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性选题
事件性选题是以新闻报道为评论由头的选题类型,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评论选题类型。这类评论选题选择的是一个新闻事件,显然,这个事件已经经过了记者的“第一次选择”。一般来说,一个事件只有具备了新闻价值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才能进入记者的“法眼”,成为记者的报道内容。按照国内标准,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和趣味性五个方面;按照国外学者的论述,新闻价值往往还包括冲突性(Conflict)、性(Sex)等方面。这些内容反映了记者选择新闻与受众关注之间的契合点。
事件性选题要求,要紧跟新闻事件,时效强,及时满足读者期待。随着新闻时代的要求和新闻评论的发展,事件性的选题由少到多,越来越成为新闻评论选题的切入点和选题方向,渐成新闻评论的主流。
对于这种选题,新闻评论实质上是一种“二次选择”,即在通过记者的选题标准考验之后,评论者所进行的第二次价值判断。对于数量繁多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新闻价值要素的新闻报道,评论者还要再进行一次判断,选择出适合进行评论的题材进行评论。对于评论者来说,大体有以下的选择标准:
一是重要性,即选择比较重大的事件进行评论。比如党的代表大会、人大政协会议、重要政府决策、重要民生新闻、奥运会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受到多数人的关注。
二是显著性,即选择关注度很高的公共事件进行评论。一定时间内,社会往往会有一定的舆论关注热点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如周久耕事件、佛山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恶搞杜甫事件等。这些事件未必重大,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实质上,这些事件已经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受众本位出发,还是从引导舆论出发,这种选题应当成为新闻评论不可缺席的内容。
三是争议性,即选择引起广泛争议的事件进行评论。如“五一”长假取消利弊之争、南京彭宇案、华南虎照片真伪事件、袁厉害事件等。争议即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存在,社会需要新闻媒体提供意见性信息来消除人们思想中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类事件成为新闻评论选题的重要选择。
四是普遍性,即选择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事件,如医患纠纷的新闻、城管与小贩冲突的事件等。这类事情在社会中大量存在,与人们工作生活联系紧密,很容易成为新闻评论的选题。
这些选择标准中,只要具备了其中一个,就可以作为评论的对象。如果某个新闻事件同时具备了其中的多个因素,当然就更有评论的价值。比如复旦投毒案,其选题具有显著性;而国务院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国五条”,这个选题则兼具重要性、争议性和普遍性。
监管好解禁的发泡餐具
有这样一个场景触目惊心:15年前长江特大洪水,江面上漂浮的废餐盒白茫茫一片,甚至影响到葛洲坝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肆虐的“白色污染”,曾让发泡餐具被禁14年,直至近日才解禁:今年5月1日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使用,又被合法化。
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禁令并非不可解除,但公众的一些担心,也必须引起重视。发泡餐具的生产过程若加入有害物质,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发泡餐具的回收利用系统若不能有效建立,“白色污染”可能卷土重来。一项政策出台,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关注出台之后的社会影响,考虑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
与十多年前相比,公众的环境感受力已经更为敏锐。在这样的情况下,解禁发泡餐具,相关部门更需承担起相应责任。从产品标准、准入条件的制定,到对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的监督,再到市场的抽检、违规的处罚,甚至是对消费者的教育,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这样,才能防止“重出江湖”的发泡餐具成为环境隐患,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潘铎印, 2013年5月9日《人民日报》)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事关环境污染、公众健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选题,评论由白色污染和发泡餐具的解禁两个事件引入,具有时效性和争议性。
二、非事件性选题
非事件性选题是以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实际问题为评论由头的选题类型,评论的是工作中或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倾向或问题。它们虽未经记者直接进行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为受众所广泛关注,因此也是评论者的重要选题内容。这种评论选题在时效性上不如以具体新闻事件为对象的评论,但它的生命力可能更强。这些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往往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新闻媒体按照新闻价值选择报道内容的倾向使一些新闻报道实际上与真实的社会尚有一定差距,但评论者从真实社会中提炼出的现象却可能长期存在,由此而来的评论,阐述的道理也就有了更为长久的价值。
