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诚在于真实、自然
动机好不见得就能产生好的传播效果,还要注重传播的方式及其流露出来的态度。
古人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花言巧语,虚颜假色,那是少有仁德的。“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公冶长》),强嘴利舌而不顾事实地去辩驳他人,则会因违仁背礼而常常被人讨厌。离开了真实、自然,仅有所谓“善意的目的”是不会出现真诚的交往的,因为表达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内容和目的。
宗白华先生提倡,“从真实的精神生命中表现出来的文学,才含有真实底精神,生命底活气”[19],这一倡议强调了表现的真实性。而正如“艺术也只有在最自然的时候才成为艺术”一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也只有在自然、真切时才显示出它的真实性、真诚性。
在当前的一些新闻类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主持人,在节目中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或故作神秘、绘声绘色,以故事化、戏剧化的方式“吊人的胃口”。这些节目的内容想必是真实的,主持的方式也许是为了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动机应该也没有多大问题,毕竟,取乐于大众并没有错!但是,“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20]仅仅拘泥于形式的创新,而没有思想的闪光,缺乏内容支撑的形式最后只能演变成为蹩脚的表演。表演也许只求一时之欢、一时之利,但是其伤害却能“伤人于无形”。或者肤浅的东西终究只能蒙蔽一时,受众一旦从“锣鼓的喧嚣”中清醒过来,就会由怀疑传播者的态度发展到否定传播的内容,“欣赏”的可能只是主持人“自欺式的欺骗”吧!本想让人“捧个热场”,结果只会是“一嘘而散”。
还有一些主持人,倒也明白真诚的重要性,懂得“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可是明明无动于衷,却用足了力气“煽情”,明明只是“做秀”,却奢望别人感动,殊不知不是自然的流露,真如“东施捧心”,愈增其丑。
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一身布衣,一袭马褂,操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言辞犀利、幽默风趣、嬉笑怒骂、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播音方式,将原本平淡的读报资讯做得十分出彩,深受观众喜爱,《有报天天读》带有他鲜明的个人印记。观众是这样描述他的:“读到大快人心的消息,他会大声叫好;读到揭露社会腐败现象,他猛烈抨击,有时恨不能拍案而起。在报道生灵遭涂炭时,他更是激动难抑,对弱者的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此时,你就会坚信他绝对不是什么香港阔佬,阔佬怎么会如此的悲天悯人、如此的爱恨分明?!他的叫好、他的拍案、他的抨击,都是一个媒体人正直善良之心的真情流露,充分说明他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杨锦麟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自己的表达的特色正在于“真性情”:
《新周刊》:内容之外,表达的方式应该也是很重要的。
杨锦麟:对,我觉得观众喜欢的一个原因是“真”。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有时候不免会说错话,读错字,或者读音不够字正腔圆。观众可能也会觉得这样很另类。但他是真实的,我觉得“真”之外,还有一个“朴”。不虚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电视表现真性情。[21]
《汉书·儒林传》有言,“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杨锦麟抱着“尽一点言责”的“书生意气”,把这一箴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