要比报纸更加生动通俗,所以广播的传输效果在那时出奇的惊人,著名的“炉边谈话”、“这里是伦敦”、“星球大战”都是那时广播的杰作。
那时大部分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广播播什么就听什么的被动阶段,对于不喜欢的节目常常选择换台和关闭收音机。也可能采取写信的方式,但并不能保证电台里的人会看而且有所反馈。对于播音员进行类似于偶像似的崇拜,仅仅停留于表象特征:声音优美、听起来似乎博学多才、知识丰富,像个老师或者朋友,传授一些生活常识甚至科学知识,通报一些新消息。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们的声音也经常出现在广播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尊敬、所支持,却从来没有见过面。受众无法真实地与他们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他们的声音却能够真实地从广播里传出来并走进受众的心里。它的主要职责还是专门播出新闻,负责收集和整理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把它堆积于受众的面前,让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但是受众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所能做的最多就是弄清楚这些新闻的真假,有时候甚至连真假都难保证。受众是弱势的个人,而它很明显是强势的媒体。
除此之外,受众还要忍受天气不好和移动时糟糕的收音效果,声波信号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不能保证在任何地方收到高质量的节目。
对此,人们利用各种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技术来改进收音机,最初的收音机使用电子管,后来是晶体管。先是调幅收音机,后是调频收音机,再后来是数字收音机,越来越多的功能,高音质。从造型上来看,越来越小巧而便于携带。收音机与广播是两个绝对分不开的概念,没有收音机无法收听广播内容,通常我们把“听收音机”和“听广播”混合起来使用,含义基本一样,但是在英语中, broadcasting和radio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广播发展初期的节目形式比较少,各个广播台的节目形式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从初期发展到后来的广播“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受众对于简单的节目形式之所以不如现在挑剔,是因为没有多少参照节目可以比较,广播技术暂时还能够吸引天性喜欢新奇事物的受众,在短暂的几年发展过程中还没来得及暴露自己的缺点,或者说是人们由于沉浸在这种新技术之中而没有马上发现它的缺点。人们能够接触的媒体还只有历史相对悠久的报纸和新生的广播,自然而然会十分注意新媒介的优点和旧媒介的缺点,并不断相互比较,在相互比较之后,暂时倾向于新媒体,所以在和报纸的战斗中,广播首战告捷。
受众观念如此,广播从业人员的观念也相应的比较有时代特征:电台的记者们站在信息的传播者立场上,把提供各种各样的新闻作为自己的首要本职工作,能在第一时间真实客观地把信息传送到受众那里,就能得到最大多数受众的支持与信任,从而树立起威望,逐渐在评价某些事情上面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使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界限清晰而且明确。另外,广播受众范围广,比报纸更能容纳不同知识背景、不同阶层的受众,在最大范围内满足各个层次的受众需要,收益就相应越多,而且做到了每个受众都“讨好”,确保受众能够在一天之中的节目中,总能在某个时刻寻找到他们想听的节目。所以节目做成“万金油”,努力适合各种人,符合广播“一对多”的传播特性。
但是人们的这些观点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当所有广播给人们带来的神秘感都消失殆尽的时候,它变得和报纸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消息来源,唯一多出来的一点,就是它还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娱乐机器,随时带在身边,听听音乐、广播剧等等,那时的广播备受人们的宠爱。
(二)受众主动收听的时期
电视的出现给广播狠狠一击,不仅吸引走了广播界的不少人才,还给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广播界火上浇油,更使得人们对广播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以前,人们无法从广播里看到播音员和发表演讲的政治家,仅仅听到声音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很容易把对方想得过于完美。而电视一出现,就把这些人推到了每个受众的面前,一些著名广播从业者从广播业转向了电视业,政治家们仿佛就在人们面前几米处演讲,真实感更强,向人们展示了更加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声有色。人们在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广播节目时多了一个选择,就是看电视。广播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个个“讨好”,否则最终会落个吃力不讨好,受众相继涌向自己的竞争对手——电视。它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念,去追求个性和爱好基本一致,这样相对来说人数减少而绝对人数不少的“小众”,放弃绝对人数占优势的“大众”,做起了频道专业化和“窄播”。
人们通过电视甚至已经了解播音室的工作流程,知道了与电视比起来,广播的制作成本非常低,几个播音员一台发射机,可以完成一次广播,还有人以此作为笑谈,称现在的广播音乐节目,一个主持人,一张CD,一瓶水就可以撑起一两个小时的节目,主持人上阵就开始神侃,说累了就喝口水,告诉观众下面播放一段音乐,接着就开始播放CD。技术的发展给广播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收音机从推广到大众化只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收音机再也不是高消费品,这本身就使广播从神秘黑暗的小匣子背后向阳光照射的地方迈出了第一步。到现在,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自己录制广播节目,然后上传到网上,其他的人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收听到了,广播内容制作本身都已经平民化。
作为通信技术领域的重大发明的电话,虽然早已存在,并且最先启发了人们对于广播的想象,但是一直没有想到会与广播节目内容有交集。不过,在广播与电视的“战斗”中,疲于应战的广播就将其视为救命稻草,在播音室中出现了热线电话,设置接线员,主播一边主持节目,一边和打进电话来的听众交谈,而且大获成功。人们发现,原来自己的声音也可以通过电波从广播中传出去,被那么多人听见,自己的言论也能被人重视,自己也可以左右节目的设置,那些曾经一度我们所想象的播音员,其实和我们一样普通而平常,甚至有时候,也许还不比自己或者周围人的博学,他们也一样会出错。受众观察他们的角度从仰视变为了平视,于是参与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广播若想在这个时候仍然清高地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与受众保持距离,那肯定是必败无疑。
个人通信技术发展起来之后,通信产业的大战意外地给广播造成了重大影响,通信设备的生产厂商为了争取顾客,不断改造自己的产品,在边边角角的附属功能上不断下功夫,最后,当一些手机可以收听广播时,收音机与广播二合一的概念出现了裂痕,离开了收音机一样可以听广播,拨打一个号码可以收听,或者手机里就有个小小的接收器专门接收广播节目,以后甚至可以在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掏出小巧的手机来就可以收听到音质良好的广播节目,根本不需要收音机。甚至可以依靠技术改变“一对多”的传输方式,而变为“一对一”,个人可以根据喜好收听自己想听的内容。原始的广播双向互动是延时性双向互动传播,主要形式为信件往来。受众在收听完广播节目后将自己的意见、感想和建议等以书信的形式反馈给媒体,媒体根据受众的反馈,经过研究对节目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个过程十分麻烦而且效率低,传达速度慢。不过由于以前中国的经济条件所限,所以这种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在广播进入中国以来长期占据主要地位。现在由于手机短信功能的日益强大,不仅导致了受众反馈速度的飞跃,广播节目的内容也因此而多彩起来,谁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已经很难说,广播的短信互动平台可以及时接收来自手机用户的任何信息,任何人发现了新闻马上就可以发给电台。如果电台的热线繁忙,打不进电话的听众现在可以通过短信这种渠道,原来“高高在上”的广播后面的主持人,现在与自己交流起来如同好友。
通常情况下,人的观念变化会导致技术的创新,但是反过来,技术的创新也会推动人们观念的变化。虽然这几十年来广播的发展过程中,个人通信技术不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技术,但是它至少让广播明白了如何去与受众互动,如何让受众有了如同商界里“顾客就是上帝”的感觉,以及如何摆脱收音机收听的陈旧方式,甚至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更多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