非事件性选题也就是“选问题”,即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
对于非事件性选题,评论者少了记者的第一次判断作依托,因此需要认真地对现象、趋势、倾向加以分析,以决定哪些是具有重要评论价值的内容。
对非事件性选题的价值判断,大体包括以下标准:
一是重要性。通常是指那些对许多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如大学生就业困难、拼爹现象、高考公平、社会道德滑坡问题等。这些现象或问题未必是由哪个新闻事件所触发,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举足轻重,为人们所关注。
二是思想上的可开掘性。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决定了只有思想价值含量高的评论选题,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评论作品。一些社会发展中带有趋势性的现象和问题,往往为评论者所看重,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认为:“有些题材看起来很小,很微不足道,却能反映这个时代一种普遍的现象,或者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焦虑,能够以小见大,即使题材再小,它也在我的关注视野之内。关键是要有意义。”
在网络和传统媒体走红的“喝咖啡”系列评论,可以为我们理解非事件性选题的价值取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位网友的《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激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文章讲述了一位农村青年在大城市的“奋斗史”:农村落后的基础教育、农村学子沉重的升学压力、大学高昂的学费、融入大都市之艰难。文章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中不同群体的不同遭遇,将中国的城乡差别和户籍壁垒导致的不平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高考制度等尚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入学、择业、职场中都会面临严重的社会不公。这一问题虽然未必是由某次新闻事件所触发,但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当中,引起人们的争议和思考。这篇在网络上走红的文章就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
另一篇网络文章《反驳: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则以相反的论点探讨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你只是想要在星巴克里面喝咖啡,而我想到要成为全球华人最棒的企业家,当我们有不一样的理念的时候,我们用了不一样的行动去实现”。另外作者还质疑,为什么前文作者不站起来改变自己的故乡呢?
随后,又有一篇网络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杯咖啡》出现。作者在生活中学会了不再抱怨。他认为,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差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
2010年11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王石川的评论《奋斗了十八年咖啡还能喝多久》,关注阶层固化下的阶层下流问题,本来历经千辛万苦成了白领,但在种种因素下,又沦为穷人;本来刚脱离贫穷,过上了还勉强可以的生活,但一场变故让人重归赤贫。如教育、医疗、房产、买车等都有可能制造返贫现象。
2010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曹林的评论《曾经奋斗一生也不敢奢想一起喝咖啡》关注了另一个问题:用历史视角来看待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其实都能从灰暗中看到进步。改革的步伐赶不上人们的期待,这正是这个社会的民怨和不稳定之源。除了加快改革步伐满足民众的期待,别无他法。
2011年4月1日,《东方早报》又发表了孟隋的评论《“喝咖啡”与社会公平》。评论认为,对个人来讲,如果只汲汲于和别人喝咖啡,那这种生活无论怎样都是异化的。社会之所以无意识地设定这种目标,只是为了让你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献祭给不断膨胀的经济体。
可以看到,这一系列评论都属于非事件性选题。评论者并不是以某个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由头展开论证的,而是以普遍存在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或现实问题作为评论的对象。这种选题既包括具有重要性的问题(如社会不公、城乡差别、高考制度、户籍制度等),也包括社会上的难点、疑点问题(如人们该如何面对社会不公),还包括社会上的冰点、盲点问题(如阶层下流问题、生活方式异化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周期性选题
顾名思义,周期性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以重要节日或某事件、活动的纪念日为题的评论。由于这些节日、纪念日相对固定,使评论在播出时间和选题范围上可以预期,因此可以提前作准备。周期性选题的价值判断,与节日、纪念日本身的重要性有关,也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有关。
第一,如果纪念日本身含义深远,意义重大,则周期性选题一般不可或缺。因为受众会感知这个时间的重要性,对媒体评论有所期待。如果媒体不能满足受众这种期待,受众就会感到失望和不解。比如,元旦、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是国内最重要的节日,重要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都要进行相关报道和评论。有些纪念日如妇女节、植树节、青年节、教师节、记者节、艾滋病日等,不同媒体会视其受众不同而决定是否进行评论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规格进行评论。
第二,周期性选题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是否刊发、刊发时间、写作主题如何确定都与当时的社会关注点和政治经济热点相联系,表现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如《人民日报》五一社论最早发表于1947年5月1日,题为《纪念“五一”继续扩大增产立功运动》,之后除1948、1949、1950、1969、1972、1973、1974、1975、1977这九年未发表五一社论外,其余时期均每年发表一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社论都发表在5月1日,而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整。
据统计,1947—2013年间,《人民日报》共发表58篇“五一”社论。其中54篇发表于5 月1日,占到总数的93%;发表于4月29日和30日的五一社论各有两篇,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提前一至两天召开。
另外,每年“五一”社论的主题与当时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虽然同为五一社论,但其内容的重点紧随时代而变。如1978年《人民日报》的五一社论标题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84年的标题是《工人阶级要站在改革的前列》;2005年的标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2008年的标题是《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2013年的标题是《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从鼓励开展劳动竞赛,到改革占据主角,再到“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成为主旋律,2013年“中国梦”成为社论强音,周期性选题的评论表现出了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了评论员时效化处理的思路[1]。
周期性选题的新闻评论被人们看作“应景文章”,但也是符合某种接受规律的。虽然特定的日子周期性地重复性,但新闻评论却立足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着力点写出新意。
有生命就有希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年
(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新京报》社论)
毁灭与死亡突然降临
就仿佛渤海湾骤起的狂涛
鲸吞了岸边的一枚小虫卵
——一位唐山诗人如此描述三十年前的悲惨一幕。
三十年前的今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灾难造成24万多人死于瓦砾,70多万人成为伤残,7000多户人家断门绝烟。一座城市,带着它特有的大地与时代的伤痛,只在数秒之间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三十年后,同样是这座城市,在废墟中崛起。此时,岸边的那枚“小虫卵”已经破茧而出,变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
新唐山,生于1976年。凤凰山下三十年涅槃与见证。它见证了一个时代血色蓬勃的苦难倒影,见证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信念。那一天,上天仿佛要向唐山倾倒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但是,当时交通与科技的落后,并没有停止这个城市救灾救困的步伐——人们都还记得,赤裸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李玉林驾驶“唐山第一辆苏醒的车”冲向中南海报告“唐山地震了”的悲壮时分。
灾难发生后,14万救灾部队陆续进入灾区,全国各地也派出了十几万人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在那样简陋的救灾条件下,60余万被埋在倒塌物中的灾民,有80%的人成功获救。一幕幕与死神搏斗救人场景,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如今看来仍会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如《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所言,“一个幸存者救活十数人,十数幸存者救活数百人……生者与死者的鲜血融合在一起,在黑色天地间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
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竖起抗震碑,用鲜花与水泥铭记那个时代柔弱的肝肠以及掘地求生者钢铁般的意志。谁也不能否认,这个大写的“人”字,是汉语言中最秀美的文字,是人类文明历程中最壮丽的纪念碑。它不仅记录了每个灾民在废墟中向上崛起的姿势与精神内涵,同样是人类救灾救困时同舟共济的支撑与搀扶的剪影。
有生命就有希望。人类曾经的荣耀与未来的保障,莫不在于对生命的孜孜以求的护卫。无论是对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求取,还是在不测自然面前实现群体自救,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源于对人的生命与幸福的呵护。正因为此,在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人类必须从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
应该说,唐山大地震所赠予我们最好的警示,就在于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既要驯服柔软的大地,又要夯实人类文明的根基。前者,借助防震工程的建设、地震科技的发展;后者,加强灾害知识的普及以及灾难社会学的研究,促进灾难防范与公民自救能力的养成。任何社会都应将“为所有公民生命设防”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文明的摇篮。
正因为此,如今的唐山,不仅建设了“内浇外挂”的抗震建筑,务求“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同时建设了国内地市级第一家数字化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和无线通讯网,确保5分钟内收集到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痛定思痛,崛起于一片废墟之上的所有唐山人理应为自己的生命站岗放哨。我们相信,唐山减灾防灾的经验属于全世界,正如同它所经受的所有磨难,不仅属于唐山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凤凰涅槃的唐山昭示我们——人类的真正伟大就在于能在痛苦经验中步步为营、不断前进,能够一次次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困顿走向新生,砥砺心志、超拔苦难,迈向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2006年7月30日《新京报》)
大地震30周年祭8:唐山启示我们靠什么穿越灾难
(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北京青年报》专版)
30年前的7月28日3时42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摧毁了中国冀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唐山。30年后的今天,唐山人走出了大地震的黑色阴影。
民间感恩
58名孤儿行程六七百公里与当年的阿姨重逢,那一刻的气氛,比骨肉团圆更为感人。
在电话线的两端,杜明燕和陈淑敏都哭了。
说来难以置信,此时的杜明燕根本就不知这个打来电话的陈淑敏是个啥模样,听她提起“邢台育红院”,杜明燕只觉得有些蒙蒙胧胧的印象,那毕竟是她6岁以前的事了。她属龙,今年30岁整。
几句话之后,她听懂了对方的意思:劝说她参加“唐山孤儿邢台亲情回访”活动。
杜明燕生于1976年4月27日,这生日还是后来别人告诉她的。就在她刚满3个月的那天凌晨,在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中,她失去了父母,姐姐杜明丽当时也只有2岁。
同年9月,姐妹俩连同240多名地震孤儿被送到邢台市育红院。6岁时,合并到石家庄市育红院,8岁回到唐山,现在一家国企工作。
就在通话前不久,她得知当年的孤儿们自发组织赴邢台“亲情回访”,她没有报名。原因之一,是觉得自己当时那么小,没留下什么记忆;另外的原因则不好开口对人讲:参加活动的交通费、送邢台福利院孤儿6台彩电的礼品费,算下来每人要摊500多元,那是她一个月的工资数,儿子6岁、丈夫下岗,于是她把这事给“推”了。
其实,陈淑敏早在10年前就下岗了,眼下做点微利的小生意。地震那年她12岁,父母遇难,她和姐姐、弟弟3人一起去了邢台育红院。当她听说此次邢台之行杜明燕“不打算去”,尽管二十多年没有往来,还是拨通电话以“姐”自称:“燕子,你不知道吧?你到邢台育红院才3个月大,刚到就得了病毒性痢疾,发烧直抽风,抢救了好几天,几个阿姨黑天白日轮换着在医院守护你。”“那董姨、周姨对你多好啊,处处宠你!你三四岁的时候,董姨调回原单位,你偷偷跟我说‘想董姨!’我就打听她家地址还先去认了道儿,星期六晚上领着你去了。你在她家住了一天一宿,星期天才回来。你现在也当妈了,你想想从3个月到会吃饭、会穿衣服这里面有多少付出、有多难啊!”
说着说着,两个“同命相怜”的人都哭了起来。杜明燕抽泣着告诉陈淑敏:“姐!你放心吧!邢台我肯定去!”
这就是今年6月初,发生在唐山的一个真实故事。7月1日,杜明燕、陈淑敏等58名唐山孤儿行程六七百公里在邢台宾馆与当年育红院的阿姨、老师们重逢,当年的董姨如今已是71岁的董玉荣老人,手拿一张头扎“冲天锥”的婴儿照,与亭亭玉立的杜明燕抱头拥泣:“你就是燕子吗?长这么大啦?这是你9个月大的时候哇!”
那一刻,比骨肉团圆更为感人的气氛,令在场的媒体记者、宾馆服务员无不动容。这其中就包括本报摄影记者黄亮——一个毕业于绘画专业很“酷”的小伙子,泪水模糊了他“对焦”的视线,“从不落泪”的他说,这是他5年新闻采访经历中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悲欣交集的团聚过程中,阿姨和“孩子们”倾吐着真挚的情谊:
陈淑敏说,来的时候我12岁正记事儿,秋天一到,孩子不论大小都量体裁衣,天刚凉就穿上里面三新的棉衣,春天脱了,秋天又做新的。
董阿姨说,那时还凭票供应,可咱育红院每天不离大米白面,小班的牛奶、奶粉、橘汁从没断过。我一个月工资才36块,你们每个人的月生活费是42块。
“不能让唐山孤儿受半点委屈!”邢台社会各界捐款捐物,“需要啥给啥”,结果宠得这些孩子不知珍惜,馒头堵了下水道,后来得靠吃“忆苦思甜饭”来教育。
经常到小班抱抱“燕子”的陈淑敏说:“这孩子连一个痱子都没长过。”董阿姨说:“咱就是将心比心,唐山遭了那么大的灾,这事儿要是落到咱孩子头上,咱也渴望别人帮助咱呐!”
唐山寻亲、民间感恩,已成为唐山一种社会现象。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感恩故事,使唐山这座城市与众不同。
从邢台回到唐山后,杜明燕每周都要给董姨、周姨挂电话,问寒问暖。她说:“这趟邢台,对我来说,收获挺大的。”
而主动担当“攻心者”角色的陈淑敏,道出了初衷:“虽然我俩二十多年没联系,可是给她打电话时我信心特别足:非得带她回去不可!我得让她知道,她那么小,是邢台人民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养大的。再说,这董姨、周姨年龄都大了,现在不去,有一天见不到了,不后悔吗?!”
返回唐山之前,58名孤儿在距当年育红院咫尺之遥的达活泉公园种下3棵苍翠的“感恩树”,他们说:“一棵树代表10年,今年正是唐山抗震30周年。”
有这种“30年感恩情结”的唐山人难以数计,陈淑敏的姐姐陈秀敏,在截瘫疗养院从事医护工作,今年4月,她特意带着19岁的儿子到邢台义务献血。
杜明燕是以参加志愿者队伍、为“震残”人服务的方式回报社会的。她与康复村刘红根一家签协议“结对子”,除抽空搞搞卫生外,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上引导、帮助他家的小妹妹,杜明燕能说善讲热心肠,与“对子”一家关系融洽受到好评,不久前被评为“唐山十大助残杰出志愿者”。
在媒体开设的“唐山寻亲”专题网页上,相关信息不时更新:
地震孤儿张晓东骑自行车开始他的感恩之旅,途经天津、保定、石家庄、郑州,最后抵达洛阳,全程1300多公里;
唐山书法家张信东骑着自制的橙色三轮车从抗震纪念碑下出发,他要“以艺报恩”,“地震时给过我一个馒头的都是恩人”。
……
唐山寻亲、民间感恩,已成为唐山的一种社会现象,成为抗震30周年“一道亮丽风景”。有人说,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感恩故事,使唐山这座城市与众不同。
有文章称其为“新时代唐山的新人文精神”。
有人则认为“感恩”秉承的是久远的中国文化传统,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对此,远在香港的《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夸赞这种民间感恩:“做得很好,无论当年的救助者,还是今天的感恩者,体现出的都是一种人间至爱。在1976年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政治上的阴影还在强调人和人斗。但是老百姓是以他们善良、厚道的传统精神,互相支持、互相扶助。那些保育院的阿姨们,更是以一颗父母心对待地震孤儿,温暖这些孩子。当年我在采访中最难忘的是有的阿姨自己也在地震中受到很深的创伤,可在孩子面前又唱又跳,这是什么?这就是爱!”
前不久,钱钢曾到唐山新华书店签售新版《唐山大地震》,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希望唐山能够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核心价值,以自己历史里面蕴藏的核心价值作为自己软力量的根源,那唐山就一定是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座城市。”
本报记者请他“大概讲讲”这个“历史里面蕴藏的核心价值”,钱钢说:“这个核心价值就是爱。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就是唐山这座城市的核心价值。地震时,唐山人表现出顽强的生存精神,无论互救、自救或者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他救,核心都是爱。爱是一种力量。如果整个社会都来珍爱人、人的生命和情感,社会就会变得健康。”
他说:“人是最重要的,这应该成为唐山抗震30周年的纪念主题。也就是政治家所说的:以人为本。”
灾难转化
大地震第一个10年,纪念的重点是政治;20周年纪念的重点是经济;30周年是什么?“应该是文化”。
又逢“十年大祭”。
屹立在新华东道上的“唐山抗震纪念碑”,被称为这座城市的图腾,它还是那场大灾难的载体:主碑碑身间留出缝隙,使人们产生裂缝—地震的联想;副碑形同残垣断壁,四层七级台阶意喻“七·二八”之意,顶端抽象的手的造型,“宣示着人定胜天的真理”。碑身七个金字更具历史价值,是胡耀邦同志1986年7月题写的。
这一年,报告文学作家钱钢出版了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名作《唐山大地震》。
这一年,河北理工大学副教授王子平也出版了他研究唐山地震的第一本专著《十年一瞬间——唐山地震始末》。
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走进地震康复村王宝占的家门。坐在轮椅上依然显示出是一条壮汉的王宝占,向江泽民同志“汇报”了他在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取3块金牌的情景。那一刻,主人、客人笑意融融,摄影记者将其定格为一帧大幅照片,高悬于王宝占家洁白的墙壁上。
这一年,王子平教授出版了另一本专著《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
2006年7月,抗震30周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媒体的空前投入与热情,网络、报刊上有关唐山的报道目不暇接,王子平教授也在他名为“三平堂”的书房里送往迎来。他展示给记者的著述有《地震社会学初探》《灾难社会学》,后者此前以丛书形式获“国家图书奖”。
“十年一个阶段,也可以说十年一个台阶吧”,王教授说他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也是递进的:写《十年一瞬间》虽然查阅了几千卷档案,召集了二十多场座谈会,但“有些话没讲清,还应进行新的探索”。新探索的重心,不在于震亡人口和房屋倒塌面积的统计,而是将社会学的内容渗入地震的全过程,着重研究地震对灾民精神层面的损毁、如何进行精神救灾,以及唐山地震所呈现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他有感于“十年大祭”的观点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唐山大地震第一个10年,纪念的重点是政治,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部队和全国人民;20周年纪念的重点是经济,宣传20年来的经济成就;那么30周年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他认为“应该是文化”。
唐山人以血和生命的代价,在灾前、灾时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在地震文化研究中,王子平有以下主要观点:
当地震发生时,人有一种本能的生存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救力量。当地震毁掉人的生存条件时,人的生存能力能够自我调整,能够创造新的生存手段和方法。人的这种经过教化的生存能力是典型的文化存在。
地震为百灾之首。地震的损毁是“立体的”:浅层损毁是物质性的,譬如房屋倒塌、道路中断;中层损毁是生命的丧失;深层损毁是精神伤害。近年我国发生自然灾害后,能够在灾区开展精神治疗、心理抚慰,但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意识;但唐山救灾又是成功的,唐山没有像外电报道的“从地图上抹掉”,唐山人也从灾难中走出来了,唐山人为人类积累了经验。
从唐山地震经验看,高度集中的体制对于救灾有好处,政治、经济、军事的高度一致,提高了抢救效率。美国新奥尔良阿利亚娜飓风之后5天军队才到,所以任何事都不能太绝对了。救灾物品按人头平均发放,如果也按贡献大小发放就会出问题。飞机空投慰问信、中央慰问团的到来、文化团体演出,对缓解悲伤、振作精神都是有作用的。当时突出政治,在吃、住基本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条件下,就提出重建家园,也使“精神整合”的时间不长,使悲痛转移。
地震时一个特殊现象,是“临时大家庭”的出现,这是由于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一个人、一家一户很难活下去,家庭之间也需要相互依存、帮助,这是生存的需要。没有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生活的人,体会不到。
“今天的唐山人,还有没有地震阴影?”王教授的回答是:“多数人没有。遗忘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如果总想着地震的伤痛,人就没法过、没法活。但是调查中确实有人不愿谈起这件伤心往事。”
王子平教授说,他愿将灾难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你战胜我、我战胜你的关系,而应该和谐共存,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在特定条件下是真理,但是人不能轻易改造自然,要敬畏大自然。
唐山人以自己的牺牲、血和生命的代价,在灾前、灾时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这些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无论是唐山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都应该尊重这些经验。
唐山人克服了惨绝人寰的地震所造成的困难,重新站立起来。唐山人能做到的,其他人也能做到。
探索未知
作为现代仪式的纪念活动,不只是为了保存灾难的记忆,更应具有传递同情与关爱,塑造人类生存理念的功能。
坐在轮椅上的张胜兰被丈夫阎志国和几个小伙子用力抬起,沿着唐山饭店多功能厅的台阶一级一级地搬上来。她是应“2006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的邀请,从北京专程赶来。由于发烧造成的身体不适,她在主席台上只作了简短发言。
论坛主持人李宗浩教授向与会者介绍张胜兰的情况,言语不胜唏嘘:1976年7月,在福建军区从事医护工作的张胜兰来到唐山机场,与飞行员阎志国结婚。孰料,新婚燕尔之际却遭遇地震惨祸,张胜兰被砸伤脊椎。猝然间转送救治,遇到缺少急救经验的医生,处理方法不当,造成高位截瘫,30年来一直坐在轮椅上。
发言时,面容清瘦的张胜兰语调平静,她感谢那些在危难中抢救她的医护人员们,但是她也听别人讲过,如果当时医生处理的方法恰当、更有经验,她今天是可以站起来的,“这说明:救援医学多么重要!”
护士张胜兰曾经护理过高位截瘫病人,命运竟如此弄人。
有一位地震孤儿,至今对自己父母的遇难感到不可思议:房子没倒也没塌,两个孩子躺在炕上毫发未损,他们两人仓皇中从窗户跳出,一个被锅沿儿卡住脖子,另一个大腿砸伤导致大出血……
而唐山机车车辆厂天车司机刘洪岐,却在地震中演绎了一个“失而复得”的传奇:猝然间他从天车跳下,鼻子被钢丝绳绞断掉落地上,工友一把抓起为他复位,那鼻子居然恢复原形——就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老年摄影展上,他的一幅脸部特写,名为“鼻子的奇迹”。
《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认为:“这个大灾难里有许多许多的奥秘,至今人类不能解答,但是我想它的答案就存在于那个世纪最大的废墟里面,它有答案的,只不过人类要永远地回过头来再去看。”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民乐,近年着力于媒体运作研究,他认为,唐山抗震30周年的报道显示了媒体面对人类灾难态度上的变化和相应关注焦点的调整,在灾难的不可避免以及它无情地吞噬生命的惨烈实景和人类对抗灾难的信心、勇气之间,媒体似乎倾注了更多的思考,也呼唤着对于生命的更深切的关怀。
他提请注意的问题是:作为现代仪式的纪念活动,不只是为了保存对于灾难的记忆,更应具有传递同情与关爱,塑造恰当的人类生存理念的功能。而且,我们应该意识到,对30年前那场人间悲剧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在时间、语境的变化中,灾难也在向人们显现它的不同脸孔和细节,这种不断变化着内涵的仪式或许才有可能真正地沟通过去和将来,在灾难的废墟上建起一座精神的纪念碑。
编后
到今天,我们的唐山大地震30年祭系列报道就结束了。昨天我们接到了一位读者的电话,他在我们的照片里看到了母亲的名字,感慨不已。大地震夺去了他的母亲,他们兄妹3人随父亲在震后来到了北京。今天,他们一家人要回唐山去祭奠失去的亲人。
我们不知道,读者中还有多少人像这位先生一样与唐山有着如此难以割舍的血脉关联。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有着对那场大地震这样或那样的记忆和认知。当我们打开记忆,走进唐山的时候,我们希望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灾难。
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们此次地震报道组的成员中,摄影记者程铁良和创意版式的美编杨亘也来自唐山。
最后愿地下的灵魂安息!愿我们面对新的灾难少一份失措,多一份从容!(2006年7 月30日《北京青年报》)
报样:
《北京青年报》2006年7月30日专版
思考练习题
一、简答题
1.谈谈新闻评论的逻辑论证方法,表现为前提与结论的有哪些关系?
2.谈谈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有哪些用法和作用?
3.分别说说新闻评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含义?
二、仔细阅读以下新闻事件,写出你的立论(每题可写两三个)
1.4月5日,河南焦作一名小女孩坐公交时脚被车门夹住。其母亲闻讯赶到现场,粗暴地扇了女司机一个耳光。小女孩看到后,赶紧向女司机鞠躬表歉意。目前,该女司机被诊断为右耳“耳膜充血”,警方也已介入此事。
2.3年前,合肥67岁的退休职工李荣寿“免费捎带陌生人”,结果被当作非法营运而处罚3万元。在李荣寿不服行政处罚并提出诉讼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了对李荣寿的行政处罚,而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却认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被安徽省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经安徽省高院指令合肥市中院再审后,还是维持原判。日前,当事人已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再审申请书。
3.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表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惩治、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新京报》4月10日)
4.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对于“委托投资运营”,有人理解为“养老金入股市”,因而引发担忧:“我的养老钱安全吗?”
5.台湾演艺明星大小S去了趟北大,捅了马蜂窝。很多人义愤填膺地批评她们没文化,忧心忡忡地责难北大沦落了。随之而起的一种声音认为,应该让科学家成为人人追捧的明星。
6.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住房,比如,去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棚户区改造解决住房130万套。再比如,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7.中组部新闻发言人最近发布了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选人用人满意度有所提高。这确实是让人欣慰的一件事。
8.省委召开会议,研究干部考核机制,会议认为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注释】
[1]杜涛.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判断[J].今传媒,2014(4):50-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